《暴裂无声》:众生皆苦,心痛无声

推荐语

老板儿子吃真空羊肉,贪婪绞入碎肉机;屠夫儿子喝污染井水,正义只在电视屏。戳瞎左眼,被戳伤的同乡都能包庇;咬断舌头,被救助的律师却不敢发声。凭蛮力垒不成金字塔,靠假声变不成兔子妈。超人面具如同良心咒,送不回原主;寻子告示像是招魂符,在风里飘摇。真相埋进泥土,藏入山洞,终于再无人知。

——西楼尘

《暴裂无声》是国产的难得的好电影,它剧本完成度高,表演精湛,内涵深刻这些事情我想大家都明白了。片中的无数细节和指向更是把‘无声’二字用到了极致。

虽然这些指向性的镜头语言和剪辑手法还显得有些刻意,但能有这种想法和用这些手法,本来就是中国电影人的一大进步。终于有一个院线导演,肯用镜头语言和剪辑手法,而不是台词和旁白来推动剧情了。这种还原电影本真的做法,真是太难得了。

在中国的青年导演的作品,不是过于文艺(《路边野餐》),就是过于单调(烂片太多就不说了)唯独忻钰坤导演的两部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到了平衡,没有过于诗意和文艺的表达,也没有过于浅薄和无聊的内涵,他是真的认真琢磨了他要讲述的一切,用尊重观众的方法拍摄出来。

什么是尊重观众呢?我认为,不把观众当智障就是最大的尊重。既不用深刻到谁都看不懂的故事和镜头语言来藐视观众,也不用无聊肤浅到极致的故事来糊弄观众。用平实的,有深度的,把观众放在一个正常的视角,就是对观众最大的尊重。

忻钰坤导演这一次把故事的格局放大了些,放在了中国的‘人’身上,‘人’怎么样了呢?好像,和羊一样吧。

在中国,做人是一个很辛苦的事情。从《暴裂无声》这部电影的三个人物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做无产阶级苦,做资产阶级苦,做中产阶级还是苦。

只要你被套上了阶级属性,你的人生,多多少少都是苦的;你的心,多多少少都是灼痛的。

你觉得昌总苦不苦?这么有钱,如此有势,只手遮天,左手悍马右手羊肉,似乎一切荣华与权势都在他的手里,这样为所欲为的人生,会苦吗?当然会!

检察院啊,环保局啊,警察局啊,反贪局啊,随便一个部门都戳着昌总的脊梁骨,就算是那个时候,2004年,没有戳中,我们目光放长远一点,你把昌总扔到2014年,早就死硬了好吗?我们看人呢,不能只看他当下,还要看他以后,在国家和党前进的脚步中,这样的人,是没有未来的。

那么,无产阶级的张保民有未来吗?没有的,他的人生没有未来,只有当下。

无论时间过去多少年,他有的只是自己的破房子,残缺的身体,带病的媳妇,迷信的岳母和那些染上黄土的羊群,再也不会有什么变化,昨天和今天并没有什么不同,而明天,就和昨天一样。

而唯一的改变,就是自己的儿子张磊永远的消失在了这个世界上,他唯一的能够把孩子唤回的舌头,已经在多年前消失了。人们说的性格决定命运,我猜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他如此暴裂的性格,最终决定了他令人唏嘘的结局。

无产阶级张保民一直以来都怀着最大的希望与命运抗争着,他用尽自己的全力去抓住黑暗中那微弱的光亮,纵然自己遍体鳞伤,也决不放弃和逃避。

只是,看着片子最后,能说话的人都选择了沉默,而最需要爆发的人却无声,听到了那句:“没有了”,还是感到万般唏嘘,这些所谓的上层和精英躲过了应该承担的责任,只留下张保民这个家庭分崩离析。

至于那个千辛万苦,跨过那么多人考过司法考试的徐律师,最后还是停在了当狗的阶段。律师这个行业看似光鲜,其实面对的良心抉择绝对超过昌万年和张保民。

律师这个行当,从古至今都不是什么好差事,因为好人坏人穷人恶人都会请律师,律师也是有心有道德标准的,这个标准高一点,受穷了自己遭罪;标准低一点,有钱了良心不安。从徐律师的家庭状况来妄自猜测一波,可能已经赔进去了一个老婆了,这一个事件里,险些连女儿都要搭进去。为了钱嘛,也终会有痛不欲生的时候。

从《盲井》到《暴裂无声》再到我们眼下的生活,二十年时间,你可以看到我们的国家在往前走。从黑心包工头杀人骗取抚恤金,到大家挖矿都有正规工作,只是矿老板还在污染环境横行霸道,到现在的机器正规作业,金山银山大好河山,多好的天下啊。

你若然好奇当下有什么秘密,我劝你还是少动那心思,我们在事件发生十年之后看到《盲井》,又十年之后看到《暴裂无声》,你要看现在发生了什么,当然还要等十年咯。

否则,你怎么会懂得现在的我们生活的时代有多么进步和幸福啊?

最后,我想单独说一下放羊的孩子——张磊。

他是影片比较有意思的一个符号,他是全片出现的角色里,最不懂什么是钱,但最懂什么是爱的人,他爱他的小羊羔,在家里做了窝,对羊羔很好,所以,他一定不愿意用钱来换家里的羊,结果呢,他被一箭射死了。

可能在成人的世界,这样的悲剧不会发生,把羊以高价卖给矿老板,可能一头羊卖个双倍的价格,回去再买两头,多划算的事情。

唉,所以成年人的世界不美丽,也容不下这样充满爱的孩子。

这个孩子是多么单纯啊,他跑啊跑,他以为他跑到了天堂边缘,而在我们眼里,这只是城市的边缘。

忻钰坤导演在这部电影里讽刺了很多,但最刺痛的我,就是这一幕幻觉。

原来,对于一个内蒙农村的孩子来说,城市是那么好,那么遥远,远的只能在死后的天堂边缘才能靠的近些。

后语

剁肉这一段拍的极好,因为这个恐惧感是张保民同步于观众的,换言之,我们看到的,是张保民得知儿子失踪后的第一反应——儿子被丁海绑了剁成肉了,所以一路上都在脑补这个画面,而我们看到这个画面,也会以为孩子是不是被丁海剁了,这样同步感官的安排,妙极。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同步感官/视角,真的是很用心的安排,佩服导演对镜头语言和剪辑技巧的拿捏,真心,这部片子如果再来一点减法,再删掉一些看上去较为刻意的讲述,估计,直奔神作去了。

中国还有这样认真做电影的导演,中国电影还有希望。

真心期待忻钰坤导演的下一部作品。

作 者 简 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