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娴当初为什么在事业如日中天时退出歌坛?

王远杨

陈慧娴不止一次宣布退出歌坛,后面几次倒好理解,多少都受音乐市场大环境的影响,但第一次宣布退出歌坛则正是《千千阙歌》大热之时,究其原因无外乎两个,一是与梅艳芳争奖项失败,二是要圆自己的留学梦。

说起陈慧娴,人们都会想起那首百听不厌的《千千阙歌》,这首歌收录在1989年陈慧娴推出的粤语专辑《永远是你的朋友》中。《千千阙歌》帮她拿到了香港地区年度专辑销量冠军,陈慧娴也因此获得众多音乐奖项。可以说,这首歌让陈慧娴一下子登上流行乐坛的巅峰,风头一时无两。

然而,陈慧娴却在最红的时候宣布退出歌坛。至于原因,都说是与梅艳芳争奖失败导致。当年,陈慧娴与梅艳芳竞争年终无线电视十大劲歌金曲金奖,陈慧娴的作品是《千千阙歌》,而梅艳芳的作品是《夕阳之歌》。有意思的是,这两首歌都是对日本歌手近藤真彦作品的翻唱,曲子一样,歌词不同。《夕阳之歌》发行时间比《千千阙歌》晚不到一个月。颁奖前,外界一致看好陈慧娴,因为歌曲所在专辑的销量高于梅艳芳,《千千阙歌》的受欢迎程度也高于《夕阳之歌》。然而,最终的大奖还是颁给了梅艳芳的《夕阳之歌》。因此,心灰意冷的陈慧娴就此宣布退出歌坛,赴美读书。

这次陈慧娴的离别,普遍被外界解读为她的赌气之举。不过,陈慧娴曾在复出后做客某综艺节目时表示,退出歌坛是因为她和父亲的一份约定,她答应父亲一定要把学业完成,所以即使在最红时也要出国留学完成约定。这个解释确实也有可信之处,因为《永远是你的朋友》这张专辑就是以离别为主题,而且早在和梅艳芳竞争奖项前,陈慧娴就已经和唱片公司达成共识,暂别歌坛赴美完成她的大学梦。

总而言之,即使有留学的原因,没拿到梦寐以求的奖项肯定对陈慧娴有一定影响。

(文/LZ)


捕鱼小分队

许多人都把陈慧娴1989年暂退歌坛的原因,归咎于她的《千千阙歌》跟梅艳芳《夕阳之歌》争奖失败,但事实并非如此。



1984年,陈慧娴出的时候还是学生,她与陈乐敏、黎芷珊共同发行合辑《少女杂志》,凭借一首《逝去的诺言》走红。

当时在香港歌坛掌握话语权的是许冠杰、林子祥、谭咏麟、徐小凤、甄妮、梅艳芳这班人,冷不丁的冒出一个“学生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陈慧娴备受追捧。

陈慧娴出身书香世家,父亲希望她坚持读书,不想她因为在娱乐圈打拼而荒废学业。于是陈慧娴向父亲期许,决不放弃学业。



88年年底的时候,陈慧娴出国留学的事情提上日程,彼时她在乐坛上的声势与叶倩文、林忆莲等量齐观,甚至具备了与歌坛“女霸主”梅艳芳掰手腕的资格。

于是,宝丽金唱片公司根据她的留学计划,为她策划出了告别专辑《永远是你的朋友》,其中主打歌《千千阙歌》与梅艳芳同期推出的《夕阳之歌》因为都翻唱自同一首日本歌曲而“撞车”。



梅艳芳的《夕阳之歌》成为颁奖礼上的大赢家,而陈慧娴的《千千阙歌》在传唱度和专辑销量上扳回一城。

即将出国,离别在即,陈慧娴又在香港红馆连开6场的“几时再见演唱会”作为告别。

因为前面做了太多的有效铺垫,所以陈慧娴的退出,格外轰动。


好歌献给你

因为感觉到不公平,加上性格又比较直,公主的性格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所以这才是真实的公主,不高兴,不开心,就退,高兴了就回来,自己喜欢唱就一直唱,有没有人气依然坚持自己的音乐,她的忠粉都是年逾四十左右的老粉了,如果不是性格太直,天后之路起码30年不变,现在也很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