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后,士兵们是怎么被分配国籍的?

历史假专家

苏联武装力量当时分为三大块,苏军,内卫部队和边防军。


苏联解体的时候各个独立的加盟共和国分配部队时候有三个大的原则:建制部队属地接收,人员自愿效忠,战略部队统归俄罗斯。但是有几件事明确的出现了例外。


首先对于内卫部队和边防军的接收,基本上就是按照属地原则进行的,除了少数部队因为主要为俄罗斯人,因此不愿意归属当地最后还是整建制的撤回俄罗斯,或者签署留驻协议帮助所在国维持原有秩序。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塔吉克斯坦独立后没有几个月就爆发了内战,根本顾不上管理边防,一直都是原苏联边防军归属了俄罗斯的部队在继续管理,这一现象持续10余年。


其次是苏军部队,基本上解决方式跟上面类似,不过出现了不少部队愿意效忠新独立加盟共和国的人员很少,结果扔下装备一哄而散,或者盗卖能卖掉的装备然后跑回自己家乡。至于整个建制都不愿意效忠当地共和国的,那么就采取了人走装备留下的政策。


这个过程真正进行相对顺利的还是三个斯拉夫族共和国之间的部队调整,因为民族差异实在是太小,所以国家认同不构成任何障碍,加之他们的发达程度在苏联范围内是最好的,因此多数军官因为家属在身边基本上都愿意继续在部队服役,士兵中的波动也不大。于是我们就可以看见,例如俄军的副总参谋长哈尔琴科上将,其实他是一个乌克兰族军人但是继续在俄军里服役,而当年驻扎乌克兰的大量部队没费多大力气就愿意效忠乌克兰。


不过波罗的海三国因为在苏联解体之前就早早的闹起了独立,跟苏军和内卫部队还有边防军不断发生冲突,所以苏联政府承认他们独立的时候,境内的苏军和其他部队早早一走了之,连人带装备什么都不剩下。只有少数本地籍的官兵留下,倒是还有不少本地籍的官兵因为倾向于还没彻底散架的苏共跟着苏军一起撤走的例子。


当时纠纷最大的问题出现在黑海舰队和远程战略航空兵部队,当时的黑海舰队中大部分官兵是俄罗斯族,乌克兰族也有一定势力但是毕竟少数。当乌克兰决定独立建军的时候,努力的开始拉拢乌克兰族官兵甚至包括虽然俄罗斯族但是家乡在乌克兰境内的官兵,于是出现了许多舰艇和岸勤设施部队一夜之间就开始易帜的现象。不过因为舰队多数官兵还是俄罗斯人他们坚决拒绝效忠乌克兰,但是舰队驻地和基地却主要都在乌克兰,所以最后俄乌之间达成了协议,俄罗斯分得舰队的大约三分之二不到,乌克兰分到了三分之一左右,剩下一点零头分给了摩尔多瓦和格鲁吉亚这两个黑海沿岸共和国,不过俄罗斯的黑海舰队继续留驻已经成了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塞瓦斯托波尔基地。


同样,当时苏联空军的心尖子部队之一,装备图160轰炸机远程战略航空兵团因为也部署在乌克兰,结果第一时间就被乌克兰着力拉拢。俄乌之间于是纠纷大起,这种纠纷闹得该部队都出现了分裂。不过因为这个部队具有强大的战略核打击能力,美国也不能坐视他们自己胡闹,跑来出面调和。往下的故事就好像狐狸给两只熊崽子分饼一样。俄罗斯只弄到了几架俄族机组成员自己开回来的飞机,留在乌克兰的除了个把架被用来抵偿俄罗斯的天然气债务之外,还有一架送进了博物馆,其余的都在美国的“劝说”下被挖掘机拆毁了……


这么一圈折腾下来,最后俄罗斯在纸面上算是继承了原先苏联的80%军人和70%左右的装备,可是指挥体系部队保障机制都被打得稀烂,加上俄罗斯整个国家都一团乱糟糟的,所以根本就没有什么战斗力,连一个小小的车臣都无可奈何。几年过后,大批的武器装备要么被盗卖的成了废品,要么干脆直接扔进了废品堆慢慢生锈去了,只是俄罗斯在卖家底过日子时候,偶然会想起来去拖出几件刷刷油漆卖到第三世界国家换几两银子。

对了,当时部署在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哈萨克的几百枚核弹和导弹倒是被一股脑的送回了俄罗斯,道理很简单,他们留着美国都不肯答应啊……


千里岩

苏联属于加盟式的共和国性质,并非是真正独立的实体国,(有一点像分封制一样,最后分来分去弄成了韩赵魏楚燕齐,但又不太一样,因为人家原本就是一个整体,苏联还不是实打实的一个国家)真的是好日子过的舒坦了,就要出来作一作,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培植自己的亲信,大搞个人崇拜,有一项世界吉尼斯纪录――世界上拥有勋章最多的人,形成了贪污腐败的特权阶层,苏联的经济,军事停滞不前,给苏联和社会风气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经济上,由于冷战时期遗留下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传统,导致苏联经济水平不断下降,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滑,引发了社会动荡。而戈尔巴乔夫这个时候却实行了多元化和多党制,削弱了苏共的领导地位,反对派趁机崛起,第一个宣布脱离苏联的是立宛陶,随后起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其它成员纷纷效仿。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白俄罗斯等盟国瓜分了很多军事装备,而俄罗斯则继承了前苏联的百分之九十五(也有说是百分之七十五)的兵力,前苏联的综合实力还是很强的,所以它的财产,军备等倍受世界关注,那么士兵们在苏联解体后该如何分配呢?



第一,按照服役区域。

经过协商,士兵是在哪里服役,就分配给谁,理论上说起来容易,实施起来很麻烦,比如和恋人不同国家,和家人不同国家,被分配到异国他乡,各种麻烦意外不断,所以在那段混乱的时间里,苏联丢了很多军备,士兵不知所踪,航空母舰丢失,军舰也不知道去了哪,直到现在还是个谜。

第二,按照个人意愿。

对于士兵不愿意效忠所在服役区的,可以脱离军队,而那些既不愿意效忠所在国,又不想脱离军队的,则是直接被俄罗斯接收。

(青年时期的戈尔巴乔夫)
解体后的苏联,一度裁撤军队,因为经济停滞不前,实在是拿不出钱来养,更别提去研制新的武器装备,那个时候很多军官下了班还得自己打工赚零花,要不就是倒卖装备,而俄罗斯希望不要只恢复和重建苏联时期的辉煌,而是从旧体制中走出来,所以俄罗斯换一次国防部长就得进行一次军事改革,兵种合并,军区合并。

如果对苏联解体这方面比较感兴趣,推荐一部《战争之王》给大家。


军事一点通

苏联全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由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外高加索联盟等一共15个社会主义国家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的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联大力发展军事,成为世界范围内能够和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

1991年,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辞职,苏维埃政府宣布解体。

苏联解体之前,其军事实力是相当强悍的,近四百万的武装力量包括海陆空三军,防空军,战略火箭军,舰队等军事遗产愣是被瓜分殆尽。其中俄罗斯继承了苏联95%的军力,其他国家则只分到了有限的汤汤水水。

面对当时数量庞大的军队,苏联所采取的分配原则主要是针对不同的军种进行分开处理。

其中对于内卫部队和边防军,主要是按照部队所在的归属地进行划分。一方面是方便管理,另一方面这些驻防军队对驻防所在地早已有了归属感。但仍有一些因为是俄罗斯人,不情愿被所属地管理,对于这些则会将他们撤回俄罗斯。还有一些边防军,因为国家内战,无暇对其管理,而是仍有俄罗斯负责管理。最典型的就是塔吉克斯坦,苏联解体以后不久便爆发内战。俄罗斯一度管理其边防军达10年之久。

对于大部分的苏军来说,同样按照上述原则进行分配。但仍然有很大比例的苏军,对新的联盟国家不感冒,不愿意效忠。对于不服从的士兵或者部队,倒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所以苏联方面也并没有进行太强硬的干涉,遵从个人意愿,秉承“人走装备留下”的原则解决。

对于苏联的军事装备和弹药等,苏联解体以后,均归所在国家所有。实在干系重大,有争执的则双方签署协议,则情分配。

如苏联的黑海舰队和远程战略航空兵部队,当时的黑海舰队中大部分是俄罗斯人,还有少量的乌克兰人。在乌克兰宣布建军之时,曾极力的拉拢舰队的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但仍然有部分俄罗斯人不愿意跟随乌克兰。最后无奈俄乌之间达成了协议,俄罗斯分得舰队的大约三分之二不到,乌克兰分到了三分之一左右。但是俄罗斯的黑海舰队,则仍然继续留驻在乌克兰的塞瓦斯托波尔基地。

基于以上原则,由于俄罗斯所在的领地很大,分得的“遗产”很多,一度达到了苏联军事势力的70以上。

包括战略火箭军、反导系统、太平洋舰队和北方舰队,还有一半的黑海舰队,60%左右的空军,50%左右的地面部队,还有大量的军事院校和相关机构都在俄罗斯。

对于苏联建造的核弹等武器库,八成以上也都在俄罗斯境内。其他的则分布在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三国。可国际上并不允许白乌哈三国持有核武器,多方最终达成一致:

中美英法俄五国承诺永久不对该三国使用核武器,换取三国的核弹等移送到俄罗斯。

曾经分得苏联遗产的这些国家,如今军事实力如何呢?

衡量一个国家,除了靠军事实力,经济实力也是一方面。两者之间也是相互依赖,相互掣肘的。

我们先看一下俄罗斯:

官方统计,俄罗斯分得了大约100万兵员,可实际上也就76.4万。经过改革,军官职位从35.5万个削减到22万个。不过俄罗斯宣布提高军队的工资待遇,令人为之一振。

乌克兰:

从苏军中分到了在其境区之内的三大军区包括基辅军区、敖德萨军区和喀尔巴阡军区,有兵员38.7万人。当时欧洲还没有一个国家拥有如此强大的武装力量,不过后期由于经济实力不足,军队人数削减了四分之一。

白俄罗斯:

白俄罗斯的武装力量主要有原来驻扎在领地之上的苏军组成,拥有23.8万军人,还包括三千多辆坦克,装甲车。一千多们火炮,数百架战机等。在苏联解体的国家中,除去俄罗斯之外,数白俄罗斯的军事实力最强。

除去这些国家以外,其他如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大抵都结合本国军队建制,对新政府军队重新整编, 原苏联军队遗留下来的建制番号大多被取消。


奇点历史

1991年12月苏联正式解体前夕,俄罗斯与各成员国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先成立了一个独立国家联合体的组织,简称“独联体”。这个组织在苏联解体时充当过渡的角色,各国在明斯克举行了多次的军事归属问题会议,除了乌克兰、阿塞拜疆、摩尔多瓦这三个国家要建立自己的军队外,其它成员国同意以俄罗斯为首的统一军队力量。

苏联解体的前夕,军队基本掌握在叶利钦手里,国防部长格拉乔夫上将更在半年前开始调派军队作准备。

所以苏联解体后,独联体继承了苏联权益进行解体分配,独联体仍以俄罗斯作为老大哥,所以还是俄罗斯说的算。在苏联解体之前,有陆军200万人、海军50万人、空这50万人,防空军70万、火箭军30万、还有在各加盟国驻军、海外军事基地和军队后勤人员,总兵力超过500万人,解体前俄罗斯当局就已经调整军队驻地和建制问题,将有价值的部队调往俄罗斯境内,或者更换成俄罗斯军官等。

1991年12月23日,戈尔巴乔夫在克里姆林宫,将军队最高指挥权和核发射按钮等一批珍贵材料交给了叶利钦。

等到解体军事分配时,已经掌握大头的俄罗斯采取了军队就地所属国家的原则,意思是军队在哪里驻军就属于哪个国家,因为乌克兰是苏联时期的坦克基地和黑海舰队基地,所以除了乌克兰分到些陆军装备和部队,黑海舰队20%份额外,剩下的基本效忠于俄罗斯。

1975年苏军海军军官劫持“无畏”号战舰,呼吁改变国家路线,此事件被视为苏联解体一大征兆。

不过,因为苏联军队庞大历史复杂,在解体分配时也有多种情况:一,官兵自愿效忠原则,只要该国愿意接收,可自愿选择效忠;二,部队官兵籍贯原则,根据部队官兵籍贯可选择部队归属,比如白俄罗斯人回白俄罗斯、乌克兰人回乌克兰;三,核武,解体时戈尔巴乔夫把拥有2.7万个核弹的核武控制系统交给了俄罗斯当局的叶利钦,俄罗斯继承了绝大部分核武,虽然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部署有核武,但几年后因技术不行资金缺乏无法掌握手中的核武,全拱手送还给了俄罗斯。

图为维克多·布特,他是前苏联空军军官,后成为世界军火大亨,好莱坞电影《战争之王》就是根据他改编的。

据统计,解体后的俄罗斯各国综合国力急剧下降,根本没能力养着庞大的军队,所以俄罗斯最后接收的部队差不多200万,剩下的少量被独立国接收,大量的其实被就地放弃了,长期没有薪水和物质供应的部队开始地下军火走私,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境内有上百万支枪流入市场,更有很多前苏联军官成为军火大亨,武器走私、军火倒卖非常猖獗。


图文绘历史

苏联作为曾经的超级大国,其军队实力和军事力量,在当时可是屈指可数,强大到连美国都要对其有所惦记,生怕苏联打到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可是随着苏联的经济情况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恶化,政府机关也不断腐败,再加上戈尔巴乔夫的神改革,使得苏联这座建筑的地基更加的不牢固。而最终,苏联这座庞大的建筑,还是禁不起压力,倒塌了。

因为前苏联在军事上拥有着非常强大的实力,所以前苏联解体时,该如何分配军队和武器装备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也成为了当时各国关注焦点。

武器装备方面。

在解体后,武器装备有90%左右的都属于俄罗斯,剩下的大部分装备分别分给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而那剩余的少的可怜的装备分给了其他的加盟国。不过分配给剩余加盟国的武器也少的可怜,在波罗的海三国退出了苏联后决心投奔北约,而俄罗斯政府听到了这些消息后称:“这三个国家加在一起的军力也就一个机步师那么多。”由此可想而知,当时是怎么分配武器的。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给了俄罗斯,黑海舰队也给了俄罗斯,北海舰队和太平洋舰队那就更不用说了,也是俄罗斯的,反正海军舰队基本上都是俄罗斯的。

空军则是按照就地原则,不过由于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养不起那么高昂的军事装备,所以纷纷把这些还给了俄罗斯。

军队人员方面。

最开始,军队是基本按照属地原则,兼顾国籍原则来实施划分的。最开始是说驻扎在哪儿,军队就是哪儿的,不过这一做法遭到了很多士兵的反对;后来又说士兵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决定驻扎在哪个国家。当时的苏联军队大部分都是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因此,两国分到的士兵是最多的。

不过早在苏联解体前,俄罗斯就已经开始部署接管苏联军队了,当时苏军基本上是俄罗斯人开工资,而且俄罗斯人在苏军军团占大多数;所以真正划分到乌克兰的士兵其实并不多,至于别的国家,更是少得可怜。

不过有些军队却成为了威胁驻在国的存在,比如格鲁吉亚和南奥梯塞实际上是由俄罗斯的军队“保护”着的。

核武器的分配。

这个嘛……其实一开始也是按照属地划分,当时苏联80%的核武器都部署在俄罗斯境内,剩下的则部署在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境内,所以部署在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的核武器自然就给了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他们分别继承了一千多枚。

不过由于这玩意儿保养实在是太耗钱了,你当时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实力根本维护不了,根本养不起,于是就把这些核武器销毁了。


二战吐槽君

苏联解体后士兵们是怎么被分配国籍的?根据石头君所查到的一些国外资料显示,当时有两种分配方式,一种是根据士兵原籍地,另一种是根据士兵的驻守地,士兵们自己似乎在当时有选择权。

根据原籍地原则分配

在苏联时代实行的是义务兵役制,每名苏联男性都要在18-27岁之间都要去服两年陆军兵役或是3年海军兵役。而且苏联解体前通行的制度是将服役的士兵安排在距其原籍地非常遥远的地区服役,比如来自乌克兰的士兵很有可能被派往远东、中亚或者莫斯科附近服役,而来自远东地区的士兵则通常会在乌克兰或者欧亚交界地区服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了解,促进民族融合。

苏联解体后,其军队大致上按士兵原籍地被1分15

而在苏联解体之后,当时通行的原则是根据士兵的原籍地对士兵进行划分。比如来自乌克兰但是驻守在俄罗斯或者中亚国家的士兵,会被允许返回乌克兰,但仍然需要按照自己服役的剩余时间,在乌克兰服完兵役。而对于来自俄罗斯或者中亚国家但驻守在乌克兰或者其它国家的士兵也是一样,通常这些士兵都会被允许返回俄罗斯或中亚国家,完成兵役之后退役。

曾经的苏军

根据士兵驻守地原则分配

现在的俄军

但根据士兵原籍地原则分配这个原则并不是绝对的,因为在苏联解体之后,有些士兵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返回自己的原籍地。因此当时原苏联各国基本也都允许士兵们自行选择留存驻守地继续服兵役。这种情况在俄罗斯最为常见,特别是在苏军中已经晋升为军官的那些人,相当一部分都选择继续在俄军中服役,而不是返回原籍国,因此直到现在,俄军中还有许多来自原苏联各加盟国的军官在服役。

哈萨克斯坦军队

苏军武器装备的分配

而除了士兵之外,所有原苏军的装备与弹药则全部按照苏联解体时的部署归所在国所有,但核武器除外。苏联解体时,其核武库分别分布于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境内。但显然俄罗斯和国际社会都不可能接受白乌哈三国成为有核国家,因此在苏联解体之后不久,相关国家立即就分布在白乌哈三国境内的核武器如何处置展开了谈判,最后的结果是中、美、俄、英、法五个核大国公开承诺不对白乌哈三国使用核武器,换取三国放弃自己境内的所有核武器。后来这些核武器都根据协议被移交给了俄罗斯。


桃花石杂谈

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通俗一点讲就是由15个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一个联盟组织,简称“苏联”,主席为苏联的最高领袖,15个国家的军权外交等由苏联主席来领导。当然,加盟的国家有独立的主权,他们可以选择退出,也享有投票选举苏联主席的权利。

另外,苏联的武装力量由加盟共和国自己征兵,统一派往苏联军队服役。假如苏联解体了,士兵就回到自己的国家。

简单来说,士兵都是有“国籍”的人,比如某个苏联士兵来自“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那么,苏联解体以后,这个士兵就回到乌克兰。

再举例,比如我国有23个省,某个士兵来自台湾省,如果服役期限满了,这个士兵就回到台湾省。其实,道理都是一样的。


孟子说史

苏联本事就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国,而是类似于“欧盟”这种加盟式的共和国性质,苏联解体以后,乌克兰,白俄等国家分了许多武器装备,比如瓦良格号,以前的苏联士兵也面临着不同的出路,其中大部分都选择了呆在俄罗斯,那么他们到底是被如何分配国籍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呗。

当时加盟苏联的各国家协商后决定,士兵在哪里服役就分给谁,这句话听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其实很难,因为很多士兵都留恋故土,谁没事愿意和家人分别跑到别的国家领土上替别人戌边,所以当时因为这个方案产生了很大的混乱,苏联许多装备也在这段时间丢弃了。



后来各国见到这样不行,又采取了第二种方法“士兵不愿意呆在别国的可以选择退役,如果不愿意退役也不愿意呆在别国的,就被俄罗斯接收”。这个政策颁布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第一个方案的不足,也让俄罗斯的军事实力进一步增强。


举一个例子说明一下当时格鲁吉亚北部的南奥塞梯由俄罗斯的军队控制着,如此远的地方都俄罗斯士兵接管,可见当时俄罗斯军力之盛。后来波罗的海三国想加入北约的时候,俄罗斯表示毫不畏惧,其中俄罗斯军队里就戏言“顶多给北约增加一个摩步连”,这也可见当时俄罗斯接管的彻底。


一树梅花一放翁

2015莫斯科游行队伍

苏联的兵员来自义务兵制度,每年的1到5月期间年轻男性公民都需要给该地区的军事委员会报告服兵役的情况,通过火车集中运输到兵役地点。所以苏联的军队都分散在各地。

苏联政委 1942.7.12

不过苏联解体前军队政变失败,苏联解体后各个加盟共和国都想着独立,其组成的独立国家联合体本想着组成一支完整的军队,但是失败了。这些加盟共和国境内的武装力量有着不同的选择,比如乌克兰境内以及其他分离的共和国境内的武装力量,宣誓给新成立的共和国政府,而有些国家彼此间共享了一些军事遗产,比如来自俄罗斯的士兵回到俄罗斯服役,哈萨克斯坦的军队则回到哈萨克斯坦服役。所以很多设施和军队仍然留在驻地,比如拜科努尔发射基地和海军测试中心伊塞克在吉,以及克里米亚的黑海舰队。

苏联士兵在阿富汗 1988

除了人员的去留之外,装备的去留也不同,大部分装备其实处于闲置状态。而这些苏联遗产一部分随着人员的走动而迁移,而留下的大量库存一部分流入了黑市,比如一些用不完的轻武器;一部分战略级武器比如洲际导弹发射井,核潜艇和巡洋舰这些小国用不起,大国都想要的武器;一部分碍于和西方达成的条约拆的拆毁的毁;一部分被苏联的主体部分俄罗斯以各种形式再次使用,比如买回战略轰炸机,开回库兹涅佐夫等等。

13年5月9日胜利日阅兵

总的来说俄罗斯还是继承了苏联大部分的遗产,虽然期间经过了部分人员和装备的流失,其他独联体国家就不好说了,尤其是乌克兰拆了轰炸机核弹不说,还把各种武器装备拉出去卖,败家几十年直到现在还在折腾。


军情解析

大家好,我是老恶魔。

苏联属于加盟式的共和国性质,并非是真正独立的实体国,(有一点像分封制一样,最后分来分去弄成了韩赵魏楚燕齐,但又不太一样,因为人家原本就是一个整体,苏联还不是实打实的一个国家)真的是好日子过的舒坦了,就要出来作一作,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培植自己的亲信,大搞个人崇拜,有一项世界吉尼斯纪录――世界上拥有勋章最多的人,形成了贪污腐败的特权阶层,苏联的经济,军事停滞不前,给苏联和社会风气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经济上,由于冷战时期遗留下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传统,导致苏联经济水平不断下降,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滑,引发了社会动荡。而戈尔巴乔夫这个时候却实行了多元化和多党制,削弱了苏共的领导地位,反对派趁机崛起,第一个宣布脱离苏联的是立宛陶,随后起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其它成员纷纷效仿。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白俄罗斯等盟国瓜分了很多军事装备,而俄罗斯则继承了前苏联的百分之九十五(也有说是百分之七十五)的兵力,前苏联的综合实力还是很强的,所以它的财产,军备等倍受世界关注,那么士兵们在苏联解体后该如何分配呢?

第一,按照服役区域。

经过协商,士兵是在哪里服役,就分配给谁,理论上说起来容易,实施起来很麻烦,比如和恋人不同国家,和家人不同国家,被分配到异国他乡,各种麻烦意外不断,所以在那段混乱的时间里,苏联丢了很多军备,士兵不知所踪,航空母舰丢失,军舰也不知道去了哪,直到现在还是个谜。

第二,按照个人意愿。

对于士兵不愿意效忠所在服役区的,可以脱离军队,而那些既不愿意效忠所在国,又不想脱离军队的,则是直接被俄罗斯接收。

解体后的苏联,一度裁撤军队,因为经济停滞不前,实在是拿不出钱来养,更别提去研制新的武器装备,那个时候很多军官下了班还得自己打工赚零花,要不就是倒卖装备,而俄罗斯希望不要只恢复和重建苏联时期的辉煌,而是从旧体制中走出来,所以俄罗斯换一次国防部长就得进行一次军事改革,兵种合并,军区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