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子弹技术含量很高吗?为什么印度连基础的子弹弹药还要进口?

无脚小飞鸟

从最原始的武器一直发展到现在的热武器,武器的杀伤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出现火药之后,战争演变的越来越激烈。没有子弹的枪,性能再好也是一根烧火棍。在各种各样的展览会上,那些枪械、大炮的展台前总是络绎不绝,而作为枪械最关键的子弹却近乎无人问津。

一般来讲,子弹是由弹头、底火、发射药、弹壳四部分构成。可以说子弹的构造十分的简单,但是,我们会发现,偌大的一个印度国连这基本的子弹都是需要进口,这是为什么?

虽然说子弹的生产工序不简单,生产工艺极其的讲究,但是堂堂的一个印度也不至于造不出来吧。这主要还是由于印度的装备种类较为繁杂,为了更新步枪装备,印度开始大量使用英萨斯突击步枪。但是这种步枪的口径是5.56毫米的,以往的7.62毫米的子弹自然就无法匹配使用。而且印度自己生产的5.56毫米子弹不符合北约标准,产量也严重不足,只有通过向外国大量的进口才能解决弹药的燃眉之急。

那个时候的印度由于对5.56毫米口径的子弹需求也不大,军工企业为了自身利益的考虑,就没有专门再为这种口径的子弹开设新的生产线,也就导致了印度自产能力不足以支撑消耗。为了正常的弹药消耗,就不得不从国外进口。而现在虽然可以实现基本的产量,但是印度的国营军工厂一贯以效率低下著称,产能不足,质量低劣,还是无法满足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印度现在甚至开始向私企伸出橄榄枝了。


霹雳火军事

子弹的生产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实现了全自动化,但是貌似给厂房接上电,在进料机里塞进铜板材或者钢板材就可以哗哗的跟流水一般生产出来的子弹,其实他的工艺也并不简单。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很多人都曾经吐槽过小砸炮——64式警用手枪,说这种枪的威力如何如何不行。关于64式手枪威力不行的说法很多,简直太多了,比如打狗都打不死,遇到狂暴的歹徒曾经有个副所长连开六枪没能阻止对方砍倒自己,还有公安局新发手枪时走火,零距离打中警察胸部但被胸椎挡住等等。

但是在警界内部,关于64式意外打死人摊上处分的传说,跟64式威力不足的传说几乎一样多。且不说有制止嫌疑人打腿结果造成失血过多死亡的;还有追击绑架犯的时候20米距离上射击穿过两扇解放车车门造成人质差点挂了的;还有毒贩被一发64式手枪弹从车尾射入,穿透排座椅打在后背造成死亡,等等。

为什么64式有时候怎么都打不死狂徒,有时候又造成了嫌疑人意外的死亡,这都跟64式子弹有关系。

今天造成64式手枪“小砸炮”恶名的,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生产的几批弹壳封口不合格的64式子弹。由于这些批次子弹使用的封口材料不够耐久,导致贮存一定年限后密封性能下降,火药在和湿气等不良条件接触后性质发生变化,造成枪口初速和威力的下降和不稳定。

有的时候一盒子弹里面都会出现枪口初速差距挺大的情况,使用这种子弹制止犯罪当然就不那么可靠了。后来传说的64式射击造成嫌疑人意外死亡的情况,往往是修改封口材料和工艺后新生产的子弹,这些子弹使用哪怕是比较旧的64式手枪射击其威力也是足够的。

印度实业工厂的生产效率让人难以恭维,再加上私人公司在之前无法涉足印度军火生产,他们的国营工厂生产子弹质次价高,印军当然就不愿意用了,还不如直接招标采购国外生产的子弹靠谱。


现代舰船杂志社

印度再穷,最基本的子弹还是可以造得出的。

关于印度英萨斯步枪子弹短缺一事,并不是印度不能生产子弹,而是因为印度军队枪种太过繁杂,由于英萨斯步枪在90年代配装很少(1996年时不超过20万支),外加印度士兵在日常训练时消耗子弹较少,需求量不大导致军工企业不愿意新开生产线,因为那是个赔本买卖。

另外印度军工厂生产的弹药不符合北约标准,质控也不好,所以老是被军队责难,为英萨斯步枪生产弹药成了一件出力不讨好的苦差事,所以军工厂也乐意军方从国外进口弹药。另外印度军队一向有“万国牌”装备传统,部队枪种繁杂,维护实用费用高昂,印度方面又没有魄力统一军队枪种,所以一切问题皆由乱起。

所以“印度连子弹都不会造”只个说法只不过是一贯蔑视印度思想的产物,印度制造也许比中国差,但他们绝对没有媒体宣传的那么不堪。

不过印度的后勤保障确实是一个软肋,假如中印开战,只要中国切断阿三的后勤保障,不出三天就可以解决战斗。


何谈

国人在心理上有些奇怪,对某些国家有一种盲目的优越感,这种幻觉蒙住了自己的眼睛,无法客观看待这些国家,印度就是,网上日常黑印度的段子几乎如山如海,但很少能有人客观看待印度的优势,诸如其国际环境、本土企业、莫迪改革后的多项变化,很少人知道,在某些重工业能源领域,我们是用的印度制造。

关于印度进口子弹,这里说的大概是那个老段子,印军装备英萨斯突击步枪后,发现没有建造生产5.56毫米北约小口子子弹的生产线,为了不耽误装备,不得不紧急从国外进口,这当然算是一个笑话,不可否认。但说印度现在连这种普通子弹都无法制造,那就瞎扯了,印度早就亡羊补牢了,目前国内可以生产5.56毫米口径步枪子弹。

印度在弹药方面确实有不少问题,诸如陆军用的155毫米炮弹和主战坦克使用的125毫米穿甲弹等,这里说的不是印度无法生产,而是难以生产高性能弹药,难以在保证质量控制的前提下进行大规模量产,印度早就引进俄罗斯技术生产125毫米穿甲弹,当然,无法同俄军最新型同类弹药相比,印度主要是在国营军工厂生产,但在质量控制方面真是惨不忍睹,合格率不高,印度军队在使用这类国产弹药的时候心惊胆战,即便是成功发射,其实际性能也达不到进口产品标准。

不过,需要看到的是,莫迪的改革重点就包括军工业,鼓励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进军军工业,打破传统国营企业在这方面的垄断,利用市场竞争来促进印度军工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尽管遇到印度强大利益集团的阻挠,但莫迪的改革还在继续,如果最终能取得成功,这个被我们蔑称为“阿三”的国家,将展现出新的面目,印度从来都不是,也不应该是让人轻视的国家。


鹰眼防务观察

都知道印度的武器装备是万国牌,其枪械也不例外,装备的各种枪械将近30个品种,基本上都是进口货,随之而来的就是子弹的问题,30种枪等于30种子弹,这也让印度的军工企业很是头疼的问题。


众所周知,子弹是当今各类武器弹药中应用最广、消耗最多、生产最快的一种。一枚好的子弹主要取决于三大要素:一、四个部分有机联结,通俗的说法就是子弹的弹头、弹壳、发射药、和底火之间有机结合。二、形成完美的弹道轨迹,这个才是考量综合技术。三、具有优良的外形特征,弹头的外形特征对于克服空气阻力、保持飞行稳定、提高杀伤能力非常重要。以上就是一枚合格的子弹所满足的技术,那么印度有吗?


答案就是印度没有,印度可以造子弹,但是造不好子弹,它的国防工业虽然发展快,但是含金量并不高。加上其进口了多国制造的枪械,制造技术完全不一样,这也制约着印度的造弹计划, 很多国家都是只卖枪械不卖技术。

这也是印度需要进口大量子弹的原因。


谈兵论武

在井冈山上上造的子弹都是复装弹,使用现有的弹壳来制造,从无到有造出子弹是当时无法办到的。

从原料到成品,需要N到工序,仅仅子弹壳就需要20-30到工序,才能从铜板变成成品。

弹壳

弹头

最后还有装底火、发射药、组装、最终校验等等工序。

对了,底火、发射药的生产可以在较低工业水平就可制造,但是优秀的产品则需要发达的化学工业

56式7.62mm步枪普通弹生产过程详解 ――〖枪炮世界〗

小小的子弹,远比发射它的枪械技术含量高,直到二十世纪后半叶,全世界能自己制造枪支的国家超过一百五十个,但能制造现代军用子弹的国家,不超过三十个(印度一路泪奔:“5555我都可以造飞机坦克原子弹了,步枪子弹还得从以色列进口!!!自家的子弹质次价高数量还不远远够,我也不想啊”)


莫如云易散

制作子弹的技术含量并不高,技术上印度完全有能力自己制造子弹。但是和其他国家军队只使用一种型号的子弹不同的是,印度军队使用的子弹口径五花八门,由于不同制式的子弹实在是太多了,不可能每一种子弹都建立一条生产线,所以印度除了自己设计生产的英萨斯步枪设有生产线外,其他的子弹主要还是依靠进口。

作为全球第四大军事强国,印度拥有近100万陆军,然而庞大的印度陆军拥有的各种制式步枪口径居然多达数种。比如自己研制的英萨斯步枪和购买的以色列Tavor步枪使用的是5.56mm口径子弹;而装备罗马尼亚的AKM步枪则使用7.62*39mm口径子弹;而授权生产的比利时L1A1步枪则使用7.62*51mm口径子弹;而一些尚未换装的印度士兵甚至还在使用古老的100年前的英制步枪,口径为7.7mm。如此纷繁复杂的步枪口径使得印军后勤部门十分头疼,而生产部门原本就生产子弹的速度就跟不上,所以后勤部门最后索性就依靠进口子弹和弹药来解决问题。事实上不仅仅是子弹口径复杂,印度的火箭炮和迫击炮、火炮等也是一样口径众多。

这里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虽然印军武器弹药来源复杂,但是印度陆军的火力并不弱。由于印军此前多次和巴铁在边境交火,所以整体上,印度陆军的火力配备是贴近实战需求的。尤其是印度的火炮支援部队,实战能力还是很强的。我们并不能因为印军装备制式不统一而轻视印度陆军,盲目自信是会害死人的,对待印度陆军我们还是要保持足够的警惕。


紫龙防务观察

制造子弹的技术含量不高,但是制造合格子弹的技术就不好说了。

因为整个国家的轻武器体系,实际上是基于子弹设计开发出来的。所以,一款好的子弹的性能,决定了整个国家轻武器性能的上限。

最基础的,发射药,没有完备的基础工业和化工体系,想都不要想!我国的工业基础现在还算是不错吧?比印度强吧?5.8毫米子弹的发射药还不及格呢,主要是第一,燃速不均匀,温差大的地方尤其明显。第二,腐蚀性强,对枪管伤害大。第三,保质期不够长,十年之后就会存速下降。

至于弹头弹体倒是没啥好说,批量制造的大家都差不多,但是要做狙击枪子弹,差距一下子就出来了。目前世界上顶尖的狙击步枪弹药,中国几乎就是一片空白。

再高级一点的,比如基础材料问题。到现在中国也没解决全铜被甲影响射弹散布的问题,而美国人已经可以让达姆弹精确控制弹头大小和变形方式,更好地利用自身能量产生尽可能大的杀伤力了。

最有趣的例子,是伊拉克,伊拉克是可以自己生产ak步枪子弹的,但是性能怎样呢?如果俄罗斯的步枪弹1美元5发,那伊拉克生产的印着阿拉伯文的子弹大概1美元100发。还没人愿意要,为啥?经常卡壳爆炸,在战场上,那很可能就是要了命的问题!

所以子弹虽小,却横跨了化学工业,基础材料,工业设计等多领域。如果是工业基础弱一点的,造子弹想都不要想!

以上


大概是神

普通的子弹还是可以生产的,只是质量不好,从精度到威力上都比不过外国的子弹,而印度一直都属于进口开放国,没人限制印度军购。这使得印度直接采购子弹,放弃了自己生产。

印度的冶炼技术不过关,这使得他们生产的子弹弹头强度不够,耐熔点也不够。同样一枚子弹,印度产的从弹道轨迹上就会偏移,这会造成子弹的精确射击度不够高。而弹头的强度不足又会导致子弹的穿透杀伤力不足。因此,印度自己国产的弹药只能满足手枪子弹使用,以及部分冲锋枪使用。

其次,各国都放宽对印度的武器出口,这种出口包含了相应的枪支器械。比如,印度已知装备枪械种类达一百多种,这不同的枪械得使用不同的配套子弹,而原产国又乐于向印度出口子弹,印度自然无需国产。


优己

很高…能造枪的国家无数…能制造子弹的国家屈指可数…绝大多数欧美国家都造不了子弹…子弹是消耗品…不能用心去雕刻…能低成本高精度生产子弹是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体现…

下面这个是北约子弹的标准…说真的…想靠手工是不可能的…米开朗基罗也雕不出来…

弹头直径5.69 mm (0.224 英寸)

壳颈外径6.43 mm (0.253 英寸)

斜肩直径8.99 mm (0.354 英寸)

弹体直径9.55 mm (0.376 英寸)

底缘直径9.60 mm (0.376 英寸)

底缘厚度1.14 mm (0.376 英寸)

弹壳长度44.70 mm (0.376 英寸)

子弹全长57.40 mm (2.26 英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