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曼朱基齐,当初拜仁选择莱万放弃曼朱是否错误?

二胖大胖


开篇明义,肯定不会是个错误。

1.放弃之时不符合球队的战术变革

放弃曼朱基奇的时候,是拜仁进入“瓜二年”之前的那个夏天,传控的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虽然第一个赛季曼珠依然在各项赛事中打入18球,但在传统刚刚起步的阶段,已经显示出对瓜迪奥拉战术的不适应。

但德国人,特别是拜仁,对于认定的改革方向和发展计划,是不做丝毫退让的。在已经引进更为全面,更为年轻的莱万多夫斯基的同时,显然再留住曼朱基奇是没有太大意义的。更何况曼朱基奇是一个极其骄傲的人,让他在28岁的当打之年给莱万打替补,这是一个不敢想的问题。



2.近四个赛季莱万多夫vs曼朱基奇进球数据

四年来,曼朱基奇辗转马德里竞技与尤文图斯,获得了20球5助攻、13球5助攻、11球5助攻、10球3助攻的成绩;而莱万多夫斯基收获了25球8助攻、42球4助攻、43球8助攻、41球4助攻的成绩。





单从数据上看,拜仁这笔买卖绝对算不上错误,毕竟在进球能力和对球队立足联赛的基础贡献而言,莱万要远高于曼珠。

我们来计算一下,莱万的到来是免签(就算拿签字费最多也就是800w以内),曼珠转会的收入是1900w,德甲挖掘机同学等于在这一笔交易中获得了1100w和多了四年100个进球。这交易能叫错误吗?

3.曼朱基奇的特点——意志力与大场面

曼朱基奇在进入30岁后,运动能力和抢点能力的下降是不争的事实,这个不以笔者作为一名无比钦佩的“曼珠吹”的身份为转移。

在马竞的那一年,除了始终无法进入传控体系外,关键机会的把握能力(抢点成功率)按顶级前锋的要求是差距比较大的。



在尤文的第二年,阿莱格里创纪录地将曼珠“库伊特化”成为边路球员。这个神操作的背后,其实是对于不舍得放弃这名“拼搏意志的化身”的球员,以及中锋位置上远不如伊瓜因机会把握和创造能力的窘境,两者之间权衡后作出的选择。

如果有人说,在拜仁一样可以用这样的方式使用曼朱基奇,那么就有个很简单的问题了,罗贝里怎么办、科斯塔怎么办、科曼怎么办?

德国人可能用一个局部战术上的“改革倒退”打乱自己的十年计划来获得“大场面能力”吗?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