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130炮艇机的性能究竟如何,武器装备如何?

Nelson5193


在美国空军的装备中,有一款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对地面目标倾泻大量火力的机型,为地面作战的美军提供了强大的支援。它就是著名的“炮艇机”AC-130,其最早源于越南战场,美军发现他们需要一款能够快速抵达战场,并能利用优势密集的火力来快速歼灭地面小股武装力量。最初美军使用了CH-47与C-119运输机进行改进,分别是AC-47与AC-119K;当60年中期C-130面世后,美军又将该机改装成空中炮艇,这也就是我们后来熟悉的AC-130。

早期的AC-130主要装备的火力以机炮为主,包括4部20毫米M61火神机炮,4挺7.62毫米M134加特林机枪,同时还配备了干扰弹作为自卫防御手段。在测试中美军发现该机火力有些单薄,于是在68年时把原来的20毫米火神机炮换成2部40毫米的L/60博福斯炮,此时的型号被命名为AC-130A。

随着作战中的使用,美军发现AC-130A的前向与后向机炮用途单一,实战中效果并不好。随后开始在C-130E的基础上再次改装为AC-130E,后续换了新动力后又被称为AC-130H,这两款型号的武器全部被集中在机身的左舷侧,前向后向的火力全部取消。这样当AC-130E/H用逆时针方向围绕被攻击目标转圈旋转飞行时,就可以使位于左侧的全部火力同时对地面目标进行打击。到H型时空中炮艇机换上了更加强大的105毫米榴弹炮。整个越战期间,AC-130击毁的战车超过万辆。

AC-130H一直用到90年初,更新型的AC-130U开始出现,火力被升级为一门40毫米博福斯L/60机炮,一门M102型105毫米榴弹炮,原来的两部M61火神机炮则被一门新型的5管25毫米GAU-12机炮代替。其中,L/60机炮射速每分钟120发,射程7100米;105毫米榴弹炮主要是将陆军型号改进而来,主要用来攻击地面的高威胁目标;由于机体原本是运输机,因此可以容纳大量弹药,来保持火力的持续打击性能。实际上除了可使用机载武器之外,空中炮艇机还可以加挂多型航空炸弹,来增加其打击威力。

Mk 44型30毫米“巨蝮二式”(Bushmaster II)机炮

如此多的武器从空中对地打击,没有好的辅助设备是无法完成的。空中炮艇机上加装了多型火控雷达热成像仪,由它们来控制机载武器实施精确打击。同时炮中炮艇机的成员也是相当的多,光炮手就有5人,另外还有正副驾驶、领航员、火力控制员、电子战军官、飞行工程师、电视操作手、红外传感操作人员、装弹手,一共有14人。到AC-130U型机组成员减少一名炮手。

随着军事技术发展在90年代初,AC-130U型炮艇机面世,其配备了AN/APQ-180火控雷达、AAQ-117前视红外仪、拥有激光定标仪与测距功能的全主动微光夜视摄影机让炮艇机拥有了360度的环景视野。目前更新的AC-130J也被生产出来并列装美军,主要是升级弹药及各种火控及电子战,使其战场生存能力获得更大提升。

AC-130U机腹左下侧加装的光电探测装置

不管如何改进,空中炮艇中的火力打击都可以用下雨一般来形容,强大无比。其机载火力全开,一分钟中打出的弹药量相当于一个地面步兵营完整的打一次战役所用的弹药量总和。

AC-130U机身左侧加装的105毫米榴弹炮。


陶德中士


AC—130重型攻击机,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以美国空军C—130运输机改进而来。

AC—130重型攻击机,1966年首飞,1968年服役,AC-130最早出现在越南战场上,当时美军面对着大量缺乏防护但数量众多而零散的越南游击队、村庄、车队等目标,对付这些目标以各种口径的枪炮最为有效,且使用费用较为合理。因此美军需要一种火力强大、留空时间长的攻击机。美军很快便将C-47、C-119、C-130等运输机进行改 装,在机门、机舱侧面等加装搜索瞄准装置和枪炮,增加武器挂架,形成了“飞行炮艇”。






















AC—130重型攻击机:机长29.8米,机高11.7米,翼展40.4米,最大速度468千米/小时-,最高航程2340千米,升限7576米,最大起飞重量69750千克。


Trafalgar18051021


AC130确实是非常优秀而且高效的武器,但也是在特定的使用条件下。如果在一场势均力敌的战争中,美军断然不会拿出这样的武器上阵,因为这么做只会徒增损失罢了。

AC130这种空中炮艇的作战思路其实是在其实是在越南战争中诞生的,当时美军经常要在丛林地带作战,而且美国空军掌握了绝对的制空权,因此开始设想研发一种新装备,滞空时间长,火力凶猛,用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

于是AC47等这些在运输机基础上改装的空中炮艇开始出现了。美军的思路就是,依托这些高滞空时间的低速飞机,使用其搭载的武器对敌方目标连续实施打击。最早的AC47装备的主要是加特林机枪,多挺加特林机枪能够产生致命的火网,而由于当时越南军队防空火力不强,再加上美军的空中优势,能够保护这些笨重的大鸟,所以这些AC47往往能够产生不错的战果。

但是AC47毕竟是在二战水平的C47运输机基础上改造出来的,机体本身十分老旧,不能安装更多的大型武器,还有必要的火控设备、探测仪器等等。于是美军后来开始对C130这种较新的中型运输机进行改造,不过早期的AC130活力也不够,因为其装备的只有高射速机枪和小口径机关炮,没有更强的火力。

后来,美军开始对AC130进行改进,为其加上了25毫米转管机炮、40毫米机关炮、105毫米榴弹炮等这些武器,这样一来火力大大提升,尤其是那门105毫米榴弹炮,火力可谓是十分强悍,不论是防御能力的步兵,还是防御强悍的装甲部队,AC130都能倾泻致命的火雨将其消灭。

而AC130一直是美军火力支援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比如在阿富汗战争中,阿富汗多山的地形就给打击塔利班带来了不便,但是在AC130的协同下,特种部队在进行渗透作战时,进行指引攻击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战果。


愤怒的子弹


海湾战争中,炮艇机也曾受命参战,但是,不幸的事发生了。1991年1月31日凌晨,一架AC-130H在执行作战任务时,被伊拉克士兵发射的“箭”-2防空导弹击落,大腹便便的炮艇机遇到了它的克星。

在稍强一点的防空火力面前,炮艇机生存力差的弱点暴露无遗。

在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中,对付那些没有重火力的塔利班,美军投入了更先进的AC-130U“幽灵”Ⅱ炮艇机。该型炮艇机除了火炮升级,还增加了先进的火控计算机和光电红外传感器,增加了与无人机通信的数据链系统,后来还在机上安装了微型导弹发射器。

炮艇机的得势,仗的是绝对制空权。从作战目的来说,它的打击目标仅限于没啥防空能力的地面小型部队和装甲车辆。用途特定、要求不高、针对性强,也正因为如此,它成了一种作战费效比极高的屠戮利器。

自上世纪下半叶以来,美军一直在打一些技术代差很明显的非对称战争。简单来说,就是经常处在“以天打地”的交战状态,炮艇机因而赢得了它的黄金岁月。

争议当中,炮艇机服役50年,到了“人老珠黄”的年纪了。显然,在防空导弹日益发展的今天,炮艇机的作战使用已经受到极大限制,就像流行歌曲早晚会“过气”一样,炮艇机被挤出空中打击的历史舞台。但是,我们应该时刻记住的是,它旗帜鲜明地代表着更为务实的优选、重组和革新。


叫我金主编


洛克希德AC - 130武装炮艇机是C - 130大力神运输机的一种重型武装、长航时地面攻击变体。它携带了大量的反地面武器,这些武器与精密的传感器、导航和火控系统集成在一起。与其他军用固定翼飞机不同,AC - 130依靠目视瞄准。由于它的大外形和低操作高度(约7000英尺)使它成为一个容易的目标,它通常在夜间飞行接近空中支援任务。而且AC - 130携带一系列与精密传感器、导航和火控系统相结合的面向地面的武器。它能够在夜间或恶劣天气下长时间向目标区域发射精确火力或区域饱和火力,传感器套件包括电视传感器、红外传感器。

到2018年,AC - 130武装直升机将为特种作业人员提供近50年的空中支援。虽然飞机通过不断升级武器、传感器组件和反措施保持了相关性,但由于它们的高特征和低空速,预计它们在未来的非许可环境中无法生存。战略和预算评估中心等军事分析人士建议,战地服务团投资于更先进的技术,以填补未来有争议的作战区的作战任务,包括混合使用低成本一次性无人驾驶和隐形打击飞机。

此外,AC - 130有一个未加压的机舱,装备有从机身左舷发射的武器。在一次攻击中,武装直升机执行挂架转弯,绕着目标绕着一个大圈飞行,因此能够比常规的扫射攻击发射更长时间。AC - 130幽灵配备了两门20毫米M61火神炮、一门40毫米炮和一门105毫米M102榴弹炮,1994年以后,20毫米火炮被拆除。升级后的AC - 130 u幽灵配备了一门25毫米GAU - 12平衡炮代替幽灵的两门20毫米炮,改进了火力控制系统,增加了弹药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