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有没有可能再次吞并中亚五国?

Siwindy


1991年,国际上发生过许多大事件:美国发动“沙漠风暴”入侵伊拉克,南斯拉夫内战爆发,华沙条约组织正式解散,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文莱建交......但是,要说对世界影响最深远的事件,非苏联解体莫属。

1991年12月25日,曾与美国一起站在世界之巅的超级大国苏联轰然倒塌,东欧、中亚、南高加索地区的加盟国纷纷独立。作为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面临的最直接损失便是失去大片领土,从苏联时期高达22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缩减到1709万平方公里,俄罗斯失掉了近24%,约53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虽然,俄罗斯依旧是世界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不过,失去的这些领土远比广袤北亚地区的地缘潜力更大,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对此,俄罗斯却并未强力阻止加盟共和国的脱离,反而默认了他们的脱俄行动。这和俄罗斯你来嗜土如命的特性太过大相径庭。那么,俄罗斯为什么会忍心失去五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呢?

毫无疑问,来自西方的强势打压,严重威胁着俄罗斯。苏联的广袤土地,直接决定了其拥有巨大的地缘潜力。苏联早期,也是在技术的加持下,凭借着本身的广阔的地盘发挥出的巨大潜力,而一跃成为了世界超级大国。苏联解体后,四方如不趁机拆解领土,那么,俄罗斯还有凭借强大的地缘潜力东山再起的机会。所以,西方必须最大限度遏制俄罗斯。

当然,这只是外因,而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内因。而内因又有很多,比如苏联解体时各加盟共和国频繁的民众抗争,苏联党政组织土崩瓦解,都会影响到俄罗斯对加盟国脱俄的态度。但这些绝不是最主要的内部原因。俄罗斯主动放弃530万平方公里土地,其地缘环境和国情才是最关键原因。

俄罗斯的本部核心区,东欧平原其实在欧洲人眼里,是一片蛮荒之地,更别提环境极端恶劣的北亚地区。这样的地理环境制约了俄罗斯文明的质量,就算是在苏联时期,其文明质量也是地的,之所以国家和文明如此强势,主要是靠其庞大规模体现。大家都知道,俄罗斯的军事工业很牛,不过,军事之外的就很少有可圈可点之处。

因文明质量的欠缺,就会削弱俄罗斯文明的影响力和向心力。

那毗邻俄罗斯本部的乌克兰等东欧加盟共和国来说,虽然与俄罗斯有更为亲密的地缘关系,不过,他们却更愿意向着文明质量上乘的欧洲文明圈,再说与欧洲文明也不会存在太过疏离的地缘关系。如果在苏联时期,俄罗斯文明还可以凭借苏联的强大来影响东欧国家,可是苏联大势已去,俄罗斯本身又遭到重创,对于维持东欧加盟国的统治,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俄罗斯变得被动,东欧国家成为了主动一方。

俄罗斯的经济颓靡,根本不能用经济融合的方式,来化解与东欧各国的隔阂,而中西欧的经济实在是太强。东欧各国得不到足够的经济利益,多少会存有转投到西方经济体系之心。再加上西方的吸引和诱惑,更是动摇着东欧各国。最终,东欧脱俄政治运动不可避免。

当然,俄罗斯的军事很厉害,可以凭借铁甲洪流来镇压东欧脱俄倾向的国家。可是,用这种强硬压制的手段, 毕竟不得民心。而且,对俄罗斯来说,也是一种损人不利己之策。最直接来讲,镇压东欧国家需要巨额的军事开支,会急剧消耗俄罗斯的国力。

可是,在苏联解体时,俄罗斯已经伤不起了。国家危机四伏,文明质量落后,工业体系面临崩盘,这些都是结构性、深层次的危机,需要靠时间来慢慢恢复,需要对国家进行全方位的调整和改造,甚至,俄罗斯一不小心就有步苏联后尘,面临二次崩盘的风险。

若在如此严峻的国庆之下,俄罗斯还要一意孤行,强留东欧边缘板块,必定会激化与他们的矛盾,长期付出高额费用。再则,俄罗斯本就面临经济体系崩盘,要想重振国力,首要任务应是将主要资源用于自身的经济体系重构中去,不然,俄罗斯拿什么去应对西方势力,可能会出现的更大的衰退和政治危机。那时,整个国家又何以为继?

细细思来,强留东欧国家实在不是一笔合算的买卖。权衡之下,俄罗斯实行战略收缩,放任东欧国家脱欧是更明智之举。就算失掉了东欧,失去了中亚,俄罗斯还有东欧本部和广袤的北亚。

通俗一点来说,东欧本部是俄罗斯的老巢,是国脉所系,是绝不会放弃之地。

北亚,虽然环境恶劣,开发程度低,但是地盘巨大,资源丰富,在新技术的加持下,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再加上这里人口稀少,且大部分是工业时代来临后迁入的俄罗斯族,原住民的人口规模也不是很大,利于国家对这些地区维持稳定,并且成本也相对较低。从长远来看,保北亚,投入低,收益高,是一支潜力股。

东欧欧加盟共和国本身有不俗的地缘实力,不过时过境迁,俄罗斯已不想强留。

至于中亚地区,与俄罗斯本部相隔较远,制约了俄罗斯对其的地缘影响力。再加上中亚气候干旱,可用于工农业常规开发的板块不多,虽然资源也丰富,但俄罗斯也不缺。在苏联时期,就是通过经济利诱,发放直接的边疆补贴形式来维系与中亚的关联。如果俄罗斯还要照做,就如同自己已快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还要分一部分粮食去救济灾民,这是道德的高度,可是却不是一个以利益为出发点的国家该干的事。于是,对于中亚脱俄,俄罗斯反而有一种甩掉了大包袱的轻松,反而是中亚五国,自己不情不愿,却被俄罗斯逼着脱了俄。

所以说,面对失去东欧、中亚、南高加索地区53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秃顶,俄罗斯虽有无奈和不甘,但在巨大的国内国际压力之下,以及对未来发展的考虑,俄罗斯也不得不选择主动推进脱俄运动,自折羽翼,以退为进,尽量止损,为自己争取到了尽可能多的主动空间。

不过,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俄罗斯此举更多的是迫于自身大势已去的无奈。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政治经济体系也陷入大崩溃,遭到了沉重打击,至今仍未完全恢复。在极力寻求振兴道路上,俄罗斯选择了政治民主化,经济上的休克疗法。不过,休克疗法并未给俄罗斯经济带来复苏之际,反而加深了经济危机。那么,俄罗斯为什么要选择经济休克疗法,政治民主化呢?


云石君


再无可能

(中亚五国)

中亚五国是指中亚地区的五个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分别是哈萨克斯坦、克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

中亚五国的总面积为400多万平公里,人口超过6800万。此地位于亚欧大陆的正中心,自古是东西方陆路交通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中亚自古就是四战之地,匈奴人、突厥人、汉人、波斯人、阿拉伯人、蒙古人都曾经控制过这个地方。

到18世纪时,东欧崛起的沙皇俄国开始向中亚蚕食,并在19世纪末期彻底兼并整个中亚。

(19世纪中后期,俄罗斯帝国控制下的中亚)

苏联建立后,中亚地区被划分为五个加盟共和国。苏联政府在这里推行了多年的俄化政策,并对该地区进行大量的财政补贴,使得该地区政治环境相对比较稳定。

苏联解体之时,因为在经济上极度依靠苏联中央政府的支持,所以中亚五国对于独立建国都很不积极。

但是由于作为苏联主体的俄罗斯宣布独立,苏联基石的崩塌,中亚五国不得已相继宣布独立。

今天的俄罗斯想要再度吞并中亚已不可能。

首先,俄罗斯自己不愿意。因为该地区的居民大多为突厥裔血统,且主要信奉伊斯兰教。若是将之吞并,必然会极大的冲击俄罗斯的人口结构,动摇俄罗斯人的统治地位。

再者,这五国除了哈萨克斯坦以外,其他四位老铁家里都不太富裕。要是大家一起过,还得自己去支援。

但问题是俄罗斯自家也不宽裕,自己的钱都不够花,拿啥去支援?伏特加吗?

其次,就算是俄罗斯想兼并这五国,就得先拿下哈萨克斯坦。

作为中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国力最强的国家,哈萨克斯坦在苏联解体后的发展仅次于波罗的海三国,军事、经济实力都是十分强劲,绝对不是乌克兰那样的软柿子。

面对哈萨克斯,霸王硬上弓肯定是不合适,毕竟普京也得看人下菜碟。

俄罗斯对哈萨克斯坦一直采取拉拢政策,不断地加强与哈萨克斯坦的经济一体化。(俄罗斯联合白罗斯、哈萨克斯坦建立欧亚联盟,推行三国经济一体化)

而对于莫斯科的大献殷勤,哈萨克斯坦虽然表面上热情回应,但转过身来阿斯塔纳也在积极地加强与中国、美国等大国的合作,并且在国内大力施行哈萨克化。

在哈萨克独立之后,其国内的俄罗斯人比例和俄语使用者都在持续下降。而哈萨克族比例和哈萨克语的使用者数量却在不断上升,这些都显示出哈萨克斯坦一直在不断的摆脱俄罗斯的影响。

如今的哈萨克斯坦对俄罗斯的态度是忽远忽近,即给你机会,又不明确答应你,这种感觉广大男同胞们肯定都懂。

连哈萨克都拿不下,就更别提跟俄罗斯压根不接壤的其他四国了。


千佛山车神




中亚其实有两块:一块在天山帕米尔以西,就是今天的中亚五国;一块在天山帕米尔以东,咱们叫新疆。91年以前的200年,中亚是被中俄两国瓜分的。

新疆作为中国保护长城内核心区域的必要缓冲地带,虽然历经战乱分裂,依然死死把持。如今内则国力增强,外则苏联垮台,外加多年来人口迁移,当地土著也呈现分化瓦解之势。反观苏联中亚,早已从本土分崩离析。所以,问题首先应该是为什么中国能保住中亚,苏联却保不住?

原因应该有好几层。
首先应该是领导人失策,而且应该是主要原因。众所周知,新疆也是靠中国本土养着的,和苏联中亚一回事。中国能养,为什么俄罗斯不能养?俄罗斯中亚对俄本土的地缘地位难道就比不上新疆对中国本土的地缘地位?新疆对中国是必须的,没有新疆,河西走廊的长城直接暴露给外敌。苏联要是丢了中亚,连乌拉尔河都没了,里海、伏尔加河、乌拉尔山、西伯利亚全暴露了,战略威胁更大。

其次俄罗斯认为从中亚战略收缩后,外敌并不能迅速渗透,形成对俄罗斯本土的威胁。由于斯大林当年对费尔干纳盆地及其周边的分割,致使中亚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和塔吉克矛盾重重,无法形成合力。而苏联中亚周边有中国、印度、伊朗三大强国。中国拿下新疆后,一直处于消化阶段,至今未完成,属强弩之末;印度因为本身尚未统一,而且巴基斯坦拥核后,越发遥遥无期,且印度与中亚间有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双重阻隔,缺乏影响力;伊朗本身对土库曼有影响力,而且和塔吉克同族同语,所以伊朗的影响力不能小视,但是首先伊朗连同根的阿富汗都没能统一,更别说更远的塔吉克,这也是个没统一的大国。而且伊朗更多的力量,是在西亚和沙特掰手腕,由于美国的中东平衡政策,中东就像春秋时的中原,常年列国林立,战乱不断。所以伊朗战略上不可能被美国允许,成为大国。统一阿富汗、塔吉克都没指望,更别说进吞中亚。所以身居内陆的苏联中亚,脱离俄罗斯近30年,至今无人染指,和俄罗斯当年设想的差不多(但无论如何,都赶不上握在自己手里省心)。

第三应该是俄罗斯人口危机。那么大国土,只有1.4亿人,守土尚显吃力,如何扩张同化异族。

综合上述三点,基本上就可以看出来苏联中亚对俄罗斯,战略地位绝对重要,时间上却并不紧迫。所以,只要俄罗斯国力逐渐恢复,人口再次膨胀,重新扩张回中亚是早晚的事。毕竟苏联中亚西、北两侧是开放的,而中国一侧却高山林立。而中国要做的,是如何避免俄罗斯重新吞并中亚这个重要的缓冲,尤其是哈萨克和乌兹别克两国。即使无法保全中亚,也要和俄罗斯瓜分中亚,至少拿下塔吉克和吉尔吉斯,把天山和帕米尔的分水岭,划在我们自己境内,控制阿姆河和锡尔河的


地理上的中亚包括五国和新疆地区,现代政治上的中亚一般指中亚五国。中亚地处亚洲内脏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北上可以切断俄罗斯东西联系,东进可以进入中国西北屏障新疆,西进高加索黑海连通欧洲巴尔干和亚洲的小亚细亚,南下可以进入南亚,西南色中东的伊朗,西北是俄罗斯重要工农产业基地。
中亚是俄罗斯南下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西进的必经之路,也是美国牵制中俄的理想之地。



俄罗斯应该不会吞并中亚,或者说吞并不了中亚,倒是有可能建立个邦联。


首先,中亚各国都不希望被吞并,肯定会拼命对抗,以俄罗斯现在的强行吞并有点难。当然了中亚军事这么弱正面战争撑不了几天,可打起游击战那就后续成本太高了,区区百万多的车臣人已经够让俄罗斯折腾了。
其次,中国、欧美都不会眼看着俄罗斯吞并中亚,可能会遭到干涉,成本直线上升。吞并一个自愿的克里米亚沦落到现在的处境,吞并抵抗的中亚后果很严重。土耳其、伊朗的等伊斯兰国家也会反对,如果欧美要制裁俄罗斯这些中东阿拉伯伊斯兰国家都会支持制裁,连中国印度也可能跟美国一起制裁俄罗斯。

最重要的是俄罗斯体力不够吞并中亚,吞并中亚还得派军队驻守吧,现在的俄罗斯军队不够用得扩军,扩军需要愿意或者能强制招入的年轻人吧,人员装备需要钱,问题是俄罗斯现在最缺的就是钱和年轻人。

俄罗斯吞并中亚图什么呀,中亚的自然资源又没俄罗斯丰富,俄罗斯又不缺领土自个人的土地够用了,还没办法全面开发呢。中亚人口超五千万,以俄罗斯才一个多亿的人口能压得住么。


除非俄罗斯人能提出像当时的gczy一样的新理想团结起来各族人民,激发俄罗斯人的人口生产激情,国力强盛对抗得住美国,远远超过中国,使得中国不敢反对或者给中国什么好处换中国不去干涉俄罗斯和中亚两者的事情。

本回答来源于网络,言论与本作者无关,云破天开整理。

云破天开山水间


俄罗斯有没有可能再次吞并中亚五国?

在目前的国家环境中,一个国家吞并另一个国家是一件非常匪夷所思的事情,何况吞并五个国家。在2014年俄罗斯吞并乌克兰克里米亚后,其所引起的美国和西方的经济制裁已经使得俄罗斯经济陷入长期衰退。

自从二战结束后,世界已经逐渐摆脱了殖民时代,不是依靠武力就可以奴役一个民族或者是一个国家的时代了。俄罗斯之所以在同乌克兰克里米亚和东乌地区的问题受到美国和西方的制裁,就是俄罗斯这种做法是一种彻彻底底的侵略。

要探讨俄罗斯有没有可能再次吞并中亚五国,应该从三个方面来解读。

1.俄罗斯的实力有没有能力吞并中亚五国?

2.俄罗斯吞并中亚五国会如何被反制?

3.俄罗斯的实力是否能够承受统治中亚五国带来的影响?

俄罗斯有没有实力吞并中亚五国?

俄罗斯作为世界上第二军事强国,应对中亚五国的力量还是游刃有余的。但是在吞并中亚五国的时候,一定是会遇到抵抗。这种抵抗是短期还是长期,就会使得俄罗斯在战争中消耗大量的军费。

俄罗斯吞并中亚五国会如何被反制?

在新世纪,居然有人想做殖民时代的事情,首先一点,得不到道义上的赞同;其次,俄罗斯这样做,会受到国际社会的制裁,军事力量可能不会直接对抗,但是经济制裁一定会。


俄罗斯的实力是否能够承受统治中亚五国带来的影响?

自2008年俄格战争爆发,俄罗斯就被美国及西方制裁。2014年俄罗斯同乌克兰冲突,遭受到比2008年更为严厉的制裁。目前俄罗斯经济已经陷入持续的衰退之中,要打一场战争以及要统治几个国家,是需要军费支持的。俄罗斯目前在叙利亚的的军事行动已经捉襟见肘了,何况去占领和统治五个国家。


飞狐一刀


中亚地区是世界岛中心位置,是丝绸之路的通道,战略地缘非常重要,是文明洼地,相当于围棋中的天元位置,不管周边的哪一个势力占据,都会对其他势力形成优势,因为同样的原因,也容易被其他势力围堵。

历史:中亚五国的由来

在1758年准噶尔汗国被乾隆皇帝亡国后,其故地大部划入中国领土,中国在的西北边疆的实际控制面积达到最大,一直到巴尔喀什湖西岸,哈萨克斯坦也成为了中国的附属国。

准噶尔汗国的一部分土地,也划入了俄罗斯,俄罗斯开始经营中亚,用不多的兵力逐渐渗透河中地区,最终灭亡了在中东残存的众多突厥化的蒙古王公的政权,与清朝直接接壤。后来,清朝晚期,国势日蹙,沙俄趁机东进,在西北割占44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自此,中亚地区形成了中俄瓜分的态势。

苏联时期,中亚地区五国成为其向中东地区、东亚地区、南亚地区渗透影响力的战略跳板,因此,虽然中亚五国的经济能量不足,而且还处于苏联东西走向(西伯利亚大铁路)战略地缘的支线上的次级地缘,苏联依然花费了巨大代价,通过各种经济补贴的方式,换得了当地民众对苏维埃政权的支持,同时苏联在政府也在积极地推进着中亚地区的俄罗斯化。

当苏联在经济上出了问题,在没有能力维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时,选择了自我解体。作为继承了苏联的绝大多数遗产的俄罗斯不想支付中亚五国更多的财政给到中亚,换取他们的政治附属,而是就坡下驴,承认了他们的独立地位。即使如此,中亚五国对于苏联解体也不理解,中亚五国是最后一批宣布独立的。

天元:各种势力的角逐

俄罗斯只想甩掉财政压力,却并不想失去对中亚的控制权,但凡一个正常人都会看的到中亚五国所在的地理位置对于周边国家的意义。因此俄罗斯在成功甩掉了国家义务后,幻想着用“独联体”来约束中亚五国,然而由于克拉夫丘克等人的反对,独联体只能成为一个国际间的组织,各个加盟共和国彻底独立,已成既成事实。

这是美国多年来想做却一直做不成的事,所以在哈萨克斯坦等国宣布独立的第一时间,美国就选择了承认他们的独立地位,并承诺他们的独立地位受到保护。言外之意针对的即是俄罗斯。

在这个“天元”位置,没有为了让俄罗斯失去再次崛起的可能,美国不会允许俄罗斯再次吞并中亚五国。普京收回克里米亚,已经招致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持续至今的制裁,如果俄罗斯再次吞并中亚五国,美国肯定不会袖手旁观的。

(伊朗:不能整合中亚势力)

对于伊朗来说,一个强大的北方邻居,是一个特别具有威胁的存在。伊朗与阿富汗、塔吉克等国,同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却一直不能在中亚地区形成统一的国家。

在地形和民族关系上,伊朗高原与阿富汗山地同属于一种地貌,语言文化和风俗也比较类似。可是在苏联时期,伊朗本部都受到了极大威胁,就更不用整合伊朗语族国家了。

因此,如果吞并中亚五国,美国和伊朗必然会干预。想想当年苏联在国势鼎盛时期,盲目自大,进攻阿富汗,此后一直陷在战争泥潭长达10年。阿富汗战争也是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阿富汗以一个小国能抗10年,背后是周边各个势力不断的输血。苏联有过前车之鉴,殷鉴不远,俄罗斯会再犯这样的错误吗?

内部: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

苏联解体时,出于对自身经济体系的不信任,中亚五国曾进言不要解散苏联,但是人微言轻,中亚等于突然间断奶了。没有了苏联的全国一盘棋的工作体系,也没有中央补贴,一夜之间,中亚五国被教育:你要懂事,要长大。

带着矛盾的心理,中亚五国在其他域外国家(如美国)的帮助下,走出当初的困境,油气资源(里海周边)的丰富,是中亚五国安全渡过危机的最好的基础。当初爱过,俄罗斯决绝地抛弃了作为次级地缘的中亚五国,如今中亚五国已经发展的尚算可以,俄罗斯再想收回,首先会面临当地民众的反对。哈萨克斯坦虽然有北部的几个州有俄罗斯人寇,土库曼斯坦虽然已经宣布成为永久中立国,这些国家在当初需要俄罗斯拉一把的时候,俄罗斯一把推开了他们。因此,当俄罗斯再次去合并他们的时候,这些国家也没有多少可以牺牲独立的政治性来换取经济利益了。如果俄罗斯强行吞并,会引起当地人的反感和世界舆论大哗。

(纳扎尔巴耶夫与特朗普)

中亚五国为了抵消俄罗斯的影响,努力发展多边关系。以俄罗斯现有的社会经济状况,俄罗斯还没有与当地民族形成足够的心理认同和民族文化认同。因此如果强行吞并了,俄罗斯的战略安全资源要安排在更多的地方,在应对西方威胁时会更加力不从心。现在的俄罗斯最急需的并非是领土的扩张,而是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核心价值观(思想文化)的塑造,不然仅以一个政治强人所统合的国家,天然具备分裂的倾向。


而知而行


以现在俄罗斯的实力以及世界局势来看基本没有可能。

中亚地区即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五个国家,俄罗斯对中亚的统治始于沙俄时期终结于1991年苏联解体,俄国统治了这片地区一百余年;在苏联时期中亚五国是苏联十五个加盟共和国中的五个,尽管五国是最初沙俄殖民扩张得到的,但经过上百年的统治,五国和俄国关系极为紧密,甚至在当初苏联解体时五国并不愿意离开俄国,但俄国觉得五国是个大负担最终还是把五国给抛弃了。

今天俄国再想得到五国可就难了,基本俄国得到中亚的任何条件都达不到,首先是俄国实力严重下滑早已不是当年的两极之一了,经济衰落尤为明显,特别是经过这两年国际油价下跌俄罗斯GDP甚至下降到不如中国广东省的水平,国际排名也到了十名开外,国家贫富分化严重、贫困率高涨;经济结构更是糟糕,俄国基本变成了一个低端原材料供应商,工业产品出口全靠卖军火但对庞大的俄国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同时以今天中亚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中亚国家经济水平比俄国还低很多,就算给了俄罗斯得到经济上得到的好处也不比俄国要支付的多,而俄国最缺的就是钱。


而俄罗斯的军事力量同样是大不如前,相比苏联时期的400万大军,今天俄军只有区区76.6万人,俄军基本要靠核力量来威慑对手,它的常规作战力量衰落尤为明显:比如海军自苏联解体后新得到的最大水面舰艇不过是区区排水量4000吨的护卫舰,海军的大型主力舰艇舰龄普遍超过30年,且维护糟糕,此外规模也大为缩减,比如苏联红海军巅峰时有6艘航母,今天只剩一艘撑脸面。今天以俄国如此衰败的军力根本无力攻略中亚。


另一方面是国际战略环境不允许,冷战结束后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在原苏联势力范围之内大举扩张特别是在欧洲方向,众所周知俄罗斯的欧洲部分是俄国的核心地区,对俄国来说不容有失,俄国只能把自己为数不多的力量投入到欧洲方向去,至于本来就是相对利益边缘区的中亚只要它不威胁俄国,俄国根本就不想理更不要说吞并它们; 另外这些年随着中国崛起,今日中国的力量绝对在俄国之上的,中国绝不会会坐视自己西北方向被人威胁。


最后对于中亚国家来说他们也和俄国越走越远,五国对俄国的经济交往也逐年下降,更多地投向东面的中国乃至和西方国家交往;文化上,中亚各国自身的民族意识也越来越强,同时先天上中亚国家是穆斯林国家,俄国是基督教的东正教国家随着时间推移俄国和中亚注定越走越远


蓝飘带


如果俄罗斯的综合国力足够强大,它绝对有能力吞并中亚五国,不过以现在外强中干的俄罗斯国力来说不可能吞并中亚五国。



1.俄罗斯国土面积1700多万平方公里,差不多有2个中国那么大。但是现在的俄罗斯没有实力吞并中亚五国。

2.因为目前的俄罗斯在东乌克兰和叙利亚同时参与了2场地区战争,还要防备欧美国家的军事威胁,所以俄罗斯没有更多的军队和装备去入侵中亚五国。



3.因为俄罗斯吞并了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地区,遭到了欧美国家的军事、政治、经济制裁,俄罗斯在外交上陷入了孤立,经济上也没有实力支撑第三场战争,所以俄罗斯不会在此时去入侵中亚五国。

4.中亚五国都是伊斯兰国家,他们在苏联时期都是加盟共和国,因为与俄罗斯存在民族和宗教矛盾,所以中亚五国在苏联最虚弱的时刻都选择了独立,如果俄罗斯用军事手段吞并了中亚五国,那么五国的穆斯林民众就会拿起武器与俄罗斯对抗,这会消耗俄罗斯的国力,给俄罗斯政府带来政治、外交、军事、经济上的损失。

5.欧美国家和中国也不会允许俄罗斯轻易的吞并中亚五国,因为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对欧美和中国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6.即使俄罗斯占领了中亚五国的土地,也得不到中亚五国的民心,最后俄罗斯很可能因为中亚五国的反抗而大量消耗俄罗斯的国力,使俄罗斯老百姓生活水平下降而导致俄罗斯国内混乱,最终引发俄罗斯解体。


杜达特洛夫斯基


历史上,俄罗斯和中亚曾经多次合并和分离:

第一次合并

19世纪后期,俄罗斯占领南高加索后,跨国里海,向中亚大草原进发,利用火器优势逐渐蚕食中亚游牧部族的领地;与此同时,西伯利亚南部的哥萨克雇佣兵也通过堡垒蚕食战术,逐渐向南扩张,将中亚的若干汗国、部落系数征服,成为沙皇俄国的附庸国。沙俄在中亚的扩张,让中俄之间首次在内亚地区遭遇,进而通过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伊犁条约等国际条约,划定了今日中亚东部的边界;而俄国和英国(英属印度)的条约,则界定了中亚在南部的边界。

第一次分离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沙俄内部爆发革命,民族自决成一时风潮。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人为了标榜自己的进步性,支持民族自决,同意非俄罗斯族聚居区的独立。于是,从中亚到高加索,再到乌克兰、白俄罗斯,纷纷建立本民族的独立政权,也就是各种“民主政府”。这些政府,特别是乌克兰、南高加索建立的民族自治政府,标榜自己的民族国家身份,希望获得西方国家的支持,摆脱俄罗斯的控制。不过,这个阶段,中亚的民族自觉意识还不强,其建立的政权很大程度还依靠来自莫斯科的知识分子、革命者的指导。不过,总体上,十月革命仍然是中亚自觉意识的第一次萌芽。

第二次合并

列宁为了保持沙皇俄国版图的统一,在倡导民族自决的同时,号召各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并派遣十月革命的干部赶赴各地,帮助充实、知道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和运作,从而事实上控制了非俄罗斯族地区的政治局势。在这些政治控制的背后,是苏俄红军的支持。例如,当时的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国就反对俄罗斯人的控制,但是当苏俄红军进入后,这个地方的苏维埃政权就“顺利”建立起来了;同样,当苏俄红军进入西伯利亚南部后,中亚的局势也随之大变,布尔什维克迅速掌权。这些苏维埃政府很快宣布以“苏联”的形式,组建成新的国家。于是,中亚和俄罗斯再一次合并了。

第二次分离

苏联解体前夕,叶利钦为了上台,极力宣扬苏联对俄罗斯的压制和剥削,认为如果没有和中亚等落后地区绑在一起,俄罗斯人可以生活得更好。这种舆论广受支持,为叶利钦上台提供了民意支撑。在叶利钦成为俄罗斯联邦总统后,俄罗斯联邦在15个加盟共和国中,第3个宣布独立(仅次于立陶宛和格鲁吉亚),从而导致苏联事实上的解体。在此之后,其他加盟共和国被迫宣布独立,其中中亚国家是最晚宣布独立的。或者说,中亚是看到苏联实在无法存在下去了,才被迫选择独立的。所以说,这一次俄罗斯和中亚的分离,实际上是俄罗斯甩担子,不想和中亚这些穷亲戚一起过日子了。

第三次合并趋势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逐渐意识到后苏联空间对俄罗斯的重要性。在普京上台后,开始寻求加强与前苏联各国的系,特别是加强与中亚的合作。其抓手包括独联体(这原本是为了“分家”而成立的国际组织)、集体安全条约组织(负责保护成员国的安全)、欧亚经济共同体(后来成为欧亚经济联盟,目的是加强成员国经济一体化)。但是俄罗斯寻求一体化(实质上是加强对这些国家的控制)的努力,遭到中亚国家的警觉。在俄罗斯一再寻求加强一体化的时候,哈萨克斯坦等国则公开声称,任何超国家机构都不应该损害国家主权。

可以说,在俄罗斯和中亚国家分离二十多年后,中亚国家的独立、主权、民族自决意识已经根深蒂固了,俄罗斯要想要和中亚国家加强一体化、建立超国家机构都难上加难,更遑论直接吞并中亚了。


布莱克怀特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中亚五国即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除了“土库曼斯坦”是永久中立国,其他四国与俄罗斯都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

1995年12月12日,第50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承认土库曼斯坦为永久中立国。目前全世界有7个国际承认的永久中立国,最著名的就是瑞士。

身处欧洲的瑞士在一战、二战中都没有被吞并,成功地避免了战争,就是因为它是永久中立国。特点是不问外界是非,绝对不选边站。这就使得其能超然于地缘利益纠纷。类似地,土库曼斯坦也是如此。

其实另外四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更安全,原因就是它们是上合组织成员国。上合组织包括两个核大国,因此这四国不论地缘,仅就这种情况而言,非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其他国家也不敢侵略这四国。而成员国之前就更不为互相侵略了。

而上合组织秉承的是“上海精神”,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以这种精神,上合组织前身“上海五国机制”中的五国成功解决了所有边界纠纷,然后才发展出作为地区和平与发展机制的上合组织。而上合组织在俄罗斯的外交体系中,堪可称为柱石,这是俄罗斯维护其全球大国地位的一个优先多边框架,怎可能去破坏?

说白了,上合组织作为一个保障地区安全的多边机制,已经确保了成员国之间的互不侵犯!


建章看世界


对于俄罗斯来说,与俄罗斯接壤的国家都是他的菜,能不能吞噬这些国家主要是看国际形势的变化,还有俄罗斯自身的发展需要。一旦这些成熟,俄罗斯扩张土地的野心,从来都没有减少过。

俄罗斯从表面上看土地广袤,实际上俄罗斯的土地都是从别人的手里抢来的。有许多的国家和民族都是被俄罗斯杀戮而亡的,还有少数的国家和民族被俄罗斯强制控制和占领。

在俄罗斯成立莫斯科公国起,到沙皇帝国,以及前苏联,短短几百块钱里面,土地资源就无休止的扩张了四百倍,真正的难以置信。

现在的俄罗斯稍稍的缓了口气,立刻就趁着乌克兰动荡,迅速地吞噬了克里米亚,这些都是显示出俄罗斯对土地的贪婪成性。只要有机会,俄罗斯是不可能放弃对于土地的蚕食的。不要中亚四国,恐怕东欧各国都是他的目标。

我们不能够期待俄罗斯会变成农夫,俄罗斯永远都是杀戮成性的猎人,只要你善良,只要你软弱,都是俄罗斯下手的目标。

所以各个从前苏联解体出来的国家,都对俄罗斯严格地防犯。在历史上的仇恨和教训,可谓是历历在目。

这些国家和东欧国家对俄罗斯的仇恨,都是血管里流出来的,根本就不用别人教出来,(包括自己妈妈在内),而是以血液中天然流淌的。所以我们看到东欧国家个个都与俄罗斯为敌,个个国家都仇视俄罗斯。

对于中亚五国,俄罗斯同样不可能手下留情。当然,俄罗斯能不能吃掉中亚五国?还是要看未来情况发展的需要,如果有机会,俄罗斯是不可能放过的。

我们永远都不能够低估了俄罗斯的野心,他们是永远都不会停止贪婪的,特别的与俄罗斯相邻的国家,更是他们的菜,随时随地都可能被俄罗斯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