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ETF)+债(P2P)=格雷厄姆经典投资策略之中国散户应用

注:本网贷排名每月更新,基于三大评级网站的最新数据,基本建模思路是取各平台每月排名的交集再取平均(当然,实际模型比简单平均要复杂),所以没有任何作弊空间,主要是方便管理自己的网贷投资组合。

2018年6月网贷排名见文末

有朋友说,我一个做P2P排名的,为什么最近老提股票呢。因为股票越来越便宜了啊,哈哈哈(●'◡'●)

作为一个独立投资人,我的首要目标是控制好自己整个投资组合的风险水平和盈利能力。做P2P排名的初衷,是为了给自己的投资组合做风控,只是既然都做好了排名和策略,自己一个人偷偷用就太可惜了,所以就分享给大家。但我整体投研策略其实还是以包括股票、基金在内的各种大类资产为主。

目前,在整个经济去杠杆的大背景下,无论是P2P投资者,还是借P2P的人,都是整个债务链条上的末端弱势群体。即便在我排名上的平台仍然安全,但不可否认,整个P2P行业确实不如前些年流动性宽松时那样舒服自在了。当然,那时候也有行业不规范,“假P2P真庞氏”卷款跑路的问题。而股票呢,已经走了三年的大熊市,各个指数无论从价格形态、还是估值水平都已到达比较安全的位置。

投资其实讲的就是收益风险比(可简单地理解为性价比)。当一个防守型品种的收益风险比下降,另一个进攻型品种的收益风险比上升到可以开仓的程度,我们就要考虑重新调整这两类资产在整个投资组合中的配置比重了。

《聪明的投资者》by格雷厄姆

这里引入下投资大师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所提到的资产组合配置方法了。把股票和债券作为投资组合中基本的两种品类,并且两类品种在资产组合配置中,所占比例都不低于25%,不高于75%(即,最保守是25%股票,75%债券,最激进也只能是75%股票,25%债券)。本意是让人们在市场低迷的时候,加大对股票的配置,在市场狂热高估的时候,减小对股票的配置,加大对债券的配置。但这实际操作起来是有难度的,因为首先需要投资者对高与低,贵与便宜,有正确的主观判断,并且还要克服人性的贪婪与恐惧,在越跌的时候越买,越涨的时候越卖,而且这个节奏不能过快或者过慢(不能在熊市中只跌到半山腰的时候就把子弹打完了,也不能在牛市初期就把大部分头寸都卖在山脚下)。

所以大师又提了一种万金油策略,那就是永远对半开,股债各50%,并且在资产价格波动,致使组合中的股债比重发生变化时,及时调整持仓,动态再平衡,使得组合配置重新回到五五开的比例上。比如,用100万本金投资,初期买入50万股票,50万债券,过了一段时间,股票从50万下跌到45万,这个时候总资产变为45万股票+50万债券=95万,那就卖出2.5万债券,买入2.5万股票,使得持仓变为47.5万股票和47.5万债券。

这个策略看起来傻瓜,但其精髓就在于,兼顾了资产组合的整体收益率和波动性,在股市长期的波动中,无脑执行这个策略就悄悄地实现了低买高卖,并且在震荡市或者下跌市期间,其长期收益率都要好于只持有股票。

那么这个策略的实战效果到底如何呢?网上已经有各种牛人按照这个思想,拿A股市场来做过回测了,答案是马马虎虎,赚不了大钱,熊市的时候还得忍受浮亏熬一熬。比如,看过一篇回测,说的是08年年初入市,按照这个策略执行(每年调整一次),以上证指数收益率作为资产组合中股票部分的收益率,到2015年年末,8年总收益只有12%,年化只有1.5%。是不是觉得,什么鬼,还不如全部买余额宝。

所以这个策略其实并不能无脑执行的,大家可以先来理解一下这个策略的底层逻辑:

1、平均持有成本。

举个夸张的例子,你们就明白了。我用20元买股票,在股价10元的时候,我投入一半的钱(10元),买入1股,在股价跌到1元的时候,我用剩下的10元,买入10股。所以现在我的平均持仓成本是多少,你以为是(1+10)/2=5.5元吗,其实不是,平均持仓成本只有20/11=1.82元,也就是说,股价反弹到1.82元就已经回本了。最近这几年被机构推崇的定投或者网格交易,其核心也是这个原理。按照上面那个例子,2008年年初的时候,在5000点上方,一次性干50%的仓位进去,即使再执行越跌越买的动态平衡策略,平均持有成本也是相当高的。所以拿了很长时间也赚不了什么钱,中间还有很多年得忍受较大的浮亏。由此就可以引出下面一点:

2、买得便宜很重要

我们都想买在最低点,但构成市场最低点的因素非常复杂(估值低+政策底+流动性底+情绪底+境外市场底+宏观经济底+所有该炸的雷已经炸掉底?),而且每次低点形成的背景都不尽相同,所以哪怕是专业投资者,也很难捕捉。但是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讲,一个股票的相对便宜与贵,却是可以判断的。那么这个策略只有在市场相对低估的时候开始执行,才能获得良好的长期收益。(关于当前市场的便宜程度,大家可以去看我之前的两篇文章《网贷排名第十五期(201806)大跌之后怎么办...》《股市反弹了?棚改stop了房价怎么办?...》里面分别从流动性、估值和技术面对当前市场的高低做了一定分析。

3、买入的股票组合在长期来看一定要不断上涨才好。

这其实也是格雷厄姆在书中所阐释的一个前提,那就是买入好股票,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指标来规定在当时的美股市场环境下,什么是好股票。那么其对应到当前的中国市场,就是白马、蓝筹股。

4、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这个是老生常谈了。不要觉得自己选股多厉害,或者选的股多么好,毕竟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炸雷的时候能不能躲开真的要看运气。比如5G龙头中兴通讯好不好,美国要搞它这你哪知道;低估值白马东方园林好不好,突然发不出债,这你也没办法提前知道......所以,分散化很重要。

其实综合了上面这么多点,普通投资者在股票这一项的配置上,最好是通过买入基金来实现。但挑选好的基金,仍然是需要一定功底的,包括对基金公司整体过去业绩的追溯,基金经理投资水平风格的考察,以及该基金对应的行业板块的研究,等等。所以主动挑选基金,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当然,我其实有主动挑一些,这里就不给他们打广告了)。所以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执行这个策略,最稳妥的,还是指数型基金。比如跟踪大盘蓝筹股的300ETF, 50ETF,MSCI ETF, 跟踪中小盘股500ETF,中小板ETF,创业板ETF。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挑选,但这里要说一下,外资进来后,整个A股市场趋于成熟,尽管短期来看,中小盘股的弹性可能更大,但从全球的历史视角来看,这里真正值得长期配置的,是我国的白马蓝筹股。

所以我的建议是,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逐步减小现金,货基,债基,P2P的持有头寸,分批买入指数基金。这里要提一点,做好建仓计划很重要,而且计划要与自己的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相符(到底是对半开,还是其他比例,自己心里要有数),千万不要一把梭。(已经All in股票被套牢的不在讨论之列,只要不是垃圾股,就死扛或者换成指数基金死扛吧,这里的肉割下来都是血,更不建议割了去买P2P。)

当然,足够便宜并不代表最低,市场仍有下行的可能,所以这意味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你可能要承受一定的浮亏,作为一个越跌越买的策略,你也要保证在市场最低点的时候,还有足够的子弹往里面打,同时还要熬得住,(不要一跌就嗷嗷叫,你看的是三年、五年之后的收益)。也不要期望指数基金能为你带来一夜暴富,毕竟格雷厄姆自身的长期年化收益只有14%,巴菲特是20%。

2018年6月网贷排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