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大幡 抖空竹 峽谷里颳起了中國風

“今天咱算來著啦!”一對兒小情侶興奮的說。5月26日是野三坡國際民歌民樂藝術節的第二天,在百里峽景區的大門裡正在舉行藝術節的嘉年華。

小廣場上人聲鼎沸、鑼鼓喧天,這裡不僅表演了民歌民樂而且上演了我國著名的滄州雜技,離老遠就能看到大幡飛舞、閃轉騰挪。很多遊客居然都忘了遊山而駐足於演出現場。

舞大幡是京津冀一帶流傳甚廣的一種雜技藝術,也是北京天橋傳下來的老玩意兒,大幡高度十米以上,我試著端了一下起碼20斤重。據說當時的代表人物是寶三兒,有各種套路,蘇秦背劍,脫靴讓位……,老藝人可以用牙齒,腦門,腳尖,大拇指控制幡。

當天百里峽裡有點小風,給舞大幡的藝術家們帶來了莫大的困擾,那大幡舉起來就像是小船上的小帆,一陣風吹來便左右晃悠無法控制,好在滄州來的藝術家們藝高膽大,贏得了觀眾陣陣掌聲。

抖空竹現在已經普及到公園裡了,僅次於大媽們的廣場舞,應該說是很難有新意了。但是滄州來的藝術家們愣是出手不凡,把觀眾們看的目瞪口呆。光說閃轉騰挪已經不足以形容,不要說一人一繩抖兩隻空竹,而且能在跳躍翻飛中把空竹抖到十米開外,再由小夥伴抖回來,那叫一個開眼!

據說兩天的時間裡,各地歌手為遊客獻上了9場嘉年華演出,民族音樂、鄉村音樂、國際音樂,在這個夏天燃爆了野三坡的野山、野水、野生活。正像主題歌唱的那樣:野三坡裡歡樂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