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强要求割地100年,满清政府只肯99年,这相差一年有什么含义?

小小嬴政


首先要更正一下,割地xx年的表述是不正确的,既然割都割了,难道还能还回来吗?那肯定是不可能的。按照题主的表述,应该是租借xx年。

我们先来看几个清政府和西方列强签订的租借条约:

1、1898年3月,清政府与德国签订《胶澳租界条约》,将胶州湾及其湾内的岛屿租借给德国,租期99年;

2、1898年3月,签订《中俄旅大租地条约》 。两个月后又签《续约》。这两个条约规定,旅顺、大连及其附近水域租借给俄国,租期25年;

3、1898年6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九龙半岛和新界租借给英国,租期99年;

4、1898年7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租借威海卫专条》,将威海卫及附近海面租借给英国,租期25年;

5、1899年11月,清政府与法国签订《广州湾租界条约》,将广州湾及其附近水域租借给法国,租期99年。

实际上,在这些租借条约中,并不只有99年这一个租期,还有25年这个选项。

清政府和列强签订的第一个租期为99年的条约是《胶澳租界条约》。1887年,有两个德国的传教士在山东被打死了,德国以此为由,出兵强行占领了胶州湾。

清政府在通过“不懈的努力”后,和德国达成了《胶澳租界条约》,将胶州湾及其湾内的岛屿租借给了德国,租期最终确定为99年。

据说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德国当时给定的租期是100年,清政府派去的代表死活不同意,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最后德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决定将租期减少1年,变成99年,清廷的代表一看,不是100年啊,那行,咱们快点把条约签订吧。

至于为什么100年就不行,而99年就可以。网上流传着一种说法,叫做“事实占领”,据说在国际惯例上,一个国家对某个地区持续占有的时间长达100年,那么该国家可以对该地区行使领土主权。所以清政府死活不同意租借100年,就是害怕永久失去这些地方。

不过,对于这个100年的“事实占领”我一直没有找到出处,反正大家都说100年是事实占领,就是没有一个人能提供它的出处。当然,也有可能是我孤陋寡闻,读得书太少了。

我觉得吧,这个所谓100年的事实占领国际惯例,极有可能是一个以讹传讹的东西,反正传的人多了,也就变成了真的。

不过在当今的中国,到时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或许能过解释这个租期为什么是99年而不是100年。不知道大家去商场买过衣服没有,上面标的价格往往都是99,199,1999这样的数字,而不是100,200,2000这样的数字。这也许就是国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吧,99还属于几十的范畴,没有过百;199属于100多的范畴,还没有过200;1999属于1000多的范畴,没过2000。是不是觉得有一种占了便宜的感觉。

我觉得清政府签订租借条约的时候,也许就类似于上面的这种心态。

德国人说:我要打你100个耳光!

清政府说:99个行吗?

德国人说:行吧,那就99个吧!

英国人说:德国打99个,那我也要打99个!

法国人说:德国和英国打99个,那我也要打99个!

清政府说:各位大爷,排好队,慢慢来,只要不打我100个耳光就好!


小镇月明


清政府由于落后于西方各国,在当时被列强欺负的很惨, 不仅仅是赔款,而且还要割地,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在这些条约中,所有事情都是可以商量的,清政府也不是列强说什么就同意什么,唯独有一项,清政府的态度非常强硬,无论如何都不同意割地一百年,只同意九十九年,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在大众看来,一百年和九十九年也就是相差一年,完全没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强硬,地反正都割出去了,还在乎多那一年吗?自从《南京条约》开始,仔细翻阅一下历史,大家都会发现在这些不平等条约中,所有关于割地或者是租地的一项,期限全部都是九十九年。

在清朝那段历史上国际中有一个惯例,一片土地,如果租给别的国家土地时间长达百年,只要超过一百年,这片土地就属于另一个国家,清政府也清楚的知道这个规定,清朝统治者就是再怎么昏庸,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也不会糊涂,他们知道自己这会签订这些条约是迫于无奈,可是如果真的签了一百年,这些土地将会永远属于别人,那可就是历史的罪人。

签订九十九年就是希望到时候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将这些土地收回来,也算是给后代留下了一线机会,至于后人们能否成功将土地给收回来,就看子孙的能力了,至少当时的清朝肯定是没有那个能力的。

清政府给我们上了一课,让我们大家知道落后就要挨打,领土的完整是每个国家的底线,清政府当时被迫开始割地,可见清朝和西方各国的实力差距。以史为鉴,我们从清朝发生的这些事情当中,得到了不少的教训。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清朝政府在所有和列强签订的割地条款中,只要是“租借地”,签订的租借期限确实都是99年,不是100年。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此时,清政府是“割让”不是“租借”。所以,还没有确定以99年为期限。

1898年,3月6日,清政府和德国签订的《胶澳租界条约》:胶州湾租与德国,租期99年。当时,德国要求的期限是100年。经过清政府多次谈判,才改为99年。在这之后,所有租借地的租借期都是99年!

1898年6月9日,中英两国在北京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新界”给英国,租期99年。(新界指的是: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九龙半岛北部以及附近235个大小岛屿)。

也就是从1898年以后,只要是清政府让给洋人的租借地,期限都是99年!

清政府之所以只肯签99年,是因为听说了《国际法》关于租借期限的故事。

清朝官员听说:在国际法上,虽然100年和99年只差一年,但是,这一年就能让“租借”就变成永久“割让”。于是,“不熟悉”国际事务的清朝官员坚决要求只签99年。清政府也怕100年后,不能收回租借地。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清政府的贫弱,所以签订了大量不平等条约,因此在1845年到1905年的60年间,我国土地上出现了大大小小27块租界,但这些租界莫衷一是的为99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1898年清政府和德国签订的《胶澳租借条约》。



1897年,德国的两个传教士在山东被杀,德国随即向清政府发难,认为这是一个侵华的好机会,所以提出了多项条件,其中的一条就是租借胶州湾100年。

清政府由于刚刚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不想挑起事端,所以选择了谈判。由清朝总理衙门向德国驻华公使海靖协商,希望海靖能够退一步,但是强硬的海靖说了一句话:“可以把租借100年改为租借99年,并且还把那一年的租金给你,其余任何条件不变,否则立刻占领东三省。”



最终在1898年清政府被迫接受了这一滑稽可笑的条件。从此开了先例,英国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条约》,从此正式租借了香港岛和九龙还有新界。也是从这里算起,到1997年正好99年。



还有一种说法是租借100年叫做事实占领,主权也就成为了租借国。而99年是租借,国土主权还是由本国所有。所以清政府据理力争了这一年。这种说法根本就不成立,当时的清政府贫弱不堪,俄国侵占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什么话都不敢说,如果这一年真有这么大差距,当时的列强根本就不可能退步,清政府拿这些列强也没有办法。

事实上这100年和99年根本没有区别,99年只是德国羞辱清政府的玩笑,而所有的租借都是事实占领,租界内拥有着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完全的侵害了一个国家的主权。成为了国中之国。



最终租界的收回是靠着国家自身的强大,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时,毛主席宣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这一刻中华民族百年屈辱史一去不复返,再之后历代领导人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有了我们强大的国力作为支撑,从此才逐个收回了被强行租借的土地。才有了97年香港的回归。


我是越关


这牵涉到在国际外交之中一个重要但是尚未形成条文的惯例:国家土地连续100年租借给别人就会成为别人的土地。

在西方,租借别人的土地一般最长时限不会超过99年,因为在99年的范围以内,都是租赁的范畴;但是一旦达到100年,那么这份租赁合约就不再受保护,租地的人就可以占据这块土地为己有。

而在清政府和别国签订合约的时候,土地问题也分两种,一种是割让,比如俄国侵吞的土地和日本吞并台湾岛,这主要是和俄国、日本这些对中国领土有企图的国家;而像英国、德国这些万里之遥,对中国开战基本目的是想做生意的国家来说,侵吞领土就不那么重要,占据一小片地区,成为贸易中转站变得更加主流,因此对于这些地区基本都是租借。

对于列强而言,100年和99年没有区别,反正你大清政府也收不回来。但是对于中国这条深渊中的巨龙来说,这一点却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比如香港和澳门。


青言论史


然而这个说法是假的!不是清政府能争取,也不是列强侵略者良心发现,而是被其他第三方列强所制约!当然这第三方列强也不是因为善良友好,仅仅只是不想让这列强因为吞了这块肉以后变得更强。

在国际上,租借期限最长就是99年,超过一百年以上的就是永久割让,变成实际领土。比如直布罗陀港,这个曾经被英国占领的西班牙领土现在就是归英国所有,虽然西班牙不承认。这就使得租借方变成主权方。

以第一次鸦片战争为例,当时的英国击败了清政府,取得了香港岛的租借权。但是假如他要想将该岛据为己有则必须取得法国的同意与承认,因为法国当时是仅次于英国的强国,英国又略强于法国,一旦英国取得大清国的领土那么英国将变得更强,这对法国威胁太大,所以法国必然会干涉。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英国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选择用租借代替割占。所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选择拉法国入伙,这并不是因为清政府强大到需要两国联合出兵打击,仅仅只是为了分赃分得更均匀而已!


优己


割地哪有割地100年的说法,割地都是永久的。除非是租借,才有年限的说法,99年跟100年有什么区别,无非是聊以自慰罢了。

不过我要说的是,割地不怕,断尾求生,等你缓过气来,强大了,还是可以夺回来。

举个最好的例子:列宁夺权后将俄国欧洲最好的地块割给了德国,得以从一战中彻底摆脱,甚至承诺归还沙俄侵占清朝之土地给中国,争取中国的支持。

等到安内完成,新生政权站稳脚根,马上腾出手来攘外,将之前割让的土地重新夺回,对中国的承诺也撕毁。

这才是国际政治现实。


滴水载舟


后期的清朝政府软弱无能,曾经从乾隆末年就呈现出江河日下的国势,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以来,将人们的思想禁锢起来,面对各国列强的打压,丝毫没有还手之力气。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帝国舰队在广东海面开始集结,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旻宁迫于英军的嚣张气焰,竟然将让英军无隙可乘的林则徐、邓廷桢交军机处严加议处。

正当清王朝日趋衰落的时候,各个国家纷纷原以谄媚姿态对东方大国变觊觎起来,法国、德国、美国、瑞典、意大利、挪威、比利时,还有葡萄牙、沙俄等列强都在等待机会。

1842年,清廷代表、钦差大臣耆英,与英帝国璞鼎查在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上,签订了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侵略者的武力要挟下,旻宁答应割地、赔款、五口通商。


中国古代一直信奉天圆地方,数字九象征着人类行善的好报应,象征着上帝对人类赎罪最好的待遇。九为阳数的极数,即单数最大的数,九重天;九即为龙,九九归一。

据南朝梁代《荆初岁时记》载,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岁寒。九九大庆会的清代,常以写九、勾勒出冬季的天气变化情况,天上有神明,九是个吉祥的数字。

道光的清政府,是个腐朽不堪、腐败无能的王朝,所谓的日不落英帝国,向旧中国的清朝强硬开口就是一百年的条约,而清政府死活要求将其减去一年的租期。

减多了,列强不会同意,还有可能让原本和谈的氛围崩塌;如果一味委曲求全,又只会让他们变本加厉。一番唇枪舌剑,为晚清多少挽回点辱耻的颜面。

璞鼎查觉得,不就这一年的时间嘛,于是退了一步,签订了九十九年的不平等条约,敲开了古老封闭满清王朝的大门。但是租金却在清朝灭亡之后一直没有付过,名为租期,实是割占。


幸好只是九十九年的租赁合同,要不然还真就能让租借变成永久割让,收不回来了?原来国际上有个不成文的惯例,土地租赁一旦超过一百年,租赁方就可以获得当地的主权。

一年之差,妙在千里!这短短的一年,源于我们古人关于数学九是最多的智慧,闭关锁国的清政府根本不知道有个什么国际惯例。中国历史学家、清史研究第一人萧一山说:嘉庆以后,武力不竞,纪纲败坏,教徒纷起,民不聊生;但仁宗之淳厚,宣宗之节俭,均有可称。

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之泰斗费正清则说:旻宁是一位谨慎小心的、甚至是胆小的统治者,他宁可与几个心腹顾问进行密议,而不愿意接受实际的批评或者警告。



时过境迁08


列强租借99年主要是由于国际法的规定,租借他国领土不得达到100年,因而才是99年。

近代史主要有三个99年的租借条约:

1.1898年,德国强迫当时的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强占了胶州湾,租期是99年;

2.1898年,英国同样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占了深圳河以南、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及附近岛屿的领土,租期99年;

3.1899年,中法签订了《广州湾租借条约》,强租广州湾及附近水面,租期99年。

以第一个条约《胶州湾租借条约》为例,由于德国的船只需要补给,当时德国很早就打算占领一个中国本土的港口了。在反复勘察抉择以后,他们选择了胶州湾,并与1896年正式向清政府提出租借的请求。


那个时候德国给出的条件是这样的,愿意增加适当的关税,租借一个海岛或者口岸50年。李鸿章还专门跑到欧洲去商议这个事情,不过由于李鸿章害怕的别的国家也这样做,于是没有马上答应德国人的条件。

一年以后,当时的山东发生了教案,德国趁机派军舰占领了自己早就想要的胶州湾。同时,德国还借着这个事情要求清政府革职地方官,惩办凶手,赔偿教会损失等等苛刻条件。不过,当时清政府并未同意德国租占胶州湾。


后来,曹州一带发生了烧教堂、驱逐洋人的事情,因此德国便借着这个由头要求租占胶州湾。清政府当然是只能同意的,那个时候租期其实只有50年。

不过后来德国人出尔反尔,把租期提高到了99年。清政府也没办法争论,毕竟实力不够。

为什么德国人不把租期提高到100年呢?

原因很简单,当时租占他国的领土是不能够达到100年的,只能为99年。

后来德国人开了这个先河以后,英国、法国也都效仿德国,纷纷和清政府签订类似的条约。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更多精彩请关注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什么


因为当时,国际上有一个不成文的管理制度,一个国家的领土要是租给他国一百年,那么此领土未来将会成为别人的。所以当列强在签约之时要求是一百年时,满清政府死活不同意,坚持要改到九十九年。列强在无可奈何下,只得同意九十九年。莫小看这相差仅仅只一年,多一年,领土是别人的,少了一年,那领土未来还是自己的,只是暂时失去管理而已。当时的满清政府腐败无能,又在英、德等列强的欺压下,为了保住清朝大权,只能忍让割地,但也不愿把自己的领土拱手让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