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么聪明,大概混得不好吧

聪明不是褒义词,超级聪明才是。

最近面试了很多人,大部分人我在总结对他们的印象时都会夸他们聪明。但我不会录用。

不录用,是因为我用不了,毕竟我可能没有本事能将这些聪明转化成生产力。而不能转化成生产力的聪明,对老板来讲,是非常多余,多余到占地方的东西。

说聪明,也是发自肺腑的,是真诚的,不是虚伪、敷衍,或者social,现在的年轻人确实聪明,接收到的讯息很多,看到的多,懂得的多,看起来很不错,也有许多自己的思考。

不像我大学刚毕业那会儿,过得很惨,能为我敞开怀抱的,都是保险基金的推销员这样的工作(因为我本科学的是金融专业,且毕业学校不太好)。而我一直想进入传媒领域,无奈信息闭塞,能力也不行,真的像个傻子一样,站在电视台门口羡慕能在那里工作的人。

一晃过去很多年,我今天成了行业里的雇佣者、东家,从一个终日懵懂而茫然的人,到现在初具行业视野,我在挑人和用人的过程里,逐渐明白了一个事情,我们可以追求智慧,但完全没必要追求聪明,而且,人,贵在有傻气。

这跟我小时候的认知——聪明的小孩就是了不起,聪明是最给父母长脸的技能——是完全不一样的。不过讲真,长大之后所看到的世界,大多跟我小时候受到的教育、接收到的信息都不一样。小时候,父母最喜欢小孩被夸奖聪明,这种心态其实很奇怪,就跟我们小时候总很喜欢立誓成为科学家一样古怪。

然后有很多小孩,喜欢表现出一股子机灵劲。在这样的价值标准里,被评定为蠢,是极其羞愧和耻辱的一件事。

而这种聪明被落实到具体是什么呢,成绩好是一方面,还有一些别的诸如:总是不吃亏、能言善辩、嘴甜、记忆力好、跟别人在某些细微的地方有一些细微的不同,等等等等。反正就是一些没有实际数据支持的智商高的表现,仔细想想是荒谬的。这种价值观很容易催生出,刻苦勤奋又没有好成绩将是最耻辱的,以及,总是在干活的笨人是很没用的。

然后忽略了“力气留在身体里才是最没用的”、忽略了“勤奋才是最牛逼的天赋”这样的事实真相。

聪明,smart,其实是个格局很小的词,年少时,我偶有被夸聪明的时候,那时还沾沾自喜,如今想来,倒觉得了一些别扭。大概知晓了夸人者的心态,懂得了为何他们那么说,仔细琢磨,就愈发愉快不起来的。

聪明不是褒义词,超级聪明才是。

超级聪明的人是什么样的?扎克伯格,我们会说他超级聪明,马斯克,我们会说他超级聪明,仰望着称赞一个人超级聪明,才是真正的称赞,那是一种面临智商碾压时的心服口服。

而当一个与你不相上下,甚至比你优秀的人夸你聪明,就好像在说:

那你很棒棒啊,不过我先告辞了哦。

心里的算盘,每一颗子都被看得清清楚楚,这一句“你很聪明”不过是告诉你,我看到了你的算盘,你没藏好。

能被看透的聪明,约等于蠢。

所以你看啊,计算得明明白白的人,朋友总是很少的,朋友少、伙伴少,信息也就少了,那些甘愿吃点亏的人,总是得到了更多,走得更远。

而超级聪明就是心里的算盘,你一颗也看不清,他打得哗哗的,你一声也听不到,有时候你也分不清,他这是一种利益布局,还是肩负着全人类的使命感。在他们尚未取得好成绩时,你还会觉得他们怪傻的。

勤奋,耿直,坦诚,这些世间最好的品质,其表面都会蒙上一层傻气。

如果我们特别害怕成为一个小傻瓜,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大傻逼。

遍地都是聪明的小孩子,真诚、诚恳、有担当、带着傻气一往无前的人很少了。因为很多人弄错了,他们都很在意自己看起来酷不酷,有不有趣,是否有才华,是不是非常smart,于是他们聪明狡黠,奸诈滑头,却是个大傻逼。

有些道理还是早点知道的好,我开悟得太晚,因为没有人告诉过我这些,现在,我愿意将我知道的、明白的,全部坦诚地与你们分享。

其中我想告诉年轻人的就是,你的老板根本不在乎你有没有才华,有不有趣,酷不酷。如果你是一个善良、努力、并且值得信任的人,ta会给你的报酬会超过你的想象。而你知道什么是最不酷,最不有趣的吗?就是工作没有做好,然后没有钱。

保持质朴和简单吧,永远以真诚示人,在短期内也许有一些磕磕碰碰,有一些挫折,但从长期看,它才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无论从人际关系还是事业发展。

你也许还想看

文艺、情感、电影、八卦、生活

快快扫二维码关注有趣、有料的我

(ID:sweetpotato521)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