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之415(银隔世走归原主等两篇,出子不语)

银隔世走归原主

夏镇属于滕县,那里有个蒋翁,勤俭成家,生有一儿子,教育不好,长大后游手好闲,家道渐渐衰落,蒋翁很担忧。有关帝庙的陈道士,是河南固始人,素来与蒋翁友善,蒋就私下拿五百两银子嘱咐道士说:“我儿子不贤德,估计不能守住家业,以后必定会饿死。现今把这银子托付你,我死后,等他改悔,就用这银子救济他。倘若始终不改悔,你就用这银子修庙吧。”道士答应,藏银子在瓦罐里,上面盖上破磬,埋在殿后面,没有人知道。

几个月后,蒋翁死了,他儿子更没有忌惮,家业就败光了,妻子回娘家,结果小蒋没有容身的地方,亲友也断绝来往,他才萌生后悔的念头。道士时常周济小蒋,小蒋也渐渐会做事,道士见他改过,才告诉他父亲遗留有银子,将要挖掘出来给他。道士带着锄头到藏银子的地方,开始寻找,但已经找不到了,相互很惊骇。小蒋回去告诉了他的不良同党,引起一片哗然,同党唆使小蒋去告官。官府审讯,道士也不隐瞒,官府就判道士赔偿。道士拿出所有积蓄,还不够十分之二,乡里人多有鄙视道士的,道士于是放弃寺庙离去。

道士云游多年,路过直隶的(河北一带)莲池禅寺,住宿后将要离开,这时寺院僧人正在为某位观察(官员)大人诵念《寿生经》作佛事。有老仆人抱着公子在山门玩耍,公子突然牵道士的衣服,投进道士怀里依依不舍。家人不明白为什么,因而让道士抱送公子回府。观察大人厚赠道士钱财送道士离去,而公子啼哭要追随道士,不得已,只好留下道士在后园的小庵住,供道士吃喝。有一天,道士要诵经为观察的公子祈福,需要诵经用的木鱼钟磬,家人就拿个破磬给道士,道士见了吃惊说:“这是我的磬。”家人去告知主人。主人再盘问道士,道士说:“磬覆盖瓦罐,里面有五百两银子。”问:“哪里来的银子?”道士就述说了蒋翁留银子的事。观察恍然醒悟,知道了他儿子是蒋翁转世,这银子就是蒋翁所藏而又回到原主人处。观察说生了这个儿子三天后,挖地埋胎衣,发现了这些银子。因为没有大用处,就拿到市场中,放债吃利息已经有五年了。观察同情道士的无辜赔钱,而且与他儿子过去世有缘,因此把这银子连本带息赠送道士,并派人送道士回夏镇,又写信给滕邑县令,将这事镌刻石碑上作为纪念。

择风水贾祸

湖南孝感县的县令张息村,安葬先人在九峻山。事后,另买空地五亩,将要建造宗庙。工人动土立柱子,发现一红色棺材,棺盖已经朽坏,里面露出一尸体,骨架子很大,骨头长过一般人,胸口贯穿三颗铁钉,长有五六寸,腰间有铁索环绕好几圈。工人不敢动,告知县令,一时间下属们都劝说掩埋算了,另选立柱子的地方。张不同意,说:“我用钱买地,本来不是强占,而且有关风水,尺寸不能变动。这是古墓,可以把它迁移到别处安葬。”张就亲自作祭文,准备好祭品。祭祀完毕,仍然要迁移棺木。

工人的铁锹刚挖下去,猛然扑倒口中喷血,骂道:“我是唐朝节度使崔洪,因为用法过严,军人造反,绑住我钉死了。当时国家衰乱,不能为我惩治凶手,葬在这里八百多年。张某是什么人,敢擅自迁移我的坟墓?必不能饶恕!”说完,工人起来而张县令病倒了。众人为张求情,病竟然不减轻,抬回去几天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