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当代行书大家张旭光的书法?

江湖一哥008


称张旭光老师为当代行书大家,一点都不为过。张旭光老师是河北人,现任中书协行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张旭光老师不但擅长行书,而且也善隶,他的隶书是师法清人金农体,写得浑雄大气且有沧桑感。

曾听过张旭光老师的几次书法讲座,初见其人,文质彬彬的,有一股文雅扑面的感觉,对他甚是敬佩!

据了解,张旭光老师喜爱写行书,且坚持取法乎上,除了临遍王羲之的法帖外,专工 《圣教序》和《兰亭序》。张旭光老师的行书作品,幅幅流露出传统的笔法,若行云流水般的通畅,笔断意连,多力丰筋,形神兼具。品张旭光老师的书法作品,真乃是一种精神享受也!

在章法布局上,张旭光老师总是处理得微妙而有回味无穷的美感。在用墨上,他也是大胆而巧妙的,在每幅作品中,都把墨法表现得淋漓尽致,彰显出一个书法大家的智慧和胸怀。

多年来,张旭光老师在国内书法影响极大,道内人都称他是“当代行书第一人!”

张旭光老师不但字写得好看耐看,而且人品也是高尚的。对于他的书法作品,道内人也有看法不一的,观点不同的,甚至颇有微词,但张旭光老师的是大度的,从不予以计较,这就是张旭光老师“涵化宇宙,包容万物”的博大胸怀。也是,自古以来,凡做大事的人,心胸都是这么宽广,度量都是大如天的。

是金子总会发光。张旭光老师的书法作品,一定会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并在历史上留下一页!


中州耕牛堂主



张旭光的行书我还是比较喜欢的,特别是《集王圣教序》风格的书法还有他的学习书法技法的理论,最近还出版了《行书十讲》。

学过一定时间的《集王圣教序》,在回头看张旭光的书法,可以看出张旭光对《集王圣教序》的用功之深,随手一挥,《集王圣教序》的书法味浓意足,但如果和《集王圣教序》逐字比较,又发现张旭光的书法又有自己的书风。可以想见,张旭光学习书法是在深研《集王圣教序》的基础上在完全背临和掌握其书法的线条、结构、章法、书风的精气神的基础上以《集王圣教序》为基础上而形成自家书法风格的。张旭光对《集王圣教序》的精研功夫不是一般人所能达到的理论和实践深度的。




可以毫不夸张的説,在当今时代,对《集王圣教序》所下的功夫之深是没有几人能超越张旭光的。张旭光的行书事在精熟《集王圣教序》的基础上,广采博取,而形成自家面目的。因为精熟所以写行书,落笔即是《集王圣教序》书风书韵,并且张旭光的行书不是以碑刻的金石味入书的,而是以笔情墨趣入书法的,以墨迹书法的形质来写《集王圣教序》的,这正是其高明之处,也是其书法理论的基础之一。




翰墨书道


曾参观张旭光老师的草书展,很喜欢。他对书法功底的到位与个性张扬的味道表现得十分优秀,尤其是对兰亭序冯摩本独到的品读印象深刻。他的羊毫用笔奇怪生焉避狼毫之生硬,尽显柔中之刚,作品磅礴空灵自如,绝无秀作媚俗,联合国展后回国巡展是我最喜欢的。











大岭闲人1


张旭光的行书写得怎么样?对于这样一个问题,我看了前面几位同行的回答及网友的评论,也谈点自己的看法。

张旭光作为书协副秘书长,在书法上应该有一些基础,在此基础上他写了《行书八讲》(也有说十讲),书中他谈了自己对学习行书的一些观点,主张学习行书不要以《兰亭序》为范本,而应以《圣教序》为范本。此论点一般人一听似乎是独道见解,仔细一想便觉得甚为荒谬!同是王羲之的墨宝,既然学王何分彼此,关键是如何取其精华。

看了张旭光的字,自称为“当代王羲之”,谋篇布局、结体用笔却没有一点“王字”的精髓和面貌,正如网友评论“说起来头头是道,写起来七歪八跷”、“影响很大,水平一般”。

当代书坛近二十年来,为什么在书协里会出现这种能讲不能写(和乱写)的人?因为这些人吃着俸禄整天编书(东抄西拼),为的是扬名立万。动嘴皮子多了手下功夫自然生疏,乱划几笔充充面了。

不过书坛通过五年来的治理,风气清朗了许多,新规定书协领导不能出书、办展,这样一来就堵死了这些人扬名立万的通道;想必这种夸夸其谈的所谓“大家”,便会越来越少,百姓拭目以待!


东葫西瓢


张旭光是当今比较著名的行书书法大家,在当今的影响力也比较大,出版过很多书法类的教程。

他的书法视频讲座《行书十讲》在网上传播很广泛,我初学行书的时候看过,推荐喜欢行书的朋友看一下。他的北兰亭书会在当今书法界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举办了好几次的展览和比赛。

张旭光非常的推崇王羲之的圣教序,他的行书教学也是以圣教序为基础,据说他自己当年在非 典期间就天天憋在家里临写圣教序,圣教序对于他的书风影响也很大。

我之前是看不懂张旭光的字的,那个时候我在学习颜体和何绍基的书法,对于二王书法一知半解,不能深入,后来学习了几年的王羲之以后,也越来越能看懂张旭光的书法。

他的书法以王羲之圣教序和尺牍作品为基础,取王羲之的笔势,有时候也用大草书的笔法写行书,很有气势,笔力雄强。在当今展览书风的包围下,写二王能写出雄强感觉的不多,张旭光算是一股清流。

不知道你对于他的字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不二斋


张先生的临帖是很好的,但是他的创作一般,非常一般,他临帖的作品,节奏和韵律都很好,用笔也好,但是他创作的作品,除了墨色上有区别外,他的线条基本是一致的,更不要谈线条内部的顿挫了,他创作的作品线条过于单一,有时候写字,甚至完全就是现代人的写法,这样写出来的字,缺乏韵味。

张旭光先生作品最致命的是,格调不高,他的字,墨色呆板,笔法笨拙,境界很一般,如果不是因为他在中书协做副秘书长作为主持当时书协工作,他在书法界是无法拥有今天的声名的,这是大环境所致,无解。

张先生的长处是人品尚好,属于一个比较用功的老实人。

对张先生的评价是:一个老老实实的、资质平庸的书法官,他临帖的水平还没有很好嫁接到创作上来。


深林人未知


张旭光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临摹创作还是有点功力的。但我不承认他是书法理论家。为什么?因为理论从实践中来。书法写不好一切的理论是空洞的是无用的。用你的矛戳你盾,从前有一个人卖矛与盾,吹他的矛如何如何都好,又说他的盾多么如何如何好。结果有人说“用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么样”结果这个人哑口无言。

自古以来书法的传授都是口传手授的。二者缺一不可。而我们今天的书法理论都是揣摩猜测的,更没有了手授这个东西了。大家知道一个巴掌拍不响的。只有两个巴掌才能拍的响。我们现在所谓的理论就属于这种情况。所以光学理论是无用的。而且我们今天揣测的东西,与实际的东西相差太远。我的意思是说,有些东西从理论上是永远学不到的。所以我说今天的理论空洞无力的。还搞什么理论研究都是徒劳的。真正的东西已经失传了。如怀素的朋友叙述他怎么样怎么样。许多人从这位朋友那里得到一点线索或者说一些启发。其实与实际相差甚远。

张旭光的理论一套一套的,听起来可以叫你一愣一愣的。听的心服口服,可是又有什么用呢?他本人也还不那个样子。有的理论还会误导你,不但没有用还会给你错觉。书法一定要与实践相结合。


传承文化继承传统


我先不说书法,先说他这个人本身。

因为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决定了他的书法作品的风格的走向。

张旭光曾说过,传统文化是书法创作的原动力,他极力排斥当代书坛的那些摒弃传统,并和传统决裂的流行风。

中国人或者说中国文人的最大缺点就是言行不一致,表里不如一。

张旭光的行书师法二王,又广泛涉猎明清及米芾,王铎,董其昌等,他特别崇尚传统文化,他提出真正的书法创作,应该是理性高原上的非理性驰骋。

他还说,书法的最高境界是儒家的那种古典和文雅。


又说他行书用笔沉着稳健,结体严谨,风格典雅遒丽。我们夸他也夸得差不多了,下面看看他的作品吧。书法家不是用嘴说话,而是用作品说话。

对于他的书法,我不发一言,不贬一词,大家自己去评判吧。


京东千里行书法


张属于能言而不能行之人,说起来头头是道,写的字很水。这在书法是不行的,在体育行。运动教练实际水平可能不如运动员,但理论,经验,方法好,就是好教头。书法界,张可以当理论家,而不能当书法家,而且是较宏观的理论家,具体指导不行,因为你的教导再好,可你自己却不能实践。最明显的就是他临圣教序,差太多。我说中书斜太邪,张这类人也是一例。


王霄67170761


是不是只要挤进中书协高层就可称“大家”?天啊,我的字己经够丑,比我的更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