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的真实经历,道出了楼市现状!

以下都是身边朋友的真实故事,类似的情况也许在你身边也会遇见很多。

● ● ● 1● ● ●

第一个故事,是我亲戚家的孩子A,和很多大学生一样,2015年在成都大学毕业时,漂亮的四川女朋友毕业就和他分手了。

其实父母早就给他准备好了30万首付,给他在成都看好的婚房就只能放弃,伤心之余A回到了郑州。他发誓要忘掉过去,先好好工作,自己挣钱买房养家!父母给他买房的30万坚决不要,一直在外面租房住。

就这样A错过了2015年史上最好的购房时机:不限购不限贷,首付20%即可,而且,利率还打折。有些时候,买房子也是靠运气。

当然,这小伙儿也是说说而已。因为他忘掉过去的方式不是好好工作,而是迅速的谈了一个新女朋友。

当A假装镇静的度过2016年房价过山车和2017年上半年房住不炒稳中有升的行情之后,终于在下半年扛不住一件事:女朋友怀孕了。双方家庭商讨之后结果:买房结婚,再次开始看房。

2015年准备的30万首付肯定是不够用了,钱不够没关系,有六个钱包支撑。

虽然凑够了三成的首付,他却一直选不到合适的房子。政府为了保持房价稳定,采用了限价政策,但是由于各城市同时开启了抢人大战,市场继续火热。于是,有些项目为了突破限价开始额外绑定车位地下室之类。

绑定的项目不敢看,而没有绑定严格按照备案销售的项目都是根据首付比例进行选房,全款的可以定房,然后是首付80%、60%、50%,留给30%首付的房源,不是顶楼就是超低楼层,户型就更不用说了。

A难过的对我说:国家出台的政策,不是为了保护刚需吗?为什么我这种真正的刚需,想首付30%选个合适的房源这么难?

他不知道的是,如果他在南京、杭州、成都等地方,因为限价厉害,更多的人加入了摇号大军,他会更加难买。

● ● ● 2● ● ●

第二个买房人故事,我称他为B。

B是日常交流较多的一个好朋友,平时聊的也多,现在住房面积是120的三房,孩子在小区旁边的小学上一年级,房子不好不坏,属于刚改小区。也看了不少我公众号推的好项目,也曾经笑言:

我们买房者的胃口,都被你们自媒体养叼了!

B君算是圈子里的成功人士,也算是这波最火的“城市中产”的代表吧。

他一直想买一个比较好的房子改善,要求面积180左右,户型套房设计、精装修、有好学校,有业主会所,区域是城市发展的主流方向。

为了能顺利的买套这样的房子,他早早的进行准备,卖掉了刚毕业时候买那个70年产权的小户型(其实卖二手房的过程更为波折,因为实在非常不好卖),加上自己的一些积蓄,为首付准备了130万的资金,腾出购房名额。

然而更困难的问题是,由于二套房首付必须是60%,他这点儿钱在当下的市场再买还是刚改。无奈之下他只有一个选择:去民政局办离婚

这样他就可以以单身的名义选择一个认房不认贷的银行实现30%的首付,算下来,房子的总价范围大概是:430万左右。

遗憾的是,市场的房源情况让B很难找到满意的。首先是豪宅聚集地价格都已经超越了4W+,所以首先被排除掉。然后就是大量的刚需刚改项目,售价1.6W左右,虽然价格便宜,但是不符合自己的理想房子。

几乎每个周末,给他打电话,不是在售楼部就是在样板间,或者,在去看房的路上。

好不容易看了一个满意的房子,2000多平米的业主会所,全套房设计,室内装修也非常漂亮、从规划、景观到室内都是知名设计师,外立面干挂石材和铝板结合,均价24000/平米,180的户型总价是:432万,正好符合自己的预期。

他的计算方式是,房子总价432万,首付款为:430万X30%=129万。

按照基准利率上浮20%,贷款301万,每月供17814,压力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不过,售楼部的算法让他惊出一身冷汗:

180平米X18000元/平米(备案价)=324万

180平米X6000(装修费用6000元/平米)=108万

首付款金额=324万X30%=97.2万+108万(装修费用)=205.2万

贷款额度为324万—97.2万=226.8万,每月月供12144元。

车位虽然不绑定,但还是要买的:30万

还是因为限价。这个项目的楼面价接近10000/平米,但是政府给的备案价是18000元/平。虽然月供对他没什么压力,但是首付100万的缺口完全超出了他的个人承受能力,即使装修费用可以按照项目要求1年分四次支付。而且最要命的是,大部分的改善盘都是这种行情。

B君曾告诉我,他在看一个项目时告诉置业顾问,他只能拿30%的首付,置业顾问挤出一丝冷笑:对不起先生,我们这里六成首付都很有可能选不到房呢!后来他发现,走出样板间,他微信就被置业顾问拉黑了

在看世界杯的夜市大排档上,在那个有风但德国队再次输掉的夜晚,他喝得酩酊大醉,搂着我强忍着泪水说:为了家我被逼离婚,又白跑了大半年,为什么想买个合适房子这么难

内中原因我不知道如何跟他解释,只好拍拍他的背:兄弟,喝完这杯,可能就有答案了。

● ● ● ● ● ●

第三个朋友,我们称他为C。

这位C兄弟在开发商负责营销,以前做的全是刚需项目,他一直有一个做豪宅的梦。

去年下半年跳槽来到了这个新项目,用他的话说:我这个项目绝对可以拿来装逼,模仿和学习的人会特别多!

老板对团队说:我们公司要靠这个项目来改变地产圈和客户对我们的看法,我们以后只做高端改善项目,这个项目是起点,要不惜一切代价做好。

于是,他们跑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把我推荐的汤臣一品、仁恒公园世纪、绿城黄浦湾、武林壹号、银杏汇、万科大都会、深圳湾一号、金茂府、绿城凤起潮鸣、中大国际9号等全部看了一遍,用他的话说,项目集各家所长,从规划、景观、室内建材标准、会所等绝对一流。

产品设计方案出来后,我去看了,的确一流。户型180平米起,无论是立面、景观、入户大堂、公共部分装修、户型还是装修风格及建材标准等,连车库都是满铺石材并吊顶。

当然,目标售价也不便宜,预计销售均价:28000元/平米

上个月C见我说:他操盘豪宅的梦想的确实现了,但备案价是12500元/平米,如果硬按28000元/平米左右销售,这意味着客户的首付都要增加,基本都超越了300万+

老板在会议室发了一通火,骂发展部的人不给力,为什么同区域别人可以备案2万,为什么他们只能备案到12500元?其实是因为他这块地虽然是高价收购的,但早期上家公司拿的地很便宜。

C说,老板还在煎熬评估,测算能不能扛得住,如果销售压力实在太大,或许就要去全部降标了。

只是可惜了那几千万的设计费。

● ● ●

● ● ●

如果不是去参加A孩子的满月酒,B给我打电话咨询还有哪个盘能满足他的需求,C则满脸无奈的问我改如何在节省成本的基础上不损伤太多品质,我可能觉得这几个朋友的故事,都是我在楼市做的一场梦。

当梦醒来,刚需依然可以开心的买到合适的房子,改善终于不用发愁那么高的首付,房企们终于不用因为限价而降低品质追求,那该有多好。

而房价也会在混乱中反噬,把刚需按在地上羞辱。在房贷金融政策没有变化的前提下,要求刚需购房者付高比例首付甚至全款买房,无疑是对刚需购房者的羞辱。

当购房门槛提高、还款压力变大,品质却在下降的时候,我不知道,我们该欢呼还是痛哭。

但,如果没有政府的限价?就一定好吗?那时候的房价不知道又会到何种程度。

中国房价,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你也许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