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外企撤离中国?日本欧姆龙宣布7月16日关闭苏州工厂!

近日,有微博用户的爆料称,欧姆龙精密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内部发出公告,宣称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革新突变,欧姆龙日本总社不得不对经营进行调整,公司研究后决定提前解散公司,从7月16日起工厂永久停工停产,并开展员工安置工作。该公司将在7月31日依法终止劳动合同,并支付法定标准的补偿。

网传欧姆龙宣布解散苏州精密电子公司的公告

消息一出,网上一片哗然。近年来,不少外企撤离中国,其中苏州作为外企密集区,受到的影响较大。去年希捷苏州工厂宣布解散,JDI苏州工厂停产裁员,今年年初日东电工苏州厂宣布关闭,现在,欧姆龙也要离开苏州了吗?

据了解,欧姆龙主要经营液晶背光板等光电子器件、相关零部件及模具。其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产品主要用于手机、汽车车载装置、PC电脑等产品中。欧姆龙在华规模庞大,在中国大连、上海、广州、深圳、东莞、苏州等地都设有生产基地,并在上海、大连设有研发基地。而此次撤离的欧姆龙精密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注册资本2250万元人民币。

天眼查列出的欧姆龙中国组织结构图

2015年欧姆龙营业情况

这样庞大的一家公司突然宣布关闭,不禁让人猜测背后的原因。面对欧姆龙的撤离,网友们纷纷发布了自己的看法。

以下摘自网络留言

微博网友:欧姆龙苏州工厂主要生产夜景背光模组,如今LCD背光市场低端市场被中国大陆公司占据,高端市场已经被OLED面板取代,不需要背光模组,因此欧姆龙苏州工厂的业务难以为继,总部作出了提前关闭工厂的决定。

@雨56917726:背光板已经进入红海,况且OLED并不需要背光板,所以企业调整是必然的。

@ninihero:你们没看到这次外企的撤离是本土企业竞争力提升的结果吗?

@说我违规我就卸载App:产品被市场淘汰……技术不更新只有关门

除了对撤离原因的猜测,一些网友也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范思哲版:撤出市场,有很多的原因,但直接苦了那些工人们。虽然长远讲对我们国家是好事儿。

@小白:这些外企企业人员机构庞大,不少企业员工上千。他们撤离了,这些工人们要怎么办?

@啦啦啦:撤离的这些外企多是在某些行业领域的巨头,对地区经济贡献较大,他们撤离了会不会影响到地方财政?

@moomba:精英都走了,剩下的都是没什么核心技术的组装企业,制造业怎么发展?

整体来看,网上评论较为理性,一些网友的分析颇有道理,小编从中摘选了一些留言供大家参考:

@八路的小伙:对企业撤离问题在这里谈谈自己的看法:1.后有推力,市场是无情的,企业要赚钱,如果成本上升太多(包括什么房租、人工、税收政策、环保监察),企业市场议价权被压缩,而且产业升级的改造投入比重新建一个还大,那么这些推力都让企业选择离开。2.前有引力,其他地区的各种招商引资政策吸引企业转移。

@芯智讯:目前,从出货量还是从营收方面来看,全球显示产业的规模和营收增长都在放缓,TFT-LCD的占比虽然较高,但是处于下滑的趋势。而相比之下,OLED的出货和营收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显然,在不需要背光板的OLED屏已成大势所趋的情况下,欧姆龙日本总社对于经营进行相应调整,关闭主要从事液晶用背光板生产的欧姆龙苏州厂也是可以理解的。

除了欧姆龙,还有哪些外企撤离中国呢?

2016年6月,苏州紫兴纸业宣布停产解散。

2017年1月,希捷苏州工厂也正式宣布解散,裁员规模涉及上千人。

2017年上半年,住友电工苏州FPC部门关闭。

2017年7月底,JDI苏州厂宣布计划关闭,或裁员数千名员工。

2018年1月,偏光片龙头日东电工苏州厂宣布关闭,裁员近千人。

2018年5月,友达光电关闭上海松江工厂。

从欧姆龙的撤离事件当中,可以一窥众多外企撤离中国的缘由。小编大致总结了以下原因:

1、成本上升(包括土地、人力等各个方面),导致部分外企企业利润空间减少。

2、国产替代性增强,外企生产的产品在中国的市场规模被压缩。

3、产业升级,导致部分外企原有业务不再具有竞争力或完全被淘汰。

4、优惠性政策减少,投资吸引力降低。

5、外企自身发展考量。

对于外企撤离,你有什么看法,赶快留言和小编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