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当年马来西亚一定要逼迫新加坡独立?

杜达特洛夫斯基


感谢邀请。我们都知道马来西亚分为东马和西马两个部分,西马主要是与亚洲大陆相连的部分,周围是泰国来述、老挝等国家,有时被称为陆地马来亚,西马主要指与印尼、文莱相连的海岛部分,主要是沙捞越和沙巴两个洲。在马来西亚一开始并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马来西亚,只有西马即马来亚部分,过去这些地区都是英国的殖民地,后来陆续获得自治权,并相继宣布独立,新加坡和马来亚都是其中的代表,后来马来亚联合新加坡等洲组成一个新的国家叫马来西亚,全称:马来西亚联邦。

从国名我们就可以看出,作为联邦制的国家,各个洲的自治权非常大,加上马来西亚各州刚刚才经历殖民统治,对外来的干涉非常敏感,这就导致中央政府的正常行政行为都有可能被视作是外来压力,很容易激起当地百姓对殖民统治的记忆,加上制度上的不健全,虽然马来西亚中央政府已经成立,但与各州的联系远没有一般联邦制国家紧密。中央政府与各州,各州之间都存在矛盾,在矛盾可以调和和控制时尚且可以保持国家的稳定,但当矛盾难以调和时,“分手”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新加坡在成为英联邦自治领后就一直追求与马来亚的联合,1963年马来西亚成立后,新加坡更是想好了死心塌地融入马来西亚,渴望建立一个各州之间没有隔阂相互友好往来的联邦国家。但事与愿违,马来西亚中央政府与新加坡在发展理念上差距过大,根本想不到一块。马来西亚中央政府希望各州按传统方式上缴税收,以缓解中央政府的财政危机,由于新加坡的发展较好,中央政府就一直希望提高新加坡上缴的数额。但新加坡不希望这么做,希望建立马来西亚整个国家的共同市场,打通各州之间的市场障碍,把马来西亚全国统一成一个市场。双方因此就相互扯皮,互不配合。政治上由于新加坡大多数为华人,而马来西亚的主体民族是马来人,为了保障主体民族的利益,中央政府规定马来西亚人不能到新加坡从政,新加坡人也不能参与马来西亚中央的选举,这样做貌似可以寻求平衡,但实际上却造成了华人与马来人在整个马来西亚国家的隔阂和对立,新加坡被实际上视为二等公民,无法为国家的发展作贡献,无法有自己平等的发言权。加上当时国际上冷战正酣,苏联阵营开始咄咄逼人,造成了东南亚国家对华人的恐惧和排斥。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分手”也就不可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