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王杰,墓地有毛主席题词,牺牲时年仅23岁

53年前,一天清晨,在江苏省邳县张楼公社,随着“轰隆”一声巨响,英雄王杰壮烈牺牲!也许现在的年轻人对这位英雄人物已经知之甚少,在炸药包突然被引爆,千钧一发之际,他奋不顾身扑向即将引爆的炸点,用生命挽救了在场的12名民兵。牺牲之后,王杰的英雄事迹迅速传遍全国,各地纷纷纪念这位伟大的战士,王杰也成为60,70年代人们心中的英雄标杆。

王杰

王杰,1942年出生于山东省金乡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小王杰就爱听英雄故事,爱看英雄画册,在生活学习中处处以他们的事迹作榜样,当时王杰所在学校为方便学生学习,为每个班级准备了木桶,铁桶,木馍箱盛饭,汤和开水,装上饭大概有40公斤重,需要从距离教室3000米的伙房抬来,因为班里的女生多,王杰等4名男同学主动提出抬饭的任务,这一干就是一年多,像这样助人为乐的小事在王杰身上枚不胜举。

1961年8月,王杰应征入伍,当了一名普通的战士。1963年3月,王杰所在的部队组织到野外活动,经过几十分钟的步行,到达徐州云龙公园。王杰看到一位老人正在清理厕所下水道,很是吃力,他二话没说,迅速脱掉棉衣,穿着单衣服跪在地上,用手一遍遍地帮老人掏污物、垃圾,直到下水道通畅。

当兵4年,王杰用10多万字的日记,真实记录下了自己成长的心路历程。“我们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这些都是王杰日记里的文字,他不仅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

墓地用毛主席题词

1965年7月14日,也是英雄王杰牺牲的日子,他像往常一样,清晨5点准时到集训地上课,上课的内容是“应用地雷”实爆,王杰先讲解了要领后,学习人员全部合围过来观看王杰操作,正当学习人员或蹲或站,全神贯注之际,外发生了:埋炸药包的土层里冒出白烟,火星喷溅。就在大家惊恐万分的时候,王杰已经扑了上去……王杰壮烈牺牲,年仅23岁,但他周围的12位民兵,全部存活下来。关键时刻,他完全可以选择后仰,但是他却义无反顾的扑了上去。

王杰牺牲后,家乡人民为纪念他,将村名更名为“王杰村”,并在建立王杰烈士纪念馆,让子孙后代铭记烈士的英雄事迹。王杰已经离开我们半个多世纪了,但英雄留下的精神,将穿越时空,继续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国人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