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九年的永字怎样写好看?

丑书学


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它里面的每一个字都曾经被无数的书法家分析研究,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这个“永”字。

一是这个“永”字是《兰亭序》的开篇第一个字,第二个原因是书法技法里大家经常提到“永字八法”,而王羲之的这个“永”字也是永字八法的代表之一。第三是由于“永和”这两个字的文字意思也非常的优美和吉祥。

想写好这个字,我觉得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看清楚这个字的起笔方向,或者说是入笔方向。

弄明白了这一个字,王羲之《兰亭序》里的其它字也就好写了,他们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如上图)

关于“永”字的点的写法

对于王羲之的这个点,有很多解读,最公认的解读就是它的“S”形的入笔。他并不是直接按笔下去形成的一个点,而是由左上角入笔,整个行笔路线是一个是“是”形。

我对于这个说法基本赞同,但是我们可能忽略了工具的因素,这个王羲之使用的笔和纸有一定的关系。

但是这种复杂化的分析,对于初学者是很有必要的。


入笔方向很重要

明白笔画的入笔方向,对于行书初学者的启示,就是要先能够流畅的写出来,按照它的入笔方向把整个字连贯的写出来,这也是初学行书的一个重要的训练方法。

如下图:

学会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不能再像写楷书一样,一笔一笔的去描画了。

你的书写速度可以慢,但是书写的路线一定要清晰而流畅。之后这样,你才能真正的从楷书过度到行书,王羲之兰亭序里的其他的字也是同样地位道理。

如果以这个方法把兰亭序分析一遍并加以练习,行书入门完全是没有问题的。

关于“永”字的捺画

魏晋时期的字是很少有唐楷里面那样的捺脚的,一般的捺脚都很轻,这可能和当时所用的工具有一定的关系。这一点从《兰亭序》里面的其它字里也能看的出来。

从唐楷过度到行书,这一点一定要注意,之前很多学生写完唐代的楷书写兰亭,就把捺脚处理的很方,全是唐法,没有晋人法了。

赵孟頫是学习二王的高手,他的楷书的捺画的捺脚就不是很明显。

书法里讲究一通百通,理解了这一个字,其它的字道理都是一样的。

你觉得呢?

码字辛苦,


不二斋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永和九年”即王羲之《兰亭序》开篇第一句,“永”字即第一个字。这第一个字王羲之就出手不凡,显示了书圣的高超技法。该字影响非常之大,后世写得好的“永”字基本上都来源于此!

一、书写要领

1、第一点,不是常规写法。很多写兰亭半辈子的人都没有发现,这是一个“S”型的点,露锋入纸,“S”型运笔,最后向右出锋,真乃惊天神笔!很多人把它当普通点回锋收笔或者左下出锋收笔,大错特错也!

2、折处用挫笔法,竖画瘦挺,钩画要与竖连贯;

3、整个字形左高右低,左轻右重,字形较高,姿态舒展;

4、捺画顺笔流动,用笔八角成锋,收笔一定要高于竖钩。


二、其他精彩写法

1、晋 · 王珣 · 伯远帖


2、晋 · 王羲之 · 奄至帖


3、晋 · 王献之 · 愿余帖


4、唐 · 欧阳询 · 千宇文


5、宋 · 蔡襄 · 离都帖


6、宋 · 苏轼 · 次辩才韵诗帖


7、宋 · 米芾 · 元日帖


8、唐 · 怀素 · 自叙帖


9、元 · 赵孟頫 · 六体千字文


10、元 · 赵孟頫 · 洛神赋


11、明 · 文徵明 · 乐志论


12、明 · 董其昌 · 濬路马湖记


今日既然说到了《兰亭序》,后续有机会会继续分享一些兰亭序的书写技法,敬请留意。


更多书法技巧与精彩内容,请关注【麓风轩】

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麓风轩


你学习的是兰亭序?还是丑书学?用丑书来论正兰亭序,怎么可能会有结果!

兰亭序是王羲之最得意之作,被世人奉为天下第一行书,这个第一的得来,便是王羲之精妙的笔法和自然天成的结体。

“永”字是兰亭序中的第一字。古人有云:一点为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第一字一落笔下去,整个字都要以这个笔画为规则。而这一字的体制,便是整篇的准绳。

永字的第一笔是“点”。在永字八法中,点叫做“侧”。为什么叫侧”侧下其笔,所以叫侧。兰亭序中,最精妙的,莫过于他写的“点”。
在永字的主笔“弩”时,体现出王羲之深厚的笔力。挺拔的胸部力顶千钧。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在每个字中都有一个主笔。这个主笔是整个字的躯干,所以一定是以实笔来写,使其劲健刚强,才能支撑起整个字的重负。其他的点画,则如枝叶,繁茂婀娜,或随风摇曳,或低垂招展。
王羲之书法为万世之楷模。放着正道不走,却听信旁门左道的妖言惑众,不亦惑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