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广东和广西,山东和山西经济差距那么大,而湖南和湖北,河南和河北差距就小很多?

一湖绿水沁心凉


在中国有个奇怪而有趣的现象。凡是省份名字中带“西”字的,经济发展水平都怎么好,比如山西、陕西、江西、广西。2017年这4个省区GDP在全国排名都不靠前。第17位陕西,GDP21898亿元;第18位江西,GDP20818亿元;第19位广西,GDP20396亿元;第26位山西,GDP14973亿元。四省区GDP合计78085亿元,还不及广东或者江苏一省的经济规模。

还有,广东和广西、山东和山西这两对省份经济极为悬殊。2017年,广西GDP相当于广东的22.7%;山西GDP相当于山东的20.6%,悬殊不可谓不大。再者,江西GDP也比周围的几个省份更低。

湖南和湖北、河南和河北却不存在这样的悬殊差距。2017年,湖南GDP相当于湖北的94.7%;河北GDP相当于河南的79.9%。

原因何在?

地理因素

地理因素是最大的原因。一东一西两省,一个靠近大海,一个靠近内陆。在现在经济发展进程中,海洋扮演了中要因素,尤其是在中国以出口导向型经济为主导产业的国家。靠近海洋就意味着你有对外贸易港口,有了港口你就可以引进外资,生产出商品之后再通过海运销往全世界。当年的小渔村深圳不就是这样起步的吗?引进外资——产品出口——完成积累——产业转型——发展壮大,这是大部分沿海城市,乃至沿海省份经济发展的路径。

而山西、江西和广西(广西有出海口,但优势明显不如广东)却难以启动第一步,即“引进外资”。靠近内陆的省份,交通不发达,生产出来的商品需要长途运输到港口,物流成本高,还不如在港口城市建厂生产。因此,我国引进的大部分外资企业都落户在东部沿海省份。这些省份也成为了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大省。比如,一个深圳是一年出口的货物总额就占了全国的12%左右,已经连续25年成为我国最大货物出口城市。

而一南一北的两个省份,经度相当,不存在以上巨大的地理优势差距。比如,湖南湖北都位于中部地区,跨国经度几乎一直,地理因素的差距影响不大。

交通因素

交通是随着地理差异产生的另一个差异。海洋运输是靠海省份独有的优势,内陆省份根本难以低成本的享受到港口的便利。除了海运,在铁路、公路建设上,东部省份也有更大的优势。我国铁路、公路的修建一般现在东部地区进行,在向中西部推进。比如近年的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先修建两个经济发达的东部省份,再修建其他省份,京沪高铁、京广高铁就是在这种原则下修建的。东部地区省份现在的高铁网络已经很完善了,但靠西的省份还跟不上步伐。比如江西,目前还没有修成连接南北的高铁。西部的湖南、东部的浙江却已经南北“通透”了。

一南一北省份在修建陆路交通设施中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由于我国的交通大动脉基本是南北走向,京沪、京广、京九都是这个走向,因此一条交通大动脉就会串联一南一北两省。武广高铁串联湖南湖北,因此他们两省的交通差距就小了嘛。


红谷新视界


从地理位置,国家政策,人文优势等几个方面去讨论。


1.地理位置

广东广西:尽管广东、广西在位置上毗邻,但其地理位置还是有许多区别。广东海岸线漫长,珠三角平原广,港口众多,为其发展外向型经济奠定了基础,众多港口为其物资集散,发展航运、物流等行业提供了帮助。相比之下,广西南部与越南接壤,边境是非较多且其他地区多数是内陆地区,对外沟通不变,缺乏大规模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条件。

山东山西:山东地处东部沿海,港口多,外贸加工经济和物流业发达,黄河下游平原土地平坦,山东沟通京津冀和长三角,地理位置优越。而山西地处中部,以资源开发为主,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率低,交通,物流也不及山东。

湖南湖北:两湖地区都位于中部,都以长江作为航运通道,湖北有汉江平原,湖南有洞庭湖平原,武汉机场长沙机场客流量也相当,一条京广线同样穿两省而过,湖北有十堰汽车城,湖南有三一重工,两省的地理位置,经济模式都很类似,发展速度也相当。

2.国家政策

广东广西:长期缺乏国家政策支持是广西如今大幅落后于广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改革开放之初,广东就拥有了深圳、珠海、汕头等经济特区,同时广州、湛江均为沿海开放城市;相比之下,广西仅有北海一个开放城市,也只是近些年才有了东盟自贸区和北部湾经济区的地区政策,而这相比广东,确实差距很大。

山东山西:沿海自清朝末期以来变开放通商,青岛是德国租借。建国之后,沿海开放城市快速吸引外资,经济迅速腾飞。而山西资源型省份容易受市场需求波动,转型必不可少。

湖南湖北:湖南湖北由于地理位置相当,国家政策的扶持也相当,一条长江经济带包含了湖南,也包含了湖北,在省域上两湖相当。但城市上,武汉受到更多的政策,科教也会高于长沙。

3.人文优势

广东广西:广东近港澳是其最大的财富,临近港澳外加开放型港口,为其带来了大量的华人华侨投资,而伴随这些投资而来的除了资金还有管理、技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全方位革新。而广西开放程度远远不及广东,投资,制造都赶不上广东。

山东山西:山东靠近韩国日本,在外资利用上,有不少韩国的跨国企业落户山东,促进了山东省经济的发展,也成长了一批像海尔一样走出去的企业。而山西没有山东类似的优势,开放程度不及山东。

湖南湖北:两湖在古代交流也很密切,我们常常说荆楚大地,而湖北西部是少数民族,湖南西部也是少数民族,且都是土家族的重要聚集地,所以,两湖地区的人文上也很相近。

最后,不管是广东广西还是山东山西,湖南湖北,都希望每一个省发展得越来越好。


晴朗52O


湖南湖北、河南河北经济发展差距小的原因有很多。可以说现在的城市发展遵循着沿海兴、内陆衰的发展规律。

首先来看广东和广西,同样都是临近沿海地区,一个是国家级经济特区,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同志对广东地区给予政策优势。而广西虽然也是个通商口岸,但是海外贸易水平较低。

广西虽然临近海湾,却是和越南相临,经济发展水平都低,可以说是谁也指望不上谁,广西只能靠自身发展。而广东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有国家级优惠政策,临近港澳台经济发达地区,便于接受产业转移,推动产业升级,海运条件便利,便于海外贸易。

对比山东山西,和广东广西的发展模式略有不同,广东广西都是资源短缺省份,而山西和山东却都是资源型省份。

虽然山西山东都是资源型省份,但是山西的煤炭资源要远远优于山东,前些年山西依靠资源优势迅速富了起来,而没过多久就发现一系列问题,资源逐渐枯竭,环境污染,农田破坏,虽然造就了一批煤老板,但那只是极少数,贫富差距逐渐拉大。

而反观山东省,近年来大力发展沿海城市,培养了一批像青岛、潍坊的发达城市,国家对沿海开放城市的政策优势,山东地处平原,交通条件比山西好,山东省产业结构完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海洋运输产业,而山西产业结构过于单一。

河南河北、湖南湖北经济水平差距小的原因就很简单了,双双二者之间,都是内陆省份,交通条件、人口因素都大抵相同,国家政策优势也都相差无几。

河南河北都是人口大省,经济水平都较落后,人们收入水平差距不大,同样湖南湖北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基本上这四个省市除了省会城市经济发达一些,其他地方县市都差距不大。


商丘身边事儿


我补充一下,我是“赞同非决定论的”两片树叶都有不同的地方何况两个大省,还有在人类社会每一个小事有可能影响很大,比如你今天早上开车去上班多看了街边美女一眼结果造成和别的汽车剐蹭,而这事故又可能造成堵车,一小点的堵车可能造成全城大堵车,大堵车就可能造成多人迟到,也就可能造成这个城经济下滑,哈哈一切皆有可能,也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尤其在人类社会,影响两个省有差距的事件很多,只能列举地理位置占的因素很大。以目前的科技如果地处北极估计经济不会太好吧。


美女:怪我喽

地理位置占了很大因素。


广东省和广西省虽然同处岭南,在古代被称为"两广\

风险探索传奇


最核心的差距在于心理素质。

广东人较为开放,有一种闯世界闯天下的情怀,对世界的认识也自然不同,一旦有了机遇,他们绝不会放过,这就是广东发展的内在动力。还有就是率先开放,吸引了一大批开放性人才加盟广东,由于孔雀东南飞,给广东省的发展,带来了无限活力。

而广西与整个内陆省份,保守思想比较严重,越是居住在深山和偏远地区的人们,保守的意识就会越强,因为他们的先祖们,大都是因为躲避或逃避战乱,或不愿在为官等因素,举家迁徙,为的就是偏安一隅,过着小国寡民与世外桃源的生活,不愿参与世间纷争,把平安看得是人生的最要,他们宁肯守着平淡的日子,也绝不奢求自我的突破。

山东与广东,山东的富裕是胶东半岛,广东的富足则是珠三角。广东的发展,得益于率先开放之政策;山东的发展,于国企、京津大都市和整个北方大市场背景不无关系。山西则是资源大省,靠“倒煤”就可以让生活富足,“乌金”裹住了他们的手脚,蒙住了他们的双眼,以至于发展忽略了全面,才有了今日“转型”之痛。

心理素质,决定人生事业。保守与开放,造成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差别。


罗无声永不落幕名博汇


我的观点是,主要在于两大方面,一是地域,二是政策。

从地域来看,虽然广东与广西都是沿海地区,属于开放地带。但是,广东的旁边是香港,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各种信息、资源等很多,能够对广东形成辐射效应,有利于广东的发展。如外部投资、产品加工等,从而带动了广东的发展。而广西的周边是越南,也是经济不够发达的国家,对广西没有什么帮助。所以,广西的发展也就很难比得上广东了。

再来看山东与山西。前者属于沿海开放地区,且紧靠韩国和日本,与韩国、日本等都能有较好的贸易往来,观念转变比较快,改革等的推进难度也相对较小,经济发展速度也就自然而然的要快一点。山西虽然商业文化很发展,但没有地域优势,发展的难度就要大的多了。山西落后于山东,也就很好理解。

再从政策来看,广东和山东都享受到了沿海开放政策的优惠,都在吸引外资等方面有更多的手段。特别是广东,建立了深圳特区,其对整个广东经济都是巨大的促进。而广西和山西,在政策方面,自然没有广东和山东多,没有政策,就等于缺少了一台发动机,发展的动力和速度就很难相比了。所以😊两者的差距也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


谭浩俊


广东通过京广线京九线,吸引了中部大省的人口,其地理毗邻港、澳、台,吸引外资能力强,香港是高度发达的自由港、是世界意义上的金融、商贸中心城市之一。

广西也有海岸,但是比邻的都是山区,沿海地区没有平原和战略纵深,与贵州、云南、越南相邻,与海南隔海相望。周边都是些开化、开放程度不高的落后地域,没有平原优势,与内地的交通也不是很通畅,互相的联系相对闭塞。

山东跟山西也是这样的,山东沿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后方是河北、河南广阔的平原,还有安徽、江苏这样的纵深地带。

山西是典型的内陆地形,为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带,比邻的陕西、河南、内蒙古都不是很发达的地区。

山东的中韩贸易、中日贸易得天独厚,青岛、潍坊、威海、烟台、淄博都是比较发达的城市,工业化程度、对外贸易都很强。山西除了煤炭资源,几无可圈可点的工业优势可言。

湖南和湖北,河南和河北都是内陆省份,地理、资源、政治、人力、历史都比较相近、相似,工业化进程,改革开放的进度也都差不多,彼此几无差距或者很少差距。

这些名称上东西、南北,不是衡量经济的尺度。

经济发展主要还是历史积淀和地理优势,还有开放程度决定的。

一个香港、一个青岛,很早就是英国、德国、日本这些发达国家进军中国大陆的贸易中心,开放程度、工业化程度绝对是内陆省份所不能比拟的,对广东全省和山东全域的带动作用也是广西、山西和其他几个省所望尘莫及的。


坐看云起于此时


首先谈谈广东广西。同为沿海省区,广东为全国首富省,广西几乎垫底。原因:广东临港澳,三特区,全国最早改革开放实验区,且华侨众多,广东自古以来都是岭南经济中心,起点高。北海区域原属广东,因给广西出海口而划入广西,但至今被搞得不像样子,这与广西高端规划不当与错失良机有关,早先北海划为沿海开放城市,广西理应抓住此机优先发展南宁至北海片区,但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广西把桂柳当作了重点,结果搞了20多年,桂柳旅游工业开发实在让人失望,前几年把开发重点转为南宁北海区域,显然迟了。脑袋决定位置,一个沿海省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且国家让南宁成为中国东盟自贸桥头堡,不可谓重视,经济不好内陆省。真让人痛心。

其次说一下山东山西。两省差距大,原因是:山东是沿海省,山西是内陆省;山西矿产资源丰富,但基本上在啃祖宗。

再次谈谈两湖和豫冀。四省为内陆省,农业大省。两湖属长江流域,自然和区位优势和历史文化相近,起点基本相同。但国家对湖北投入远大于湖南,如二汽、武钢、葛洲坝等国企,湖南没一家这样大的国企,但湘人自强不息,故两湖经济始终相当。豫冀同属华北平原,自然、区位、文化教育相当,起点相当。

故湘鄂与豫冀经济差距小。


思想时空


从农耕和自然环境角度来说(农业和自然环境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基础)。广东与广西/山东与山西差别巨大!具体讲两广, 广东海岸线长,历史上广西没有海岸。海港有利于进行内外贸易,人员和文化交流,明显地,广东恰好是历代国际贸易往来的重要区域,广西基本不沾边。广东有几块比较大有充足灌溉条件的平原,珠三角韩三角兴梅盆地等。平原加上发达的交通(水路)有利商品性经济作物的普及,因此,广东的淡水渔业蔗糖蚕桑香蕉等商品性种植发达。广西缺乏大块平原,交通不便(只有西江),农业以自给自足为主未能进入商品性阶段。再讲山区,两广都包含广大的山区,但广西石灰岩山区分布广,土层浅薄(甚至没有土层),水份流失(存不下雨水)十分不利于农耕和林业。广东山区则水土保存良好,能涵养水源,做到靠山吃山。还有一个原因,广东(包括钦廉)接受中原文化彻底,在明代中期就全民汉化,粤东北畲族,粤西瑶族壮族均已汉化为汉族。在汉化的同时吸收消化中原农耕文化并结合本地自然环境提高了农业技术,创立了桑基鱼塘等一系列本土特色的新农业并初步形成了带有一定资本主义性质的农业商品经济。相反,广西起码有一半地盘的少数民族由于山脉隔绝往来而未能汉化,未能接受外来先进文化而发展停留……。


奇依切恩


谢谢邀请,广东和广西都是同饮珠江水,都是沿海省份,但是广东从近代史以来,就是中国的对外口岸,广州十三行,是当时大清对外的唯一通商口岸,经济基础雄厚,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的崛起,带动了珠三角制造业的崛起,东莞成为世界工厂,80年代-90年代,广东的经济远超其他省份,而广西相对封闭,虽然也是沿海,同时又是东盟经济区,但是国家政策,加上自身的固步自封,经济一直处于全国中等水平。山东和山西又有一点不同,山东当年是德国的殖民地,又是沿海省份,海岸线很长,经济和工业基础雄厚,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也是发展很快,山东省内人口也接近一亿,GDP全国第三位,各省市发展也比较均衡。山西是一个资源型省份,工业和服务业都相对落后。

湖南湖北、河南河北,都是我国前十大经济省份,发展都比较平衡,地理位置差不多,所以经济总量也相差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