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科学家说银河系早已死亡?

田园书香


为什么科学家说银河系早已死亡?

一个星系是否仍然处在活跃期,主要还是看星系内部新的恒星诞生速度;银河系约形成与126-132亿年前,确实是一个古老的星系,但银河系里依然是有勃勃生机,为何有如此截然相反的结论,我们不妨来罗列一下事实!

猎户座M42火鸟星云,各位应该最熟悉不过了,这是一片炽热而又年轻的星云,记得哈勃望远镜专题有一个片段专门介绍3D的火鸟星云,在这个星云的深处,处处都是新的恒星形成的原始星云盘

这些一个个襁褓似的结构就是星云深处的原始恒星盘

猎户座是银河系中最年轻的星云之一,几乎无法统计有多少新的恒星正在这里形成。

这是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口径望远镜拍摄到的半人马座方向的一颗原生恒星系PDS 70,距离地球370光年,诞生约只有540万年。

星云是恒星形成的基地,只要有大量的星云聚集区域,新的恒星系则会源源不断的产生!我们能观测到的星云类天体,绝大部分都在银河系内,只要有这些星云天体存在,银河系依然活力四射,青春不老。但银河系恒星的诞生速度约每年只有数十颗,和天文学家观测到的一非常遥远星系以极快的速度产生新的恒星,每年诞生约高达4000颗恒星想比较起来,银河系确实已经垂垂老矣,但您无需担心,反而是一个恒星诞生数量比较低的星系更适合生存一些,因为新的恒星诞生必定伴随着老恒星的死亡,新恒星诞生如此频繁,可以想象这个星系的超新星爆发频度是有多高,在太阳系30光年内爆发的超新星对地球有毁灭性的影响,您是否很庆幸自己没有在那些年轻的星系中呢?

M31-仙女星系是离银河系最近的星系(矮星系大小麦哲伦除外),也和银河系有类似的情况;与题主的问题比较,这个死亡仍然是有些不符合事实,但进入中老年却是不争的事实,但最适合演化生命的红矮星却比很多星系的寿命都还要长,我们的隔壁邻居比邻星就是,您还要担心银河系的老龄化会影响我们地球文明吗?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这种说法实在太过于极端,显然是不符合现实的,肯定又是谁曲解了某项研究成果,然后把这种误解扣到科学家头上。首先,我们要界定银河系怎样才算死亡?

第一种情况银河系中包含的上千亿颗恒星全部死亡。没有发光发热的恒星,只有无尽的黑暗与寒冷,这样的银河系可以算作死亡。显然,我们的银河系还未进入这种状态,毕竟我们的太阳每天还会照常升起。太阳的寿命长达100亿年,目前才过了一半而已。恒星的寿命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小,寿命越长。在银河系的上千亿颗恒星中,只有5%的恒星的质量高于太阳,这意味着绝大数恒星的寿命比太阳还长,考虑到银河系诞生至今大约100多亿年,所以很多恒星还能持续燃烧很长的时间。此外,质量最低的一类恒星——红矮星,它们的寿命最长可达数万亿年。因此,如果以恒星是否存在来界定银河系是否死亡,那么,银河系距离死亡还早得很。

第二种情况银河系中没有新的恒星形成。事实上,银河系中还在不断的形成新的恒星,根据此前的一项估计,银河系的恒星形成速率为每年0.68至1.45太阳质量。在银河系中,弥漫着很多星云,新的恒星在此不断形成。这些星云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宇宙大爆炸早期,还有一小部分是来自恒星死亡之后向太空中抛射出的物质。只要星云没有耗尽,新的恒星就会不断形成,银河系还是充满了生机。在大约40亿年后银河系将会与仙女星系合并,由于引力作用,导致星云被快速消耗,不断形成新的恒星。最终,星云耗尽,两个星系合并成没有生机的椭圆星系。


火星一号


银河系早已死亡这句话算是正确的,也算是不正确,这需要从什么角度看。川陀太空认为,如果说银河系早已死亡是正确的,那么观点应该是银河系已经几乎不形成新的恒星了,每年平均只有1颗恒星,差不多是个位数。

而诸如大麦哲伦星云中的恒星形成速率可达到每年十多颗,有的星系可达到数百个太阳质量,所以从恒星形成速率上看,银河系是已经死亡了,不能再形成大规模的恒星诞生场面,这就是死亡的一个标志。当然这是星系级别上的死亡定义,如果不能大规模形成恒星,就是死亡的表现。

但银河系内部还有大量成熟的恒星,虽然恒星形成速率降低了很多很多,但廋死的骆驼比马大,银河系还没有到完全死透的地步,这种平衡还能继续维持数十亿年。你要知道,银河系的年龄在100亿年以上,与宇宙的年龄差不多,能混到今天的地步,也算是够本了。随着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在30亿年之后合并,又将开启一段新的生命。


川陀太空


没有科学家说过银河系早已死亡的说法,这又是一个谣言!

我们知道宇宙由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组成,而银河系又由太阳系及类似的恒星系组成。因此,我们人类所处的地球就处于太阳系,也处于银河系。银河系如果灭亡,我们人类有怎么存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可见,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

我不得不又一次和大家说,不要传谣言,更不要信谣言!我们所处的宇宙好好的、银河系也好好的、太阳系更是好好的、地球当然也是好好的!太多的所谓科学爱好者,我希望你们要好好了解物理学基本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了解科学、进而热爱科学。靠传谣言、抹黑科学家,并不能获利,只能使自己变得很可笑!因为基本常识,现在大众已经具备了,他们有自己的判断力,传播谣言除了让他们鄙视,不会有任何好的作用。


地震博士


为什么个别“科学家”说银河系已经死亡了啊!我的回答很简单,这些所谓的科学家得病了,在他们的眼力世界都面临死亡问题,其实啊!也有其它意思,如世界上的一部分科学家开会,结果把九大行星的一个开除了!

整个人类世界忙的修改教科书。有人说再过若干年以后,太阳会变为一个红巨星,太阳的温度降低了,可是体积膨胀了,直至太阳吞没地球。接下来就是太阳戏剧化的夸她爆炸。

人类有天文望远镜才有几年啊!银河系运动一周需要多少年啊!现代科技就太阳系的概念都不清楚,银河系的中心用什么技术手段客观啊!


圣剑17


谢谢邀请!大错特错。银河系生育的高峰期已经过去这是事实,拿生育判断生死是错误的。


银河系是恒星的社会,是恒星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表现为银河系的棒旋结构。这种结构就像人体由最初的攫取大量的能量物质,到中年期的攫取与消耗平衡,进入稳定期,难道女人不生育了就是死亡?

万物统一于物质,物质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的,基本规律是一致的。科学家喜欢拿科学的死板公式去猜测活的生命,看着科学,其实谬误。利用物理化学永远不明白腿和大脑的巨大差别。


科学家用其他星系进行对比更不严谨,每个星系的年龄段不同,表现出来的现象自然不同,但科学家看到的都是数亿年前星系的影像,而不是今天的存在。怎么对比?越比越糊涂,科学变成了瞎猜,还是科学吗?


一叶扁舟l


大家出来混口饭吃,何必那么认真拆穿。

现在常常说的“我们看到的星空都是n年前的星空”,是建立在光年之上的假说。光年为光子一年所跑的距离。距离太遥远,所以距离÷光速=n多年。

光年假说,建立在光子假说和时间衡量的基础上。即光是粒子,时间是宇宙的基本常量。

但时间只虚拟计量,是人类归纳出的计量。宇宙最基础的是质量和能量,质量物体相互作用并进行能量转移时,其位移表诉的第一特征是空间,而时间不过是物质位移时的频率表诉的东西。

能量的转移是通过场强,而不是光子。光子是一种错误的假说!所以,我们看到的都是真相,而不是n年的历史(假象)。


逸208720799


首先假设这一问题的表述是完整和真实的,接下来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科学家的专业知识是绝大部分人接触较少的,他们在“说”的时候会使用专业性很强的(或独有的)论点为根据,表述的内容也不是科普性的,即使是同科目的科学家,由于研究方向的不同,也不太可能完全了解彼此的研究成果。

以业外人士的知识面去强行理解他们的推论和假说有点太牵强了,大部分情况下你不理解才是正常的。

回到这个问题的本身,这个问题的重点是“为什么”,即科学家这样说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而不是让人为了某一推论和假说去激愤和炸毛,这不是学习和研究的严谨态度。

我们可以先去学习、讨论和研究命题依据的正确性,然后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赞同或驳斥。

在这里我看见了很多的评讥,我相信大部分人是为了兴趣和增加知识为目的而进来的,他们不是来搞笑和看搞笑的。

非专业人员,无力解答此问题,请见谅。😓


大胃喜乐


时间的尺度。自爱因斯坦之后,时间的相对性被人们所认识。这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时间相对速度来说,即速度越快,时间越慢。二是从人的主观认识来说,人一般能感知的时间尺度以秒为单位,借助仪器设备可以感知到普朗克时间(是指时间量子间的最小间隔,为 1E-43秒)。假如人变作一个电子,那么人感知1秒钟的时间是那么漫长;人变作一些生命频率飞快的生物,感知1年的时间便是一生一世。孩提时代,我们感觉来日方长,年老的时候我们感觉光阴似箭;实际上是孩提时期对世界、对时间更敏感,其感受时间尺度更短,年老了迟钝了、时间尺也变长了。假若石头能感知时间,百年是否相当于人的1天?


志哥150257196


科学家称银河系早已经死亡,人类未来是什么结局?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387200073c772bf66c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