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踐行在爲電競而生的路上——鈦度 TSG301

回顧大學生時代,那個時候 人皇sky 剛踏上創業的道路,創立了這個叫做鈦度的品牌,當時品牌發佈會叫上了一票還屬於魔獸爭霸那個時代的職業選手為他站臺。情懷、青春加上校長的投資,一時風頭無兩。

那個時候鈦度開始售賣他們的第一款鼠標,隨鼠標會贈送一張有李曉峰簽名的牛皮紙。而到今天,當我們談到鈦度漸漸的不會第一時間就想到李曉峰,我們更多的會去談論這個品牌談論他的產品,我認為這是件好的事情,畢竟產品終究要落地,人皇sky 這個 IP 畢竟不能用一輩子。

現在敲上關鍵詞上京東一搜,從主機到耳機,各條產品線都做的相當成熟,鼠標品類也用價格拉出了幾個消費層級,鈦度已經是一個正兒八經的外設品牌了。

在我的認知裡一個品牌要是敢把產品下探到普通的消費層級,而不是一味的在高端領域單打獨鬥,那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這個品牌是 above average 的。

鈦度 TSG301,京東上可以搜到,會員購買價格只需要129。這一下就讓我想到了之前在用的羅技 G102 ,所以我或多或少的會將 TSG301 在各個方面同 G102 比較。

鈦度在產品設計上一定是有準繩的,開箱看到 TSG301 後,我無限回憶起曾今用過的第一款鈦度鼠標,TSG301 除了在裙側部分換用了防滑的提升手感的橡膠墊之外,其他部分沿襲了鈦度設計風格。

開箱就這些東西,包裝、鼠標、說明書,外設廠商就是耿直。

準確來說,TSG301 這款鼠標應該屬於異形鼠標,即非全對稱鼠標。作為右撇子,我對這類鼠標是有著天然的好感的,全對稱鼠標總是給我一種,“怎麼拿著都是不很舒服的感覺”。

再拿 G102 同 TSG301 比較,鈦度的 TSG301 在手感上應該是略勝一籌的,放在一起比較,都是小鼠,但是 TSG301 卻更加飽滿,對手的支撐要更好。需要長期握著鼠標工作的我,是要更喜歡鈦度的。

另外一個決定使用時手感的重要因素,應該是按鍵了,TSG301 的左右鍵都很清脆,回彈力度恰到好處,DPI 按鍵,滾輪,以及中鍵的手感,都保證了一個平均水平。但是似乎木桶總有短板,這兩顆側鍵就比較垮,手感比較肉。

但是回想一下,這似乎是個一直存在的歷史遺留問題,希望鈦度方面能夠多吸納一下民間的意見。

另外 TSG301 上一共六個按鍵,除了 DPI 鍵其他按鍵都可以設定宏,我覺得這個設定有點蛋疼,因為就我自己而言 DPI 調節的使用似乎沒有那麼高頻且剛需吧。而且本來就是是通過軟件進行宏修飾的方案,為什麼要給用戶設限呢?

在腳貼上的設定,鈦度自有堅持,可方便替換的磁吸金屬腳貼,是值得全行業學習的 Feature。腳貼可以說是比微動更加易耗的易耗品了,而且採用這種簡單方便的腳貼安裝方式,對未來需要自己拆裝維修鼠標也是極大的降低了成本。

鈦度在 PC 上面的客戶端,是讓我感受到這個品牌依舊在踐行他們的 slogan 的最重要的原因。

客戶端中的數據中心,提供了詳盡的用戶使用數據,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數據能夠幫助玩家或者說選手,來分析自己在每一局中的發揮狀態。

實時的手速情況可以通過客戶端的懸浮窗查看,鈦度也很有心為主播用戶提供了一個直播插件,用來呈現主播實時的手速情況。

而在客戶端中甚至可以針對你每一場的遊戲情況進行一個評分,但是評分算法,從哪個維度進行評判我還不得而知,也許在未來訓練記錄平分的這一項會做的更加 Custom 一點,用戶可以設定自己的評分準則,而做出更加有針對性有調整性的評判。

在宏定義的功能上,鈦度做出來的東西似乎要更加的“直達用戶”一些,用戶除了可以手動錄製自己的宏按鍵,鈦度更以宏倉庫的方式提供了更多現成的方案供用戶選擇。而且通過不同的英雄進行了宏的分類,針對不同的需求。

但是我還是要吐槽一點,TSG301 似乎並沒有提供板載內存的方案給用戶,但是同價位的羅技 G102 卻有這個。所以所有宏都是通過客戶端修飾後實現的,那麼就存在了不穩定的風險。而提供板載內存的話,這個鼠標我拿到任何一臺電腦上都還是保持了我的按鍵習慣。

DPI 和燈光設置這些常規的東西就不細說了,TSG301 以它原相A3050 的光學引擎以及一千萬次以上壽命的歐姆龍微動加持,在當下依舊是一款不錯的小鋼炮。而在鈦度的客戶端本土化做的相當不錯的情況下,TSG301 應該是能夠帶來不錯的用戶體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