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西門慶將迎貴客,李瓶兒入土爲安,如意兒鳩占鵲巢

語易初讀《金瓶梅》第154篇

貴客將至

十月二十九,孟玉樓的兄弟孟銳跟隨著韓姨夫前來祭拜,連清河知縣李拱極、縣丞錢斯成、主簿任良貴、典史夏恭基和陽穀知縣狄斯朽都湊了份子前來弔問,更有管磚廠的工部黃主事前來弔孝。原來,黃主事受御史宋松原所託,欲借用西門大院宴請殿前六黃太尉。

太尉朱勔負責營建朝廷艮嶽,宋御史駐紮濟州操辦花石綱。黃太尉前來正是為了迎取“卿雲萬態奇峰”,恰山東河道無水,以致“官吏倒懸,民不聊生”。宋御史準備了“一對金段、一根沉香、兩根白蠟、一分綿紙”,十二個兩司官和八個府官共出資一百零六兩。

西門慶表示定當全力以赴準備迎接,“該多少桌席,只顧吩咐”。黃主事辦妥之後,託口還要去拜見尚柳塘,便起身離席。尚柳塘曾在黃葆光老家當縣令,後到成都府當推官。他兒子尚小塘號兩泉,和黃葆光同年通過鄉試。當初,孟玉樓差點就嫁給了舉人尚小塘。

入土為安

十月初八,西門慶忙著破土挖穴;十一日,西門慶忙著辭靈燒紙;十二日,西門慶忙著安葬李瓶兒。李瓶兒自九月十七日去世後,一直被停靈在家,直到十月十二日才得以入土為安。前來送殯的人,“車馬喧呼,填街塞巷”,單單轎子就有百餘頂,可謂盛況空前。

陳敬濟跪在柩前摔盆,六十四人抬著棺材,“僧道、鼓手、細樂、人役都來伺候”,五十名巡捕軍士全副武裝,四十名排軍各負其責。張團練帶領二百名士兵在墳前吹打樂器,劉太監和薛太監看著焚燒冥器紙紮。李瓶兒被下葬掩土後,竟然“皆爭拉西門慶遞酒”。

宴席散後,西門慶“到家門首燎火而入”,打發了各路人馬。西門慶伴靈宿歇時,看著房中物在人亡,不由得大哭不止。西門慶白天吃飯時,依舊不能忘懷,竟拿著筷子說道:“你請些飯兒!”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西門慶長吁短嘆地思念著李瓶兒並未毫無真情。

奶媽如意

如意在李瓶兒未亡之前,就擔心自己的去留問題。她不甘心將來再當奶媽,眼下竟主動地打起了西門慶的主意。她在西門慶面前端茶倒水,沒話找話,以待良機。一個夜晚,如意給西門慶端茶時,殷勤地把掉在炕下的被子拽起來。沒曾想,西門慶作出了積極回應。

次日,西門慶就賞給如意四根簪子,這可是亡妾李瓶兒的物件啊!西門慶竟一點兒也不糾結,毫無愧疚之心。迎春雖最早得知西門慶收用瞭如意,但並未四處撒播,只因她們是一路人。如意自恃得寵,便喬裝打扮起來,殊不知“早被潘金蓮看在眼裡”而渾然不覺。

李瓶兒的葬禮雖然熱鬧非凡,卻不能讓西門慶開心快樂,他需要的是活生生的女人。李瓶兒去世時,西門慶恨不得同她一起死去,悲痛之情遠勝官哥夭折之時。西門慶確實對李瓶兒念念不忘,但他卻管不住自己的身體。靈與肉矛盾並存著,作者詮釋了複雜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