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待演员的“饭替”?

墨娱


所谓“饭替”,就是演员为了保持身材不想吃太多,但镜头不会一遍就过的情下,“饭替”就应运而生了。

相较“文替”,“武替”是一个我们比较熟悉的词。因为有打斗戏时,演员不会功夫,临时抱佛脚又会耽误剧组的进程,“武替”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以前的“武替”一般都是有些功夫的人。比如张晋,在任武术指导以前,是武替出身;比如香港武打功夫明星高雄,整整做了十四年的武替,才终于在《天龙八部》里崭露头角。

以前的“武替”,是实实在在的打斗戏才会用到。现在的“武替”,则是360度全方位都包含了。比如杨幂之前在接受采访时就坦露:骑马狂奔、落水全景大部分都是替身做的。基本上只有近景特定镜头才轮到演员上阵。

严格来说,“饭替”只是“文替”的一种,如今的“文替”已经是精细作作业了,“北影、侧脸、光替”等等已经司空见怪了。一般来说,剧组会根据不同的需求为演员找到很多替身,三五个不算多。

比如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扶摇》,目测杨幂的替身不会少于十个,最明显的一个是“跑替”。

现在的电视剧,已经不能作为一种艺术来欣赏了,最多只能算是一种商品,能否赚钱迎合观众的胃口,才是制片导演们考虑最多的,至于用多少替身,”三观“正不正,那根本不叫事。

导演制片要求不高,演员当然也乐得清闲了。只会拍完这部剧赶去下一部,只要片酬合理,至于质量怎样,那不是他们所担心的。在这种情况下,荧幕上呈现给观众的,是那些没有任何营养的“抠图”剧。

看到这些剧,越发让我们怀念的是那些经典的影视剧,《红楼梦》倾尽三年,里面的主要女演员琴棋书画样样了得,仪态也都是大家闺秀的风范,为我们献上这一艺术瑰宝。

《大明王朝1566》中,吕芳和杨金水(王劲松饰)终于逃出了京城,吕芳一双手覆在杨金水的手上,告诉他,不要装了。杨金水默默的看着干爹,解开衣服,在冰冷的河水里发疯似的洗净身体与心中的罪孽。每每看到这一段,总是为之动容。一个好的演员,总是会让观众在某一个片段为之动容,感动、悲悯、愤怒,同情...........他将角色的情绪传达给了观众,引起了观众的共鸣。我认为,这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演员。

不管是"光替”“饭替”“走替”“挨替”等等五花八门的替身,一个演员,要想得到观众的认可,靠这些替身们,终究是靠不住的。


八卦气象台


找“饭替”太没水准了,连吃饭也有替身,拍戏就太假了,那些影视剧能看吗?很明显是在演戏。

拍戏的时候有时候会用替身,文替、武替,很多年前这个行业里面就有这现象,这几年又有一个最新的名词出炉就是“饭替”,顾名思义,代替演员吃饭,只为拍戏。


随着近几年影视行业的兴起,演员的片酬是越来越高了,但是烂片也越来越多了。

很多导演为了保证收视率或者票房,都是请人气高的流量明星做主演,比如鹿晗、吴亦凡、杨洋、杨颖等,当然也要付出高价片酬,因为他们人气高,能给作品带来很高的收视率,从而可以获得巨大的利益。

很多明星为了赚钱,一个人同时接好几部戏,都是抠图、替身、对口型,都不认真拍戏了。

此时明星的外型显得特别重要,整部剧最关键的是只要有明星的脸就可以了,所以很多人为了保持身材严格控制饮食,拍戏的时候有吃饭的镜头全部找替身,就是“饭替”。



这样感觉太假了吧,演员拍戏拿了那么高的片酬都是观众给的,演戏应该亲力亲为吧,包括吃饭,明明自己没吃东西却要装出一副吃过美食的样子给观众看,完全是在糊弄人,这样真的太不道德了,一点敬业精神都没有。

而且这种很明显的“饭替”给人一种敷衍的感觉,很明显就是在演戏,这样的电视剧完全没有投入真情实感,看这个是浪费时间,浪费感情。


R娱记


很多人听到替身两个字就要喷,其实替身在影视制作中很常见,比如武替,因为某些专业的动作或技术普通演员无法完成,这时候就要专业的动作替身演员来,这无可厚非。另外还有裸替,手替等,是为了展示更完美的形象,给影视作品加分的。

随着行业的发展,为了追求拍摄速度,出现了远景替身,对手戏的替身等,从而弥补演员档期问题,说的好听是提高拍摄效率,其实就是投机取巧,通过镜头剪辑造成演员在场的错觉。出现这种替身的原因很多,演员自己超负荷接戏,投资方为了赚快钱。。。但也不能全盘否定,毕竟还是能增加就业岗位的不是吗?替身这件事无可厚非,我们真正应该喷的是那些全程用替身,却占着高额片酬,还她妈说自己拍戏多么幸苦的某些演员,以及睁一只眼闭只眼的导演,还有只想着赚钱不顾质量的投资方。至于题中的饭替,也许是因为演员为了身形耍大牌不肯吃,也有可能是因为某些原因导致吃饭镜头拍了十几遍都没达到导演要求而实在吃不下了。


总之,我觉得用替身本身没问题,只要能给替身演员公正的待遇,后期制作中把图扣好,把特效做好,让人看不出来,没有漫天要价却只用替身的演员,那么,一切OK,毕竟我们看的是最终成果,而不是拍摄过程。


画房子的人


饭替,指的是拍摄电影电视剧时,由替身演员代替演员本人拍摄进食镜头的戏。

以前只听说过武替、裸替,有的明星本身不会动作戏,拍摄时会找专业的武打替身演员替自己上镜。当然得找身形相似的,面部也不会对着镜头,后期通过剪辑,把演员和替身的动作剪在一起,一般情况下看不出来区别。

裸替几乎都是针对女演员的,章子怡曾坦言《夜宴》中裸露的背和胸都不是她自己的。后来我们知道,章子怡的裸替名字叫邵小珊,她还曾维权,要求在《夜宴》演职员表中加上自己的名字。



武替和裸替在影视行业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各国都是如此。而文替和饭替则多了一些中国特色,好像也是近几年才冒出来的词汇。

文替是因为某些大明星轧戏,一个人同时拍好几部,为了赶进度,片方会安排替身演员拍摄不需要面部正对镜头的戏,一般是背朝镜头或者远景镜头。

杨幂、杨颖、李易峰这些流量明星都曾被曝出大量用文替,所以你以为电影中表演的是你家爱豆,但很可能只是一个工资日结的文替而已。



与上面这些替身相比,饭替就有些毁三观了。

这个名词也是随着小鲜肉和小花们诞生的,电影电视剧拍吃饭的戏,往往要拍好几个镜头,这些人又怕吃撑吃胖,怎么办呢,用替身呀。

饭替恐怕只有在国内有,归根结底是因为这些流量明星的不专业造成的。拍戏时不愿吃苦,互相攀比,比住的酒店,比助理数量。

随着观众的欣赏水平越来越高,这些没演技的流量明星们也越来越没有市场,现在拍戏用文替饭替的人,过不了几年就会被演艺圈淘汰掉。

认同小影的欢迎点赞,关注,评论哦,爱你们!


迷影生活


现在的演艺界替身种类层出不穷,什么“文替”、“武替”、“光替”、“裸替”等。

而女演员为了维持好身材,进食精而少,所以影视里的吃喝镜头也由替身完成。男主们由于剧情的需要,有时候要狼吞虎咽吃下几个包子或是啃上几个油腻的鸡腿。更有甚者,脏兮兮的食物也要吃,所以“饭替”这个行当就可笑的诞生了。这些拿着高片酬的演员们,挨巴掌要替,跳入冰水要替,打滚下跪要替,现在连吃饭都被替了,请问你们还能做什么?哦,可以连现场都不到,还有抠图呢。


这让我想起电影《云图》的汤姆·汉克斯在森林里扮死尸,尽管蚊虫密集叮咬,也保持姿势躺了几个钟头。

阿汤哥也打不动了,身手不再矫健,但还是拒绝用替身。

刘晓庆在拍摄《火烧圆明园》期间,一餐只是一个馒头,很久没有肉吃,只好去偷被“特殊照顾”的梁家辉菜票。不管有多苦,直到今天,只要提起慈禧谁演得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刘晓庆。

我国德艺双馨的老一辈艺术家们,工资少,吃得差,拍摄条件艰苦,还是塑造了一个个经典的艺术形象流传至今。

所以,现在连吃饭都要替的艺人们,应该敬业一些了。


丽萍唠娱


做演员可没那么容易,要能能哭、能打、能游泳、能飞(吊威亚)、能骑马……还要能吃?

所以,除了哭不能用替身之外,其他的都可以用到替身了!不过,剧组可以用催泪棒眼药水逼出演员的眼泪,更绝的是,还能后期P上眼泪!

在这些替身中,你可能会觉得“饭替”是最幸福的吧?可着劲的吃,多爽呀,其实这才真不是人干的活儿!

比较有名并且被报道出来的“饭替”,就是在《夜宴》中代替章子怡吃宴席的替身。这个替身匿名在网上发文,说自己在夜宴中代替章子怡吃饭,一天要吃五六次,有时候一个镜头得拍无数次,导致他要连吃七八遍。

这个饭替是个男性,本来饭量就不错,但是这样个吃法也是吃得自己好几天都不想闻到荤腥了。试想这样的拍摄强度要是让章子怡亲自来吃,那不得吃出个好歹来。

当然,这是冯小刚要求太过严格了,一般的戏是不会为了一个几秒的镜头重拍这么多遍的,所以说这种情况下用替身需要给予充分的理解。

不过对自己有严格要求的男演员一般就都是自己上阵了,比如王传君和徐峥。

徐峥表演王传君拍戏特别拼命,为了拍出角色求生欲望强烈的感觉,王传君在戏中几个吃东西的戏份都被重拍了无数遍,其中在饭馆吃包子的那场戏,他吃掉了44个包子……

而在吃面的那场戏,他吃了5碗面,吐了三次。

其实徐峥本身也是个很拼命的演员,多年前在拍摄《老爸快跑》时,刚吃饱了工作餐的徐峥就被剧组叫去拍吃盒饭的戏。这场镜头也是拍了很多次,徐峥一盒接一盒的吃,连续吃了十几盒!而且每次吃的时候还要做出狼吞虎咽的样子。拍完后又接着拍吃包子,最后徐峥都撑得没法坐下来了。

为了力求完美,导演会将某个镜头重复拍摄很多遍,人的胃容量就那么点儿,男演员尚且可以亲自多拼几次,女演员本身食量较小,为了身材着想,一般都是要使用饭替的。而不过分追求画面感的,吃东西的戏一般都是一次就过。

但是像这种只需要吃一小口的,都要假吃,就有点过分了哈!同一场戏里的另外两个演员可都是真吃进去的,难道她是太挑剔了么?


墨娱


这些演员不明白怎样吃饭也反映人物的性格气质,演吃饭也在塑造人物形象吗?

当然你们是在挣钱,艺术不艺术的太迂腐!

可是,没有迂腐,哪来艺术!

民国“话剧皇帝”石挥知道不?一万个小鲜肉也不值他一根汗毛啊!

为了演好乞丐,他到大街上直接拿自己的衣服和乞丐换!

找的就是脏兮兮油腻腻虱子爬满身的感觉——他为了艺术不怕传染皮肤病!

赵丹知道不?在当时的名气超过今天的陈道明。

演鲁迅八字还没一撇就在生活里鲁迅化了,一直穿让当时人们感觉有穿越感的鲁迅长衫,在公交车上也不怕人笑话,最后去世了都没演成!

1987版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知道不?

拍摄前所有剧组演员经过三年的集中学习:听红学专家讲课,学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气质都改变了,以致后来的命运都改变了。

张国荣知道不?

他戴脚镣都不用镣铐替,不拍脚部的镜头也不取下来,以致脚踝血肉模糊!

舒淇知道不?

她演知青亲自挖地,不用挖替。





大悔忆智冰


“武替”可以理解,以及高于一般人的高难度动作也可以理解,但是像什么“文替”“饭替”,这确实不能理解。

您怕胖,需要“替身”。

您不背台词,需要“替身”。

您不跑,需要“替身”。

您演戏,需要“配音”

…………

这全是替身,配音,只有您的那张脸,是您自己的。噢,不对,那张脸还是扣图。

那么请问,还有什么是您自己的?


熙清说历史


现在的演艺圈也真的怪象多多,各种新名词的替身层出不穷,什么“武替“、“文替“、“饭替“、“裸替“等,今后不会骑马的叫“骑替“;不会奔跑的叫“跑替“;不会游泳的叫“泳替“等等。演员没有那些基本功,怎么出来混呢?想当年成龙大哥、李连杰、李小龙拍武打功夫片那来的替身,都是自己亲自做各种危险性的动作,那才叫硬功夫,观众看了也真切。现在的小鲜肉怎么了?动不动用替身,吃个饭也要用替身,有意思吗!连演员最起码的基本功骑、驾、跑、泳、潜、打都不想好好学扎实,还想在道上混。当然我也不是全反对用替身,如一些危险的武打动作可以用替身,目的是保护演员的人身安全。目前出现的怪象也不都是演员的因素,导演的迁就也要负一定的责任,据说有的小鲜肉一场戏拍下来用了好几个替身。对这种现象真的很不爽,也不想费口舌吐槽。谢谢邀答。


周阿繁


吃饱撑的。都是导演的错,你有好的作品用谁都能红,那个明星不是突然一部篇就红了。明星红后就开始说的多了。导演们全部不用,看他们还敢不敢讲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