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春秋時齊國、晉國、魯國爵位是侯爵國,君主卻稱公?

鞠文波


周王朝的爵位分為五等,公侯伯子男,這大家通常都很熟悉。但是,有許多朋友在讀先秦史籍的時候,又會犯暈。如,齊、魯等國的爵位為“侯爵”;秦、鄭等國的爵位為“伯爵”。但是,他們國君卻都是被稱作齊桓公、魯莊公、秦繆公、鄭莊公等。

其實,這是將諡號與其爵位視為等同了。先秦時期,諸侯國君的諡號都可以稱作“公”,就連像許國、滕國那些彈丸小國,其國君的諡號也是稱作“某某公”的。這屬於其死後的榮銜,並不是其生前的爵號。在官方的史籍中,還是稱其為魯侯、齊侯、鄭伯、秦伯等的。第二,如周公、召公等王室輔政大臣,其本人的爵位與其封國的爵位也不等同。周公,召公,作為輔政大臣,其爵位在群臣中當然最為尊崇,為“公爵”。但是,周公、召公的封國分別在魯、燕,封國的爵位卻都為“侯爵”。

周公、召公等爵位為公爵,其實是其作為王室輔政大臣才具有的身份。作為輔政大臣,難免要涉及到諸侯列國事務,為其處理政務更具威信力,就要保持其在爵位上足夠尊崇。所以,周王室所分封的諸侯列國中,公爵國極少。可以確鑿的公爵國,只有宋國(殷商之後)。至於,有些觀點認為周文王的兩位弟弟虢叔與虢仲的封國(東虢、西虢)也為公爵,並沒有太多的史籍予以佐證。因在歷史上有幾任虢公都曾為周王室的卿士,而其本人的爵位並不能等同於其封國的爵位。

按照周王朝的宗法制,其至親的封國,魯國(周公)、晉國(武王之子)、衛國(武王之弟)等皆為侯爵。而作為文王之弟的虢叔與虢仲,他們的封國固然可以被授予公爵,當然也可能被同樣授予侯爵。而據稱是吳泰伯之後的吳國,其爵位僅僅為子爵,就實在有些匪夷所思了,作為周王室的宗室長支,又曾讓國於周王室。而其封國的爵位如此之低,實在有違周王朝制定的宗法制,應是泰伯奔吳事件的一個疑點。

周王室對侯爵國及以下,待以臣禮。而對公爵國卻是待以賓禮的,也就是說周天子是要把宋國國君當成客人來的,而不能視之為臣子。周之天下畢竟是取自於殷商,於是便給與了宋國較為特殊的政治地位。後來漢魏禪讓也是同理,漢獻帝禪位於魏文帝曹丕後,被封為山陽公,還是允許其在自己的封地內,奉漢為正朔與使用天子的儀仗等。


歷史聞知社


這就涉及到五等爵制的一個根本性問題,即五等爵到底有沒有實行過。

兩千多年以來,學界對周代“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制的設置深信不疑。但是據近代以來越來越多的史學家的考證,周代的五等爵制,很可能只是一個強行整合的結果,並沒有真正實行過。比如傅斯年先生認為,爵位並非五等,更無五等爵制。劉源先生也認為,五等爵中只有候和男是爵位的名稱,而公、伯、子則實際上分別指年長位高者、伯長及嫡長子、族長及宗子等等。

所以我們回到這個問題來看,春秋時期的齊國、晉國還有魯國,他們的爵位應當是侯,周代實行的是內服和外服的兩套系統,侯是外服諸侯的爵位。稱他們為公,應當還是因為齊、晉、魯三國均為年代久遠且與周王室關係密切的諸侯國,尊稱國君為公亦是正常。

(傅斯年先生)


識小錄


這個問題,不算太難。公,在不同場合,有不同的字義使用,看你怎麼解讀。三公,邵(召)、魯、太,這本身就得重新解讀。召、魯,是分封之公,太是今岳父之公。後人的錯解,導致了傳抄中的修改現象。晉有兩公,文侯之功,來歷不正,有承認的,有不承認的;文公,有功,稱公,始正式為公。齊,為侯,尊王有公為公,始為公。鄭,為伯,武公,來歷不正,同晉。秦,本附庸,逐漸升級後,譖越。楚,本子,譖越。

公,同姓,有大功;侯、伯,同姓、異姓;子、男,同、異、庶姓。當然,有例外,宋、杞、南燕等,周前有先王公,所以稱公。

周的禮法,有內外之別,不能一概而論。那樣,就無法為正和政了。即要依法,又要解決問題,就得有規矩可尋。這是周政不同於商政的發展。


愚人


這個問題我也常在思考,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分享給大家,以便拋磚引玉,希望有大神給出合理解釋。



1,春秋時期,周王室衰弱不堪,某些國家開始僭越稱呼自己為公。諸侯國這個名詞就表明了分封的國家國格多數是侯爵,如果都是公爵了,就該稱諸公國了!春秋時期僭越還有一個度,至少沒有稱王,到了戰國中後期,各個國家不論大小強弱都成了王國。因此戰國後期應稱為諸王國了!

2,從諡法角度看,各國國君的稱號都是死後根據其身平事蹟功過評價的。那麼根據周王室以禮治天下,善待臣民的傳統看,各國國君死後把爵位提高一級,從侯爵提高到公爵,以示褒獎!這種可能也是有的。

3,根據各國對王室的貢獻,提升了某些國家的爵位。比如春秋時期,四夷侵略中原,王室不能抵抗。於是齊國國君姜小白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幟九合諸侯,驅逐蠻夷,維護了周王室的統治。當時晉國對抗北狄,秦國抵抗西戎,齊魯燕征討東夷及東胡,楚國抗擊南蠻,因此齊晉魯由此提升了爵位。


大秦鐵鷹劍士


這個問題趣撩歷史來回答一下。如題主所說,春秋時期,齊國、晉國、魯國的爵位都是侯爵,但是在有些史料中卻稱呼為公。這裡我要說明一下,對這些國君稱呼為XX公,是對其的尊稱。但是通常還是以爵位相稱,下面我以《左傳》為例來給大家解釋一下。



首先《左傳》主要是以魯國的史料進行修訂,對魯國的國君一律以公來尊稱。從魯隱公、魯桓公一直到最後的魯哀公,在史冊中均以公來稱呼。對於其他國君,分為不同場合有不同稱謂。有時候對其尊稱為公,如隱公元年記載,“鄭武公娶於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又如莊公九年,“秋七月丁酉,葬齊襄公。”以上對鄭國和齊國的國君稱呼為公,都是對其的尊稱。還有爵位和尊稱同時出現的特例,如僖公三年,“齊侯與蔡姬乘舟於囿,蕩公。公懼,變色。禁之,不可。公怒,歸之。”這裡對齊國國君的稱呼先候後公,兩種稱呼同時出現,屬於特例。



但是在《左傳》中大部分情況下是以爵位來稱呼。如隱公十年,“十年春,王正月,公會齊侯,鄭伯於中丘。”,又如莊公十八年,“十八年春,虢公、晉侯朝王,王饗醴,命之宥,皆賜玉五珏,馬三匹。”還有僖公四年,“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夏,楚子使屈完如師。”從這些記載就可以看出,齊國爵位是侯爵,鄭國爵位是伯爵,虢國爵位是公爵,而堂堂楚國爵位是子爵。


還有一種特殊情況,就是楚國國君的稱呼,在楚武王的時期,因楚武王不滿子爵的封號,想向周王朝請求加封爵位,可是周王室沒有同意,楚武王就自稱為王。《左傳》也有相關記載,如桓公六年,“楚武王侵隨,使薳章求成焉。”,又如莊公六年,“楚文王伐申,過鄧。”因為春秋時期周王朝是名義上的統治者,只有周天子可以稱王,所以這裡楚國國君的稱呼屬於偽稱,是其僭越自稱為王,也是特例。

如果您喜歡趣撩歷史的回答,請您關注我,我會為大家奉獻更多精彩內容!


趣撩歷史



春秋時期的諸侯國有公侯伯子男五個等級。如宋、衛、虢國是公爵,齊、晉國是侯爵,鄭國是伯爵,許國是男爵。但在《春秋左氏傳》中,對其國君統一成為‘’公‘’。如宋襄公、齊桓公、秦穆公、鄭莊公。

因為‘公’是最高貴的爵位。對公侯伯子男五個爵位的國君統稱為‘公’。其實是對諸侯國君的尊稱。

這就如同郭德綱的職業並非老師,而是相聲演員。因教師是聖人孔子所從事的職業。對郭德綱尊稱為郭老師。


同理,唐國強也被尊稱為唐老師。蒼井空也被粉絲們尊稱為蒼老師。

其實,郭德綱、唐國強、蒼井空的職業並非教師。同理,齊國、晉國、魯國的爵位也並非公爵。


楊朱學派


周朝最初封爵,宋國為公爵;燕國、曹國、秦國為伯爵;齊國、晉國、魯國為侯爵;楚國為子爵。而後來各國爵位還有所提升。 不過這只是爵位,但是天子允許各級諸侯在國內稱公,允許諸侯臣子在安葬其君時稱公。這種“公”,已不是爵稱,而是尊稱。


夢影留不住的回憶


剛開始分封諸侯國的時候按照功勳或是身份來劃分公侯伯子男爵位,後來自稱為公不是周朝天子提升爵位就這麼是自己因為領土的擴大自封的比如曹國以前是伯爵後來是公爵,到了戰國各個諸侯國就開始自封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