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前线猫耳洞战士烂裆羞于看病,女军医:我是你大姐怕什么


老山前线某部一位小战士在战地医院给父母亲写了这样一封信:“亲爱的爸爸、妈妈,以后我可能再次负伤,但负伤我也不怕了,医院里有我一个好姐姐。”

这个“好姐姐”就是军医王晓华。她是一个六岁孩子的母亲。她到前线医院的第三天,战斗打响了,不断有伤员送来。王晓华在手术台前一站就是两天一夜。

战斗不激烈时,外科手术不多。她知道一线阵地上的猫耳洞里有许多战士在带病坚守,决心去前沿巡诊。去那里要经过一段叫“生死线”的暴露地段,羊肠小道,坡陡路滑,还有趟地雷的危险,领导不同意她上去。她说:“战士下来就诊,下了一个只能治一个。我们上去一个能治好很多个,这有什么不好!”

她和女医助富影上前沿阵地了,拄着拐棍,背着药箱。“猫耳洞”里的指战员们听说军医们要来,高兴极了。但没想到是女医生。

他们是第一次在前沿阵地上见到女同志,都吃了一惊:勇敢的女同志!“猫耳洞”里的常见病是皮肤病、风湿病,不少战士烂了裆。战士们觉得难为情。只要药,不让看病。王晓华亲切地说:“我是你们的大姐姐,怕什么?不看病怎么治病呀?”就这样,她们一个个“猫耳洞”巡诊。指战员们敬佩她们,感谢她们,争着为他们开自己舍不得吃的罐头。

王晓华冒着生命危险,去了好多危险的阵地,挨个“猫耳洞”转了整整两天。“猫耳洞”里战友们给他拍下了一张张珍贵的照片。由于她和富影同志进“猫耳洞”。指战员们创作了一副对联儿:枪声炮声战斗歌声声声入耳,男兵女兵所有大兵兵可爱。

战地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场所:很多战友要从这里重返一线,把第二次生命交给祖国。很多战友要在这病床上回顾刚过去的那悲壮的一幕,思索人生和未来。王晓华深深地懂得这一点。她总是以极大的热忱去鼓舞他们,激励他们,以及细心周到的服务去温暖他们,感染他们,很多伤病号都把他当作大姐姐。有个战士出院时对王晓华说:“王医生,让我叫你大姐吧,上去后,我一定要打出个模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