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会引起手脚肌肉酸痛吗?

有谁共鸣1a


任何的运动都是我们身体的骨骼肌收缩来产生动力,肢体上的肌肉的结构大部分以一对对的方式存在,如前方上臂的肱二头肌收缩(此时为主动肌)令手肘弯曲,则后方的肱三头肌是对抗肌会被拉长,反方向动作令收缩肌(肱三头肌)使手臂伸直,肱二头肌变为对抗肌被拉长。肌肉收缩超过平常习惯性的频率或负荷量便会产生乳酸,过量的累积令人在短时间内感觉酸痛,如果长时间(三天以上)酸痛不退或产生红肿便是过度运动或负荷拉伤了肌肉。严重的肌肉撕裂症状会看到血尿。

业余游泳者一般游蛙泳和自由泳为多,平航式蛙泳动作可以放松游不大容易产生肌肉酸痛,自由泳要靠前进动力来浮起身体和头部来帮助换气,要求手部划水动作缓慢和放松来保持身体平直前进对业余游泳者难度比较高,技术不好的泳者需要频密划水和快速打腿动作来前进,会让肌肉容易疲劳。

自由泳的主要动力(八成以上)靠手臂划水产生,一般业余游泳者比较多用直臂或轻微曲肘做反抛物线( U 形)划水动作,大部分以收缩臂前三角肌下压来增加上身和头部升力来增加换气时间,此方法使肌肉负荷比较高容易疲劳。良好的自由泳划臂在前段抱水阶段先收缩肱二头肌令前臂曲肘,到中段转肩动作时候用背阔肌,三角肌和肱三头肌来接近直线推水往后方,然后曲肘回臂时候收缩肩袖肌肉,放松其它肌肉直至伸肩入水完成一个圆周期动作,这个过程的肌肉可以轮流收缩和得到一些放松休息,比前述的直臂划水更有效和不容易产生乳酸。

自由泳的打腿产生前进动力不高,快速打水有如短跑冲刺可以消耗大量体力,使用高频率轻力量的4-6次浅打或低频率较大幅度往下打腿的二次打腿方式都可以节省体力,还有一个关键是打腿时候要令身体下肢包括臀部浮起来来减少前进阻力,有研究结论说身体水平倾斜10度会产生一倍的前进阻力。在游泳池内常常看到一些泳者用双腿夹浮板帮助身体保持水平来游中长距离自由泳,猜想他们不少是的打腿功夫还没有到家或是踝关节比较僵硬的原因。

如果游泳爱好者怕自由泳动作太高和呼吸困难容易疲劳,可以学习仰泳,因为它是比自由泳游得轻松(如果你能够避免喝水的话)懂蛙泳人士可以先用蛙泳腿游仰泳,腰部容易下坠者可以手抱浮板在前胸帮助身体位置保持水平,用大开的蹬夹腿推进,不懂蛙泳人士可以穿戴充气臂袖来练习仰泳上下打腿动作,要控制膝盖和脚尖不要露出水面。

最后一点是选择适当的运动频率和负荷量来锻炼,改良游泳技术,要达到好成绩和锻炼效果是不困难的。英语说 : No Pain , No Gain , 不辛苦,没优绩。

笔者在头条新闻内发表过多段的授泳者心得和体会,应该对业余游泳爱好者有帮助的,有兴趣人士可以找出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