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考上了市重点中学,初中班主任建议孩子上县普通高中的重点班,去哪里上好呢?

手机用户71413486252


这个班主任的建议其实一点都不奇怪,表面看也似乎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不过,这中间还是有些值得商拓的地方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或许更加准确。

一般来说,无论是哪一个地级市,重点高中都不止1所,多则10多所,少则几所。如果细化分析,也可以看出,即使都叫重点高中,其内在的实力并不均衡,有的的确是不负“重点”之名的,也有的其实和一般高中并无两样。

像某些省级重点高中(当然也是市级重点高中),无论是教学方面的硬件还是软件,也无论是学校的整体责任心还是具体教师的工作责任心,都是值得充分肯定的,这些都不是一般县里普通高中、乃至县里重点高中所能比的。

尤其是那些很不喜欢扩招的高中(虽然不多,但真的有),其各方面的能力都没有得到稀释,这样的市重点高中,即使是普通班,也要比县里排行第一的重点高中的重点班强。

当然,如果是市里排名比较靠后的重点高中,其综合实力已经和一般高中没有太大的差别了。这样的所谓“重点高中”里的普通班级,我认为还真的比不上县里普通高中的重点班。

总之,我认为,对于市里排名靠前的省级重点高中(也是市级重点高中),即使是普通班,也比县里普通高中的重点班强,这种情况下,不能放弃它而去县里普通高中的重点班。

但如果是市里排名很靠后的所谓“重点高中”,假如只能上到普通班的话,或许选择县里普通高中的重点班更好一些。


感动时代


我以切身的事实来回答吧。

儿子三年前参加自主招生,我跟他商量,就选本县的重点高中,因为在家门口,10分钟路程,中午可以多睡会儿;考市一中的话,若进不去A班,去上B乃至D班,真心不如本县A班;当然我也有私心,怕在市县之间来回奔波,陪读三年还有更多其他开支。

当年,儿子班上有4个孩子考了本县一中自招A班,分别是第二名、十八名、二十八名(我儿子)、四十二名;3个孩子考了市一中自招班,其中一个进了A班,其余的都在C班。本县一共有40余名学生去了市一中,儿子的同学是唯一的A班,其他的从B到E的都有。

今年高考,安徽理科,四个县一中的孩子成绩分别是591、624、597、525,都在本一线之上,但走不了什么好学校。市一中A班的考了645,虽然成绩不算突出,但她们市一中竞赛水平高,成功地参加了上海交大的自主招生,走了提前批次。而我们县一中,最好的666分,只能上同济大学,有自招资格的又普遍总成绩不够。

再说市一中从B到E班的本县学生,我了解到的最低的没达一本线,但绝大多数在570分以上,600分以上的也占到一半多。整体看来,确实比县一中强了不止一星半点,难怪儿子会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说:当年要是考市一中就好了。

不得不说,“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思想一直占据着多数人的头脑,以致于总满足于在下一个档次中洋洋自得地当领头雁,但是,再尊贵的鸡头又哪能比得上凤尾呢?

套用一句流行的话,“贫穷限制了人的想象力”,偏安于一隅,夜郎自大,其实就是境界上的小富即安,也是一种贫穷,更是一种深层次的贫穷!短期看,似乎各有利弊,长期看,宁为鸡头,绝对是弊大于利!别的不说,单从认识的人来看,即便是凤尾,相识的也非龙即凤;而你既已是鸡头,鸡群之鹤,放眼望去,哪能得见人中龙凤?

我不得不发出感叹,咱们当老师的视野确实不够开阔啊!市重点的普通班比普高的重点班总体来说也不知强到哪里去了,这个班主任居然提出这样的建议,真是醉了。难道让孩子将来跟他一样,充其量回县城当个一会自我感觉良好一会自卑抑郁的老师吗?(我也是县城里的老师,没有嘲讽老师的意思)


剑客谈教育


这个问题给的信息量还是有些少,比如市重点到底有多“重”,县重点到底有多强之类的。

所以我只能就一般情况来分析了。

本科率、重本率是关键

一般来说,一所重点学校,它的常年本科率、重本率,都是相对稳定的。虽说那些好成绩可能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但是谁说我们就没有这个机会呢不是吗?

按照一般经验来说,市重点的本科率应该会高于县重点的。但是考虑到基数的问题,因为县重点可能人数会比较多,所以还要看绝对人数!这个非常重要。

这些数据不难获得,数据出来了之后,我想你应该就会选择了。

个人倾向市重点

一般来说市重点的硬件以及教学的软件、师资力量等等,会普遍高于县重点。而且往往是中建的学生,整体素质会普遍更高一些,但是可能吃苦方面会弱一些。而县重点中学可能在优秀学生部分的师资投入以及学生的素质不输于市重点,但是我们还要看整个年级的学风问题。就个人经验县级学校即使再重点也会出现很多关系户、借读等情况……

所以要综合来看!一般而言市重点这种情况会少很多,所以你只需要打听打听县重点中学的情况就可以了。

老师的目的

我个人猜测,老师的目的可能是为了给县里留优秀的学生,这有可能是一个“任务”,而且不仅仅是针对你家孩子,而且面向全体优秀毕业生的!这种情况还是普遍存在的,别说现在了,20多年之前,我那时候就已经出现过这种事情了,而且直到现在也一直有。而且不光是初中毕业上高中挽留优秀学生的情况,还有小学毕业上初中时挽留学生的情况。现在依然有。

另外各地还会有一些留住优秀学生的政策,比如免学费、提供怎样的补习之类的。这些也是可以参考一下的。

我个人感觉最重要的还是看一看往年的高考成绩吧!这个比什么都有说服力。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所求乎上,所成乎中;所求乎中,所成乎下。

平台真的重要的,好的平台的各种资源都是其他普通平台不能比的,而且考上好的平台的人都是差不多水平或者更高的水平的,你的眼界也会不一样。好的平台教学的目标也是普通平台不能比的,或许好的平台的目标是一本率或者重本率多少,而普通平台的目标多数是本科率。当然如果你本身里很强,自律性很强,又不太在乎教学身边环境,也可以。去普通平台的有个好处就是,你在重点平台只是普通一员,在普通平台可能把你当个宝来培养,最终的高考效果也是因人而异。普通平台的前面一些学生一般比重点平台大部分要好。虽然当初录取的时候普通平台的学生分数要比重点平台的低的多。


般超


个人认为去市里重点中学上会更好。

我说说我知道的事实。

其实每年各个学校都挖人,抢生源。县里有时会给老师压力,让老师做学生思想工作,留在县里上学。有的就是学生及家长不是很了解情况,认为考到县里的重点学校,又是当地人就在县里上学。没有考虑其他。

而我要说的是,有几个同事老师的孩子成绩很好的就去市里重点学校读了。因为老师他们比较了解情况。而且确实高考成绩也很理想。

当然,具体选择什么最终取决于学生自己及家人意见。在县里读也有好处,熟悉,基本同一县的人,适应更快。其次,离家近,回家方便。


凯米思琪老师


毫无疑问去重点,初中老师的意见不是错的,但显然太追求功利了,所谓宁为鸡头不做凤尾。在普通中学重点班你可以有成就感,然后可能有自信。以此获得更好成就。但是别忘了,孟母三迁为了啥,普通学校氛围普遍差,即使重点班也会在大染缸里被带坏,孩子求学阶段最重要的还是环境,有好的环境才能有好的学习习惯,和益友良师。这些软的东西可不是一点点自信可以解释的。如果遭遇一定的挫折,也可以锻炼他坚韧的性格,换句话说很容易一蹶不振的孩子以后也会遇到麻烦。不如早点打击多点,坚韧一点,未来才有更好的结果。


雪一刀007



旭旭和硕硕


傻子才会听你班主任?问你个问题你想明白了就知道答案了,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用同样的教材为什么重点中学的一本率高?那是是最好的尖子生在一起你追我赶,而你到县普通高中有可能你是前几名,动力没那么大了


素心茶园


当你提出问题的时候就知道你一无所知,如果是真的,我想应当听班主任的,一般情况下班主任不会管这种闲事,管了,多半费力不讨好。孩子小不可能让他自己做决定,家长如果对孩子学习与未来没有规划也只能听听明白人的,没有别的办法。其实如果你明白,可以客观分析市重点与县重点哪一个更适合你的孩子,1县重点985、211、一本录取率每年多少?2文理科那个有优势,你想学文科还是理科?3如果去市重点孩子能否进实验班?4孩子是老师辅导型还是自主学习型5独立生活能力如何?6家庭经济条件怎么样。以上种种因素综合考量就可以得出哪才是最适合的。


zq1166


市重点和县重点的区别是什么呢?一般来讲,市重点教育资源相对丰富,学生特长培养比较受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比较高,缺点是市内学生物质条件都比较好,容易形成物质攀比心理,而且师生关系也较复杂。县重点学生一般都是学习比较刻苦,学风很浓,师生关系单纯,缺点是过于强调学生“苦学”,老师“苦教”,对孩子综合素质培养不够重视。选择市重点还是县重点,还要根据孩子特点,要把校情和学情结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