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酒为什么只能在茅台镇才能生产出来?

图说最美中国


严格意义上讲,茅台酒特指飞天茅台,但是宽泛的来说贵州茅台镇出产的酒都可以称为茅台酒。风来隔壁三家醉,雨过开瓶十里香,茅台凭借令人印象深刻的醇厚香气在1952年的首届全国评酒会上与山西汾酒、四川泸州曲酒及陕西西凤酒被评为“中国四大名酒”。直到1979年,第三届评酒会才正式命名了酱香、清香、浓香及米香等香型。茅台镇的酱香型白酒风味别具一格,自成一体,我们在讨论茅台或者说是酱香型魅力的根源时,总是绕不开一个地方,中国第一酒镇——茅台镇。

茅台镇,位于赤水河畔,历来是黔北名镇,古有“川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的写照。茅台镇是中国酱酒圣地,域内白酒业兴盛,被誉为“中国第一酒镇”。茅台镇自古就产美酒。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公元前135年,唐蒙出使南越,曾专程绕道取此酒归长安献与武帝饮而甘美之。到了明清时,茅台镇酒业兴旺,声名鹊起。

茅台镇的名气很大,茅台酒的名气更大,曾有许多人想复制茅台酒,但是实践证明,离开茅台镇生产不出茅台酒。1958年,毛泽东主席提出茅台酒要“搞他一万吨”,希望让老百姓都喝上好酒。1975年,周恩来总理在第四次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再次提出“万吨茅台”提案。由此,“贵州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中试)”项目正式诞生,诸多茅台精英,将窖池、窖泥、原料、设备等原封不动地从茅台搬来,用同样的工艺,可惜并未能成功复制茅台的味道。不仅如此,茅台的近邻郎酒曾做过实验,用同样的原料、工艺,在其他地区生产出的白酒,品质与赤水河流域的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专家学者们认为之所以离开茅台镇就生产不出和茅台一样味道的酒的原因在于茅台镇的7.5平方公里的核心产区。核心产区的水、土、气候、气温及微生物等多方面原因的综合作用使得茅台酒具有不可复制性。

茅台酒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产品特色深深植根于茅台镇,采用当地特有高粱,巧妙利用季节变换,开放式地捕捉其特殊环境里种类丰富的微生物参与发酵而最终形成醇甜佳酿。正如之前的实验,你可以搬去赤水河,搬去红缨子高粱、窖池、窖泥、原料、设备,甚至工艺都可以复制,但是你搬不走茅台镇自身气候条件,搬不走茅台镇的生态构架,搬不走7.5平方公里的核心产区。水文、气候、土壤,产区与微生物的特有平衡关系才是茅台镇出佳酿的关键,换言之,离开茅台镇绝不可能酿造出和茅台一模一样的酒。

赤水河水是十分理想的酿酒用水,被誉为“美酒河”。茅台镇的地层由沉积岩组成,酸碱适度。茅台镇的气温气候适宜微生物生长,日照时间属贵州省内高值区,年可达1400小时。炎热、少风、高温,十分有利于酿造茅台酒微生物的栖息和繁殖。正是这些条件使得茅台镇拥有了孕育优质酱酒得天独厚的条件。

就像离开洋河镇出不了正宗的洋河大曲,离开了宜宾也出不了正宗五粮液,正是茅台镇独特的产区使得贵州茅台酒拥有“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的特点,使得酱香白酒的名声响彻中外,这是产区的力量,也是茅台酒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魅力所在。

(作者周锦程,系酒水行业研究者、中国酒业智库专家欧阳千里助理)


欧阳千里


人们常说“茅台酒只能在茅台镇才能生产出来”,但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众所周知,茅台是酱香型白酒,酿造时间最长,工艺复杂,生产涉及各个环节要求严格,包括对原料、储藏条件等都极其挑剔。不同的产地,因气候、土壤甚至水质等天然环境因素限制,产出的酱香型白酒口感相差很多。

所以决定能不能生产“茅台酒”的不是茅台镇这个地方,而是其相对应的天然环境。而这样的环境,不是仅限于茅台镇。

业界公认的酱香酒天赐酿造佳地是被称作“全球最贵40公里河谷”的赤水河谷,而茅台镇只是其中一部分。

“上游是茅台,下游望泸州,船过二郎滩,又该喝郎酒。”

(图:赤水河被称为美酒河)

这个长达40公里的河谷从川黔水陆交通的要塞茅台镇一直延伸到二郎镇,整个赤水河谷遍布的大小酒厂,基本都是酱香。

华商韬略曾在《流淌万亿财富,独得上天恩宠,它是全球最贵的40公里河谷》一文中梳理,这个河谷地区包含了上千家酒水酿造工厂或作坊,除了领衔的中国两大酱香白酒茅台和郎酒,还包括赖茅(已纳入茅台集团)、国台、黔酒以及习酒等。

能聚集如此多酱香酒企,得益于这里的“独特”的优势。

首先是原料。

赤水河的水是十分理想的酿酒用水,不仅水质优良、透明无味、富含多种矿物质;而且长期保持高度环保;

地处川黔相交之地的这几十公里河谷,气候、土壤以及微生物群也都赋予其酱香白酒独到的神秘和养分;

由河水滋养的河谷两岸,是酿造顶好酱酒的米红粮生长的宝地。

此外,地处二郎镇的郎酒,还独得大自然的偏爱,拥有当世最大天然白酒酒库——天宝洞。

众多得天独厚的条件,不禁让人们认定,酱香白酒是因赤水河而生。

而且史料记载中,公元前135年,二郎一带酿造的“枸酱酒”便被汉武帝钦定为贡酒,可以说千年以来,赤水河谷都在传承酱香酒的酿造工艺。

即使现在,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冲击,推崇高科技和现代化的大环境里,茅台、郎酒为代表的传统酱香酿造工艺,还一直坚守着“高温制曲、两次投粮、晾堂堆积、回沙发酵、九次蒸酿、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经年洞藏、盘勾勾兑”的工艺没变……

所以赤水河谷独特的自然资源、以及茅台、郎酒等企业长期传承的工艺和品质,才是酱香好酒的核心所在。

——END——

图片均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华商韬略


茅台酒既以茅台镇为名,便能感受其中定然蕴含着深厚的渊源。茅台镇为茅台酒提供独特天然酿造条件,而茅台酒的成功使得茅台镇得以声名远播。


曾经茅台酒厂在遵义做过异地实验,以完全相同的茅台工艺来酿制茅台,结果却是以失败告终。 这已经表明了茅台镇酿酒条件的无可替代:

气候条件:茅台镇的年平均温度在17.3℃,日照时数为1400小时,全年310天无霜期,年降水量800-900毫米,平均海拔880米。而炎热、少风、高温的气候更利于酿造茅台酒微生物的栖息、繁殖。


地质条件:茅台镇当地岩层由于受海拔和岩石风化影响,致使土壤呈现紫红色,广泛发育。土壤中的酸碱度适中,渗水性好,地下水溶解了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赤水河水:赤水河荣称“美酒河”,其水质纯净、清甜爽口且富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茅台酿造便取源于此。同属酱香酒,与茅台并称姐妹花的“郎酒”,也在赤水河旁。


微生物环境:茅台镇的特殊气候和地质结构,加上长期大规模的酿酒酒厂,使得周围的空气中漂游无数的微生物群体,而其便直接影响着茅台酒的酒质。


当地原料:茅台镇特有的环境孕育其独有的酿造原料,糯性高粱,俗称“红缨子”,与其他高粱不同,其颗粒坚实、饱满、均匀、粒小皮厚,所含的支链淀粉达到88%以上,适于酱香工艺的多轮次酿造。


上等的酱香白酒,异地不可复制。


老酒之家


经常喝茅台酒的人都知道,茅台酒是非常稀缺的,并且不可复制。但是少有人知,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文东今天和大家讲讲我们的茅台。茅台酒有什么特别?

白酒酿造的原料颇多,主要是谷类、薯类,如高粱、玉米、甘薯等,一般优质原料为高粱为主,适当搭配玉米、小麦、糯米、大米等粮食。而高粱是酿酒的最好原料,因为高粱酿酒是最香的,只有高粱皮里面含有单宁。玉米做的酒是最次的,因为玉米做的酒特别烈。玉米酒精主要用于制作乙醇汽油。

酱香型白酒都是以高粱为原料的,茅台酒只用茅台镇当地产的一种糯性高粱,红缨子高粱与东北及其他地区高粱不同的是,淀粉含量高,其截面呈玻璃质地状,十分有利于茅台酒工艺的多轮次翻烤。

红樱子高粱皮厚,并富含2%-2.5%的单宁,单宁在红葡萄酒中比较多对心脏血管好。茅台酒富含一定的多酚类物质,适量饮用,不伤肝,能治糖尿病、感冒等疾病。茅台酒独特的风味和这些微量物质有关,红缨子高粱在当地大力扶植种植也规定不得使用农药等,做到真正的绿色健康有别于其他酒。

酿造茅台酒是采用赤水河的水。赤水河享有“美酒河”之称,其两岸是形成于7000万年前的紫色砂页岩,土壤中砂石和砾石含量高,十分有利于水源的渗透过滤和溶解红层中对人体的有益成分。

这里的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有益微生物,这里的水是经过国家鉴定过的,为一级饮用水。更难能可贵的是,在现代化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条件下,全国江河泊大受污染的形势下,赤水河竟成为长江上唯一没有受到污染的一级支流,也是当今世界少有的未被污染的河流之一。

茅台酒是目前中国白酒行业为数不多的几个已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产品之一,除了一半是大自然的恩赐之外,与茅台独特的酿造工艺也是分不开的。酿造酱香型白酒的基本工艺即端午制曲、重阳下沙、1年生产周期、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三高三长。

茅台酒酱香浓烈,入口醇厚,次日神清气爽净不头疼。酿造工艺及环境要求非常高。不是赤水河的水办不到,不是茅台镇的湿度,温度办不到。

茅台酒的用料之讲究,工艺之特别,但你知道吗?茅台镇的居民不会买茅台而是会选择购买与飞天口味接近的散茅。

本人一直从事白酒行业,致力于发掘更多性比价高的白酒,欢迎广大酒友关注私聊!


文东酱酒人


茅台镇是酱香型白酒生产的基地,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

◎茅台镇地处贵州高原西北部,大娄山脉西段北侧,北靠遵义,南临川南。位于仁怀市赤水河畔,黔北名镇,古有“川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的写照,是川黔水陆交通的咽喉要地。

◎茅台镇地势低凹,四面环山,相对封闭,冬暖夏热,风小雨适,加之受到数千年来经久不息酿酒活动的影响,环境中的微生物群十分丰富。这为酱香酒酿造提供了一个特殊的微生物群落自然生态圈。而当地酱香酒酿造的一个奥秘所在,又恰好是整个酿造过程是一个开放式的自然发醇过程。它依靠的是自然环境和气候,利用的是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而不是简单的纯种微生物发酵;环境中的微生物群的生长、繁衍、驯化及筛选,又直接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一句话,离开茅台镇7.5平方公里环境,就不可能再生产出相同品质的酱香型白酒。


美酒颂歌


有个词叫“物竞天择”,可以解释这个问题。

中国酒厂多如牛毛,到无论怎样从酿酒工艺着手,竞争酒的品质,好酒都只能出在特定的地方。

出好酒的地方,与当地的独特气候、水环境、特殊的微生物细菌群,选用特定产地的粮食有缺一不可关系,接下来才是酿酒工艺配方、勾兑的秘密。

茅台镇酿出的茅台酒,满足了上述全部要求,就形成了它独一无二的品质。离开了那个特殊环境,即使用同样的工艺配方,注定不能酿出同样出色的酒品。在大环境与茅台镇相似的二郎镇(郎酒产地),由于自然环境有微观差异,即使能酿出与茅台镇类似的酱香型白酒,酒品也有可明显感知的差异。

还有就是底窖酒的秘密,历史悠久的酒厂,都陈放有保持自身独特风味的老酒,这是非卖品,也是镇厂利器。作为料酒,勾兑师用它来勾兑新酒,保证产品的风格风味恒稳,那些所谓的10年、20年、30年陈酿酒,实际是指料酒的年龄,在一瓶上市的陈酿酒中,或许它只有一滴。

我现在生活在四川绵竹市,这里出产名酒《剑南春》,过去曾发生异地酒厂挖剑南春技术人才墙角之事,但这些人才,即使知道《剑南春》全部生产秘密,他们也未能在异地酿造出剑南春酒。因为,如同茅台酒一样,剑南春的产地也只能是唯一的。


谌人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4a33000588405ba9f102\

贵州传奇贵酒


你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逻辑错误,应该是先有茅台镇,后有茅台酒,且茅台酒也仅仅是酱香型白酒的一个代表,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出自茅台镇的茅台酒,大部分茅台镇的人是喝不起的,这不能不说是茅台镇人最大的悲哀!


生命之舞4


这取决于当地的地理条件和水质。就象我们这里的一个醋厂一样,一旦另选厂址,醋就变了味道。离开了那口古井,离开了那片土地,什么家也毫无办法。这就是茅台酒为什么只能在茅台镇的原因。


梦惊夕阳1


这个应该主要是茅台镇的小环境的原因吧,茅台镇上空的微生物群,赤水河水质,茅台镇特有的糯高粱等!这些都是别的地方所不具备的!当年,茅台酒也搞过异地实验,但是都没有成功!就是因为带不走茅台镇特有的环境,特有的微生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