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也能按需“定制”?

发改君今日消息:家具可以私人定制,服装可以量身定制,有没有想过建筑垃圾再利用也能定制?

今天,发改君带着大家去趟朝阳区孙河乡,近距离看看它们是如何实现建筑垃圾就地利用、再生产品“定制”生产的——

建设周期短

从安装到投产仅100天

发改君在探访前特意做了一番功课,了解到一般的固定式建筑垃圾处理厂,从规划到建设往往需要两三年左右的时间。

而作为本市首例棚改现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全封闭配套(临时)设施,孙河乡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则具有建设周期短、投入生产快的特点。

这样的移动式设备最首要的,就是节约时间。

作为临时处理设施,利用拆违腾退土地,从敲定方案到建成投运只需要100天的时间,待完成使命后再行拆除,同时,生产设备全封闭,采用移动水喷雾系统、上料区膜结构棚房、布袋除尘系统等降尘措施,最大程度限制粉尘产生。

移动式的设施,生产设备实现全封闭

模块式设备

按客户需求现场“定制”生产

之前,发改君介绍过的建筑垃圾变废为宝的案例中,通过相应的设备,建筑垃圾可以就地分拣、破碎、筛分,变成大小规格不同的骨料,进而再利用。

而在孙河乡,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中,则用上了企业自主设计的配套模块式设备,可在建筑垃圾实现分拣、破碎、筛分、除尘的设备基础上,后端连接可移动替换的各类产品生产设备,按照客户对产品的需求来进行现场生产,从回收处理到再生产实现了“一条龙”。

有木有很神奇?有了模块式设备,建筑垃圾也走上了“定制”之路~

建筑垃圾处置现场

举个栗子哈~

比如客户需要再生砖,那么就搭配上再生砖的生产设备,如果需要道路混合料,就换上混合料的生产设备……如此,可实现“自由切换”生产,超级灵活。

这种生产方式还有一个好处——

可按照周边建筑垃圾产生情况和项目建设材料需求,及时调整生产设备和各类产品生产比例,实现高水平的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周边项目建设需要。

数据说话

实际处置建筑垃圾16万吨

时间节约了,产量、产品也有保障了,效果如何呢?

在孙河的棚改现场,每天都在源源不断地将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同时,再生材料还会“反哺”到这里的建设中。

再生道路用材料生产设备

那些经过再加工,产出品类繁多的再生产品,也回归应用于孙河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快来看看这些亮眼数据吧↓

2017年底项目启动至今,实际处置建筑垃圾16万吨,其中产生骨料11万吨,产生还原土5万吨。

这 其中,已将4.5万吨再生骨料转化为二灰,将1万吨骨料生产成水稳料用于孙河地区周边的道路基层和底基层使用;将3500吨再生骨料生产加工为再生砖,用 于在建工程使用;4000吨还原土用于生产三七灰土,7000吨骨料用于生产活性菌骨料,用于水体修复中;直接销售2.5万吨骨料,用于各类回填、道路厂 区垫层。

既节约时间,又能产品多样化,还能就地利用满足周边,这样的“按需定制模块化”方式,有没有让你对建筑垃圾的再生处理刮目相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