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顶级美食大闸蟹,竟然是荷兰人眼中的“垃圾”?

最近很多小伙伴都在后台敲我们看一档新出的纪录片,就是《风味人间》。

上个周末627打开了这档纪录片后,就感受到了啥叫“真香警告”,秉着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的原则,我绝对不允许我的朋友圈还有人没看过这档“神级纪录片”!

对,这个纪录片的导演,就是那个出了《舌尖1》、《舌尖2》,馋哭了隔壁家所有小孩儿的陈晓卿。

中国的顶级美食大闸蟹,竟然是荷兰人眼中的“垃圾”?

他号称行走的大众点评,巅峰期手机里藏着5000家好馆子的电话!没了他的《舌尖3》,评分从9.3暴跌到3.7,最大的原因就是:不好吃了!

这次他和团队时隔4年带来的《风味人间》,刚开播就打了个翻身仗!豆瓣评分9.3,超越前段时间口碑刷屏的9.0分《人生一串》,成了今年评分最高的美食纪录片!

要问为啥大家都认准“陈晓卿”这块美食活招牌?我想最大的原因应该是:他永远能拍出最好吃的食物吧~

中国的顶级美食大闸蟹,竟然是荷兰人眼中的“垃圾”?

中国的顶级美食大闸蟹,竟然是荷兰人眼中的“垃圾”?

中国的顶级美食大闸蟹,竟然是荷兰人眼中的“垃圾”?

中国的顶级美食大闸蟹,竟然是荷兰人眼中的“垃圾”?

第一期的名字叫“山水之间”。我觉得这期的主题说的是“鲜”。羊肉、火腿、鲜笋、蘑菇、大闸蟹、海鱼,一帧帧高清镜头直接怼到你的眼前,口水流了一大缸,可惜一口都吃不到!

中国的顶级美食大闸蟹,竟然是荷兰人眼中的“垃圾”?

新疆手抓肉、奶桶肉,当你看到炙烤过后肥瘦相间,外焦里嫩的羊肉在锋利的刀刃下一点一点破开,我知道你想再定张去新疆或者内蒙古的机票了......

中国的顶级美食大闸蟹,竟然是荷兰人眼中的“垃圾”?

中国的顶级美食大闸蟹,竟然是荷兰人眼中的“垃圾”?

陈晓卿作为一个资深老饕,还会给我们展示一些不是很常见的食材,比如:马肉、巴楚蘑菇、冷笋......高清镜头下,马肉和马肠上面开始出现冰花,盐也开始结晶,又好看又好吃!

中国的顶级美食大闸蟹,竟然是荷兰人眼中的“垃圾”?

虽然这次的整个调性看起来和《舌尖》差不多,但格局却比《舌尖》大了,用美食把世界串联了起来。

中国的火腿,是经过阳光的晾晒,自然风干的。

中国的顶级美食大闸蟹,竟然是荷兰人眼中的“垃圾”?

而西班牙的火腿,是全程在酒窖中避光保存的,连开窗尺度都是有讲究的。

中国的顶级美食大闸蟹,竟然是荷兰人眼中的“垃圾”?

腌制火腿的方式不一样,决定了吃火腿的方式也不一样。

西班牙人是生吃,由顶级火腿大师切成薄薄的片,每切一篇都像一场表演一样,送到食客的嘴里,细细品尝。

中国的顶级美食大闸蟹,竟然是荷兰人眼中的“垃圾”?

而中国人更注重火腿烹饪后的味道。火踵做成黄金蹄髈,上方做成富贵双方,还可以被刀工极好的大厨切成极细的细丝,做成一道大煮干丝。

中国的顶级美食大闸蟹,竟然是荷兰人眼中的“垃圾”?

中国的顶级美食大闸蟹,竟然是荷兰人眼中的“垃圾”?

第二期的名字,叫“落地生根”。这一集,他先讲了同一种作物小麦,在世界各地变成了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美食。伊朗的石子烤馕,法国的面包,安徽阜阳的枕头馍。同一种植物,在世界各地都有它独特的表现形式,但是承载的,都是自己对家乡那一种不变的情怀。

中国的顶级美食大闸蟹,竟然是荷兰人眼中的“垃圾”?

中国的顶级美食大闸蟹,竟然是荷兰人眼中的“垃圾”?

之后又讲了身在新加坡的海南人做的海南鸡饭,身在秘鲁的中国人做的中餐,原本只是想借着那一口家乡美食让自己远在异乡有点儿家的感觉,没想到一个世纪后竟能遍布整个异乡,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中国的顶级美食大闸蟹,竟然是荷兰人眼中的“垃圾”?

这一集中间有一个片段虽然短小但是直戳人心。

一个叫安妮的土葡人(在澳门长大的葡萄牙人)在退休后曾经离开澳门,不久之后又举家搬回。就因为买不到猪皮,泛起了乡愁。

中国的顶级美食大闸蟹,竟然是荷兰人眼中的“垃圾”?

安娜在教小儿子做这道菜的时候,我们都明白她的用意:即使你一个人以后走在他乡,也不要忘了家的味道。

如果这部纪录片只讲好吃,那未免太肤浅,它不只有“风味”,还有“人间”。

第一期在介绍手抓肉、奶桶肉的时候,插了很多牧民放羊的场景:牧民每年两次进行大规模的迁徙,从夏季牧场到秋季牧场,再从秋季牧场到冬季牧场。

即使是馋的给人馋的直掉口水的马肉,也是因为北方天气太冷,腌制过后更好保存。

中国的顶级美食大闸蟹,竟然是荷兰人眼中的“垃圾”?

在后面,还讲了一个台湾年轻镖鱼手的故事,镖鱼是对海洋伤害最小的捕鱼方式,但是这种方式难度高,收获小,已经快渐渐消亡了。

这次陈晓卿团队为了拍到成功镖鱼这一幕,也陪着这对父子在海上足足飘了五日。最后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让他们等到了这条旗鱼。

中国的顶级美食大闸蟹,竟然是荷兰人眼中的“垃圾”?

用这样的方式,来告诉你美食的得来不易,每一道美食,其实都蕴含着人类几千年沉淀下来的经验和智慧。他讲的,除了口腹之欲,还有精神层面的东西。

而第二期,他就在说:家常菜的意义不仅在果腹,更在暖心。

陈晓卿曾经在自己的书《至味在人间》中写了“所谓思乡,我观察了,基本是由于吃了异乡的食物,不好消化,于是开始闹情绪”。第二期的主题也正像陈晓卿说的,胃才知乡愁。

中国的顶级美食大闸蟹,竟然是荷兰人眼中的“垃圾”?

《风味人间》播出之后,陈晓卿本人回答了知乎网友“如何评价陈晓卿及他的团队?”在答案当中他提到《风味人间》的摄制组在前期准备中,用了整整两年的时间跑遍了全国寻找拍摄素材。

中国的顶级美食大闸蟹,竟然是荷兰人眼中的“垃圾”?

可是仅仅两年的时间,其中就已经有不可逆转的变化了。比如瓦屋山的冷笋,今年因为禁火,冯玉兴夫妇只能在浅山采集;蟹农宋才兴的蟹塘,因为太湖要为上海输送淡水资源,今年也已经拆除。而他能做的,就是给行将消失的生活,留下最后一帧照片,这是他们在努力用食物呈现出来自民间的原生力量。

他热爱着他的美食,他的事业,用心拍出这样一部“不算难看”的节目。

中国的顶级美食大闸蟹,竟然是荷兰人眼中的“垃圾”?

都说“民以食为天”,衣食住行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但是在《舌尖上的中国》出现之前,我们真的没有一部拿的出手的美食纪录片。让中国美食被全世界关注,陈晓卿做到了。

别人都说,娱乐就是八卦,我们却觉得,在娱乐圈还是有那么多在认真作事的人,这些人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希望这篇“不算难看”的文章,可以让更多人知道陈晓卿和他的美食,知道还有这么多人坚持做好内容,知道还有这么多具有匠心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