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路微博炮轰白岩松是“充满着井底之蛙的无知和浅薄”,对此你怎么看?

散兵有勇


中国球迷正在转型。成为“怼迷”!

先别讨论题主提岀的问题,借此一些空间,先说说“怼迷”这个话题!本应该,球迷最关心,最起欢看的应该是足球有关话题,但是本届世界杯间,“国足球员怼黄西”的热浪可以盖过了世界杯话题。奇葩吗?

紧接着!“球迷怼国足”!“球迷怼足协”!“郝海东怼刘国梁”所有些“怼”都成为了热点!而关于足球的话题却几乎成了“见光死”!相信世界杯以来经常在头条遛哒的球迷朋友都有相同的感受!关于“怼”的悟空问答,过百万阅读量,上千的评论,过上千点赞的问答比比皆是。但是真正属于足球比赛内容的悟空问答,超过二十万阅读量的也不多!所以说:球迷正在转型,成为“怼迷”!为什么球迷喜欢看他们“怼”应该是归究于“中国男足”的状况吧!

题外话说过,言归正传:董露微博炮轰白岩松是“充满着井底之蛙的无知和浅薄”对此怎么看?


感觉无语!可笑!是对董先生这“充满着井底之蛙的无知和浅薄”可笑!不知道董先生足球专家跑过多少城镇农村的小学实地调查过,有多少小学校是有没足球场的,有多少小学生是没接触过足球的?不要自己为接触过一些大城市小学有足球场,小学有足球课,就以为是全中国小学生都有这样的条件接触到足球!

不知道董先生创办的“中国足球小将”是免费义务的还是收费的呢?中国有多少家庭有能力供养得起小孩学足球?如果没有跑遍全国各地,特别是城镇农村调查过,中国有多少6至10岁小孩没接触过足球的。没有实际数据。先别说他人“充满井底之蛙的无知和浅薄”!



没错,抓住了球迷的心态!“怼”会成为热点!无非也是想广而告之“中国足球小将”的事而已!但是白岩松说的很有道理!

你的阅读和关注,是本人写作的动力。如有不同意见,欢迎留言评论发表你的见解。谢谢各位!


✨闪耀✨


董路这样的反应有些过分激烈了。作为一个足球评论员,面对他人对中国足球的担忧,第一件事应该是先自省,而不是激愤地破口大骂,在公众面前直接开撕!

董路眼中的“井底之蛙”,是我国著名新闻评论员,一向语出惊人,因此他也被称为“央视名嘴”。正是这样一个人,以一个媒体人的角度,发表了他对中国足球的担忧,并且提出疑问一个值得深思的疑问:中国6-10的孩子在踢球吗?
细想一下这个问题,不单止孩子,恐怕我们整个民族都没多少能踢球的机会。王健林做过调研,美国平均4.6万人拥有一块标准足球场,日本平均3.8万人就拥有一块标准足球场,与此同时,中国却超过13万人拥有一块足球场!这样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即使真正想踢球的孩子,也未必能有机会。所以白岩松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然而,这却因此引起了董路的强烈不满,他连发了几条微博表达他的不赞同,语言过激,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其不满的情绪。董路有他的看法,不过这样的言行,真的让人很难接受。

董路他自身就是“中国足球小将”的创始人,目前这个队伍也有挺好的发展前景。他的出发点当然是培养一批年轻有能力的足球小将,为未来的国足打下基础。在他的生活中,肯定不缺少踢球的孩子。他的身边是如此,但是,其他人的身边呢?董路看到的只是个例,可白岩松描述的却是我国青少年足球的全貌!众所周知,无论是白岩松,还是董路,都是铁杆足球粉。两人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国足能更好,为了国家能有一支或多支更强的足球队伍。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必要反驳对方呢?不如各自在自己的行业里发光发热,为未来国足贡献一份力量!


时刻体育


董路是不是讲的有点过啊

最近的中国足坛还真的算是很热闹,世界杯和白斩鸡的余热还未过去,知名足球评论员,董路却在微博上炮轰起了央视节目主持人白岩松,这样公开的应战,说人家无知和浅薄,确实也不多见。

说实话,我觉得白岩松只不过说了自己对于中国足球的认知,在他看来,用国家队踢联赛,本身就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很明显,他对于这样的想法,和中国足球的未来是很不看好的。当然作为名人,他肯定是没想到,他的一席话让足球的相关人士有了声讨他的余地。

这其中知名足球人董路,就率先跳出来了,8月1日的的下午在微博直骂,白岩松是井底之蛙,不懂球。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番言论,原来,董路亲自打造了一个名为“中国足球小将”的球队,他把全国各地好的足球苗子通过比赛,来筛选出来。很显然,现在在做青训事业的董路,是很不认同白岩松的这番话的。

气愤难当的他,甚至在随后连发三条微博,“整天在特么空调房里看电视敲键盘耍嘴皮子说段子的人,知道个鸡毛现在有多少孩子在踢球? ”、 中国女排拿世界冠军的时候,你身边有多少打排球的女孩? ”这样的言词不可谓不激烈。

散兵也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把,我觉得咋们探讨中国足球的现象,其实并没有错,嘴长自己身上,外人没法干涉。个人觉得,董路你如果对于白岩松有意见,完全可以私底下交流,这样公开的进行骂战,算你有能耐吗?你是为中国足球做过什么大的贡献吗?没有吧,仅仅是举办了一个足球小将的培训班,就敢这么狂,我觉得是不是有点过啊。

个人觉得可能白岩松所说的,中国的6-10岁的孩子还在踢球吗?这句话惹恼他了,可能对于搞足球的他来说,是对于中国足球最大的侮辱.

但是我希望董路好好看看,我们中国现在的实际情况,现在的这些低年龄的孩子,有多少人真正在踢球呢?大部分都是被父母的各种培训班占据了,因为踢球没有好的出路,又苦,谁会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吃这份苦呢?加上中国足球现在的差劲,你说大家还不一门心思的,让她们上个好的大学,有份体面的工作啊。

所以,我觉得做社会节目的白岩松,其实比董路更了解,现在中国的具体情况。当然作为吃瓜群众的我们来说,还是希望两人能化干戈为玉帛,毕竟都是中国人,都得为中国足球出份力量。


散兵有勇


董路砖家批的好,批的大快人心。足球是一种特别专业的运动。特别是中国足球,博大精深,白岩松一个外行知道什么,他知道什么是“叉腰肌”吗?连“叉腰肌”是什么都不知道也敢妄议足球,端人饭碗,人家不骂死你才怪。

我就是个外行,所以我对足球的发展一向只听各位足球砖家的。比如2010年的时候,当一群不明真相的C罗脑残粉对C罗一片看好时,我们中国乃至亚洲最伟大的足球运动员郝海东就评价C罗是“靠身体吃饭,你最多火三年。”今天看看我们英明神武郝大帝的预言太准确了。比我们这些“浅陋的井底之蛙”的见识强太多了。C罗果然自2010年以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图片来自网络

首先从外形上就离专业的“五花白斩鸡”身材就越来越远,不好好踢球却越来越像个健美运动员,真是不务正业。结果就是在C罗进入2013年以后就成绩平平了,2014年只是击败梅西,拿了一个金球奖。2015年也不过是拿了个金球奖。2016年还是拿的金球奖,成绩一直原地踏步,我都替他着急。2017年也只不过拿了个世界足球先生。2018年世界杯给人的印象最差,在踢西班牙那场一个人只进了三个球,让全世界人民都瞧不起他,比我们英明神武的国足差远了,亏了我们国足没能踢进世界杯。要是我们伟大国足在比赛中碰到这样的对手就太丢人了。


图片来自网络

所以足球还是听砖家的,一定要对砖家们奉若神明,坚信不疑。别瞎说一些端砖家饭碗的话惹砖家生气,人家不怼死你才怪。刘国梁这个不懂球的胖子就乱说话让人砖家给怼了。你也就是拿了一堆冠军,又培养了一群冠军而已,还敢质疑国足,真是不知深浅。


朱铁平


想想中国足球,我认为它天生的就是一项富人运动的活儿,白岩松说的没毛病,足球人的最佳年龄是26一一30岁,倒回20年,也就是现在的6一一10岁的孩子应该是正在足球场上踢球的苗子了,看看我们的周围,农村学校谈都不谈,城市学校有多少有足球场地并能利用好的。加之现在的家长都是现实主义者,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各种补习班劈头盖脸的就砸来了,哪还有时间运动,更不可能就去踢球,真有,那也是要被打断狗腿的。谁愿意自己的孩子去玩一个根本看不到希望的营生呀?考个大学,找个体面的工作,这是绝大多数中国家长们最基本的想法。

怎么办?穷人既然踢不起球,那只有考虑考虑富人的孩子了,富人因为有钱,人家根本不用考虑孩子以后是否能够考上大学,有无满意的工作,人家出发点是考虑孩子的健康,那就送到足球学校或是民营的足球培训机构去学习吧,反正也不差那几万元学费的小钱,踢出名堂就使劲往里砸钱,哪天能混到国足就全部翻本了,踢不出名堂孩子身体最起码是健壮的吧,反正不差钱。于是他们有幸进入了各个足球俱乐部,不愁三餐,不愁前途,有鱼吃的猫谁还那么拼命去逮老鼠啊,更何况足球队的年薪是一般人伸长脖子也难看到的数字。据说董路目前就是这群孩子的领路人,但你又能培养多少的孩子呢?一个优秀的国家足球队,需要有规模宏大的足球小基石在下面支撑着,这样才能细水长流,源源不断。

有人会问了,那么象冰岛那么点小的国家,组成的国家足球队员竟是来自牙医,售货员,公司职员,政府干部等五花八门的行业拼凑起来的“闲散人员”,为什么多次都能踢进世界杯?那是因为人家的父母在孩孑小时候就没有为孩子的前途像国人今天的这么操心,人家是顺其自然,充分释放孩子的“野心”,该学学,该玩玩,大家把踢足球当成是一项健身的运动,没有人指望它能有口饭吃,所以踢的人很多,可以说是全民运动,等到世界杯时,他们就会把全国各行业踢足球的尖子集中起来,集训半年,当然谁在场上踢进了球,那奖励的现金和实物也是他终身难忘的,世界杯过后,球队就解散了,各人还是回到自己原来的工作岗位上,所以为了人生这次难得的机会,谁都想拼了命的为国为己疯狂一次,因为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了。

所以白岩松说,足球运动也应该是娃娃的运动是对的,绝大多数孩子从小都不踢球,你想从那有限的矮子当中选出几个将军来,是多么的困难哦,董路喷白岩松是井底娃,可见你对你手下那几个娃娃兵,是多么的自信哦。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目前,你眼上就有一枚树叶在贴着。白岩松曾说过,好想为中国足球队哭上一次,并不是输球后的气愤而哭,而是拚尽努力后的无奈而哭。但目前,国家男足始终没有给过球迷这样为之而哭的机会,他们就是那么任性的坚持着,我们又有什么办法呢?

提升中国足球,真的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一是家长从小对孩子思想教育的转变,二是如何扼制房产开发商对学校大量的侵占夺地,有的学校不要说是足球场了,蓝球场都凑不起来了,沒有运动场地,如何从小锻炼?三是降底国足年薪,使他们有危机感,离了足球,你啥也不是。我知道发了这篇,被骂是肯定的,就看什么样的人来骂我了。





江南水乡


白岩松老师没有说错啊。他一直在为中国足球的整体现状说最真实的话,也是最敢说的人,不能因为董路带了一支名为“中国足球小将”的球队,全国各地选材,就可以认为白岩松老师“无知和浅薄”。

要比青少年足球,巴西、日本是最好的例子吧。巴西的经济并不算特别发达,作为金砖四国之一(现在应该叫金砖国家了),巴西的贫困人口依然很多,还处在发展中国家行列,足球是巴西上下疯狂热爱的运动。早在五年前,巴西足球人口就超过了2600万,其中有多少贫民区的孩子梦想踢上职业足球,在街头巷尾赤脚磨炼自己的足球技艺,很多电影大片当中都会给出不少于一个的镜头,以证明这是在巴西。而街头巷尾有多少名球探,一面正常打工上班,一面为了挣到微薄的推荐奖金,同时为很多家足球俱乐部效力,因为有可能孩子甲这家俱乐部看不上,但是那家俱乐部却看得上。

中国可没有这样多如牛毛的球探。这也说明,中国足球人才的配套市场,是非常不完善的。也许国内踢球的孩子比巴西多,但是没有人发现,又有什么用呢?董路无疑是在全国各地选材,我不否认他很辛苦也一直在付出,但一个董路能和巴西超过10万的球探相比嘛?也许有人要说,国内有体校、足校,现在业余足球教练也很多,拜托,体校足校能覆盖多少青少年?巴西的足球俱乐部超过两万个,这还是几年前的数据,而中国的体校和足校从来没有超过两万所。

至于中国的足球人口,中国没有哪一家机构每年都去仔细的调查和统计,当然也谈不上得出一个较为明确的数字。特别是青少年足球人口,统计这样的一个数字,需要跑多少个城市,付出多少人力物力,很轻易就能想到。如果没有厚实的基础,统计出来的数据又怎么能真正反映中国青少年足球的现状呢?

日本是不折不扣的发达国家,足球也是他们一直在不遗余力扶持的项目。2018年1月,全日本高中足球锦标赛共有48支球队参赛,而他们产生于全日本的4093所学校,也就是说,获得参赛资格的48支球队意外,还有4045支球队被挡在门外。2012年的数据,中国普通高中有15681所,但是真的能找出4093支经常在一起集训和踢球的高中球队嘛?

找不出来。

白岩松老师今年50岁,他的本职工作是社会新闻调查记者,他对中国足球现状的了解其实就是对中国社会现实的了解,都是他到各个大小城市采访时得出来的结论。所以足球从来就不仅仅是一个体育课题,而是包含了教育、竞技、社会人文在内的综合性课题。我不否认董路也跑过国内很多地方,但他是不是回避了很多非常现实的问题呢?

最后我想说一个事情,是我很久以前从外媒看来的报道。1991年,日本J联赛的创始人川渊三郎先生担任日本足协技术委员长,第一件事就是对当时的日本国足主帅衡山谦三开刀,将他解聘,招聘荷兰人奥夫特担任日本国足主帅。他和之前的日本足协主席野津谦则都对奥夫特讲过同样的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这样的:“主教练先生,你执教日本国家队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不用有任何的顾忌,可以排除一切阻力,如果有人阻碍你的工作,我们负责来解决所有问题。”

日本足球改革和中国足球改革差不多是同一个时间起步,别人的胆识和魄力,使我们所不能相比的。在国内,别说从教练到官员做不到这一点,就连白岩松老师说句真话都要被批驳为无知和浅薄。到底是谁无知和浅薄,谁又回避了根本性的问题呢?一目了然了吧。


李暘看球


白岩松对中国足球的评价,也在随着时代不断在变。早年他最著名的是国足缺少文化论。论据就是巴西足球名宿苏格拉底是大学教授,所以才踢出优雅足球。且不论苏氏身为教授水分几何,按此推论,国足每人都硕士博士毕业,水平就上去了吗?也未必。所以白氏这观点权当一笑了之。而如今岩松作为足球编外评论员的名气越来越大,大有下里巴人,和者上千的味道。因此白氏更是信口开河,指东打西。最新评论是针对关于各级国足参加联赛的设想,被白氏三寸不烂之舌驳得体无完肤。然岩松毕竟不是桃花源中人,并非只知秦汉,无论魏晋,其所言不外是隔靴搔痒,针砭非在痛处耳。今有姓董名路氏,掀起对岩松批评的批评,有一定合理性。大家都来论战,对于关注足球,对于破解各级国足十五年未入世界级比赛的惨状,未尝不是好事。


非孟勿扰


名嘴白岩松又开始喷国足了,谈到中国足球的现状时曾这样表达自己的观点:“一个国家队的最佳年龄,是26到30岁,那二十年后,也就是今天6岁到10岁的孩子,二十年让你觉得特乐观,二十年后肯定行了,我一说到今天6到10岁,你马上表情凝重了。所以,因和果,种豆得豆,我没想那么多,但是真应该想想,今天6到10岁的孩子,他们在踢球吗?”

白岩松喷国足堪称“名嘴”,球迷们都知道国足白斩鸡整天拿着国家给的大钱混日子,而在场上的表现十分不尽人意,这让球迷们对国足充满厌恶之情。国足先是遭到央视名嘴白岩松“只剩中国足球没去世界杯”的调侃,之后又遭遇了台湾媒体的“白斩鸡”言论,还有脱口秀达人黄西的“解散国足”,笔者是真的替国足感到羞愧,当然也十分支持这些“名嘴”们的说法。

而这些言论,某某某表示不服,一调侃国足就开始反驳,在笔者眼里某某某只不过是国足的马屁虫,球迷们知道黄西调侃国足是遭到国足反驳,董路只不过是被吓怕了,笔者想对董路说:你就算惹不起,你也别当马屁虫!

惹不起国足就闭紧嘴,他们调侃国足的言论都是球迷们的心声,别只骂他们,有能耐骂他们身后千千万万的球迷们啊,董路——马屁虫一只!


看台远端


白岩松说中国当前6-10岁的孩子在踢球吗?其实他真正想表达的是中国真正提球的人少。中国人口众多,但真正的足球人口基数很低。整体的足球发展环境令人堪忧。



董路把白岩松的意思理解错了,他理解成了中国目前6-10岁的孩子基本没有踢球的了。董路为何这么敏感,因为他就是“中国足球小将”的创始人,董路所接触的的圈子里,确实6-10岁的孩子踢球的很多。但在全中国范围内,这也仅仅是一小部分。白岩松说的没有错啊。


董路还说了坐在空调房按键盘耍嘴皮子,能知道多少人在踢球?是,董路你创办中国足球小将,费了很多精力,这个确实给你点赞,但你不能因为这就全盘否定别人的想法和认知,而且还是白岩松说的事实。这到底谁无知啊?

还说白岩松充满了井底之蛙的无知和浅薄,确实有些失礼了。你有时候快人快语,不假思索,都没关系。但作为公众人物在微博这样的社交平台公开声白岩松,有些不妥。白岩松是何等人物,他要是井底之蛙,那我们岂不是都成井底之蛙了。之前董路曾因为关于“解散国足”的事件怒怼过黄西,之后他也是遭到很多网友的反击。这次估计董路又逃脱不了被嘲讽了。


浮夸了球


我觉得评论一件事情,先有基本原则,后才有逻辑。基本原则就是不了解一件事情,不要轻易下武断的结论,没说不让你评论,言论自由,网上发言成本如此之低,就更不用说了。但是作为公众人物,言论有影响力,更要字斟句酌。

如果说6-10岁的孩子踢球少,这个判断,先不讨论踢球孩子少是不是导致中国足球水平不进步的原因,这个"少"首先没有给出具体的数据,其次也没有同其他国家做横向对比,或者给出中国的历史数据对比,所以这个结论本身就缺乏依据,没有数据支撑的。

再者,关于足球水平与踢球人数的关系(N→L),可能是正向的,但影响足球水平的因素众多(A,B,C,N…→L),就意味着提高足球水平的路径也是众多的(A,B→L或者C,N→L)。哪种路径合适,就要看中国的大环境了,不可能面面俱到,让每个因素都是最优。确实有具体案例可循:冰岛6-10岁踢球孩子数量远少于中国,但是冰岛进世界杯了。

要提高踢球的人数,没有错,但是这个的影响因素也太多了,大到社会,文化,政治各个方面,小到家庭因素,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而董路更加提倡一种更快的路径,也类似于徐根宝模式,就是精英教育。踢球孩子的数量已经足够支撑选拔出有一定数量的有天赋的孩子了,更重要的是球员整个培养体系和模式,探讨如何保证有天赋的孩子能踢出来。中国踢球的孩子少,与中国足球缺少球星也有关。足球小将这一模式,董路也不确定能不能培养出球星,它更多的把足球看作一种教育,使孩子保持对足球的热爱,同时性格,人品各方面有所成长。据我了解,加入足球小将的孩子,不需要签约,也没有培养费用,家长有主导权。孩子广告所得乐播和董路也丝文不取。乐播赛事组织费用和盈利来源于企业赞助和投资,这一点乐播能获得腾讯的投资也可以验证。

中国足球怎么才能提高,如果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相信会有很多条路径。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之于中国足球,我觉得我们大部分都是外行,我们做得的判断,会忽略很多因素,也容易过多强调一些因素。

好的决策或评论,或者好的决策者或评论者,必定对这个行业有更深刻的理解,化繁为简,找到相对正确的路径。如果只是停留在抱怨和评论,确实是多说无益。鲁能足校的青训模式,徐根宝模式都已经被证明是有一定效果的,即使还会有很多不足。而"足球小将模式"的效果还需要时间的检验,现阶段确实走在相对正确的路上。如果把它看作产品,这一点从家长的好评反馈和日益增高的关注度也可以证明。

以偏概全或者高屋建瓴的评论都不是解决具体问题的好方式,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会更支持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