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米颠覆了很多暴利行业?

何以解忧O唯有杜康


为什么小米颠覆了很多暴利行业?

性价比,这就是小米颠覆暴利行业的主要原因!小米最近上市的互联网空调,和董明珠格力较起了劲。小米的行业涉及到方方面面,更牵扯到传统暴利行业——白酒行业,来了个小清新的谷小酒。

为了money!

小米为什么要颠覆很多暴利行业?因为money。暴利行业的特点显而易见,就是通过最少得资金,获得最大的利润。

比如传统行业白酒,要知道白酒的“十倍定价法”,即商品零售价是酿造成本的10倍。所以,可能定价19.9元的谷小酒可能成本1.99元。



所以,踏入到暴利行业,小米明白这是赚钱得最好方法。

小米生态链

小米插足各种暴利行业的原因,就是要建立一个小米的生态链,这个生态链里会有众多产品组成。

包括我们现在在小米官网看到的家电类产品,电饭煲,煮汤锅,电磁炉等等。更有电视,平衡车等诸多产品。

这是为了让小米成为一个生态链,让小米和用户惺惺相惜,最后小米即使发展出现瓶颈,也可以凭借生态链,让小米能够不被市场淘汰!

总结

所以,小米在和暴利行业抢食,这种行为直接导致小米颠覆了暴利行业。未来,它会做更多的尝试,可能国内行业接受小米的挑战!


LeoGo科技


应该说小米进入的领域都存在暴利行业,不然这么低的价格哪还能赚那么多钱?

行业获取暴利的原因是什么?作为一个企业如果要生产产品,那么成本有研发成本、扩展市场的经营成本,盈利的同时仍需将一定的利润用于周转和周而复始的研发——经营——资金周转。

也就是想要吊大鱼就得放长线,而规模越大风险越大。所以企业要扩张领土首要解决的就是资金,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行业需要用暴利来支撑。其实就产品的生产成本来说是很低的,比如超市的陶瓷14寸的大碗成本只有生产成本只要几块,化妆品行业更是如此,兰蔻的小黑瓶成本五十上下……

所以我们会看到小米看似火得只有手机,其实在很多行业渗透:

比如空气净化器,小米能卖899元。本来空气净化器进入我国市场就较晚,而且早已被行业内的巨头分割,价格一直都是巨头引领着(其实每个行业都一样),结果小米不按套路出牌,杀出了一片市场。

再比如眼镜行业是目前普遍公认的暴利行业,品牌太阳镜的利润甚至可以达到百分之五百以上。就连很多高端平台代工厂其实就一家在做,这利润……结果小米来了个定制版ts偏光太阳镜99元。

所以先不说有没有人买,毕竟有品牌效应在里面,但是小米能够用普遍低的价格给用户较高或适中的体验,就这点上就已经很不错了,总比卖得又贵、货还不好强吧。


镁客网


1、不太同意这个标题。小米有颠覆很多暴利行业吗?其实没有吧。就说手机行业,仍然是苹果利润最高,三星华为次之。还有OPPO,VIVO。小米手机主要偏中低端,在中高端没有竞争力。如果非要说颠覆,小米可能就是颠覆了中低端吧,打败了乐视、360。其实去年小米能够复苏,乐视的崩盘,也许是一个因素。

2、商业世界里,高端品牌和低端是并行的,主打不同的用户群。也就是说,小米是和苹果华为等高端机是并行的,并没有谁颠覆谁,活的都很好。如果非要说颠覆,估计主要是给小米用户群心理安慰吧。

3、小米真正厉害之处,是在营销环节方面。确实超过其他厂商。但其实是商业模式的创新。这是中国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选择创新的路径。但在真正的技术创新方面,其实并不强。但这个不能苛求小米,行业发展阶段使然。待小米通过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强大以后也会走上技术创新的路子。比如现在要做自己的芯片。

4、但小米现在走的低性价比路线,可能影响自己做技术创新的速度。因为技术创新需要大投入,研发费用都是大开支。低性价比的另一面,就是低利润,这个会影响自有资金的积累速度,也就会影响研发的投入。苹果虽然暴利,但人家的研发费用支出也是高投入。暴利并不是贬义词,因为有好的技术,好的体验,因此享受暴利,这是对技术创新的奖励。

5、通过小米手机,扩展到其他产品线,都是同样的道理。小米要小心,别真的成为一个百货公司?


寡语2018


现在,千万别把小米看作是一个做手机的了。

不管是在小米的线下门店,还是小米一直以来比较强势的线上渠道,除了小米手机、小米笔记本,还有小米手环、小米音响、小米电饭锅、小米平衡车等等。

小米真的从一家手机企业,变成了比较有逼格的、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杂货铺”。

以前有个段子是这么讲的:小米除了手机,都特别好用。当然了,这是玩笑话,现在的小米手机也解决了之前的诸多问题,变成了流畅单品。

为什么小米能做到:1.小米通过手机这个主要产品,完成了品牌价值、用户关系、销售渠道、供应链关系的构建,后面不管做什么,成功的可能性都会大大提高。

2.大单品战略。小米生态链企业,大多遵循着小米手机的产品序列风格,往往一两款做到极致的产品,就能收获消费者的喜爱。

3.在各个细分门类中复制互联网思维,专注、极致、口碑、快,无处不在。

小米最近做白酒引发了大量关注,接下来,小米肯定还会进入更多细分行业,进行更多地颠覆。


斑马消费


实际上,在我看来,小米的赚钱之道可能并不在于手机。

1

小米的业务有几块:智能手机业务、互联网业务和生态链业务

智能手机业务,也就是小米手机的出售,这部分目前是小米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但个人认为这可能不是小米利润的主要来源。

根据目前的小米的公开信息可以预测,小米手机2017年出货量预计在9000万台,那么收入就是900亿左右(简单估算)。

互联网业务,也就是小米通过智能手机获得流量的入口,通过互联网服务赚钱,具体来看,包括小米的游戏、应用平台等各个方面。

要知道,对于小米智能手机而言,这一块的想象空间,还是比较充足的。

生态链业务也就是以小米为核心的产业链上的项目和产品,当然更多的以战略入股为主。

2

实际上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

目前小米预在18年下半年上市,估值2000亿美金,这对于硬件公司而言,这个估值是非常高的,但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可能就没有想象中高。

小米通过智能手机获取流量后,可能有两条变现途径。

一个是基于智能手机的应用分发、数据监控和数据价值的变现,当然从小米枪战、米聊等APP可以看出,这是小米的重要布局之一。

另一个是生态链,自然有手机的入口,那么通过手机来实现智能家居的路径的控制可能未来是一个方向,所以这也是条变现路径。


芝麻想法笔记



这个问题我在之前发布的文章《中国的新首富要来了,雷军伟大的梦想正在照入现实》中说过:


雷军一开始做手机的时候,就打算颠覆整个手机制造业的生态链。


雷军和周鸿伟是很好的朋友,所以雷军有这个想法这件事其实也就不难解释了。我们来看看周鸿伟的发家史是从360免费杀毒开始的,那个时候国产杀毒还停留在传统杀毒厂商通过推出付费杀毒软件来保障用户们的电脑。所以他们的思想层面还停留在营销战,你有八大功能,我有十大亮点。


所以周鸿伟的360免费杀毒软件横空出世相当于是对这些传统杀毒厂商的一次降维打击,因为360玩的根本不是传统模式,人家不靠杀毒软件赚钱,而是通过这个免费的软件来垄断流量,通过垄断的流量来变现。


互联网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当你把流量垄断以后,你就是上帝。

-沃滋基硕得



雷军的玩法是一样的,硬件的利润不到5%,有人会感叹小米真是一家苦逼的制造业厂家,但是我想到的是这让别的硬件厂家根本没有活路,因为小米根本就不是通过硬件来赚钱的。小米通过硬件和小米生态笼络了大部分的忠实用户,请注意我这里的措辞,是用户而不是消费者。因为消费者只会消费一次,但是用户会长期驻留在你这里,复购率要高得多,而且会对这种生态和产品产生依赖。相当于在流量端掌握了话语权,这玩法可就多了去了。


这让我想到前几天非死不可的ceo扎克伯格在出席听证会的时候,一个参议院的老头问扎克伯格:既然你们的软件是免费的,那么你们靠什么来盈利? 扎克伯格一脸淡定的回答道:我们有广告(we run ads)


所以说小米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来看看下面一组数据:

2017 年,小米来自互联网服务的收入为 99 亿元,占全部收入的 8.6%,毛利率 60.2%,贡献了四成的毛利,同时,根据招股说明书,截至 3 月 31 日,MIUI 月度活跃用户达到 1.9 亿,其旗下已经拥有 38 个月活跃用户超过 1000 万的应用程序和 18 个月活跃用户超过 5000 万的应用程序,包括小米浏览器,小米应用商店,小米音乐,小米视频等。


所以说雷军是极品牛人,小米是极品公司。


雷军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手机行业,让广大消费者能够以更低廉的价格用上更优质的手机。


这也是互联网的魅力所在,所有的产品都在快速进化,快速迭代,快速升级。


后者颠覆前者,一山更比一山高,这种不惧挑战,以下犯上的精神就是硅谷精神。


互联网geek



在大家的认知中,产品定价越高越好,毛利越多越好,公司越大越好。而按照小米今天的模式来看,这些传统的商业认知都将失效——这就是小米的颠覆性。现在大家可能还不能完全理解小米模式背后的理论,那我们就不讲理论,像鲇鱼一样去搅动,进入一个行业,搅动一个行业,进而促使一个行业革命的发生。

2011年小米开始做手机,我们最大的成就不是用四年时间成为中国市场的第一,而是推动了整个手机行业的进步,也迅速提高了中国智能手机的普及率,让更多的用户更早地接触到智能手机。

2013年我们开始做插线板,以前的插线板又大又丑,30年工艺都没有进步。我们把插线板做小,做成艺术品,连包装盒都像苹果手表的包装一样精致。小米插线板上市一年之后,你看到市场上的插线板外观长得越来越像,设计感越来越强,工艺也有了很大提升,不得不承认是我们推动了插线板这个行业的集体革命。

进入一个行业、搅动一个行业的同时,我们也倒逼制造业上了一个台阶。小米生态链为了做出创新的产品,为了具有更高的产品品质,很多原有的生产制造条件不能满足我们的生产需求。所以我们会和上游生产企业一起投入研发新的工艺,对生产线进行改造,甚至有的还会投资,帮助其建立新的生产线。

倒逼制造业升级,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我们跟供应商一起沟通、设计、反复试验,坚持再坚持。如果熬不住就是放弃,但是现在熬过来之后再看,不仅我们的产品是完美的,也无形中帮助供应商完成了制造业升级的过程。

如果我们一件产品、两件产品、一百件产品都是这么做的,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改变中国制造业!这就是小米的终极梦想,让中国企业能制造出好产品。

我这个人有点儿“轴”,我们干的这件事把自己搞得非常累,还得罪了很多人。但是不打破他们的舒适区,他们就没有动力革自己的命,中国的制造业升级就是一句空话。所以不管别人怎么骂我们,我们就是要认认真真把每一个产品做好,时间可以证明我们的做法,最终改变了中国制造业。

我的梦想有点儿夸张,推动中国制造业进步,让消费者用很便宜的价格享受到科技的乐趣。不管你们是否认同,我就是要一条路走到黑,就是要做感动人心但价格公道的产品。全球伟大的公司都是把好东西做得越来越便宜。

我不奢望大家现在都能理解小米的模式,我只希望10年、20年之后,当大家提到中国零售效率、制造业变革时,记得有“小米”这么一个名字就好。

——雷军


修齐治平


把小米理解为当年的“QQ”,有了庞大的使用人数基数和高粘度后相序开发了一系列周边配套产品,类似于“QQ”空间,游戏,邮箱等分支应用。小米的发展类似,只不过他提供的实物产品,定位,包装的是智能生活。

腾讯当年的一系列分支应用产品靠的是复制,收购等手段,买断,自运营,结果发现,分支应用产品太多,机构与人员越来越庞大,并且部分应用产品生命期非常短,大有青黄不接之势,后来才采取了开放平台,合作分利模式,主打爆款应用产品。

小米没有入这个坑完全赶到了正好的时间,参考,吸取了腾讯,阿里巴巴,京东,乐视等平台性互联网企业的经验,加之富士康等各类白色家电代工企业的成熟,成套的方案与相关的完整产业链,定向设计和采购,给小米节约了非常多的资源与时间,成套的智能家居产品与方案,爆发式的呈现。

当然,平台类的互联网企业都是大同小异。不过,雷军真的是集了各家之长啊!他会不会上市套利,真的很难说,毕竟,对于资本的运作来说,实际上还是为了扩大利润,具体要跟踪参考一下他的产品研发投入类型和相关比例的真实数据。打个比方:华为,哪怕是华为公开上市,也不太可能套利,参考他的研发投入类型和相关比例,应该可以证明这一点,华为至今不上市也是因为担心,资本一旦进入华为,就有可能动摇他多年以来的远大目标和战略方针,那么小米上市是为了什么?目前,只能理解为暂时不能“确定”。

企业发展的红利,这几年大家确实享受了一些,毕竟小米的部分产品,性价比确实很高。

那么未来如何?谁又能知道?以上言论,全都不过是猜测而已!仅此而已!


默老米36990507


小米之所以能成功的把暴利行业给革了命,和其经营模式是分不开的。被无数人诟病的抢手机模式,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一个环节。什么抢手机能终结暴利?没错重点不是抢手机,而是通过网络直销手机没有中间商加价。


小米模式最核心的优势归结为“系统性提升效率”。

在产品端,小米和小米生态链公司,制造出多品类产品,相比于传统公司,拥有更长、更复杂的产品线,这些产品中,既有高频消费产品,也有低频消费产品。



在渠道端,小米的这些产品组合通过线上的小米商城和线下的小米之家为主的渠道销售。这些销售渠道的特点是,“几乎零渠道成本、零广告成本,非常高效”。

在获得了大量用户之后,小米再通过互联网增值服务来获得收入。

这就是雷军一直在讲的铁人三项:硬件、新零售和互联网。通过布局生态链公司,小米在产品端有更丰富的产品品类;更丰富的产品品类可以增加用户到自有的小米商城和小米之家的购买频率;而因为渠道自建,渠道成本就更低;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后就能获得更多用户;而有了更多用户,就可以在提供互联网增值服务上盈利。

好啦如果觉得我的回答还不错的话记得点赞点关注哦


88991234567


所谓颠覆暴利行业,就是在这个行业中薄利多销,这种行为短期内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从长期来看,是很不利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1. 从市场层面来说,有倾销的嫌疑,这是违返市场规律的,是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严格来说是被禁止的。2. 过度拉低价格导致低利润,甚至亏本,在日新月异的高科技行业,缺乏资金投入科研,只知道一味地讨好消费者,造成同行跟风,拉低整个行业的科技水平,造成国内的产商只能成为组装厂,而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对国内的高科技行业来说,就是一种破坏行为。也许有人会反驳说,可以通过融资来搞科研,但不要忘了资本都是逐利的,长期的低价难有利润,资本慢慢地就会对它失去兴趣而退出。3.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小米拉低价格,别忘了还有别的厂商比你小米的价格更低,会让你小米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4. 小米的如意算盘是,通过拉低价格进行恶意竟争,先把竟争对手挤垮,然后再进入正常的发展轨道,其实每个对手都很难缠,如意算盘很难打成。5. 小米长期以来靠自媒体、水军打压抹黑对手,抬高自己,来维持市场份额,但这种基础牢靠吗?小米应该思考这个问题。6. 小米拉了国内手机行业的后腿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