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旅游城市只有桂林上榜,可是国内旅游排名桂林是35名,你怎么看?

桂林之南


现在正坐在漓江大桥旁回答这个问题,刚刚游览了桂林,也是有些了解,其实国内和国际对于旅游最佳地的评判标准确实是不一样的,国内的话更加注重旅游景点的建设和完善,接待游客能力,以及配套设施,越是国家5A级的景区,在交通,住宿,餐饮方面都会更加方便。



而对于国际推荐来说,自然风景,山山水水是最重要的标准。欧美游客特别喜欢中国的原生态山水。所以在桂林这里到处都可以看到欧洲的游客,甚至在龙脊山区也屡见不鲜。

桂林的风景就是以山水出名,而且它并不能当作景点封起来,最美的景色都是在路上,比如要看漓江最美的河段,不能去桂林,也不能去阳朔,而是它们之间的路段。

在国内而言桂林的旅游热度肯定比不上云南,海南这样的热门城市,因为旅游业发展的好,也更加受欢迎。而桂林没有像旅游城市那么多的景点,漓江贯穿,满城皆是山,走到哪里都是风景。国内跟团游多所以建设完全的旅游路线更受欢迎,城市旅游流量也大,而是欧美多背包客,对于桂林山水的喜爱肯定是更多。


塞外小野


这无足为怪。因为旅游本身就是从日常进入非日常的一种体验。外国人和中国人的旅游趋向大不同。因此景点自然会排名不同。就像拿法国大餐和中国国宴套餐相比较一样。各有千秋。东西方的人选择就会不一样。

首先,桂林的喀斯特地貌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加之气候带来的山水风光与其它地区相比有着不同的梦幻般的视觉效果。自然对外国游客的吸引力非常强。中国除了桂林以外,这种“甲天下”的梦境般的观光地太多了。但中国人知道,不一定外国人也知道。所以在评选中有可能知名度上被扣分的绝景不少。例如黄山,张家界等。再有就是交通餐饮和旅游的方式是中西方特色的不同,也会产生差别。桂林是游山逛水。很休闲。而其它几处都是需要体力的消耗的。

其次是文化深度的问题。苏杭扬州,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需要一些基本的人文历史的知识。否则看过就忘的现象非常多。外国观光者在他们回国后谈起自己的旅行印象时,常常会忘记或者记混地名与景点。而桂林的特殊景观和不太难记的地名一般都会记住。我本人的外国朋友就有这种现象。

最后我想提一下,这个排名不知道是不是西方人做的。如果让东方人或者亚洲人做的话,排名一定不同。这就是文化背景的选项差异。不需要太在意。当外国人访问中国的越来越多,游玩的地区越来越广之后,中国的游览地入选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

我个人在意的倒是国内的排名桂林在潍坊之后这一点,十分不可解。而且看排列的名次前十几名都是大城市。可见中国人的旅游市场仍未成熟。或者说是与国际旅游业完全不同的情况。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他们的非日常就是大城市。体验大城市光怪陆离的现代生活和气派的街景。看得出中国人对大城市的崇拜心理。就像几年前中国的观光客都去欧洲的大城市,而今一些游欧洲的中国常客都选择小城镇慢慢地深度游一样,随着市场客户层的变化,人气景点也会随着产生变迁。我们不应该太在乎别人怎么看我们的景观。而应该考虑我们自己应该如何保持现有的观光景点的特色不变的同时,如何适应旅客的越来越多的要求。


世界文化播种机赵莉萍


桂林的山,桂林的水,千百年来吸引着多少人为之神往陶醉。作为中国最出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口号也是人尽皆知,每年到桂林游玩的人,可以说是数不胜数,而每一个到过桂林游玩的人,无一不被眼前的景色所倾迷!

不过,柔美如画的桂林在近日的中国旅游城市排行榜中,位列第35名也是让人大跌眼镜,虽然不知这个排名的准确性有多高,或许有失偏颇,但是如今的桂林山水没有了以前的韵味,倒也是真!

小编今日整理了广大游客对桂林山水的真实感受,看看跟大家眼中的桂林是否如出一辙!当然这也不代表小编的立场,纯粹讨论:

不想再去第二次

有些景点,“不去的话后悔,去了之后更后悔”,桂林算一个!桂林排名第35名,不足为奇,巴掌大的公园也要收费,这收费那也收费,这也就算了,关键是好一点的公园真心没有几个,还收费!就从这一点出发,跟柳州,简直是没法比!

其次,拥有着“甲天下”的桂林山水,风景如画,而火车站广场的厕所却是臭味熏天,让人想吐!不得不说,在旅游服务这方面确实做得不够好,辜负了这一片好山好水!

桂林的城市规划差,景点散乱,收费高,很多历史景点其实是人为景点,失去了古老的韵味!对于游客来说,最不舒服的就是住宿环境一般,交通也不是特别的便利。按网友的原来来说,就是“上午景点坑,中午饭点坑,晚上九点坑……”,真的不值得去第二次!

旅游体验差

桂林的山水,依旧温婉动人,令人心生所望!但出门旅游是怀着一种非常愉快的心情而来,如果处处地方都不如人意那就让人非常恶心,回来后悔对同事和朋友说该地方如何如何的差,那就会给这个地方印着不好的印象,长此以往也就失去了人们心目中神圣的地位,进而噶然止步,选择更佳的旅游胜地!这或许也是桂林该思考的问题!

以上,是小编稍作整理的一些关于桂林的评语,也是此次引发热议的主要核心评论风向,仅做参考!不过,话说回来,此次的厦门,成都上榜,且排名靠前,倒也是不失所望。

成都

虽然成都近日来连遭暴风雨袭击,让人忧心忡忡,不过此次中国旅游城市排名第六位,倒也不失为一个惊喜,令人欣慰。

作为中国的十大古都之一,成都素来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拥有着丰富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再加上宜人的气候,以及安逸闲暇的市井生活,成都常年当选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众多游客闻名而来!成都的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宽窄巷子、明蜀王陵都是名扬四海的旅游景区!

2016年,成都市接待国内游客2.0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425.6亿元,接待入境旅游人数272.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2.4亿美元,全市三星级以上饭店97家,旅行社466家!

从这些数据就可以看出成都有多么受欢迎了!其次,厦门此次位列第24位,无疑是对于刚刚完成鼓浪屿申遗的厦门,又一个重大利好消息,可谓是名副其实!

厦门

诚如众多游客所言,厦门是一个很温暖的城市,不仅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更重要的,是厦门是一座很有人情味的城市,很多人喜欢这里的景,但更留恋这里的人,因为厦门总能给人留下许多美好浪漫的回忆!骑行或徒步环岛路,相拥于海边在沙滩上留下浪漫的足迹,在曾厝垵享受美食带来的满足感,这些都是厦门最普遍的场景!

所以,此次中国旅游城市排名,桂林在成都,厦门之后,排名第35名,真的是一点都不意外!你觉得呢?


传媒小蜀黍


说到旅游这个东西,不是现代才有的,在古代的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游走于各地的山水地域之间,去欣赏各种不一样的自然风景和民族风俗,这些都是旅游的最初始阶段,而延续到现在的旅游已经多元化,不仅仅局限于自然风景和民族风情,已经加入了更多的科技元素和人造元素进来,使得许多地方都是运用人为的手段把一些普通的东西改造成为一些景观标志从而经过广告宣传打出名声,而人们又有一种凑热闹的心态,所以往往会一些没有真正优势的东西强行推到高处,特别是我们国内。



旅游做为一个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在地方来说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可以拉动经济和提高当地收入的项目,是非常受到地方政府重视的,所以在全国各地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旅游景点,打着各种各样的宣传,有部分天然的,有部分人造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吸引游客,而名声宣传是很重要的,名声大噪自然就会多吸引游客,至于有真正的底蕴的地方的确不多。


什么叫做底蕴,自然风景算是底蕴之一,毕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非人力所能及的,美如画的自然风光是最吸引人的,再者就是历史文化底蕴,这也是吸引人的方面,毕竟上古流传下来的东西每一样都包含着古人的智慧和历史的沉淀,还有的一种底蕴就是民族风情文化的吸引力,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象征,大体上来说能长久吸引人的底蕴方面就是这些,在全国范围内能拥有这三样之中的一样的地方都不多,更不用说三样同时都拥有了。


一个旅游城市要得到认可,底蕴必须要有,没有底蕴是不长久的,再者就是后勤保障和居民素质,这些都包含在里面,而我们国内现在正在处于工业化进程的路上,科技水平的提高,钢筋混凝土的大路和高楼大厦比比皆是,给现在的人们带来了一种科技感的冲击,在相当一部分人的眼里,高楼大厦属于先进发达与否的标志,许多的城市都走现代科技和旅游结合的路子,而这种路子大多数适合那些地方性局部景点的地方。


像桂林市不一样,桂林属于大范围自然风光都属于景点范围,也就是说桂林的自然风景范围太广,许多地方的原始风貌不经过人为改动,保留了原汁原味,走进这些地方让人有一种融入自然画卷中的感觉,这是许多去桂林旅游恋恋不忘的原因,如果加入钢筋混凝土的高楼大厦那就破坏了这种感觉,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说桂林的城市建设几十年都没变过,感觉非常落后,事实却是不是没钱搞城市建设,而是地方的政策理念不能搞,因为一旦弄了会容易破坏掉桂林的原味。


再者为什么桂林山水甲天下,在全国的旅游排名只有30多位,首先我们国内的年轻人一代旅游的兴趣爱好的改变,现在的年轻人追求的都是带科技感的东西,喜欢那些综合实力高名声大的城市,比如说上海,比如说北京,比如说重启成都等地方,这些地方科技先进,在国内名声也大,年轻人比较喜欢这些地方,再者桂林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山水,年轻人容易产生视觉疲劳,缺少新鲜感,而在我国的旅游排名都是以接待游客的人数来排名的,而旅游人数大多数都是国内游客居多。


桂林在国际上的旅游知名度的确高过国内一些排行榜前面的一些旅游城市,因为桂林的知名度在几十年前都已经在世界上名声大噪,而国内的一些旅游城市很多都是最近十多年才火起来的,国人喜好新鲜感的东西,对于老牌旅游城市没有新鲜感,所以在吸引国内游客上面反而比不上新阙起的地方有吸引力,但是在老外眼里就不一样了,因为国内在国际上面有知名度的景点也就那几个。

而老外评选的东西比较注重原始风味和历史文化以及风土人情这些东西,光这几点就已经把国内大多数城市给排除掉了,达到条件的城市也就三五个而已,这也是为什么按旅游来说北京西安和桂林在世界上比较有名的原因了,毕竟国人的喜好和老外的眼光喜好不一样。为什么桂林山水甲天下称为国际旅游城市,而其他的没有这个称呼,北京是首都是历史文化名城,西安也是历史文化名城而不是国际旅游城市,因为景点的原因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景的区别,而打造旅游城市为主的都是以原始风貌的自然风景为名片,而且还是地方性整个区域的才行,必须要有拿的出手的景点,小范围的不足以代表。


无法超越的足迹


“桂林山水甲天下”确实是这样,桂林有好的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有少数民族古老文化;这是一大优势,也是国外人愿意去的原因。但是,桂林的基础设施相比较国内其他一些优秀的旅游城市就差一些,这也是事实,所以排名就低。有一点,桂林的空气非常好,在那里购置栋养老房还是可以,哈哈,个人观点。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5a9b001255767d1818ef\

涛哥音乐旅行


第一、我不知道题主说的“世界十大旅游城市只有桂林上榜”是从哪看到的,据我所查,很多国外机构对于世界旅游城市的排行榜,进入前十的基本上都是中国香港,我不知道题主是从哪个国外无人问津的街头小报看到的结论,还是单纯为了提问题而硬生生捏造出来的谎话?据我所知,在国外,光北京和上海的知名度绝对就要远远高出桂林N个等级,外国人到中国来旅游,必定首选北京和上海,什么时候轮到“只有桂林”了?莫名其妙。

第二、外国人跟中国人的口味本来就不一样,你觉得臭豆腐好吃,外国人觉得臭豆腐是狗屎,中外文化的差异会造成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都会差距甚大,稍微有点脑子的人应该都想得到吧?这不需要我来教你。而且外国人旅游和中国人旅游关注的重点本就不一样,中国人喜欢吃吃吃、买买买,而外国人更注重特殊的旅游体验,至少人家不会像中国游客一样,看到免税店就走不动路。

第三、在中国的旅游城市,相关从业者对国人和对外国人的嘴脸是完全不一样的,你讨厌桂林,觉得桂林不好,很可能就是因为你是中国人,“宰熟不宰生”,说不定人家对外国人可好了呢!你自己想一想,如果你在大街上摔倒了,还有一个外国人在大街上摔倒了,你觉得路人更会关心谁?你的自行车丢了,还有一个外国人的自行车丢了,你觉得谁的自行车会更快找回来?难道你心里还没点数吗?

最后,桂林美不美?美!毋庸置疑,提到国内旅游,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每一个中国人都能脱口而出“桂林山水甲天下”。大家不要为黑而黑,桂林不管在任何榜单上排名第几,都绝对是中国旅游城市行列的第一梯队,有本事先把你自己家乡的旅游业搞得超过桂林再说,有本事把你家乡的风景也印上人民币,否则不要在这里酸葡萄心理。

我不是桂林人,也不是广西人,我只是看不惯有些人没事就在这里搞挑拨离间的事,无聊!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态度的旅行家。


刘小顺


都说中国人喜欢做表面功夫,

看来桂林,是不是将此句话,贯彻始终了呢?

现在社会都讲究:反差萌!

尤其在身高差距大、体型差异不小的情侣间。

但是这种“反差”出现在旅游城市,

一切就显得不那么美好了!

全世界外国人封为“世界最美河流之一的桂林漓江”,美国许多总统做“代言”的桂林,逐渐在世界旅游城市上榜,可见此处是外国人眼中来中国,必去的地方之一!

反观桂林在国内如何?

排名仅仅是35位,连前二十都没上。

桂林是否执着于在国际的公关宣传,忽略了基础设施服务的落实与监督了呢?!

旅游乱象频出:

2017年3月,新疆姑娘在桂林游玩,拒绝下车购物,被导游恐吓,并阻挠拍摄,扬言:“我叫你滚下车、再照我把你手机砸烂...”

2017年5月,央视财经频道《消费主张》节目暗访曝光:桂林旅游市场的“诱骗消费者”、“低价不合理游”...

与此类似的旅游陷阱还有很多:

游客们无不是匆匆走完景点,大部分时间在购物或赶路,其中合同里所包含景点如:月亮山和十里画廊,只在大巴上匆匆看一眼。

你以为合同中只签了1个购物店,就去一个?导游会在车上推销,游客会被带进至少两个购物,不去?甭想上车或下车!

看看网友们是对桂林旅游乱象,做出的愤愤感慨吧!

游玩桂林后,也仍有不少人给予正面的支持与评价。

但这并不是,桂林有可以止步不前的借口!

俗话说:“一颗老鼠坏了一锅粥”,继续容忍旅游乱象的出现,必然会给作为桂林支柱的旅游产业带来致命伤害。

只有将这些“乌烟瘴气”扼杀在摇篮里,才能防止桂林步入丽江、三亚的后尘。

走的更长、更远!


沐橙籽


作为一个在桂林呆了很多年,也学习旅游的人来说说我的看法!



大家争论的焦点就是中国排名桂林排35,在世界上的排名却是前10,差异为何如此之大? 其实不同纬度考核,是造成这个差异的主要原因!

国内的排名主要看年游客量和旅游收入,其实如果大家学过旅游基本知识就能知道,什么样的行为被定义为旅游?百度一下是这样解释的:“旅”是旅行,外出,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即为达到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二者合起来即旅游。



看清楚了嘛?只要离开生活地去异地,你就算是旅游!不管是真的去旅行,出差,探亲,甚至是上大学,春运回家,你都会被认为是旅游!都是旅游行为!

所以对于中国来说,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肯定是人口流动性很大的目的地,肯定在各方面数据方面都会显得很大,懂了这个道理你就知道桂林为什么在国内排名35了!因为桂林的游客数90%都是纯游客,其他因素和目的的并不多,而北京上海,60%以上是出差,探亲访友和参加展会的目的!

而世界旅游组织评选的旅游城市,是根据旅游城市的知名度,旅游资源的观赏价值,旅游区域的覆盖范围,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还有游客数,国际游客数,旅游收入作为衡量指标;



在中国,能够满足以上指标,且获得高分的非桂林莫属!桂林旅游资源的覆盖范围,景观的规模和大气程度,国内鲜有可以超越的,光是从桂林到阳朔的百里画廊,世界上也极少有如此大规模的景观带可以欣赏!

桂林旅游类型的丰富度也是数一数二,除了看山看水,还有各种溶洞,田园风光和美丽传说故事,真正的三天三天都看不完,这也是桂林每年可以吸引大量国际游客的地方!外国人来中国,他们会来西安看历史,来桂林看山水,却不一定会去三亚看阳光沙滩,去厦门看鼓浪屿,所以从景区知名度和国际化来说,桂林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很高的!



最后,那些批驳桂林城市建设不好,高楼不多的人,我只想说,中国人口众多,没有一个景区和旅游城市足够完美,哪里都有需要提升和改善的地方,对一些包容!但是,你是去看山水又不是去定居,你不需要天天呆市区啊,如果都是高楼大厦,现代化的桂林可能和美丽的自然山水就不那么融合了;我们还是希望桂林原生态一些,那样才有融入感,而不是和其他城市一样,千篇一律的摩天大楼,如果真是那样你会觉得到桂林和去上海一样,那旅游还有什么意思呢?


旅游那些事


个人认为和知名度有很大关系,桂林山水经过长期以来各种文学描绘、电影、旅游等方面的宣传,闻名天下,俨然已成为中国喀斯特地貌风景的代言人,成为海外游客来中国旅游的必然签到打卡之处,因此在国际评选中自然而然地进入候选名单。

而喀斯特地貌也是中国地理环境形成的独特自然风光,国外景色不乏大山大水,却鲜见阴柔之美的桂林山水,故而为他们稀罕,深受国际旅游的认可。


中国地大物博,风光无限,个个出挑优秀,比桂林山水有气势的自然风景胜地比比皆是,在国内反而不突出也不奇怪。

而且国内拥有大量喀斯特地貌的地方还有云南石林、广东英德、肇庆七星岩、贵州荔波、重庆武隆、金佛山等地,国人已见惯不惯,只不过这些地方都名不经传或者根本不为人知。

当然,不可否认桂林山水相对也规模宏大、景色集中、风光更为秀丽,自古以来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说,所以成为中国喀斯特地貌代表不足为奇。

桂林经过长期以来的旅游打造,旅游设施设备配套也十分完善齐全,从而为世界推崇。
更多旅游轶事,个性美食美宿,敬请关注崇尚慢旅行的SophyJiang慢旅绘。


SophyJiang慢旅绘


小学语文课本中一篇《桂林山水甲天下》,让世人知道了这个美丽的地方。的确,镜头中的桂林,山清水秀、烟波浩渺,令人无比向往。不过,正如题者所说,《2017中国旅游城市排行》中,桂林只名列第35位,这座“世界旅游组织推荐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源于低于大家的预期。其实这个排名,是媒体根据国家旅游局等相关单位发布的数据以及综合旅游人数、旅游收入、旅游业比重、交通便利等几个方面,统计的出来的排名。不能说不准确,但是仅从部分数据进行分析,稍显片面,这就像中国评定五星级酒店,只考虑硬件,而忽视服务和管理一样。

每年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排名,我随便查询了一下,《2017年中国最具特色旅游城市排行榜》桂林排名第10位,《2017年国际游客最心动的中国游客名城排行榜》桂林排名第14位,《2017中国最热门的50个旅游城市排行榜》桂林排名第39位,还有《2017全球旅游城市100强排行榜》桂林在全球名列第86位,在中国大陆地区仅次于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珠海之后排名第6。可见不同机构和组织,因为不同的评判标准、统计方式、数据分析、排名目的、喜好程度和文化差异,得出的排名会千差万别,像在世界旅游城市排名靠前的珠海,在《2017中国旅游城市排行》中排名为50。

我们不能否认“桂林山水”之美,这里有自然风景,有人文风情,有历史文化。“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桂林无瘴气,柏署有清风”、“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因桂林山水而陶醉。20元人民币将漓江山水作为背面图案,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将举办地永久设在桂林、众多奢华酒店和小型精品酒店选址桂林,可见桂林魅力的独特。不过,桂林的发展却没有像大家认为的“甲天下”,反而出现了发展瓶颈。

一方面,中国旅游大开发,让很多曾经不为人知的美景逐渐进入人们视野,成为旅游新兴力量。像桂林引以为傲的喀斯特地貌,就多了像云南的罗平、贵州的兴义和荔波、重庆的武隆等的竞争。这些新兴的旅游目的地,或是因为开发的比较晚,或是游客稀少,逐渐被新一代的游客追捧。

另一方面,作为中国最早开发的旅游目的城市,过度依赖传统的“门票经济”,过早、过度的商业开发,破坏了原始了风情,甚至带来了“低价团”、“黑导游”、“门票贵”、“乱收费”、“服务差”等负面新闻,甚至成为“不去后悔,去了更后悔”的典型,让很多游客乘兴而来,失望而归。

以上两点,可能是“桂林”优势不再、声誉下降的原因,最直观的反映就是旅游城市排名比较低。

这也是很多老牌的旅游城市和旅游省份面临的问题。如何推进旅游产业的转型,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以更大的视野和格局谋划未来发展战略,这才是它们需要考虑的,而不是墨守成规,固守着原来的“金字招牌”。排名并不重要,但是如果大大低于预期,那就是一个“警告”了。

任何关于斯里兰卡的问题,欢迎向我提问,我是“最懂兰卡旅行的人”:斯里兰卡小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