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为什么后期会变得昏庸了?

张野禅


历史上的孙权的人生可以的划分为两个阶段。称帝前的孙权的表现是个宽厚大度,处事明智的君王;而称帝后的孙权则是一个残忍而腐化的独夫。陈寿在《三国志》曾经如此定义孙权:

“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

可见其多疑、霸道乃是天性。而非是权力的腐蚀。因为孙权在三国的君主中间可以说是最幸运的一个,几乎是生而为王。所以称帝与否并不能对孙权本身的性格做出什么改变。而孙吴本是一个割据势力本无资格继承汉室的衣钵,僭号称帝也只是为了不在与季汉和曹魏打交道时矮人一头。加之他们本来就是一个地方性政权,所以也没有北伐中原这个负担,只要能够维持住自己的基本盘就不错了。孙权变化,或者说不再掩饰自我的根本原因在于形势的变化。


閻立本繪 历代帝王圖•吳主孫権

本来孙吴的根基是联合政权是孙氏一门与类似于周家、陆家这样江东豪门的联盟,所以孙氏一门在创业之初,在谨慎地处理好彼此之间的关系时还要对付刘表、曹操等外敌的威胁。故称帝前孙权的主要责任就是团结境内各大豪门,之后再开发江南或抵御外敌。而当称帝之后,孙氏的地位业已稳固,与魏、汉之间也达成了均势,暂无外忧。此时的孙权觉得自己已经忍让多年,可以乾纲独断一回。于是开始暴露其本质。比如在吴王时期就因为一时之怒差点拿老臣虞翻杀一儆百。《三国志•虞翻传》:

“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末,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不持;权去,翻起坐。权于是大怒,手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惟大司农刘基起抱权谏曰:“大王以三爵之后手杀善士,虽翻有罪,天下孰知之?且大王以能容贤畜众,故海内望风,今一朝弃之,可乎?”权曰:“曹孟德尚杀孔文举,孤于虞翻何有哉!”基曰:“孟德轻害士人,天下非之。大王躬行德义,欲与尧、舜比隆,何得自喻于彼乎?”翻由是得免。权因敕左右:“自今酒后言杀,皆不得杀。”

这时孙权还好,忍了下来。后来终于还是把虞翻给流放了。

但这虞翻仅仅是个文官,不是拥有世袭领兵之权和大量复客部曲的豪门,对后者孙权是又用又防。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处理朝廷与豪门间的矛盾,比较常见的是季汉诸葛武侯或曹操那掺沙子式的抑制发展,但是孙权却因为长久的压抑担忧而变得异常激进。他比如任用酷吏吕壹,委以中书典校之职,四处搜集大臣的犯罪证据,加以杀害。后来就像所有的酷吏一样,吕壹开始凌虐重臣亲贵以测试君主对其信任程度(比如整肃丞相顾雍和驸马左将军朱据),这种探试惹怒了孙权,同时由于陆逊也上表力谏,所以孙权就做顺水人情,将吕壹处死。而此后孙吴的君臣关系也越来越恶化,直到孙皓时期全面爆发。

此外继承人问题也让孙权变得更加残暴。自汉延熙四年(吴赤乌四年,241AD)太子孙登薨,年及花甲的孙权不得不面对继承人问题。他先立孙和为太子,但却又宠爱孙霸,封其为鲁王。其用意于是以鲁王孙霸制约太子孙和,防止太子势力太大,挑战父皇的权威,这一幕在魏晋南北朝及隋唐一次次重演,一次次失败,因为谁无法掌握住这种微妙的关系,比如五胡十六国时后赵石虎用石韬制衡太子石宣,结果太子石宣杀了石韬,石虎又杀了太子石宣全家。 于是孙吴大臣们也被迫站队,两宫之争持续了近八年都没有结束。而本应该做出明确的选择的孙权把责任全都推给了儿子们——将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一个废为庶人,一个赐死,对两派主要大臣全部贬抑、诛杀甚至族诛。经此一乱,孙权的权力虽然加强,但孙吴内部却是元气大伤,此后孙权又立冲龄孙亮为太子,以便继续大权独揽,更是给孙吴日后动荡的政局埋下了隐患。


梅花山 呉大帝孫権陵


陳大舍


这个问题要从三个阶段来言,分别是:孙吴的崛起、孙吴的外部矛盾,孙吴的内部矛盾。这三方面是环环相扣,剔除任何一个方面,都属于断章取义。故而,此问题太大,只能粗略来言。

第一个方面,孙吴的江湖是孙策打下来的!皆知若想统治一个旧有江湖,则必须要触动其固有势力。孙策的征伐过程,便是这个过程,比如陆逊。其家族是庐江陆氏,在孙策攻打庐江时,其家族老大陆康,便是战死的.....

而孙策在江南的推进,不可避免的继续要对这些固有势力,进行打击,不然他无法统治这个江湖,代价便是,孙策最终死于许贡的门客之手。

所以这一方面,我们可以视之为:霸道阶段。以杀戮和反杀戮为主要矛盾。当一方稳住后,占据强势后,再若这样霸道下去,必会顷刻土崩瓦解,这是历史必然,非人的意志为转移。

所以孙策的死,其实是一个导火索,马上江东的江湖,就又要血雨腥风了。但此刻,孙权上台了!这便进入到第二阶段。

孙吴的外部矛盾:孙权上台后,立刻转变哥哥孙策的许多做法,开始跟这些江南土豪势力合作,让利,缓和矛盾,大家有财一起发,不必再打打杀杀了。期间张昭的作用最大!但这时发生了一件事,便是曹操来了,矛盾点一下转移为外部,当时几乎江南土豪势力,都要投降,张昭从当代言人,但孙策的旧部,周瑜、鲁肃等外来势力,都要战。

孙权最终选择了战斗。如此,外部矛盾成立,在跟曹操赤壁大战的同时,孙权也巩固了自己的权力,随后的跟刘备集团(关羽)的荆州问题,哪怕后来的夷陵大战,这期间孙权可谓英明神武对不对?其实,这是内部矛盾在外部重压下,形成合力的结果。

在曹操、刘备死后,便进入到了第三阶段:内部矛盾阶段。

这一时期,诸葛亮北伐曹魏.....吴国几乎无战事,成了看客。由此外部矛盾变成次要,内部矛盾爆发,而内部矛盾的着力点,便是太子之争,陆逊下台......此刻孙权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有生之年,对这些反弹其实是坐大的江南土豪势力,进行打击!

在这种背景下,孙权是英名不起来的,他只能昏庸,因为这些土豪势力已经掌控了孙吴的主流了!孙权只能凭借个人威信,以非正常手段,展开这一切。

所以孙权的晚年昏庸,我一直认为是不得已。不是变得昏庸了,而是当时的环境,他必须用非正常手段来干预而已。


静者为王的江湖


细致分析下,才没有那么简单!


孙权18岁那年孙策手里接下父兄基业,他战功不如其他兄弟,为什么孙策就能独具慧眼选中孙权?其实书除了他,并没有更好的人选了。孙翊是比孙权更能打,但是脾气也暴躁啊,脾气暴躁就不能容人。江东基业初下,人心不稳,很多人都是迫于孙策的武力。此刻孙翊若是接班,定然鸡飞狗跳,分崩离析。然而孙权就不一样,他不能打,温文尔雅。对于这样的主公,孙策集团的核心骨干是认的,因为此刻新主公比之前两任主公更需要自己的辅助。的确孙权也是这么做的,内事尊奉二张,外事尊奉周瑜。所以这些人能所其用,江东的局势逐渐稳定。


而孙权在此过程中,一步步磨练,最终执掌权柄48年,最终成为东吴开国皇帝,在位23年。其实这48年里,孙权最主要的事情在于安定本土的士族和避难过来的士族的人心。并且广招贤才名士,稳定江南局势。

赤壁是周瑜打的,荆州是吕蒙“偷”的,“夷陵之战”是陆逊打的,但是所有的决心是孙权下的,所有的责任是要由孙权承担的。孙权自己打过几次合肥,结果被张辽几百人从城中冲出来,差点就把自己给砍了。所以孙权打仗真的不行。但是分析判断局势,做除正确决策,那是一等一的高手。

但是问题也来了,孙权上半辈子因为动荡的“国际形势”夹着尾巴做人的。但是到了晚年的时候,蜀汉已经自顾不暇,曹魏内斗升级,然而三足鼎立之势已固,谁也不能大规模扩张。各自都把目光转向“国内”的时候。孙权终于千年的媳妇熬成了婆。他要扬眉吐气,要当家做主。所以他铺张浪费,修道炼丹,寻仙问药。所以当士族们还想向之前教训孙子一样教训孙权的时候,孙权自然是不答应的。他怼张昭,怼陆逊。

但是到了晚年,孙权按照儒家嫡长子继承制度立的国本孙登死了。这就引发了巨大的政治危机。原来平等而待的孙和和孙霸,突然之间一个变成了太子,一个变成了楚王。这就让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作为东吴的本土士族代表,陆逊等人自然是要求按照如儒家礼制要将两任待遇分开。然而孙权此刻最反对的就是,你们对我的家事说三道四。你们越是这么说我就越反着做,这就让那些喜欢猜帝王心术的人看到了另一种可能,结果朝廷内出现了两派,一个是以陆逊为代表的本土士族派力挺太子的太子派,一个是以步骘为代表的外来士族力挺鲁王的鲁王派。两个党派表面上是国本之争,实际上两派士族因为利益上的斗争。


透过现象看本质,晚年的孙权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力,实际上是挺外地派来斗本土派的。因为外地派最大的靠山便是自己,所有相对会更忠心。所以这个格局就开始一边倒,然而孙和其实是最无辜的,人家毫不容易得到一个太子位,而且关键是自己又没什么过错,还很受臣属拥戴。结果你孙权不仅逼死了陆逊,还废了我这个太子位。其实孙权错误地认为打到太子一派,就可以解决本土士族问题。其实太子本身的意义是国本,是自己位置的延伸。所以当孙权理解了之后,恼羞成怒,废黜太子,赐死鲁王。太子孙和成了不罪之罪。

这也为之后的孙亮作死埋下伏笔。本土士族和外来士族都在两党相争中受到了严重打击。孙权立幼子孙亮为太子后,临终托孤于诸葛恪,就可以看出孙权的用心良苦了。诸葛恪乃诸葛瑾之子也,也是外来士族派的二代也。所以孙权一生从未出口的忌惮,在此事上全部表露了出来。


炒米视角


其实也不完全是孙权变昏庸了,而是吴国的国情所决定的。

吴国立国有很多开国功臣,比如江东十二虎臣之类的,还有孙坚家的一大帮亲戚。这些人都是掌握兵权的,而且按照传统,他们的官职、军队都是世袭的。

除了这些开国元勋外,吴国还有一大帮本地土豪,比如著名的“四大家族”,即顾陆朱张四家。比如陆家就有陆逊、陆抗、陆绩等人,顾家有丞相顾雍。

这些世袭功臣、本地豪强家族,都控制了朝政,是孙吴的中坚力量。

在孙权前期,他面临着巨大的外部威胁,比如曹操、刘备等人。所以孙权能够和这些豪族合作、共赢。这时候的孙权表现的任贤用能,是个贤君。

到了后期,孙吴政权稳定了,孙权与这些豪族的矛盾就展现出来了。任何有作为的皇帝,都是不能容忍朝政被少数几个家族控制的。所以后来四大家族都被打击,陆逊被逼自杀,顾谭(顾雍之孙)被流放而死。

后期孙权虽然表现的比较暴虐,但他所做的事也并不是没有道理。国家被少数家族控制,并非好事。


国史拾遗


三国的实际掌权人物,曹操没当过皇帝,公元220年去世,活了65岁;刘备当了不到两年皇帝,公元223年去世,活了62岁;孙权当了23年皇帝,公元252年去世,活了71岁。也就是说,老一辈革命家中,刘备去世30年后孙权才去世。

孙权还是很有能力的。他在赤壁击败曹操,为江东立下基础;夷陵击败刘备,保国家安全;此后面临与魏国的多年战争,很多次战争打得非常艰苦。

一朝天子一朝臣,只能怪孙权太长寿了。孙权的老战友中,周瑜、鲁肃、黄盖、张昭等人早已去世;后来连新生代的吕蒙等人都去世了,孙权还活得好好的。人年纪到了就容易疑神疑鬼,在立储问题上,他反复无常,以至于因此闹了很多事,群臣也杀的杀、流放的流放,史载“及其老也,贤臣死亡略尽”。

孙权先是立太子孙登,比他早死,然后太子孙和被他废了。最后不得已传位给孙亮,孙亮才九岁,必须有可以托付的大臣,这跟刘备托付诸葛亮不一样,孙权竟然找不到可以托付之人。诸葛恪成了顾命大臣,此人爱耍小聪明、刚愎自用、人缘不好,孙权并不满意。

历史就是这么奇怪,一个开国皇帝,如果在位时间过长、能力太强,往往不是什么好事,秦始皇、杨坚、梁武帝都是如此。


九州历史


孙策不幸去世前,曾对孙权说:“率领江东兵众,决战两阵之间,,横行争衡天下,你不如我;但举贤任能,使其各尽其心,用以保守江东,我不如你。"我觉得这一就话来概括孙权非常贴切。

孙权18岁接替父兄基业,执掌江东,对他来说,这个担子稍显沉重。他必须依靠父兄为他留下的人才如周瑜、张昭等人,才能使江东顺利的渡过困难期,否则随时都有可能被曹操消灭。所以孙权前期主要的任务就是管理好江东的文武将才,苦于资历尚浅,只得对老前辈们十分尊重,即使有他们有什么不当之处,也得过且过。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孙权的驭人之术表现出来,纳鲁肃于凡品,拔吕蒙于行伍等等,羽翼渐丰的孙权开始真正的去展示自我,他首先要树立威信,然后根据个人能力来任用人才,使政令通达,百官顺服,但是局势要求他和大家权利共享。江东在孙权的治理下,越来越强大,最终和魏蜀吴三足鼎立。不得不承认,孙权的带兵打仗的能力是很差的,打了几次仗,功劳没有,差点把小命打没了。孙权最主要的能力还是拥有清新的政治头脑,高超的驭人之术。



随着三足鼎立日渐坚固,自己的威望的巩固,后期的孙权变得傲躁起来,他甚至听不进逆耳忠言,尤其是太子立废问题犯了致命错误,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吴国的灭亡。另外还沉迷于酒色享乐、长生不老、邪门蛊惑等等。之所以会有前后如此大的变化,主要是继承大位时年岁尚小,作为一国之主,很多事却无法做主,有种被别人驾驭的感觉,而随着权利的巩固,孙权必然要补回那些本该属于他的东西,即使面对真理,也要证明自己才是裁决者。另外,后期相对保守的国策也是孙权腐化的原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嘛。所以后期就变得变本加厉,昏庸无道了。


史徒行者


古藏先生认为孙权不是后期昏庸,而是一直昏庸无能,心胸狭隘且多疑无勇!

孙权能当上东吴的主人,完全是孙策的遗嘱使然。

孙策临终对弟弟孙权说: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任贤举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卿宜念父兄创业之艰难,善自图之!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孙策很清楚孙权的能力,适合固守江东,东吴对外的战略政策也发生变化:由进攻变成防御。

孙权确实有识人之才,但胸襟不够宽广,在他任上,东吴大都督属于高危职位,个中缘由细思极恐!

离开了东吴的大都督,孙权想自己大干一场,确定自己东吴的地位和威信。于是建安二十年,孙权轻率东吴全部人马攻打合肥,不料被张辽用八百步卒打败,杀得东吴人仰马翻,孙权本人差点被活捉。此战张辽一共可用人马七千人,而孙权十万大军,14:1的富裕战都不会打,可见孙权的军事才能多么渣!

孙权在晚年做的事那不仅仅昏庸,那叫亲佞远贤,不辨忠奸!诛杀东吴为数不多的才俊,重用拍马屁的庸臣,他临终把自己权利给了9岁的儿子,就注定了东吴灭亡!

所以说孙权从头到尾都是无能之人,鲜有的高光之点不过内有张昭、顾雍政务上勤勉,外有周瑜、鲁肃军事上图强,如若无这几人,孙权能否活到71岁!


古藏书屋




首先是孙权建立吴国称帝后,孙国已经基本成型,三家都进入相持阶段,短时间内谁也灭不了谁,所以孙权见见也就失去了进取之心,再也没有年轻时候的锐气了。这时候,孙权渐渐变得和其他的帝王一样,不再是那么英明了。实际上,守业更比创业难,要治理好国家和打天下是不同的,孙权也许在这方面不是那么强。



再就是孙权到了晚年,考虑得更多的事继承人的问题。孙权太长寿,孙权的太子孙登死在他前面,后来的太子孙和有被他给废了。最后结尾的太子孙亮才九岁,实在太幼小了些,所以孙权非常担心身后事,自然开始剪除那些自认为有威胁的臣下了。尤其是司马懿发动高平陵兵变,诛杀曹爽三兄弟,篡夺曹魏政权更是大大震惊了他。为了江山的稳固,孙权更是逼死了立下赫赫战功的陆逊。



所以孙权晚年变得很昏庸,没有年轻时那么英明。但是,事情也很难如孙权所愿。孙权死后,吴国陷入了一波又一波的内乱之中。


平安读史


这可以说是历史和人性的必然。


1.明君自古无始终。历史上,再明断有为的皇帝,也有昏招的时候。这是因为封建统治制度,产生的高度集中的权力所造成的。李世民一代圣君,老年也是昏庸了。迷信金石,幻想长生,玩弄权术,测试忠臣,废立太子,乱于后宫,为后来的唐朝内乱创造了条件。康熙号称千古一帝,老年也弄出了九子夺嫡的闹剧。孙权比这些人还有不如,长期当政,逐必有所失,这是历史规律。


2.天子老年易猜忌。各个朝代,君臣之间难免有嫌隙。当国家危难之时。自然抱团取暖,一致对外。一旦进入安逸阶段,矛盾必然产生,并随着君主在位时间而增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仅适用于天下大事,也适用于人际关系。加上孙登病死的打击,全公主等一批败家子的挑拔,孙权头都晕了。本来清官难断家务家,何况是帝王家。

3.东吴后期无能人。孙权的长处,就是能够很好地任用人才。之前倚仗周瑜、鲁肃、张昭等人,军政外交都有能人出主意,孙权只须决策一下。但凡孙权自己作主的,常有失策。如征讨合肥被张辽以7000兵马破十万大军。到了后期,人才调零。本有陆逊,但因为立太子之事而疏远,不久陆逊郁闷死了。吴国再无深谋远虑之人,均是鼠目寸光、阿谀谄媚之辈,焉能出什么好主意。没有了左膀右臂,孙权自己只能独断专行了。


无限轮回


遥想当年诸葛亮和刘备草炉会谈,曹操是何等的霸气,十年统中原,可惜这个梦想刘备孙刘联盟破坏了,但刘备、曹操和诸葛亮等人去世后,东吴却只能勉强求生。

其实原因并不是孙权荤庸了,而根本原因还是东吴已经没有实力在三分天下中取得任何进展了,孙权也知道,守东吴可以,因为还有长江天谴,但是打出去却十分困难,自从周瑜、陆逊和太史慈等人走后,东吴的能撑得住台面的大将也没有几个了。

而孙权也想慢慢积累,看看诸葛亮和北魏到底谁能赢,然后从中获利,但是他没想到的是,诸葛亮虽然消耗了北魏,但自己还是没有实力打北魏,结果等着等着就没了雄心,慢慢的开始走下坡路。

其实大家被看东吴有钱有实力,但孙权没有豁出去的勇气,既想扩张又害怕着害怕那的,一点没有他爹和他哥的雄才伟略,不过孙权这人胜在有自知之名,他知道自己没有精兵打仗的思维,不过孙权强在回用人,但可惜的是周瑜和鲁肃走后东吴在无周瑜和鲁肃,所以他是在等待中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