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女老师带学生野外考察遇泥石流,灾害中她和3名学生不幸遇难,你怎么看?

Stephanie250


感谢悟空小秘书/头条教育联盟的邀请。

带队老师是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李世琴老师,始发时是在进行野外地质考察,突遇泥石流灾害,4人遇难,为他们祈祷,一路走好。

其实,在高校做学术研究,到野外采样考察的学科很多,比如地质、采矿、冶金、环境工程等,这样受伤、甚至遇难的事情不是个例。笔者是环境工程尾矿废弃地方向,在读博期间野外采样时不慎摔伤,右手2处骨裂;上个月带学生在岳阳做野外调查时,又被2个蜱虫咬伤。只能说,选了这个学科和专业,待在办公室内是不行的,野外的数据和样品对科研探索极为重要。在之前的问答中,不少家长/考生在看到调剂到艰苦专业后,有复读或在读期间转专业的打算呢。

李老师是个好老师,做地质的老师基本都是带着学生到处跑,越是荒野、危险的环境,其特有的地质环境越有研究意义。希望最终获救的胡同学可以坚持地质研究的道路,带着老师和同学的遗愿一路前行,加油!

希望对您有帮助,方便时给个关注,谢谢您~


帅小西De


我们认为,出门在外都要注意天气预报,降雨太多、太大就不要出门了。我们不知道当时的实际情况,无从而知女老师和学生坚持出外考察的原因。但我们希望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

近日,据媒体报道,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5名师生在此进行野外地质考察途中,也因突遇泥石流灾害。此次带队的李世琴老师来自云南昭通,在突发的灾害中,她和3名学生不幸遇难。一名胡姓同学获救,目前生命体征平稳。事故发生后,该校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赴新疆处理善后工作。目前,4名遇难师生遗体已全部找到。据统计,灾害造成20人遇难、8人失踪,8700多间房屋及部分农田、公路、铁路、电力和通信设施受损。

网友@嘿叔黑历史表示:我就是搞地质的,记得有一年出野外,走了一段悬崖边的路,不长大概五米多,侧着身子勉强能通过,下面是近五十米的深沟,我们一行人都安全通过了,但是在以后的一年时间里,我做梦会时常梦到,每次都被吓的一身冷汗~不要说什么装备、攀登技能如何如何,有些事情总得有人做,既然选择,便是坚持!致敬!

如果真的突遇泥石流,如何逃生呢?我们在发现泥石流后,要马上与泥土流成垂直方向一边的山坡上面跑,绝对不能向泥石流的流动方向跑。如果是在公路上驾车时遇到泥石流,应第一时间离开现场,弃车往公路两侧的更高地势方向撤离。一定要记得,选择安全路径逃生,通讯工具不能丢,以便与外界联系求助。


时报传媒


没有冒险探索精神,某些领域是不会取得成就的,所学知识不能与实践结合,只能成为空洞的纸上谈兵,能为了自己热爱的事业现身,不枉此生!突然发现,我们很难战胜自然力的,所以我们也应该多学习些野外求生,运用现代科技产品,掌握区域天气,避免地质灾害高发期前往其目的地,对于这些科学探索中的先驱,他们的脚印是闪光的,我们依然需要前行,脚印多了,就成路了……


毛小瓏


出门在外安全最重要,学校组织户外学术研究,想法不错,但关键如何确保安全的前提,在走之前,一些预防突发问题的应急处置,是否首先想到问题的可能,决不能一味追求学术的实效,带有冒险的意图,最后导致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