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第一中醫醫院骨傷科脊柱病區主任張宏波:挺直生命的脊樑

他,腳踏實地、堅忍不拔、孜孜不倦、刻苦鑽研,多年來全身心投入臨床診療工作和科室建設;

他,視事業如生命、待患者如親人,腳踏實地地詮釋著一名骨科醫生,一名共產黨員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天職。

——他,就是常德市第一中醫醫院骨傷科脊柱病區主任張宏波。

常德市第一中醫醫院骨傷科脊柱病區主任張宏波與《榜樣》欄目主持人許倩

好醫生 勤學苦練勇攀高峰

1990年,剛畢業的張宏波就進入了常德市第一中醫醫院骨傷科,在這個國家級重點專科裡,張宏波勤學苦練,勇攀醫學高峰。因為在醫術上的精益求精,張宏波1999年年僅34歲就成為醫院骨二科的主任,2011年科室繼續細化,張宏波成為骨傷科脊柱病區主任,成為這個骨傷科中風險最大病區的掌門人。

在這個人才濟濟的國家級重點專科裡脫穎而出,張宏波的法寶是勤學苦練,他多次外出進修,開拓視野,學成歸來後創造了醫院的多個“第一”。

2010年,張宏波赴南京鼓樓醫院學習,回來後他把醫院的胸椎結核和腰椎結核的清除術提高了一個檔次,他做的經胸腔胸椎結核清除術,側前方、腹膜後腰椎結核清除術都填補了醫院的空白,引領了湘西北骨科脊柱手術的潮流。

當時66歲的市民陳先生就是受益者,陳先生因胸椎結核侵蝕已經截癱,張宏波為其做了我市首例經胸腔胸椎結核清除術,經胸腔清除視野更開闊,清除更乾淨,但要求醫生經驗豐富,熟悉局部解剖,小心周圍神經,沒有硬本事的醫生不敢嘗試。張宏波成功為陳先生做了手術,奇蹟發生了,術後恢復良好的陳先生站了起來。

常德市第一中醫醫院骨傷科脊柱病區住院醫師周明雖然進入科室還只有幾年時間,但說起首例經胸腔胸椎結核清除術的成功,他一直認為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2015年,張宏波赴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進修微創手術,從此市一中醫醫院骨傷科脊柱病區微創手術開始飛速發展,現在脊柱病區的手術儘量以微創手術為主,而治療椎間盤突出的手術90%左右都是微創手術。2015年10月,我市首臺MISSTILF(脊柱後路微創內固定手術)由張宏波完成。慕名而來做這種手術的患者越來越多。

36歲的市民劉先生因椎間盤突出腰痛反覆發作14年了,當時已發展到左下肢行動受限,張宏波用微創手術為其解決了病痛。“微創手術的平臺高,以開放手術為基礎,對醫生的要求更高,是把美好留給患者,把辛苦和風險留給醫生。”張宏波說道,為了患者,經歷辛苦和風險都是值得的。

好主任 言傳身教率先垂範

作為科室主任,張宏波嚴謹求實、言傳身教,毫無保留地幫助年輕醫生,有不少醫生已經成為業務骨幹。現在的骨傷科脊柱病區有在職醫師9人,其中主任醫師、教授3人,副主任醫師、副教授4人,碩士3人、博士1人,科室醫師多次獲得省、市級科研成果獎。同病區的住院醫師周明認為,這些都與張宏波的努力分不開。

作為科室主任,張宏波運用各種先進的管理方法,讓科室的醫護人員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做大做強骨傷科脊柱病區這個享譽湘西北的品牌專科。骨傷科脊柱病區設立了專業組長負責制,所有醫師被分為3個專業組,年資深的和年資淺的搭檔,一起查房、一起手術,互相協調、互相商討,共同進步;形成了“科室共識”,針對一些脊柱方面的常見病,只要明確診斷,脊柱病區有一整套相當規範的操作為患者進行治療、手術等;建立了總住院負責制,脊柱病區有一個總住院醫生,負責科室的日常協調、手術安排等,讓這個繁忙的科室總是有條不紊地運行著……在一系列得當的管理下,市一中醫醫院骨傷科脊柱病區醫療糾紛很少,業務水平提高很快。

好黨員 堅定信念廉潔行醫

工作28年,入黨20年,張宏波始終堅持學習,以院為家,滿腔熱忱地為患者服務。常德市第一中醫醫院骨傷科脊柱病區護士長姚藝說,張主任經常告訴大家對病人要換位思考,而他更是事事處處以病人為中心,不管是颳風還是下雨,不論是白天還是深夜,不管是休息還是上夜班,只要病人需要,他都毫無怨言、及時趕到,幾乎一年到頭都能在科室裡看到他的身影。

常德市第一中醫醫院紀委書記周定久認為,張宏波一直時刻用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衡量和約束自己的言行,樹立自我的人格魅力,工作生活中都力求率先垂範,發揮著一名共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為廣大醫務工作者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張宏波出身醫學世家,同是醫務工作者的母親對張宏波影響很大。自從步入醫門,張宏波便深知從醫很苦,但他始終以苦為樂,也一直謹記母親的諄諄教誨,嚴於律己,以此為榮。(來源:常德人民廣播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