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灾、雷潮!互金三年攻坚战!


P2P行业近期迎来了雷潮,且来的异常凶猛,唐小僧、联璧、意隆财富(阜兴集团)等等一系列平台应声倒地。

无独有偶最近股市也不太平,特朗普贸易战大戏正在上演,美联储加息,中国股市应声狂跌.....

始作俑者是谁?

股市的暴跌也好,雷潮也好。构成的因素其实有很多,股市以贸易战,美联储加息为背景,甭管这消息落实了没有,也甭管他们究竟知道不知道这贸易战和美联储加息会带来什么样实质性的损失。利空、利空然后资金出逃,股民对中国股市上的公司普遍信心不足啊。

而雷潮以监管释放的信号以及两家大平台的倒塌为导火索,唤起了投资人内心深处对风险的敬畏,从而发展至不知所谓的恐慌。挤兑潮由此引发,成交量也一度锐减。至于你问什么道理这么做?大家都不看好呀!中国P2P投资人同样对行业信心不足

金融市场最需要的就是信用,当你为投资人建立起了足够的信任,他们将拥护你,支持你。而显然,无论股市也好、P2P也好投资人的信任显然不足。这也是目前造成股市大跌、P2P行业恐慌的客观存在因素之一。

不能否认的,金融法则,始于信任、终于信任.....

是什么丑化了他们?

上市即是上岸,相信很多企业都是这么想的,原因就是因为中国股市圈钱太容易了......当然这和我国股市的审核机制以及规则都有着一定的关系,众多独角兽企业纷纷国外上市不是偶尔。但说白了,造假、股权质押、操纵股价等一系列手段,不得不感叹这些人的手段,在经历过这么多次的丑闻,大家都是真的怕了,一有风吹草动,甭管好的坏的统统抛。不知道随着证监会CDR,开通绿色上市通道,是否又看到了股市改革的希望?

而P2P就更简单了,某租宝、大大、钱包、善林等等一系列的"伪P2P"平台从粉墨登场到轰然倒塌,耗时之短,影响之大。再加上媒体肆意的渲染,大家想不知道都难,很多外行了解P2P的第一手信息想必就是负面吧? 托这些"前辈"的福,给行业带来的不可磨灭的负面影响。

就好比你走在马路上都会莫名其妙挨一刀,难道你以后为了防止路人会砍你,就不走路了?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行业都少不了"奇葩"的存在

建立信任犹如筑一座大厦,毁掉信任却可在顷刻之间......

重建信任迫在眉睫

股市也好,P2P也好,想要拜托现状,本质还是重建信任。相比股市还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P2P的形式相对明朗了很多。市场的环境如何,很大程度依赖监管是否到位,只有真正监管到位,对市场做到公平公正,才能重新建立起信任。P2P的整改过程就是一个好的例子。

近日,某地区互联网金融企业合规发展座谈会上获悉,网贷行业或将出台统一的整改验收标准。同时地方整改要求不变,力度不减。而整改的期限最终确定在小于等于三年。

个人认为,三年时间除了让整个行业缓冲适应之外,更多的是留出足够的时间制定标准,制定出标准之后干什么?当然清场了.....

过去监管制定的备案门槛以及标准始料未及的风险太多,P2P行业水之深,甚至可以以假乱真。伪P2P平台大行其道,电视广告外推广告铺天盖地,比大部分正经P2P还要受人关注。而按照之前的门槛,能否拦住这些平台呢?有人肯定会认为监管不给力,实际上换谁都一样,是平台手段太高明,资管新政一部分就是为了打击P2P衍生出的资管平台,这一例子就能应征,办法总比困难多

监管枪头一转,既然平台求生欲都这么强,我也不硬上了。我们骑驴找马,走着瞧!于是就有了三年攻坚战.....

未来投资人该关注什么?

一方面,三年给了监管更多的时间去逐一查处伪平台的存在,当然这过程中免不了惊天动地的暴雷,这点需要投资人做好心里准备。三年内贯彻执行"良币驱逐劣币"

第二方面,监管未来肯定会更加严格,P2P严格守好"信息中介"服务与小微企业、个体户,解决融资需求,继续填补我国金融体系中的短板。这对风控要求,资产端质量以及平台本身资质都是极大的考验

第三方面,加强自身对金融风险的认知,要有自己的判断。平台对投资人有责任,投资人对本金更加有责任。平台做好资产端及风控的把关,并不代表投资人无需承担任何风险,相反的风险永远存在,要懂得敬畏....去刚兑化的逾期现象,很快就会陆续浮现了。

总的来说行业依旧向好发展,监管没有一味的打压,却又给出了较高的门槛,同时寄予了极高的希望。雷潮再猛烈,正规模式的P2P依旧屹立不倒,这就是良币效应,自古以来就有正邪两派之分,正邪此消彼长,但要相信,最终,胜利总会站在正义的那边!

这一刻,最需要我们转化的是投资心态,至于未来怎么避险,关注我们公众号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