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卫香山硒砂瓜有哪些特点?

精灵Jae


石头缝里为何能种出硒砂瓜?到底厉害在哪里?

中卫香山地区,山势起伏,沟壑纵横,平均海拔1760米,全年日照时数2845小时,昼夜温差16℃-20℃,年降水量200毫米左右,年蒸发量2000毫米以上,以苦甲天下而著称,被联合国认定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


早在200多年前,当地人为了生存,与天斗、与地争,在干旱的山坡地上,把经过风化、被山洪冲刷到山沟里淤积的砂石,拉运铺压在山坡地上种植粮食,取得成功,把十年九旱变成了十年九丰。压砂地具有节水、增温、保墒的效果,砂石积聚大量天然葡萄糖、维生素、氨基酸和硒、锌等营养元素,造就了硒砂瓜卓越的品质。


硒砂瓜因甘甜爽口、舒心如蜜,且生长在砂石上,被形象地称为“石头缝里的西瓜”。中卫建市以来,通过5年时间建成百万亩硒砂瓜产业带。如今,硒砂瓜被做成中卫大产业,成为山区群众脱贫增收的“金饭碗”。

境内40%以上土壤富含硒元素


中卫市农业资源富集,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十佳示范城市,西北重要的商品粮、瓜果、蔬菜、水产品和牛羊肉生产基地,“中宁枸杞”“中卫硒砂瓜”“南长滩大枣”“南长滩软梨子”被列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辖区拥有436万亩耕地,黄河流经全市182公里,孕育出卫宁平原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物候条件。


在如此优越的农业区位优势下,这里的土壤富含硒元素。境内40%以上、1674平方公里土壤属富硒土壤,主要分布在卫宁罐区和环香山地区。


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中卫市大力发展富硒产业,打造“中国塞上硒谷”。今年,中卫市更是做优做强硒砂瓜产业,选择含硒量高的地段打造了6万亩硒砂瓜实验示范基地,并严格按照富硒标准化技术规程生产。据初步检测,这里种植的硒砂瓜含硒量远远超过0.01毫克每千克,预计硒砂瓜产量可达10万吨,确保硒砂瓜真正走出宁夏,让更多人品尝到富含硒元素的中卫西瓜。


为富硒硒砂瓜特制“身份证”

作为宁夏硒砂瓜之乡,截至2017年年底,中卫市硒砂瓜种植面积达到90万亩,产量12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5.2亿元,主产区农民人均收入达1万元。


为建立和完善硒砂瓜品质品牌保护管理运行机制,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卫市重点推出万亩小产区培育、品质品牌保护标识统一印制使用、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福码防伪溯源应用等有力措施,强化硒砂瓜品牌“保真”力度。至今,“香山硒砂瓜”这一中国驰名商标,已经先后通过A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认证,是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专供农产品之一。


近两年,中卫市初步构建了以流通公司、专业合作社为主体,以川渝鄂、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西北区五大区域为目标市场,以专销区直销+电商线上销售+大型连锁超市直供为主渠道的立体营销模式。


今年,为更好地保护香山富硒硒砂瓜品牌,中卫市为富硒硒砂瓜特制了两个“身份证”,即贴两个商标:一个是普标,分沙坡头、中宁、海原产区,标注2018年份,印有香山硒砂瓜区域公用品牌商标和合作社注册商标二标合一的标识,一瓜一标,一年一印,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查询可识别真假;另一个是中卫富硒硒砂瓜2018专用标识,一瓜一标,一年一印,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查询可识别真假。


目前,富硒硒砂瓜已上市销售,中卫市将以宁夏成立60周年为契机,采取富硒农产品推介发布、富硒农产品直销、直营店或连锁超市专供、区域总代理及线上销售、品鉴有奖、网络直播等一系列营销活动,推动中卫硒砂瓜走向全国各地,在提高瓜农积极性的同时,也让全国各地群众都能品尝到质优价廉的纯正中卫硒砂瓜。


新消息报


杨寡妇卖瓜

光卖不夸,用事实说话。

康熙是封建皇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长寿老人。他一生传奇很多,治国安邦,私访旅游等等,康熙访宁夏虽然正史上我没看过,但是民间传说,戏文流传很广。

传说康熙访宁夏喝过黄河的胶泥洪水,因为渴极了的原因,皇封胶泥水不碜,吃过宁夏大米,吃过中卫的水煮白鱼摆,红嘴绿鹦哥(菠菜炖豆腐),吃过中卫的压砂瓜(硒砂瓜)。


杨寡妇早年丧夫,靠种些瓜瓜菜菜度日,她住在永康的杨家大桥。杨家大桥这个地方很特别,北靠黄河,南倚香山。

香山的压砂西瓜种植历史悠久,到现在压砂瓜(硒砂瓜)成了中卫人的标签。

杨寡妇就是种压砂瓜的,连卖带吃。

西瓜甜不甜,康熙问,杨寡妇上下打量了一下客人,来着气宇轩昂就是头脸上多了好多汗珠珠,嗓门大略带嘶哑,看来是口渴的緣故。瓜甜不甜吃了才知道,其实杨寡妇也是好心,快吃吧,都渴成那样了。

西瓜扳开了,黑籽红瓤,汁多瓤沙,瓜皮薄厚适中。诱人的西瓜,康熙饥不择食的吃完西瓜。中卫硒砂瓜本来很甜,康熙也是第一次吃到这么甜的瓜,龙颜大悦,和杨寡妇拉起了家常。杨寡妇给康熙说了压砂瓜的种植,康熙很感兴趣,在杨寡妇家住了几天,生下了杨千岁。

杨千岁在永康颇有争议,有的说是传说,有的说是事实。有这个人没这个人无从考证,也没必要考证,但是传说杨千岁无恶不作,死的很惨。

康熙访宁夏是个美丽的传说,然而中卫的硒砂瓜(压砂瓜)名不虚传。中卫的压砂地起源不知道,但是我敢肯定压砂地在清朝发展过,小时候南山台有压砂地,不过是荒芜的,父亲告诉我这叫压砂地,能种西瓜。

80年代在兴仁油井子沟的南坡吃过压砂瓜很甜。

不知道那位先知先觉的90年代在香山推广压砂瓜成功了,现在做大做强了,他是中卫一个地标性的产业。

中卫是个富硒的地方,有报道说中卫市做了农作物富硒的专题。香山幅员辽阔,山大沟深,干旱少雨。为了填饱肚子,祖宗在山坡上铺上石头种庄稼,解决了食不果腹的日子。听老人说,压砂地的石头不能随便用,一定要用有力的石头。有力的石头就是有营养的石头,营养是多元素的,这里就包含硒。所以压砂瓜换了个响当当的大名。

反正康熙大帝吃了中卫的硒砂瓜长寿了,可不能白吃吆,你要为硒砂瓜做广告。


大漠甘露5


宁夏中卫硒砂的特点是:(1)因为是在石头上生长的瓜,瓜底部有一片颜色明显浅、而且有石头挌了的好多小坑(没有此标记不是硒砂瓜),(2)中卫虽有一百多万亩硒砂瓜,但有苗子栽培和芽籽栽培之分,苗子栽的属嫁接栽培,有杂交优势,个大丶产量高,价格较低(当地5角钱一斤),芽籽栽培(即水窝子点籽,属传统方式)的个头小(一般不超过20斤),生长缓慢,上市迟,一般苗子栽的瓜卖完了,籽种的瓜才逐渐上市,这种瓜甘甜可口,是硒砂瓜极品,价格在当地卖到每市斤1元2角以上,(3)因硒砂瓜上在山区,干旱少雨,瓜秧叶片不大且稀疏,瓜皮颜色较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