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老板当初拒绝孙可的原因是什么?

用户51384716844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将近三年,但关于天津泰达集团高层当初拒绝为孙可注册一事,如今坊间还是流传着各种各样的说法。当然,不管外界怎么传,官方是不会给出答案了,对于真正的原因,或许只有等很多年之后,有人能够说出来。

在过去这几年的时间里,天津权健对于孙可一事一直三缄其口,从未给出过确切的说法,但泰达方面,还是多多少少流露出了一些消息。据不少圈内人士分析,泰达之所以拒绝为孙可注册,根本原因还是因为股权问题,权健在2015赛季夏窗花费6600万引进孙可后,希望将孙可作为收购泰达股权的一部分,说白了,就是花6600万买入孙可,在收购泰达时抵扣相同的股份。对此,泰达自然不会认同。事实上,在当年一事被媒体披露后,坊间就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只不过没有得到官方回应。但在过去这几年中,相关说法还是从队内流传了出来,只不过,这仅是泰达的一面之词,多年来权健都没有正面回应。因此,也就让这一事件成为中国足坛的一个谜。

如今回溯孙可一事,圈内普遍的观点是权健有些急功近利,如果当时不谈股权抵扣一事,先将主要精力放到购买内外援提升球队实力之上,或许泰达早就具备了与恒大掰手腕的实力,毕竟相比当年的天津松江,天津泰达在球员综合能力上还是要高上很多。而按照泰达方面私下的说法,随后的股权交接也不会拿权健购入的球员为难对方。当然,这都是事后的论调,当时权健如果真这样做了,结果怎样就无法预计了。


雨妖


与其说泰达老板拒绝孙可,不如说是拒绝权健束昱辉,要搞清楚为啥拒绝,还要从当初那段“甜美短暂而苦涩的蜜月期”说起。


当初(2015赛季),权健是以赞助商的身份赞助泰达,赞助费1亿元,利用这笔资金,帮助泰达引进巴尔克斯、赵宏略等强援,球队成绩位列第五名,大有看到征战亚冠希望。受转会事件影响,泰达当年仅仅勉强保级。

球队成绩提升,权健的想法和做法逐渐超越了赞助商的范畴,球队赢球俱乐部发奖金,权健则给奖金,权健还请队员参加各种活动。同时,就是非常想拥有俱乐部,那就是入股收购泰达。


谈的不顺利,没有影响权健入股的决心,夏窗6600万元买入江苏舜天孙可,想以股权投资泰达,而作为国企的泰达,股权变动哪有那么容易。加上权健做法超出冠名商范畴,最终泰达俱乐部为孙可注册,不得已权健将孙可租借回舜天保持状态。

纵观拒绝孙可原因,表面说是怕引起队内薪酬不平衡,实际上确实国企的谨慎与民企的高调不和调和矛盾,权健想拥有俱乐部,泰达不放的结果。


转眼束昱辉收购当时在中甲俱乐部天津松江,并大肆购买外援,引进名帅,最终升超,现在已是打亚冠的球队。对于球迷来说,那段“不美好的回忆”过去了,迎来的是同城有两支中超球队,家门口可以看到亚冠、中超。

至于孙可,已是权健中的大将,现在没有人再去会想孙可转会事件,更多的是看到孙为权健在赛场拼杀。


小言球事


要想弄清这件事的来龙去脉,首先就要清楚当时泰达与主赞助商权健集团的关系,把两者之间的关系弄清了,孙可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咱们先来回顾一下2015赛季出现的泰达与权健“分手”的过程,当时权健集团作为泰达队的主赞助商,投入了1亿资金来支持球队的内外援的引进。正因为有了财大气粗的权健的资金支持,泰达在2015赛季花费重金引进了阿根廷强援巴尔克斯,引进了国内边路好手赵宏略。在上半程联赛即将结束的时候,泰达队排名一度高居第五,甚至看到了冲击亚冠的希望。遗憾的是,二次转会因为引进孙可问题泰达俱乐部和权健集团“闹掰”,而此事最直接的负面影响就是球队下半程赛季出现了长达13轮不胜的糟糕战绩,最终仅是依靠最后一轮在客场逼平了力帆才勉强保级。

而泰达与权健“分手”的原因只要是因孙可而起,因为孙可的引进和签约是由权健操作而非泰达,所以泰达没有给孙可注册,签完转会合同的孙可因为没有在泰达报名而无法代表泰达参赛,所以权健为了保持孙可的状态,不得不将孙可再租借给老东家苏宁,打完下半赛季的中超比赛才收回“囊中”。当时泰达方面给出拒收孙可的原因是打破了队内的薪金平衡,但更层次的原因,还是泰达与主赞助商对球队建设理念的不同。众所周知,泰达是一支国企俱乐部,历年来投资稳定,行事比较低调。而权健是一家民企,希望通过大手笔投入介入足球而赢取更高的知名度,但这恰恰与泰达行事风格不符,所以“道不同不以为谋”,两者的合作仅维持了一个赛季宣告结束,权健退出后改为收购天津另一家中甲俱乐部松江俱乐部,目前权健已经打入中超,连续引进帕托、维特塞尔等强援后,成为中超一支新土豪。

所以综上所述,泰达拒绝孙可的原因表面看是担心孙可加入打破队内薪金平衡,更深层看,还是泰达与权健经营理念的不同,孙可事件只是一个导火索。


昊体育


权健集团和泰达足球俱乐部曾经有段蜜月期。但是,引进孙可一事成为两家决裂的导火索,这才有了如今天津两支中超球队的现状。

在当初赞助天津泰达队时,权健集团是以冠名赞助商的形式存在的。不过,那时候权健集团已经有了收购天津泰达俱乐部的想法。在那段时间,天津泰达队赢球,除了天津泰达俱乐部会发奖金,权健集团也会给队员们不菲奖金。同时,权健束总还邀请全队去位于武清的权健总部做客,邀请宋小宝等文娱明星助兴,甚至现场发放现金。现在想想,这种土豪的方式一开始是用在天津泰达队身上,而如今泰达和权健成了同城对手,不免令人感慨。

话说回来,权健集团的这些行为其实已经超越了冠名赞助商的范畴。权健集团就是想收购天津泰达俱乐部。不过,由于天津泰达俱乐部属于国有资产,在收购上本就不那么简单。而为了能够得到泰达俱乐部,权健集团在2015年赛季中期引进了孙可,但这是绕过了天津泰达俱乐部的行为。当时权健集团的想法是将孙可6600万人民币的转会费作为收购泰达俱乐部的一部分,而这难以被泰达俱乐部所接受。孙可也自然无法得到天津泰达俱乐部为其办理的参赛证。而天津泰达俱乐部对外宣称则是孙可不符合队内薪金结构。最终,孙可被权健集团由租借回江苏苏宁队打了半个赛季比赛。

权健的高调作风,和泰达俱乐部国企的谨慎行事,最终从孙可转会一事开始发生了矛盾。最终,权健集团在意识到无法收购泰达俱乐部后开始停止一系列的额外资助,只是把冠名权保留到了赛季结束。此后,权健集团转年收购了松江俱乐部,这也被外界称为为孙可买了一支队。大笔投入的权健队用了一年时间冲入中超,如今又在中超联赛中顺风顺水,也便有了现在天津同城德比的故事。


今体育


首先要从泰达与权健合作的目的上来讲,又分为明暗两条线。

明线是,泰达希望引进其他资本,改变俱乐部经营股权结构,甚至不排除国退民进的打算,而权健的想法是通过先期合作,双方进行磨合,即为企业打广告,也为日后收购俱乐部做准备。因此,双方提出了一个三年的框架结构,将俱乐部股权逐渐转手。

暗线则是,泰达集团因为高层的原因确实不打算玩了,但是又没办法放手俱乐部,因此希望有人接盘,在不影响集团话语权的情况下,有人能代为出钱。而权健则是希望尽快入主泰达,短时间内达成收购,以便进行其他领域的更大运作,这里面主要是涉及宣传方面。

各怀心思的情况下,开始的合作是很顺利的,毕竟泰达需要有人出钱,减轻自己的负担也能对球迷和官方有所交代。而权健则通过砸钱收到了快速的知名度和广告效应。然而,当两方的共同利益走到了分岔的交点,矛盾自然无可避免,而孙可不幸的躺枪了。

在签约孙可的所有环节,都是权健集团在操作,包括签约仪式也是权健的时任副总邓飞全权处理,泰达方面没有人参与。双方的矛盾在这一刻集中凸显。但是,根据我们所了解到的情况,权健签约孙可,并非独断专行,而是前期与俱乐部方面达成了共识。至于中间出现了怎么样的问题,目前很难说清,但可以肯定的是,泰达集团的经营方针在2015年的夏天出现了完全的扭转,至于说是开始想转手给权健后来又不想了,亦或是开始就没打算真心转让,到后来被迫撕破脸,无论是哪种情况,总之孙可事件成为了分水岭。

当然,权健的目的也不能说完全单纯,至少从流出的那张六千六百万的转账支票来看,基本可以肯定是其内部人员主动放的消息,目的既为广而告之,占据舆论主动,更为做出一个劲爆的广告,毕竟在当时中国球员的身价不过刚刚千万。

总之,双方再不可能继续合作下去,在此情况下,权健转而收购松江,而泰达也暂时断了出售的想法。至于安排某些名宿,在电视节目上大谈特谈,孙可工资过高,影响整体,不利于树正气,就属于业余和无耻之举了。

直到本赛季,泰达又忽悠来亿利,球迷却已心灰意冷,某名宿也在权利斗争中被清洗,远走长春,俱乐部抹黑对手的行为也一一落空,而权健则蒸蒸日上,形势一片大好,却基础不稳,经验欠缺。可见,思维决定命运。毕竟,一个想空手套白狼,一个想短平快速成,现在看来,也算求仁得仁了。(Z)


仰卧撑


这个话题在天津足球圈比较敏感,因为涉及到一些利益和事儿,我们在此就点到为止吧。

2015赛季,天津权健自然医学集团在天津市领导的牵线下,以“全运为契机”,“助力天津体育发展”为己任,与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进行了合作。双方当初约定是3年内,泰达集团将俱乐部全权交给权健集团,至此,泰达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但在2015年夏天,由于“孙可事件”,导致最终两败俱伤,半年的泰达与权健从“新婚”到“离婚”的过程也是当年天津街头巷尾议论的话题。诚然,如果没有权健赛季初的资金支持,没有强力引援,泰达当时不可能杀到亚冠区,也自然不可能与罗比尼奥等球员最终产生联系。当然,这些双方是默许的,但就在节骨眼上,权健自然医学集团的董事长束昱辉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以赞助商身份,私下越权代表俱乐部去处理事务”。

当年的事情已经成为过眼云烟。造成天津泰达与权健分手的并不是时任经理李广益,而是俱乐部的董事长张秉军先生。从孙可事件开始,到孙可事件最终结束,李广益始终没有参与,只是听从上面的安排,一步步行事。而束昱辉的“先斩后奏”以及后期转会费换股权的提议触怒了张秉军,后者认为束昱辉作为民营企业家,丝毫在处理问题上没有和俱乐部集团进行商议。束昱辉当时的身份是投资赞助商,而不是俱乐部的掌控者,这完全是对俱乐部的实际管理人员的“不尊重”。于是在张秉军看来,天津泰达已经不可能再与权健合作了,但对外,泰达俱乐部始终没有发声,只有一次召集记者后的新闻通稿说明,拒绝孙可到队。这让不少不明真相的球迷很愤怒,认为责任在泰达一方,但事实并非如此。

束昱辉现在已经带天津权健在中超站稳脚跟。当时确实有些太心急了,如果他晚几年行事,也许到天津全运会举办之后,按照当时双方的协议,如今的天津泰达就已经是他的球队了。而天津球迷也不至于一座城,分化两个阵营。但一切没有如果,也许束昱辉董事长当年的一念之差,其实也成就了一段新的传奇,毕竟没有这件事,就不会有今天的天津权健。


韩国足球新闻


明面上是说怕孙可打破泰达队内的工资平衡,影响队内的团结,其实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原因,更大的原因是在于泰达俱乐部高层害怕权健集团以孙可为一个引子提前抢班夺权。在泰达俱乐部和权健集团刚开始合作的时候,权健集团的目标就是以先赞助后逐步转让股权的形式以达到成为俱乐部大股东以控制俱乐部的目的,以达到收购泰达俱乐部的目的,最少也得是俱乐部第一大股东。而泰达俱乐部为了吸引权健这个金主赞助掏钱,和权健集团刚开始合作的时候,也以暧昧的态度默认了这种合作形式,但随后权健集团的土豪足球理念与泰达俱乐部的公益足球理念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泰达俱乐部从内心深处来说,其实也舍不得转让俱乐部,最开始只不过是希望找一个金主给俱乐部赞助掏钱而已,即使泰达俱乐部可以转让一些股份给权健,也绝不甘心成为俱乐部的第二大股东,而权健集团的目标则是收购泰达足球俱乐部或者至少也要成为俱乐部的第一大股东。孙可只是一个导火索,彻底激发了权健集团与泰达俱乐部的矛盾,从而导致泰达与权健两家儿彻底决裂。


樾天成


坊间还有一种说法是,当年权健签孙可的时候的确通过了泰达俱乐部的同意,要不江苏舜天也不可能和权健签球员转会合同。权健花了6600万买下孙可后,权健就以买孙可的6600万作为权健下半年购买泰达俱乐部全部股份的资金的一部分,这无形中就让泰达集团在卖出俱乐部的资金中少收入6600万,这引起泰达集团的不满,所以泰达俱乐部2015下半年和权健分道扬镳。泰达和权健的分手两家谁也没有说出分手理由,就说是搞足球理念不同,权健拿着泰达俱乐部的公章去签孙可究竟是谁允许的可能会让泰达方面感到难看和有苦说不出。2015年下半年权健集团购买松江俱乐部的100%股份的资金中好像没有把购买孙可的6600万算在其中。


淡薄名利43


很简单,拒绝孙可是因为拒绝权健的强制股权收购。权健把孙可的6000万转会费作为等价要换取泰达的股权。现在看来6000万孙可价钱不贵,但当时是天价。泰达不认可。属于变相逼宫吧。两边谈股权收购,肯定是先谈俱乐部估值作价多少钱。你出多少钱购买多少股份?权健希望用孙可作价6000万,泰达认为孙可估值高,不值6000万。这就属于生意没谈成呗。再说泰达属于国企,这种需要层层上报审批。如果孙可不值6000万按这个价格转让股份属于国有资产流失,得担责任。


Snake165307834


什么理念啊,扯蛋!当时权健就是要入主泰达,而泰达又不想放权,不想放手!如果接收了孙可,那么按照权健的投资份额泰达俱乐部就必须易主了!所以不能接收孙可。当时的泰达几乎因此而降级。这几年一直是这样,每到降级边缘就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把他们往上推一把!这股力量是神一样的存在,但看得见,没人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