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围棋没有像国际象棋那样得到普遍认可的等级分制度?

dongyangwoainisy


因为中日韩三强各自为政,谁也不服谁,在关键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

-

日本:围棋是我国传统,是我们将围棋发扬光大,一切应该按我们的标准来。

韩国:作为世界围棋最强国和围棋发明国,我们拿的世界冠军最多,应该我们说了算。

中国:等等?围棋是你们发明的?你继续编?现在我们最强,你们有本事赢我们再说。

-

世界比赛是各自主办的,谁经济好谁就能多办。规则都是自说自话,中国规则和日韩规则对峙多年,互不妥协。

等级分排名也是,各国自己排自己的,无法合作排出一个大家都承认的世界排名。因为要排世界排名,谁来排?不管哪一方单独排,余下两方肯定都不认可。凭什么你说了算?你是权威?而且中国和日本其实都不这么狂妄,只有韩国棋院曾经自己搞过个所谓世界排名。当然了,中日都不承认,最后也不了了之。

如果大家合作一起排,那么以什么标准排呢?各国国内比赛的权重怎么算?中国经济好,国内比赛越来越多,算起来是不是也多?日本七大头衔战奖金最高,含金量却最低,怎么算权重?根本没法达成共识。

-

于是谁也不服谁,规则、比赛举办、等级分排行等各种问题都无法达成共识,继续各自为政的奇葩局面。

其实中日韩大伙曾经搞了一个国际围棋联盟,想试着互相推进合作,可到现在还是没啥进展。

至于世界等级分排名,因为中日韩始终拿不出一个大家都信服的版本,于是就便宜了各种民间版本。

比如这两年忽然火起来的西方gorating等级分,数据缺失严重,排名各种荒谬,但却占据了舆论头条,不懂围棋的也都知道了。

-

这真是阻碍世界围棋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但不知道啥时候才能解决。


神之一手


围棋界也有国际组织,即国际围棋联盟(IGF)。多年来,国际围棋联盟致力于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普及围棋,辛苦之下,终有回报,作为围棋项目的唯一一个世界性组织,国际围棋联盟成员越来越多,至今已达76个。而且,最重要的,国际围棋联盟获得了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总会的认可。2005年,它正式成为其会员组织,从而名正言顺地成为围棋界唯一的国际组织。

  这种情况令中日韩三国棋院始料未及,在三国棋院着力于职业围棋比赛及其相关活动之时,国际围棋联盟悄无声息地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最大限度的承认。“只知有汉,无论魏晋”就是欧美各国对国际围棋联盟及中日韩棋院的真实反映。

  2008年世界首届智力运动会和2010年亚运会分别在北京、广州举行时,围棋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没有世界围棋联盟的存在,围棋进入智运会、亚运会还真名不正言不顺。然而,国际围棋联盟在职业棋界却没有地位可言。

  当今棋界,应氏杯、春兰杯、三星杯、LG杯、百灵杯、MLily梦百合杯、新奥杯等世界职业围棋大赛此起彼伏,但说白了这些世界大赛仅仅是中日韩三国职业棋手之间的比赛,中日韩之外的棋手参赛完全是点缀,毫无竞争力可言。

  从职业的角度来说,应氏杯等比赛堪称是世界级最高水准的大赛,但从参赛选手的规模、代表性以及主办方的权威性而言,这些围棋比赛只能算作是商业杯赛,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锦标赛。像体操、田径、举重等各个项目的世锦赛均只有一个,分别由国际体联、国际田联、国际举联主办,其他各种类型的杯赛可以有很多,却不能算作是真正意义上的世锦赛。

  但在围棋界,中日韩三家势均力敌,还没有一个围棋组织能举办真正意义上的世界锦标赛,结束当今棋界谁出钱、谁说了算的格局,俨然在办堂会一样,而不是统一标准的真正意义上的世锦赛。

既然连一个权威的号令天下的世界围棋组织都没有,那又如何统一职业棋手们的等级分呢?只能各自为政,各自按照自设标准,来统计麾下棋手的等级分了。


天涯棋人


围棋和国际象棋思维方式不同!国际象棋双方开盘布局相同,行棋靠缜密的计算,纯逻辑思维,这也符合西方人的思维习惯。围棋虽然官子阶段和中盘绞杀过程中也有需要逻辑思维来计算,但是围棋主要是要有大局观,讲究围棋的‘’势‘’,日本超一流武宫正树号称‘宇宙流’把‘’外势‘’发展到极致。这符合亚洲特别是中国人的直觉思维,讲究形态意识,重‘势’就是最求和谐与平衡,不为一个角,几个子,而去破坏整个局势的平衡,这是围棋之道。所以围棋和国际象棋都有推广人群的局限性,但是国象有统一的世界组织,围棋主要是中日韩在玩,却又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联盟,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总会认可的国际围棋联盟,中日韩职业选手又不认可。


漂飘12


这个问题问得很奇怪,什么叫做普遍认可?围棋运动的发展来看,欧美国家发展的比较晚,也比较慢,所以长期以来国际排名都以中韩日三国认可的等级分制度,其实这大概也算是普遍认可了吧。毕竟下围棋的职业选手绝大部分在这三个国家。不过现在有了一个新的排名系统,叫什么gorating,似乎逐渐在成为大家都能接受的等级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