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该把如何认定高考试卷是考生本人的这项工作的过程公布出来?如果家长对这个过程有什么不同意见也能同时公布出来呢?

扬拍


详细的过程必定很繁琐,无法一 一呈现,但关键环节一定要公布,否则,难以服众。

比如说,你认定高考试卷是某位考生亲笔所答,那么,你认定的依据有哪些?如果是依靠笔迹鉴定,那么,又是哪个机构做的鉴定?该机构有无做相关鉴定的资质?其权威性几何?这些要素都应该公之于众。

当然,家长要是对省招办的鉴定结果有异议,还可以提出申诉,因为毕竟省招办也是“高考试卷掉包案”的当事方之一,甚至可以说是家长投诉的对象,由省招办组织当事学生的笔迹鉴定,有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嫌疑,家长对其出示的鉴定结果心有疑虑也是正常的。

当然,从理论上来讲,家长也可以自己找权威机构进行笔迹鉴定,但这里面存在一个巨大的障碍就是:家长如何把自家孩子的高考答题卡拿到手?因为按照当前的规定,学生的高考答题卡是不能交给其本人或家长的,必须封存,省招办完全可以以此为由拒绝家长拿走(借用)孩子答题卡的要求,没有答题卡,你拿什么去鉴定?所以,此路在现实中是行不通的。

比较理想的情况是:家长既已将相关情况向纪检部门进行了反映,纪检部门也已受理了家长的投诉,那么,由纪检部门出面,省招办和当事学生配合,拿当事学生的答题卡去进行笔迹鉴定(可以多找几家鉴定机构,而且机构的资质须得到家长的认可),如此,鉴定的结果才有说服力,也才能最大限度地还原事实真相。



我爱语文


这个问题问的好,通报中简单的一二三四不足以让人心服口服,笔迹鉴定是这个案件的重中之重,必须公布机构名称,是否具有权威性,必要时公布流程,以及依据。或者让更多的鉴定机构介入,比如河南之外的。

这种字体笔画类似火柴,属于容易模仿的字体,图中后来默写的笔画稚嫩,许多横竖都有弯曲状,而且字体结构没有向心性,很散,而考卷里的字体笔画明显有力,横平竖直,字体虽然刻意倾斜,但每个字都有向心性,不零散,竟有返璞归真的拙,把每个字单独放大看,精气神十足,很有书法味道。

字体的倾斜,试卷里是整字的倾斜,后来苏学生默写的很多字在倾斜上是笔画写不直,无奈造成的倾斜。字的整体势上,试卷上行列线性分布很好,具有美感,而后期默写,就比较呆板,没有行气。

字迹鉴定是特别严肃的事,不可马虎,古往今来,一些书法家写出足以乱真的名帖,市场上一些乱真的假字假画,连大师自己都难以分辨,比如范增,这可是活着的,模仿已故的更没得分辨。

以上陋见,纯属以一个书法爱好者角度分析,无它。

比较奇怪的是,很简单的事怎么弄得那么复杂,高考试卷能触碰到的没有几人,做个指纹识别,有考生指纹的试卷,考生又不会带手套答题,试卷和答题卡上肯定存留很多考生本人指纹,公布指纹调查,如果有,看你家长还能怎么说?


本草72


河南考生答题卡调包事件,持续之今日,已经不是高招办可以解决了事情了。高招办即使按照某些人的要求,把该公开的全部公开,即使公开以后公认没有问题,喷子的嘴总能在其中喷出问题来。

现在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简单而粗暴,不是警方介入了吗?,需要鉴定笔迹吗?,快刀斩乱麻,赶快鉴定笔迹,尽早公布结果,查处责任人,才是对公众负责,对高考负责,对社会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