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单身老人自己一人生活,儿女已在外成家立业,应该如何过?

开心快乐77444


其实农村这类情况很多哦!即便是老伴去世以及儿女也留守农村,大多也是老人自己过日子的!这样的方式不是说儿女不孝顺,而是以前就是这样的传统方式,除非老人身体行动不方便了,才会去儿女家轮番照顾的!下面就简单聊一下关于这方面的话题,仅供参考:

一、农村是小圈子熟人社会,老人村里生活并不愁

现如今,留守农村的大多为中老年人和小孩,一般年轻的子女大多城里生活或外出打工了!即便是对于外地已成家立业的,老人仍还是选择留守村里,不过也会时不时的去儿女那里生活一段时间看看孙子孙女的!

其实对于村里来说,乡里乡亲的熟人社会,一般平常是可以相互帮忙的!例如家里院墙倒了,即便儿女不在身边,村里的乡邻往往也会叫一声就会来帮忙的!或许这就是农村与城市里不同之处吧!

二、农村老人往往不愿离村,而村里生活一般不成问题

对于农村老人来说,或许只有村里的家才生活的踏实吧!往往会选择留守农村。即便儿女外地成家了,也可以通过时常走动,或者电话等问候问暖的!一般老人在村里生活成本也比较低,蔬菜大多是自己种的,而粮食也是自己种的,或者捡拾的!基本够日常生活了!再加上儿女给的生活费用,基本没什么大问题。

而且,在村里也可以干干农活,和村里的同龄人串串门打打牌啥的!有时候,就可以看到村里大街上或村外的小树林里很多打牌的老人,非常热闹!

另外,随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好,很多时候,子女也会经常回来看看,再加上农村养老保险的保障,虽然不多,但对于成本低的村里生活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以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继续补充观点看法,共同探讨!


龙百晓生


儿孙绕膝、四世同堂、天伦之乐等等名词,形容的是一家几十口生活在一起,老年人享受儿孙满堂的幸福生活。那是指过去的农经社会。

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快,思想观念也与以前大不相同了。大多数儿女从小上学,然后出去就业。即使工作单位离得近也不愿意与老人生活在一起。

一是因为存在代沟,生活理念不同,年轻人注重个性张扬,老年人思想保守。

二是生活方式不同,年轻人喜欢快餐,出外聚朋唤友。老年人喜欢节约,安静,在家里做饭吃。

三是教育孩子的理念不同,老人教育孙子辈,按照他的观念去说服教育。儿子和媳妇会按照当下的社会环境教育孩子。

四是生活在一起有诸多不便,人家小两口吵个嘴就很不方便啊。等等,一些小问题,时间长了就集成大问题了。

如果,儿女家有了孙子、孙女有能力带就帮人家带带,孩子大了,最好不要住在一起。

所以,单身老人也好,老两口都在也好,只要生活能够自理,尽量不与孩子们生活在一起。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生活在一个小区里,不同的楼里。

如果条件不允许,还是自己过自己的吧,孩子们有时间了就来看看,没时间了,就甭来。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自由空间,同时自己也有个自由空间。如果瘫痪在床那就另当别论了,随孩子们怎么商量安排吧。

如果,儿女家有了孙子、孙女自己有能力带就帮人家带带,孩子大了,最好不要住在一起。


莫天聋


为什么说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这就显现出来了!这种情况下老人名下的房产、地产(承包地)就是养老资源!身边事有4例。1.郭大哥夫妇有三女,次女、三女外嫁,长女婿招赘。2.李嫂早年丧夫一女外嫁。名下房产卖给本村村民、承包土地租给他人后跟随女儿生活。3.李大爷夫妻一女外嫁,李大爷的哥哥有两子,其次子过继给了李大爷。4.王某孤身一人、无儿无女,政府给予五保户照顾,百年后名下财产归集体处置!



浮云飘啊飘2


一对夫妻生儿育女,把儿女抚养长大,目的就是为了老有依靠。如老了不想依靠儿女来赡养,不为儿女添麻烦,在农村来说,那就必须存有一定的养老金。老了需要人照顾时就请保姆或进养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