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 NEX撕掉藍廠「高價低配」標籤,華爲尷尬了

昨晚(6月12日),vivo發佈了年度旗艦vivo NEX。發佈前,vivo NEX已經被劇透八九不離十,外界關心的焦點是價格。很多人以為按藍廠“高價低配”的脾氣,vivo NEX不賣到6000元以上簡直對不起自己。

但出乎大家意料的是,vivo NEX高配版售價4998元,中配版4498元,低配版售價3898元。vivo NEX低配版和高配、中配的區別主要有四方面:運存從8G減為6G;沒有屏下指紋;內存為128GB,和中配版相同,比高配版少128GB;HIFI芯片低一個檔次。其它包括伸縮式前置攝像頭、屏幕發聲、AI智慧功能等硬件配置和軟件功能相同。

vivo NEX的定價策略比較明智,給市場的印象是比較厚道,撕掉了貼在藍廠身上多年的“高配低價”標籤。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可以將vivo NEX和小米MIX2S、華為P20 Pro比較,會發現小米主攻3000——4000價位,華為主攻5000——6000價位,vivo NEX主攻4000——5000價位。vivo NEX的價格不高不低。

但在硬件配置上,vivo NEX亮點更多。小米MIX2S比vivo NEX便宜,但落到實處的黑科技數量比vivo NEX少,華為P20 Pro最大的看點是三攝像頭和徠卡認證加持,但僅此一點就要用戶多付出1288元(vivo NEX高配版4998元,P20 Pro高配版6288元),這個理由缺乏說服力。

也就是說,在一眾國產旗艦手機裡,vivo NEX的定價策略是中端價位,高端配置,性價比突出,差異化優勢明顯。相反,華為P20 Pro則比較尷尬,齊劉海外觀設計和iPhone X相似,高配版6288元,同等配置下,性價比被小米MIX2S和vivo NEX甩幾條街,競爭力明顯不足。

華為一直在定價上十分自信,2014年Mate 7火爆使得華為站穩3000元價位,在國產手機中表現矚目。信心爆棚後,華為隨後推出Mate S,4100元起售,劍指iPhone6S Plus。結果挑戰失敗,Mate S銷量不佳,隨後價格滑落至3000元以內。

P20 Pro高昂價格的出爐,應該和華為近期市場表現突出有關。有外媒報道稱Mate10的換代機型Mate 20將採用更大的屏幕,對標iPhone X Plus,估計價格又將比P20 Pro高出一截。

但vivo NEX出人意料的務實定價策略讓Mate 20壓力山大,定價比P20 Pro高的話,Mate 20得拿多少黑科技才能說服用戶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