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航母大换防:“林肯”号被调回太平洋舰队

2018年8月3日,美国海军宣布三艘航母更换母港,它们是“卡尔·文森”号(CVN70)、“林肯”号(CVN72)和“斯坦尼斯”号(CVN74)。官方称“这是正常调动和例行计划中的一部分”。

刚结束2018环太平洋军演(RIMPAC2018)的“卡尔·文森”号(CVN70),母港由加州圣迭戈的北岛航空站(NAS North Island )变更为华盛顿州布雷默顿(Bremerton)的基察普基地(Naval Base Kitsap),准备在附近的普吉特湾海军船厂进行计划增量可用性(DPIA)检修。同属该基地的还有“尼米兹”号(CVN68)。

“林肯”号(CVN72)被调回太平洋舰队,填补“卡尔·文森”号被调走留下的空缺。母港由东海岸的诺福克基地(Norfolk)变更为西海岸的圣迭戈北岛航空站。同属该基地的还有“罗斯福”号(CVN71)。

“斯坦尼斯”号(CVN74)被调回东海岸,母港由基察普基地变更为东海岸的诺福克基地。同属该基地的还有“艾森豪威尔”号(CVN69)、“杜鲁门”号(CVN75)、“布什”号(CVN77)、“福特”号(CVN78)和正在大修的“华盛顿”号(CVN73)。

因“福特”号已服役,美国海军又恢复了东西两个方向6+5的航母配置:大西洋、地中海方向6艘;太平洋、印度洋方向5艘,其中“里根”号(CVN76)前沿部署在日本横须贺。

美军航母的换防规律

美军航母每隔3-4年就会进行一轮换防,每次都涉及3-4艘航母的调动。这个规律的核心就是围绕“中期换料大修”(RCOH)。

这次把“斯坦尼斯”号(CVN74)从西海岸调回东海岸,就是为计划在2020年进行的“中期换料大修”做准备。目前正在大修的是“华盛顿”号(CVN73),它于2015年5月从日本调回诺福克基地,2017年8月进入船厂,大修工程预计2021年结束。

“中期换料大修”是指核动力航母在寿命中期之际(已服役22-23年)进行最复杂的检修和设备更换,以确保之后继续服役23-25年。除更换核燃料外,是从里到外最彻底的技术升级。工期为四年,投资大约是新建航母的三分之一。准备大修的航母要提前两年返回诺福克基地,因为唯一能承担航母大修工程的纽波特纽斯造船厂(NNS)就在附近三十公里。

排队大修的航母,在这两年内将不再承担部署任务,只承担例行训练、人员轮换、联合演习、装备测试、科学实验、对外访问等任务。

美军航母的保有规律

从以上可知,美军航母总的保有规律是3:3:3:1:1:0.5:0.5。即3艘处于部署状态;3艘处于预部署和训练状态(可在1-3个月内进入部署状态);3艘处于定期保养状态(可在12-18个月内进入预部署状态);1艘准备大修;1艘正在大修。总计11艘。

后面的两个“0.5”指一艘处于新建状态、另一艘处于开工状态。比如结构工程已完工80%的“肯尼迪”号(CVN79)和已开工的“企业”号(CVN80)。

上一轮换防回顾

2015年5月18日,“华盛顿”号(CVN73)离开横须贺准备返回本土大修,水手在甲板用日文拼字“告别日本”,日本海上自卫队“出云”号直升机驱逐舰(DDH-183)为其送行。

2015年10月1日,替换“华盛顿”号的“里根“”号(CVN76)搭载第5舰载机联队(CVW5)进驻日本横须贺基地,水手在甲板用日文拼字“初次见面”。

在此之前,“罗斯福”号(CVN71)由东海岸的诺福克基地调往西海岸的圣迭戈基地,填补因“里根”号前沿部署留下的空缺。

2012年1月,“里根”号母港从圣迭戈变更为布雷默顿,顺便搭载了舰员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