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無名氏《古詩十九首》,賞析詩歌里的相思離情以及人生格言


古詩十九首,是樂府詩的一個顯著標志。在詩歌的文化歷程裡,有著許許多多的無名之人的經典之作。


無名並非無才。相反,許多無名氏傳承下來的作品也是令人朗朗上口的。可惜,在厚重的歷史及詩歌世界裡,只能記住那麼一小部分的人。而太多的人,則隨著浪濤,淹沒於這紅塵世間。

傳於今世的《古詩十九首》,是經由南朝蕭統選取收錄於《文選》中而成。這十九首樂府詩歌,語言自然樸素,畫意生動真切,體現了當時人們思想上的一種轉變,以及心靈上的覺醒與矛盾痛苦。抒寫了生活中的人生百態,以及普遍的情感思緒。

它們渾然天成,無處不將道與儒的意境勾勒出來。更是在劉勰的《文心雕龍》裡,被冠冕於五言之首。

下面,我們來簡單的欣賞一下這古詩十九首裡的相思之詩歌及人生詩語。


1.《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反。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棄捐勿複道,努力加餐飯!

說的是在亂世之中,一位女子對遠行在外的情郎的相思之情。

與君別離後,天涯各一方。以“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反。”來埋怨情郎的不歸,實則是對這動盪亂世的無言諷刺。

以“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思君忽已老,歲月忽已老。”來述說她這一年又一年的相思,令她身心憔悴,只恐自己紅顏遲暮。

而全詩的點睛之筆,卻是末尾的“棄捐勿複道,努力加餐飯。”意思是女子想,既然明知相思了無益,何必如此的折磨自己呢?還不如該吃吃,該睡睡。愛惜這身體,珍惜這青春,以待相見日。

這種唱完相思後的樂觀向上心理,是否值得學習呢?


2.《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

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牖〖yǒu〗)

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

昔為倡家女,今為蕩子婦。

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

說的是一個曾經淪落於風塵的倡家女,好不容易的掙脫了歡場裡的淚歌與羈絆,想找一個合心的郎君,過正常人的生活。

然而,造化又是這般弄人,她找到的是一個“浪蕩子”,喜歡遊樂且不歸家的人。

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

春色一年又一年的逝去,給了她希望,撩撥著她的情思。然而,在一次又一次的期盼等待中,等來的只是失望及怨念。戲子有心,浪子薄意。

而“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是否會讓人不禁想起那句:青青河邊草,悠悠天不老的歌詞呢?


3.《涉江採芙蓉》

涉江採芙蓉,蘭澤多芳草。

採之慾遺誰,所思在遠道。

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說的是遠遊的遊子思鄉懷人的相思之意。借他鄉遊人與故鄉閨人採芙蓉之景來表述相互之間的相思之情。

涉江採芙蓉,蘭澤多芳草。

由語意上來說是一幅人慾過江水去採摘荷花,河對岸還盛開著許多蘭蕙的優美景緻畫面。

古時芙蓉與“夫容”有諧音之意,女子思念情郎,因思成幻,故過江去相會。而對岸的男子,因見遍野蘭蕙盛開,幽香陣陣,彷彿中似心上人在眼前。

以花喻人,由兩種不同空間角度描繪相思之愁苦。於是,便有了

“採之慾遺誰,所思在遠道。”這樣的自問自語的茫然愁緒。因為,彼此所思念的人在遠方,明明一幅歡樂之景,卻憑添思愁。

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彷彿那一刻間,男女彼此間有了“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感應,一個在思夫,一個在思婦。其中的相思與無奈,也唯有“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這般,雖相思不得見,卻愛到致死亦不悔。

當真是,人生相會卻無緣,蘭草芙蓉可送誰。

​​​

4.《庭中有奇樹》

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

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

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

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時。

說的是女子對遠行在外的情郎那深切的思念。由庭樹到綠葉,有綠葉到花開,由繁花到採摘,由採花到相送,由送郎到思人,最後驀然發現這只是一場美麗的相思幻夢。

於是,便有了“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時。”這般相思無奈的自我寬慰的心理。

春天,本是充滿期望的季節。佇立在庭院中的女子,滿心的以為春暖花開,情郎歸來。

然而,冬去春來,庭中樹長滿了綠葉,她還是孤零零的站在那裡。花開了,葉落了,年復一年。本欲

攀條折其榮,卻忽然發現自己折花該送給誰呢?回想起“馨香盈懷袖”那往昔相處的依依生活,此刻卻不由“路遠莫致之”般的感到深深孤獨。

當真是,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熏籠坐到明。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

5.《冉冉孤生竹》

冉冉孤生竹,結根泰山阿。

與君為新婚,菟絲附女蘿。

菟絲生有時,夫婦會有宜。

千里遠結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軒車來何遲!

傷彼蕙蘭花,含英揚光輝。

過時而不採,將隨秋草萎。

君亮執高節,賤妾亦何為!

一首女子相思離怨之詩,欲盼而又不得的彷徨傷情。

冉冉孤生竹。是女子的自擬比喻,女子柔弱,孤立無靠。希望找一個落地生根的靠山之地,避風山崗。

結根泰山阿。男兒當如山,故而是說女子找到了能讓她落地生根的依靠。

菟絲附女蘿,是兩種蔓生植物,根莖與藤蔓相互纏繞結合,表示女子與男子之間的生命結合在了一起。

千里遠結婚,悠悠隔山陂。思君令人老,軒車來何遲!此處既說兩人之間成婚的不容易,山高路遠,來接她而去的車馬遲遲未來。哀怨,期盼,強烈的內心活動,同時也是對世道的諷刺。

然而,女子等啊等啊。等到蕙蘭花傷,秋草枯萎,而男子始終遲遲未來。

於是,便有了“君亮執高節,賤妾亦何為!”這般既擔心懷疑男子會變心,又肯定男子的堅貞且矢志不渝。這種自我矛盾,自我安慰的心理軌跡。

君若未移心,妾伴君至老。這種矛盾的心思與現實中戀愛中的男女們,何嘗不是有著些許相似之處呢?

想要得到,又害怕失去。期盼回報,又害怕失望。

​​

6.《凜凜歲雲暮》

凜凜歲雲暮,螻蛄夕鳴悲。(螻蛄〖lóu gū〗)

涼風率已厲,遊子寒無衣。

錦衾遺洛浦,同袍與我違。(衾〖qīn〗)

獨宿累長夜,夢想見容輝。

良人惟古歡,枉駕惠前綏。

願得常巧笑,攜手同車歸。

既來不須臾,又不處重闈。

亮無晨風翼,焉能凌風飛。

眄睞以適意,引領遙相希。(眄睞〖miǎn lài〗

徙倚懷感傷,垂涕沾雙扉。

歷來抒寫相思之情的詩詞,總是離不開夢的。如蘇軾的“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對無言,唯有淚千行。”的十年生死離別之夢。

而這首《凜凜歲雲暮》,通過對寒冬深夜裡的夢境描繪,抒寫了女子因相思而夢,迷離恍惚,悵然若失的心情。有“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那種夜色朦朧,聽雨悵然之感。

凜冽寒冬,百蟲將死,螻蛄悲鳴。寒風凜冽,讓女子想到情郎在外是否有禦寒冬衣。這裡,便已點出了相思之情。

錦衾遺洛浦,同袍與我違。獨宿累長夜,夢想見容輝。

以洛水宓妃之典故,說婚後不久,兩人便分別了。想在夢中見到情郎的音容,卻終歸是獨自一人度過漫漫長夜。

於是,便有了“亮無晨風翼,焉能凌風飛”的感慨,倚門而立,翹首以盼,卻終不見情人歸來,相思而惆悵。

願得常巧笑,攜手同車歸。

這不僅是她的期盼,又何嘗不是生活中我們對於愛情,親情的期盼呢?只是,人生無奈,生活亦無奈。


7.《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這一首《迢迢牽牛星》,當是古詩十九首裡,我們最為熟悉的了。這裡面的情,這裡面的意就不解了。直白的說:這說多了都是淚啊!

附上白話翻譯:

遙遠而亮潔的牽牛星,皎潔而遙遠的織女星。

織女擺動著芊芊素手,機杼札札地響個不停。

因相思而織不出繡錦,哭泣的淚水零落如雨。

一道清清淺淺的銀河,彼岸相離也沒有多遠。

一水相隔的銀河兩岸,痴情凝望卻相淚無言。

真真是,世間輪迴千轉至今,多少對痴男怨女啊!


8.《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緯。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雲樂,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

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這,究竟是寫情郎思情人,還是情人思情郎?亦或,兩種都有。

夜深人靜,無意間卻見到今夜的明月為何這般的皎潔光亮,照亮了他或她的羅床。

深夜,本該已經入睡。然而,相思愁緒忽然而起,縈繞心頭,讓人無法入眠。於是,只得披衣而起,在這空蕩的屋中來回徘徊行走。

客行雖雲樂,不如早旋歸。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

旅途或生活在遙遠的異鄉,雖然有趣味,卻怎麼比得上早日歸家呢?心中憂愁彷徨,故而開門出屋。仰望天空姣姣明月,這滿心愁苦的該向何人訴說呢?

出現是他想她,還是她想他的分歧當屬這裡。一般來說,這似乎是男子在外奔波,思鄉思人,相思之情不知道該去告訴誰。但若是空間轉換,也可以視作為女子的情感上的自我詢問與思念。

這種心理描寫,好比如今天相戀的人們經常會做的一件事:他在想什麼?她又在想什麼的一種情感思維。

畢竟,戀愛中的男女,通常都會對彼此間是否在想他或她,在想什麼事都會有一種無言的掛懷情愫。

而徘徊,道盡了多少的生活無奈。正如: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9.《孟冬寒氣至》

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慄。

愁多知夜長,仰觀眾星列。

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

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

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

置書懷袖中,三歲字不滅。

一心抱區區,懼君不識察。

10.《客從遠方來》

客從遠方來,遺我一端綺。

相去萬餘里,故人心尚爾。

文彩雙鴛鴦,裁為合歡被。

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

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

這《孟冬寒氣至》與《客從遠方來》,當銜接起來一起理解為佳。

前一首是女子因深夜寒氣浸身,仿然發覺原來是冬天到了。春去秋來凜冬至,忽然想到原來情郎已離家很久很久了。

百無聊賴之下,只好仰天觀月,打發這漫漫長夜。

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置書懷袖中,三歲字不滅。

三歲,表明了離別時間之久。置書懷袖,表明了對這麼久來唯一的通信的珍視。

一心抱區區,懼君不識察。表明了女子的心事,她擔心這麼久的分別,情郎是否知道她一往情深的愛著他念著他。這種相思無言的述說與期盼的愁苦心理。

後一首,女子忽然間收到由他鄉之客帶來的驚喜。她的情郎送來的禮物,在感受到情郎對他的關切與愛意之時,想象著“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

這般再也不能把兩個分離的美好之事。

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然而,這種如寒夢般的期盼最終也只是想象。不禁又讓她感到相思難耐,寂寞愁苦,讓人慨嘆。

古詩十九首,既述說了濃濃的相思離別意,悠悠望思情。同時,也是對當時社會生活的一種反應與感慨。

亂世別離苦,生活無朝夕。

十首相思之詩歌奉上,附上餘下九首及名句。

11.《青青陵上柏》

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斗酒相娛樂,聊厚不為薄。

驅車策駑馬,遊戲宛與洛。

洛中何鬱郁,冠帶自相索。

長衢羅夾巷,王侯多第宅。

兩宮遙相望,雙闕百餘尺。

極宴娛心意,慼慼何所迫。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結合詩意,是對於某些人們苟且人生,糜爛生活,浪費生命的感嘆。


12.《今日良宴會》

今日良宴會,歡樂難具陳。

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識曲聽其真。

齊心同所願,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

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

無為守窮賤,轗軻長苦辛。(轗〖kǎn〗)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無為守窮賤,轗軻長辛苦。

提醒人們,人的一生短暫,隨風而逝,如浮萍飄塵。不要由於一時之失意,就害怕辛苦,從而放棄了人生的理念理想。


13.《西北有高樓》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

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

上有絃歌聲,音響一何悲!

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

清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

一彈再三嘆,慷慨有餘哀。

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

願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

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

述說了,人生知音難尋,能同伯牙子期這般相知的人,太少太少。


14.《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

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

白露沾野草,時節忽復易。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

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翮。(翮〖hé〗)

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蹟。

南箕北有鬥,牽牛不負軛。

良無磐石固,虛名復何益。

說的是,時光匆匆,以往的同窗,也只不過是一夢。


15.《回車駕言邁》

回車駕言邁,悠悠涉長道。

四顧何茫茫,東風搖百草。

所遇無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時,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豈能長壽考。

奄忽隨物化,榮名以為寶。

盛衰各有時,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豈能長壽考。

說的是,人非金非石,是有生命極限的。當趁青春年少時,立志學習,立言立身。


16.《東城高且長》

東城高且長,逶迤自相屬。(逶迤〖wēi yí〗)

迴風動地起,秋草萋已綠。

四時更變化,歲暮一何速!

晨風懷苦心,蟋蟀傷侷促。

盪滌放情志,何為自結束!

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

被服羅裳衣,當戶理清曲。

音響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馳情整巾帶,沉吟聊躑躅。(躑躅〖zhí zhú〗)

思為雙飛燕,銜泥巢君屋。

人生苦短,何必處處自我約束。當需要時,滌除煩惱,放開憂愁,去尋找生活裡的樂趣。


17.《驅車上東門》

驅車上東門,遙望郭北墓。

白楊何蕭蕭,松柏夾廣路。

下有陳死人,杳杳即長暮。

潛寐黃泉下,千載永不寤。

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

萬歲更相送,賢聖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

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

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

提醒人們,人的壽命很短,不可能與金石這些東西相比。人生會迷茫,困難亦重重,但若是以丹藥金石之物來麻痺自己,豈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

18.《去者日以疏》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親。

出郭門直視,但見丘與墳。

古墓犁為田,松柏摧為薪。

白楊多悲風,蕭蕭愁殺人。

思還故里閭,欲歸道無因。(閭〖lǚ〗,三閭大夫)

白楊多悲風,蕭蕭愁殺人。

人生世事無常,因果難料。一來一去,一生一死,皆不過是道。


19.《生年不滿百》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

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

愚者愛惜費,但為後世嗤。

仙人王子喬,難可與等期。

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

感慨人生苦短,勸人通達世事,及時行樂,不必為那些毫無益處的事而日夜傷神煩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