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幅油画让你有一见倾心的感觉?

眼镜超人


走进琳琅满目精彩纷呈的油画世界,有一种被美包围了的感觉,一幅幅夺人眼目的画作,一位位耳熟能详的画家的名字,一件件画里画外的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使人整个地沉浸在艺术的氛围里。

在林林总总的油画门派、类别里,我对古典主义特别是新古典主义唯美写实的作品有一种特别的偏爱,拉斐尔、乔尔乔内、雷诺阿、安格尔、布格罗等众多油画大师的画作都是我非常喜欢的。而其中最让我一见倾心的是法国十九世纪唯美主义写实画家布格罗的作品,不是一幅,是几乎他的所有作品。

布格罗是安格尔的学生。拉斐尔、乔尔乔内等是布格罗最敬仰的前辈大师。在布格罗六十多年的艺术人生中,他坚定的奉行唯美写实的绘画宗旨,创作了大量的令人赞叹不已的唯美画作。

按说,一个画家,尤其是一个绘画大师,笔下有几幅人物优美的画作不是什么难为的事情,但要把笔下的每一幅画都画得那么美,美仑美奂,美到极致,那就十分的难能可贵了。而这一点,布格罗做到了。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美的展现,美的存在,美的令人不能阻挡,不忍移目,让人尽情地体会美的享受。

感谢布格罗。向大师致敬!





谁怜一灯影


断断续续的,也回答了一些艺术类的问题。说实话,在这些日子里,逐渐意识到一个问题:人的审美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特别是在欣赏绘画方面,可能上午和下午就会存在很大差别。

若在一个月以前,我可能觉得杨云飞的《荷叶屏风》具有这样的感觉。

记得之前回答过一个类似的问题,大概是问“你最喜欢哪一幅画?”。当时恰好刚刚涉足艺术,并见到了杨云飞的一些作品。在几幅作品中,觉得他笔下的《荷叶屏风》画的非常美,于是便以此画作了回答。

(因严查图片,原图已删)

(杨云飞:《荷叶屏风》)

当然,时至今日,我还是觉得这幅画蛮不错的。毕竟,画工和构图也算得上当前国内一流,并且也切切实实地拍出了天价。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发现,其实在艺术品欣赏方面,人的审美标准会不断发生变化。

如今再次作答时,我想谢尔盖·马什尼科夫的《冷冷的夏天》,应该可以代表自己现在的审美。

前几天回答超写实主义绘画时,偶然接触到了马什尼科夫。其实,在知道画家的名字之前,便已经多次见过他的作品,只是常常一掠而过,未曾细细品味。直到见到这幅《冷冷的夏天》之后,才发现,其实油画中真的能带给人一种“一见倾心”的感觉。

(谢尔盖·马什尼科夫:《冷冷的夏天》)

细腻、唯美,是观赏马什尼科夫绘画最为直观的感觉。能用无声的画,撩拨观众的心弦,让观者随着画家的笔触而感受美的韵律,真的是一种创作的境界。马什尼科夫喜欢画美女,也擅长画美女,这一点同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确有相通之处。

艺术,也不仅仅都是唯美的。同样,人的审美也不会永远停留在某一个层面。同样是超写实主义绘画,能带给人心灵震撼和视觉冲击的,反而是最为朴实的作品。

如果说单论绘画技巧,罗中立或许并不见得占据多少优势。但他却从一位收粪老人身上,找到了创作灵感,最终完成了《父亲》这幅经典的作品。这个新旧时代交替阶段的农民形象,曾打动了无数人。可以说,如今看着这幅画,心中还不免产生阵痛。

(罗中立:《父亲》)

所以说,就油画作品来讲,一见倾心其实很容易做到,许多唯美动人的作品都具备这样的能力。不过,艺术似乎也不该仅仅停留在“一见倾心”的层面,而应该有更高的追求。或许,真正打动人的从来不是画面,而是画的内涵。


碣石樵子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直接上答案。吴成伟《少女》这张画里的女子端庄而秀美,清澈纯净的眼神透射出少女纯洁的内心世界。白色的连衣裙象征着一尘不染的青春气息。少女手上的玉镯点缀在白色的连衣裙上,更加表达了中国女性的文化内涵。


除此之外,冷军、吴威、女画家安静、苏新等都是我喜欢的,下面贴几张图片以供朋友们鉴赏:

冷军《肖像之相-小姜》


吴威《心界》



女画家安静《如梦时节》


苏新《新十二花神·杏花》




崇儒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e7484913f45abe4d2511d59ac333e85d\

恒真康通米业


纵观画坛史,那些艺术大家们的作品层出不穷,各有各的灵气,有多少芸芸众生为之倾狂,不只是因为它是艺术,而是它总让人一见倾心、流连忘返 ,

陈丹青这样说过“有一天你学会看这种颜料凝结层的质地美,你可能就懂画了,但一旦懂画,可就有的苦了。”对于我来说,这或许就是所谓“一见倾心”的最高境界吧,

令人一见倾心的画作,画风是柔和的,画里有着它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向往着美丽的童话故事;时至今日,我更喜欢乌克兰天才女画家艾琳•谢里的画,艾琳•谢里生于1968年,九岁时作品就多达以千计,毕业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2001年获俄罗斯最高荣誉“艺术杰出贡献奖”,这不只是我喜欢艾琳•谢里画作的原因,最主要是因为她的画作相比西方文艺复兴时的作品,她的画的时光隧道不会离我们太过于遥远……。





诗夜城主


从专业角度来讲,本人没有欣赏油画艺术的那种水平和能力,要说喜爱的话,真有一件令我一见倾心的油画,那就是《毛主席去安源》。

《毛主席去安源》油画作品,是以毛泽东1921到安源组织工人运动、并举行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为表现题材的油画,这幅油画最早是1968年8月1日发行的文革邮票,设计者是孙传哲、万维生、李大玮。该油画单张彩色印刷数量累计达9亿多张,被认为是“世界上印数最多的一张油画”,创造了中外美术史上的神话。

《毛主席去安源》油画在我们当地新华书店面市时,第一批油画几天就被销售一空,可见人们对这件油画的喜爱程度。当时,我正在读小学,同学们也相互评论过这幅油画,虽然小学生不能从专业艺术角度对油画说出一二三,但从内心里就是喜欢这幅画,确实有一种一见倾心的感觉。

四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同班一位同学外地工作的爸爸回家探亲,带回一叠毛主席彩色图画,32K大小,其中有一张就是《毛主席去安源》油画图片,看后令人爱不释手。经不住我的软求硬磨,那位同学最终把那幅彩色图画送给了我。回到家,我找到一个小木边像框,小心翼翼地把这幅画镶好,工工整整地挂在了床头的墙上。正是这幅画陪我走过了从小学高年级到初中又到高中的几年岁月。

几十年过去了,当年曾让我一见倾心的《毛主席去安源》油画,至今仍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今生难以忘记!


千山车神


俄国画家尼古拉斯·费欣的作品令人着迷。



鹫峰沙驼油画工作室


林风眠先生的小作。单纯,有琢磨的味道。


望海街32号


既然说到那幅油画,不如扩展为艺术作品。

1、喜欢一幅作品的原因有很多,创作意图、构图、造型、色彩、时代感、协调性、对比度、技法……等等。

2.就单拿色彩来说,比如提香的色彩、梵高的色彩、达芬奇的色彩……都各不相同,难评优劣!只是个人喜好!个人喜好是由读者的理解度来决定的,读者感受到画家的哪方面的技术的精湛或情感的表达才能引起读者喜欢!

3.赏画与听戏或读小说类似,有人看到目录就觉得好与不好,有人只迷恋一段唱腔或一段文章!不同的人感受到情感传达是不同的!

4、所以,谁喜欢那幅画和自己没有什么必然或必要的联系,读者感知力越强,欣赏的能力也就越强。多看看大家作品,自己感受到的美、绝、奇、壮、凄、悲、讽……等感受就是最好的作品。

附图(舒益谦的风景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