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夏季里的蝉究竟是“益虫”还是“害虫”?

午夜一分


对于树木来说,金蝉的确是农业领域的一种“害虫”,但从食用性和药用价值等方面看来,对于人们来说又是一种“益虫”。

目前来说,虽然金蝉是一种农业害虫,但似乎也遇到了生存危机,在一些地方,即便是夏天也很少能捉到金蝉了!虽然是害虫,但也是生物界的一员,也是很多农村人小时候美好的回忆,所以说应该值得大家警惕去保护一下了!下面就简单聊一下关于这方面的话题,仅供参考:

一、金蝉可以危害树木的生长,所以是农业“害虫”

一般来说,金蝉会在地下或变成“知了”后吸收树木的汁液,或许吃过金蝉的一定看到过金蝉一条长长的刺吸式口器,就是用来吸收树木嫩枝上的营养液,而且产卵也是插入嫩枝条里,最终嫩枝条会因脱水而枯死。尤其是对于果树来说,会容易造成新梢枯死,影响光合作用,最终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二、金蝉可以食用且有药用功效,对人类是“益虫”

金蝉的营养价值非常高,素有“唐僧肉”的美誉。民间就有人认为金蝉其实就是神话中的唐僧,因为唐僧就是“金蝉子”。

在一些统计里,金蝉含有的蛋白质比任何肉类和禽蛋都要高很多,而且还含有其他丰富的营养成分,是一种天然的高级营养食物。

另外,金蝉的药用价值也非常高,尤其是蝉蜕,就是金蝉壳了,是一味常见的中药材。可以治疗好多病症。

作为返乡发展的一枚农村人,这几年却发现农村夏天的金蝉越来越少了,记得小时候很容易就可以捉到很多,那时候基本没有多少晚上拿手电照的情况。而现如今,即便晚上去照,也捉不到几个了。

就拿今年来说,我总共也就吃到不到50个金蝉而已,一晚上只能捉到四五个而已,很多时候根本就捉不到。所以说,野生金蝉似乎也遇到了生存危机了!值得大家警惕!

以上仅供参考,欢迎关注我,了解更多农村新鲜有趣的事儿!


龙百晓生


农村夏季里的蝉是“益虫”还是“害虫”?



蝉现在是一种被消费者所公认的一种野生昆虫美食,富含高蛋白以及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矿物质等,蝉也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对治疗眼疾,或者肝病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对一个事物是有利还是有害?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需要从两方面来考虑,蝉到底是益虫还是害虫?这就要看蝉对人类的贡献大小而定,如果蝉利大于弊,那蝉就是益虫;如果蝉弊大于利,那么蝉就是害虫!这就是人类对于动植物的好坏的一种评判和界定的唯一标准。

每一种动植物的存在,都有它的存在的理由和价值,这就是人类与动植物共存的理由。其实不能说它存在,有利还是有害,一种动植物的存在,如果对另一种动植物的克制,也就是说万事万物都是相生相克的,都有它存在的价值,这就是生物专家所说的生物链吧,只有相互相承,相克相生才能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和平相处共同发展,共同存在,共同衍生,维护我们唯一的家地球村。



蝉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蝉对植物也就是树木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就是蝉无论在地下还是在地上都吸收植物的液汁,从这个角度来分析蝉就是害虫。像美国的蝉害,每七年发生一次,每次接近7亿只蝉的出土,不但对树木的造成伤害,而且蝉着噪音更影响到了人民的生活。主要是美国的产有毒,不能食用,这才是说蝉的危害,也可以说蝉是一种害虫。

但从我国的食用价值的角度分析,蝉已成为人们享用的一种美食,而且出现了人工养殖,“知了声声叫着夏天的声音”,唤醒了人们对童年的回忆和对夏天的解乏,并不感觉的蝉声是一种噪音,却是一种美妙的音乐。所以从这个角度分析,蝉是一种益虫,一种对人类身体健康作出贡献的益虫。



总之,农村春夏的蝉是一种益虫,还是一种害虫!这需要人们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的分析,这是一个人类界定的概念,站在人的角度出发而得出的一个结论。分析问题应该相对而言,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理由,所以我们对每一个问题都要,从它的价值方面来考虑,其实现在蝉的有害价值超过了有效价值,所以在大多数人的眼里蝉是一种益虫。


宗元


单纯从农业角度出发,蝉肯定是害虫,它生命周

期达四年,其中前三年都在地下,以植物根系中的营

养为食。等到它“一鸣惊人”的时候,它又以植物枝干

中的养分为食。所以蝉的一生,对植物生产或多或少

都存在负面影响,严重的会使庄稼减产,甚至树木枯

死,它是害虫无疑!

站在今天的角度,我们就得换个思维方式了。

蝉是淮河流域一种十分受老百姓欢迎的食物,特别

是近几年,几乎成了部分地区百姓餐桌上的必点菜。

巨大的消费需求,带动了一个新的产业,从养殖到销

售,从运输到加工,让一些地方的农民增收致富,这

难道不是“益虫”吗?

如果再酸一点,从诗人、文人的角度看,自古有

多少咏蝉的名文佳作,如“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

鸣蝉”之类,让一代又一代人传颂。这难道不是“益

虫”吗?

其实,“害”与“益”因人而异、因利而异、因角度而

异,您怎么看呢?

窗外蝉鸣依旧,衣服早已汗透,码字不易,若同

意我的观点,请关注,谢谢!





我本农夫


蝉这个小东西,您猜连云港和淮安一带人叫什么?告诉您,它叫姐妞,好听的名字呦!

另外,还有一句笑话,公叫母不叫,就是蝉鸣呗!您不要发笑,这可是过去那些老人告诉的!

这么多年了,国内的人们包括孩子和老人,不知道蝉是害虫的人已经不多了。为什么,它吮吸乔木和灌木等树类植物的树汁,时间长了就会让树木死掉了。

不久以前,南美洲曾发生一次蝉灾,引入食蝉鸟后,才控制灾害的蔓延,好家伙,真是不得了!

话再说回来,这件事情如果放在中国,它就是一件小事了!

蝉比老虎厉害吗?在鲁西南和豫东一带,多少年以前,放在锅里炸出来,调上多种佐料,它就是一道美餐!不分老人小孩,都是吃得津津有味,拿在手里爱不释手!

吃的人太多,于是人们就在树林中养蝉。千方百计多养蝉,就是因为人们吃的多了,美味可口,供不应求。

就象连云港人吃的豆丹一样,原来是在普通豆地里长的,吃的人太多了,于是就想出很多办法,来一个人工养殖豆丹。

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可以说蝉是一种害虫,也可以说它是一种有益的东西。比如,蝉的很多东西,成为了人们需用的东西。

蝉从幼虫到成虫,要经过几道环节。

蝉在秋冬前要产仔,它把仔在桑树上把它产出来后,包起来的一块虫卵叫做桑寄生。

桑寄生是一道名贵的中药。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养血安胎。临床应用:1、风湿痹通、腰膝酸痛;2、胎漏下血、胎动不安。

初夏左右,桑寄生内的蝉仔,开始一个个生来了。不久以后,慢慢地爬到地面上,钻出一个洞洞,在里面住上些天,又爬上了树,经过蜕了一层皮,最后成了蝉。

蝉蜕变的壳,称为蝉蜕,也叫做蝉衣。在中药上,同样也是一味名贵的药材。

蝉蜕的功效: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解痉。临床应用:1、风热表证,咽痛音哑;2、麻疹不透,风疹湿痒;3、目赤翳障;4、惊痫夜啼;5、破伤风证等。

有朋友会问,你怎么知道这些?我在农村过了十年,地下挖蝉狗子,树上粘姐妞,蝉狗子和姐妞放在火里烤着吃。每到夏天,一群小伙伴为此忙个不停!

说句大实话,现在小孩子的夏天,玩手机打电脑,天天做作业,都是关在家里边。如果知道蝉是"益虫还是"害虫",都是从课本理论上学到的!


(欢迎评论互动!图片摘自网络,感谢朋友提供!谢谢!)

(转载其他自媒体平台,必须征得作者同意!)


九文天下


非常乐意回答和分享我的看法

农村夏季里的蝉是“益虫”还是“害虫”?

首先:农村夏季里的蝉是害虫,为什么呢?

蝉俗称知了(蛭蟟)、蛣蟟或借落子。蝉的一生对植物有害昆虫,它的一生会造成树木的哭死,树木的破坏者。

他的幼虫跺在土下面,吸取大树跟部的汁液,如果有很多的幼虫在吸食汁液,那么这棵大树就会漫漫的枯死知了的幼虫会在土下待3年之久直到成虫出来脱壳变成知了。


其次:当然每一种生物都有利有弊,蝉可入药,是有用的一面。

其一:知了壳治疗人类的感冒和温病以及声音嘶哑还有麻疹不透以及破伤风等多种疾病,药用价值高,药效明显!

其二:知了壳对人类高发的咽喉炎和在咽喉肿痛与声音嘶哑等多种常见病都有很明显的治疗作用;

其三:知了壳是一种能止痛上痒的中药材,它能用于人类的多种皮肤病的治疗。

最后;雄蝉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雌蝉不发声,但腹部有发音器。

夏季知了噪声太大,影响人的休息!

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精彩!让大家一起分享!感谢支持

京宿一方


一:蝉是益虫或是害虫。蝉是学名,各地有各地的叫法,知了、蛭螓、金蝉子、雷震子等,在我们中牟这里叫麦蛭要(当地方言),它是用头部的两根针一样的嘴巴,插到树的干枝中吸取汁液为生的。幼虫生长在地下,吸取树木根部的汁液来生存,在夏季树枝的上节枯死,就是蝉的恶作剧,所以它是害虫。


二:蝉的说辞。蝉还有个名字叫“雷震子”,据老人们说,夏季雷雨天多,每逢响大雷,就会把树枝体内的虫卵震落下来进入地下很深,经过好几年的生长变成幼虫,所以在我们当地也叫“雷震子"。

还有一句成语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据汉刘向《说苑、正谏》里说:"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居高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崔在其旁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思是说:比喻目光短浅,只见眼前利益不顾后患。



三:蝉是美味佳肴。我不知道蝉的营养都什么,我知道人们都喜欢食吃它(幼虫),在大饭店、小歺馆、农家都有这道名菜,有人说吃它(蝉)会长命百岁,夏天的晚上大人、小孩都会拿着手电筒和一根小竹杆去捉蝉蛹,既能吃还能卖钱。


四:蝉的功效。蝉蜕可入药,蝉蜕就是变成蝉的外壳。它性寒味甘,散热宜气,透疹、镇痉的功效。蝉花是幼虫真菌寄生而死,在尸体上长出的棒形菌体有镇静、抗惊欮的功效,蝉蜕也是治疗皮肤病的良药,把蝉蜕研碎直接涂在皮肤病信上能减轻痒痛。


XGC上善若水


1、食用与营养价值

蝉的若虫中蛋白质的含量很高,脂肪含量相对偏低,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77%以上 ,而且还含有17种氨基酸。每 100g 若虫含蛋白质为鸡蛋的6倍、瘦猪肉的4.3倍,蝉若虫中钙、铁、锌的含量也比家畜、家禽的要高很多,如其钙含量大概为猪肉的22.17倍,而其中的铁、锌含量也分别是猪肉的 11.69 倍和6.08倍 ,蝉的若虫应经是难得的天然无公害高级营养食品,应经成为广大消费者争相品尝的野味菜肴。所以即使是害虫,哎呀!也逃不过大家的口腹之欲!

2、保健和药用价值

蝉蜕:又被叫作枯蝉,即蝉羽化时所蜕的皮壳。其味甘性寒,归肺、肝经。 其主要功能是疏散风热、透疹 止痒、息风止痉、退翳明目,而且还能治疗疟疾。 更重要的是蝉蜕是儿科重要药物,因为它不仅能散热还能够镇惊、镇痉,因此对治疗小儿惊痛抽搐、肝经风热、烦躁不安有疗效。

蝉花:指的是蝉的幼虫在化羽时被虫草菌所感染,然后寄生,在适当的环境时,虫草菌吸收虫体的营养从而转化成菌丝体,最后虫体被菌丝全部占据而成为躯壳。在春天的时候菌丝体从营养阶段转变成具有繁殖功能的有性阶段性,在这个阶段具有繁殖能力的孢子粉逐渐从顶端分枝,由于形状酷似花朵,所以又叫蝉花。蝉花是一种虫生真菌,外形具有动物和植物形态的奇妙生物。蝉花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疲劳、明目保肝、保肾、抗肿瘤、止血化痰、降血压、改善睡眠的等作用。它与虫草比较相似,且没有检测出有毒重金属,是冬虫夏草很好的替代品。

喜欢记得关注一下我哦!谢谢!


农学小妹




题外话,名人有关写蝉的诗词。

宋、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到: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唐、李商隐在《霜月》中,通过描写蝉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宋、 柳永在《 雨霖铃 》中,通过对秋婵的描,抒发自己的情感: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清 · 袁枚在其《所见》中,是这样描写蝉的: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蝉,在古代的诗人眼里往往被寓意为人格和品德的象征,也被赞誉成一种高洁的象征。沈德潜在 《 唐诗别裁 》里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的确是一语破的。记得,骆宾王《 咏蝉 》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借蝉抒怀, 写处境的险恶、政治上的不得意、言论的被压制。

那么,蝉是益虫还是害虫呢?

蝉是益虫还是害虫,这个问题应该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因为任何事物都不不可能只有其弊而无其利,自然界的也是如此。

第一种说法是害虫: 从目前把其归为害虫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蝉的生活习性而决定的,为什么呢?因为蝉可以吸取树枝和叶片汁液造成枯枝败叶,而其幼虫在土中更是吸取根部汁液,造成根部损伤,树势减弱而导致引发其它病虫害,严重导致园林植物枯萎死亡。也许会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我只闻蝉鸣如歌,咋没看见哪的园林被蝉破坏了呢。其实问题很好回答,之所以没有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蝉的数量很少,不足以达到破坏植物生长,如果出现数量过大的蝉,那么,危害就大了。因此说,生态平衡很关键更重要;



第二种说法可创效收益:养蝉的经济效益也是蛮可观的,这个效益对养蝉者来说是

发财之路。在这种利益影响下,养蝉者在保护园林树木上并不关心,认为属于正常现象,更多关心的是他们养的蝉声叫响不响,数量多不多。因为蝉叫的响,蝉的数量多才是养蝉者的希望;

第三种说法营养美味: 中国的“吃货”可谓会吃、懂吃、而且还专找特色货吃.这一点在喜欢吃蝉的吃货们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吃货们认为, 蝉是一种富含高蛋白的昆虫, 而且吃起来味道还特美,特别在吃 ” 炸金蝉”这道菜时,再喝上几杯扎脾,那就是神仙过得日子。至于蝉是害虫还是益虫对吃货来说,一点也不重要;

第四种说法是中药价值:“ 金蝉脱壳”这个成语的解释是,蝉幼虫变为成虫后,壳留下,蝉飞走。比喻使用计谋脱身溜走,而对方不能及时发觉。但是,从中医药用理论方面来说,蝉蜕下来的壳,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材。另外,从经济价值上说,蝉脱下的壳每斤基本在200元左右,所以, 蝉在药用方面,也不会考虑它是害虫还是益虫,关键是看它的具体作用是什么。



说到此时,不免为蝉的命运而感叹:又是一年秋来时,为何蝉鸣还不来。落叶不知愁云去,唯有东篱花常开。蝉是苍天赐予我们的相邻生命,不管是害虫也好,或者是益虫也罢,只要保持自然界的平衡,它的歌声将是我们听不够的小夜曲。



蜥蜴小哥有话说 :上面提到的“炸金蝉”确实是道很不错的下酒菜,但是,由于蝉的体内确实含有寄生虫,因此在吃蝉时一定控制好使用量。不过蝉在制作过程中,经过高温处理之后,体内的寄生虫基本被消灭完毕,所以,大家不要过于担心。


蜥蜴小哥有话说


二、在山东、江苏这些省份的人有喜欢吃油炸蝉的习惯。做法是用油炸为主。油炸蝉是淮海徐州一种地方美味特色小吃。又名知了猴、知了龟素有地方特色之美食称誉。油炸蝉体内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及微量元素等。还算是一种地方美食。
三、在广东本地人不吃蝉,只是在中药上有使用。虽说广东是美食之都。甚至说广东人什么都吃。但吃蝉真的在广东还是未曾见过。但并不是说蝉不好吃不能吃。而是广东人还没有吃蝉的习惯而已。各地有各地风味。这就是咱们中国地方特色美食差异之处。


智慧敏行


农村夏季里的蝉是益虫还是害虫?炎热夏季大家都热的受不了,纷纷找凉快的地方纳凉,可是只有蝉在树上呼唤着夏季的步伐,越热它叫的越响,那么蝉是害虫还是益虫呢?

蝉俗名也叫"知了"属于昆虫类,最大也有4~4.8厘米,翅膀一般黑褐色,它一般在树上用针刺像中空的嘴刺入到树的身体,幼虫也是在土地里面吸取树木根部营养,对树木造成很大威胁。

在蝉的两个眼睛中间有三个眼点,两翼上面有布满的简单小细血管,这都是古老的昆虫种群的最原始的特征之一。它还有一种双鼓手的蝉,在它身体两边是个很大的环形发声器,身体中间可以开合的圆盘,它的抖动速度惊人的快,蝉鸣就是这样发出来的,比较单一的叫声。会鸣叫的蝉都是雄蝉,在它的腹部那里有个发音器,宛如一个大鼓,由于受到振动,它每分钟可以伸缩一万次左右,在那个盖板和鼓膜之间都是全空的,起到共鸣的效果,声音才很响亮,那雌蝉的乐器构造没有完整,所以只能是哑巴了。雄蝉在唱歌的过程中是为了吸引雌蝉来完成交配的任务,交配完成后,雌蝉就把剑一样的产卵管插到树上一排小孔,卵呢也就到了小孔里,在几周以后,雌雄蝉就会死掉了。

蝉的蛹在土里有两三年,可能还要很长时间,它靠吸取树根部的液体,来供给自己营养,直到自己破土而出。然后靠着自己前爪顺着一棵树爬到上面,在蝉蛹的后背有个黑色的裂缝时候蝉就会蜕皮,蝉蜕皮是被一种身体激素控制着,在蜕的时候,蝉前腿呈勾状,然后幼虫爬出来,像个小小甲壳虫,和树身垂直,也是为了满足蝉蛹生长的需求,否则不利成长。蝉在这个时候双翼很柔软,是通过液体里面的管子在展开的。在蜕皮过程中如果中间有什么闪失,这个蝉蛹就会废掉无法再飞起来。

幼虫蛹在爬到树上以后,被风吹到地下,吸取树根过日子,在几年的时间,幼虫从成虫要蜕皮五次,最后一次爬到树上蜕皮就是蝉壳了。蝉虽然寿命很长但是在地下时间也最多,也是很遗憾的了。

古往今来有无数文人骚客对蝉大肆抒发情怀,还有的买来用笼挂在室内当做一个宝贝,让自己悦心,其实蝉在翠绿如新的春天,到硕果累累的秋天,无一不体现它的似鼓的鸣叫,鼓励人们热爱生活的动力。在这个大自然的歌星面前,人们的心是向上的一种精神。蝉还能一边吸取汁液,一边大声唱歌,也是很享受的样子啊。蝉据说还能预报天气,如果大早晨蝉就开始鸣叫,那就是说今天很热了。

虽然蝉的叫声脆耳,可是它也给大自然带来破坏,它每针刺一棵树的汁液以后,那些蚂蚁苍蝇等都会闻风而来品尝,然后蝉就会在去另一个树上开辟新的孔,周而复始,如果树身被扎的针眼多了,树必定要受伤亡,所以说蝉也是树的天敌,也算害虫吧,

就算它的壳可以入药,能治疗宣散风热,透疹利咽,祛风明目等作用,但是它的好坏自有我们评说了,那么你觉得它是益虫还是害虫呢?请留言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