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世界盃有多環保?看看他們用「塑料瓶」做的球衣就知道了

2018年世界盃也進入了尾聲,

無論你是真球迷偽球迷,

你也知道,今年“天台見”的人比以往要多得多。

今年世界盃有多冷?

上屆豪強無一進四強,

有網友調侃這是自第一屆1930世界盃開始,88年以來第一次,歷史最冷一屆,

全靠球迷們一口口毒奶把上屆四強奶回了家。

球迷們在一場場激烈的賽事中感受盛夏最大狂歡,

對場外環保工作的熱情也絲毫未減。

日本隊在淘汰出局後清理更衣室、

球迷自發清理看臺垃圾這些舉動獲得全網一致好評。

決賽在即,

這屆世界盃的印象標籤可不只有

“持續爆冷”“大比分”,

你不知道的是,

這屆世界盃可能是最環保的一屆。

“甘蔗”做的足球?

世界盃賽場上的主角,自然少不了足球。本屆世界盃用球名為Telstar 18(電視之星18),保持傳統外觀下同時採用了一些現代化的工藝和科技。

其使用的原料是原料是生物基三元乙丙橡膠(簡稱“EPDM”),是由甘庶中提取出的生物基乙烯製成。

EPDM是什麼?

EPDM是一種新型橡膠材料,由乙烯、丙烯經溶液共聚,並引入第三單體而成。

傳統的生產EPDM的方法是以石油作為起始原料,一方面消耗了大量的化石資源,另一方面又加大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德國一家名為朗盛的特殊化學品公司,開發了以生物基為原材料合成橡膠的生產工藝。橡膠成分天然,與從礦物中提取的聚合物相比,可大量減少碳氫化合物的排放。

值得一提的是,“電視之星18”是世界上第一款生物基EPDM產品。而且,它所使用的甘蔗原料,來自上屆東道主——具有“足球王國”美譽的巴西。

“電視之星18”具有很好的物理化學性能,並且還具有有無定形結構和高交聯密度特性,可以賦予足球最佳的彈性和回彈性。

“塑料瓶”做的球服?

變廢為寶的塑料瓶正在引領時尚潮流,你最愛的球星,身上的戰袍就是用塑料瓶回收提取物製作的!另外,450名俄羅斯世界盃志願者也將身穿“環保戰衣”,共同宣揚可持續循環的環保理念。

生活中的廢塑料瓶回收後,進行打碎、熔融、分解、拉絲等一系列複雜的工序從中提取

RPET纖維(又叫再生纖維),再製成衣料。這種以塑料瓶為原料製成的球服擁有比普通纖維更好的排汗性,重量還輕了13%,讓球員們在綠茵賽場上揮灑自如。

其實早在10多年前,臺灣已經採用礦泉水瓶回收纖維技術,2010年南非世界盃,巴西、荷蘭、美國等9支球隊採用臺灣制環保球衣,當時採用的是將礦泉水瓶經過融化抽絲後再製成球衣所需的纖維和布料,1件球衣需要8個礦泉水瓶左右才能製成,共有1300萬個塑料瓶由此獲得了“二次生命”。所有回收的塑料瓶加在一起,能堆滿29個足球場。

塑料需要經過400年才能降解,並且無法進行填埋處理,給環境帶來極大的危害,再生塑料的有序回收可以補給大量的資源。

每回收1噸再利用再生產品,

就能減少6噸石油消耗,

減少3.2噸二氧化碳排放,

相當於200棵樹1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國際上許多知名品牌也紛紛加入到再生塑料的使用中,為宣揚環境在保護出一份力。也許這是科技上的一個小創新,一個品牌的新賣點,但對於日後整個地球,卻是做了巨大的貢獻。

部分資料取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