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公檢法機關的電信詐騙來襲,你會上當嗎?

近期,我市連續發生多起冒充公檢法詐騙案,該案件都是掌握市民個人身份信息後,實施點對點的“定向詐騙”,具有較強迷惑性和欺騙性,容易給市民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一般來說典型冒充公檢法等機關工作人員的電信詐騙,騙子以涉嫌“洗黑錢”、欠費停機、信用卡詐騙等迷惑或威嚇被害人,同時發送通緝令至被害人微信或者讓被害人登錄偽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網站並點擊該網站進行“通緝令”查詢,騙取被害人信任後實施電信詐騙。

具體過程:

1、騙取受害人信任:騙子給的號碼確實是某派出所的,但是不能作為證明公檢法部門的依據,因為現在的改號軟件可以任意更改號碼。

2、震懾受害人:詐騙分子通過聲色俱厲的語氣,強勢震懾並控制受害人。還會通過製造虛假的政法機關網站讓受害人查詢通緝令。

3、全程與受害人保持通話:陷入思維盲點,受對方洗腦,避開與親人朋友商量的機會。

4、所謂“安全賬戶”:詐騙分子會給受害人提出“洗白的唯一方法”就是進行資金調查調查就是將銀行卡的錢打入所謂“安全賬戶”。

反信息詐騙溫馨提醒

切記:公檢法人員絕不會僅用電話通知你已涉案!

第一,公安部門作為執法部門,是絕對不會使用電話方式對所謂的涉嫌犯罪、銀行卡透支等問題進行調查處理的,公檢法機關及其他部門也不會相互轉接電話,勿輕信秘密辦案而獨自聽人擺佈。

第二,公檢法等部門不存在所謂的“安全賬戶”,凡通過電話、短信要求對存款進行轉賬、匯款的,或者聲稱進行資金審查,請一概不要相信,防止上當受騙。

第三,詐騙分子利用改號技術模擬各種號碼,市民一定要提高警惕,如有疑惑,可向家人、朋友、居委幹部、社區民警詢問,或直接撥打110。接到類似電話時一定要冷靜、沉著,特別是涉及錢款轉賬時,要立即停止,把好最後一道防範關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