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揭露三類冒充“公檢法”詐騙話術

武漢晚報8月15日訊(記者劉智宇 通訊員楊槐柳 馮威 劉萬鵬)15日,人民日報刊發評論《暖心!這二十九個電話……》 ,點贊用“接著打”詮釋愛崗敬業精神的武漢民警。

  記者從武漢市公安局獲悉,上述案例中的冒充“公檢法”手段,在近期電詐案件中發案率極高。手機號涉嫌發送詐騙信息、銀行賬戶涉嫌特大非法集資案、疑為一宗拐賣婦女兒童案嫌疑人…… 記者從中梳理出幾種典型公檢法電詐騙局,揭秘騙局慣用話術,以此提醒廣大市民:接到陌生來電,一旦聽到這幾句話,請直接掛電話,並撥打110報警,這是典型的冒充“公檢法”詐騙!

時間:7月20日中午

地點:黃陂灄口街

詐騙話術:“我是運營商客服,您的手機號涉嫌發送詐騙信息……”

“您好,您是手機尾號XXXX的羅XX嗎?我是運營商客服人員,工號XXXX。”

“我是,有什麼事?”

“您的手機號碼涉嫌一起詐騙案件……詳情請諮詢上海市公安局,我可以為您轉接電話……”

7月20日晚間,當灄口派出所民警鄒建斌在一家網吧找到35歲的羅女士時,她正雙手掩面哭泣,電腦屏幕上,正顯示著某網上銀行轉賬的頁面和不停彈出的微信對話框。所幸,民警來得及時,羅女士尚未將10餘萬血汗錢轉出。

羅女士介紹,當日中午接到上述電話後,自稱“上海市公安局刑偵支隊警官”的男子,對方準確說出了他的身份信息和電話號碼,稱其涉及手機短信詐騙案件,需要配合警方查,還發來“警官證”照片及“上海市公安局”出具的“公函”。羅女士一慌亂,信以為真,這才來到網吧,準備通過網上轉賬的方式,配合對方“進行審查”以證清白。

網吧內,鄒建斌讓同事通過警務信息系統核查,證明該證件圖片信息均系偽造,又細緻講述“上海民警”的諸多漏洞,羅女士這才幡然醒悟。

警方介紹,類似騙局的話術,還會以寄遞、寬帶、社保客服的名義移花接木。

時間:8月11日

地點:江岸區保成路

詐騙話術:“涉及非法集資……人民檢察院監管科申請國家安全信託監管賬戶……”

“發文單位:北京市人民檢察院……涉案嫌疑人劉某某,茲因開立某某銀行賬戶涉及陶某某非法集資一案,人民檢察院行政執法處以下達刑事拘捕命令,文到實時生效。”

“案由:因違反破壞國家金融秩序罪及詐騙條例法……涉案嫌疑人劉某某經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監管科申請國家安全信託監管賬戶,請準監管名下賬戶,清查無誤予以歸還” 

8月11日,外出歸來的劉先生準備掏鑰匙開門,看到門縫裡塞著一個大信封,打開信封,上述兩行文字,讓他頓感天旋地轉。這份“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發來的“刑事拘留執行命令”中,還標註了一個座機號碼。

劉先生心裡犯嘀咕:“事肯定不是我犯下的,要不就打電話聯繫下,把存款轉到‘監管賬戶’,圖個心安。”他將這件事告知老伴,老倆口在家裡爭論了2天,老伴拗不過劉先生,只好帶著他來到轄區大智派出所。

民警安靜平詳細分析所謂“執行命令”的種種破綻——行文極不規範,甚至還有錯別字,怎麼看都是詐騙分子的行騙道具,多番勸說,劉先生終於放棄了匯款。

這類話術中,騙子常用的身份還有法院、通信局、網信辦等機構的工作人員。

時間:8月7日

地點:武昌區徐東社區

詐騙話術:“我是XX市公安局民警,你涉嫌拐賣婦女兒童……”

“你是羅XX吧?我是XX市公安局民警,你涉嫌拐賣200多名兒童……我們查獲了一張嫌疑銀行卡,是以你的名字辦的,請你協助調查……”

“怎麼可能?我怎麼會拐賣婦女兒童……我是冤枉的。”

“可能有人冒用你的身份……安全起見,請你將資金轉到安全賬戶……”

8月7日15時許,羅女士接到上述來電,猶豫要不要將錢匯入“安全賬戶”,給社區民警周海亮打去電話。

“聲音都在顫抖,是位獨居老人。”周海亮根據以往工作經驗分析,這是一起典型的冒充公檢法詐騙。他詳細講解了騙子的詐騙手段,電話裡,經過20分鐘的勸阻,羅女士答應不理對方的匯款要求。掛斷電話後,周海亮不放心,再次撥通電話,無人接聽。當日18時許,周海亮專程趕到羅女士家中,確定她沒上當,才安下心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